在忏悔中重生
——《小狗包弟》教学设计
当涂县石桥中学 徐莲凤
【教学设想】
《随想录》是忏悔录,也是一本“说真话的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书”,《小狗包弟》是巴金《随想录》中的名篇。它讲述了作者家中的一条可爱的小狗在“文革”中的悲惨遭遇,以及小狗的悲惨遭遇留给作者心中永难磨灭的创痛,表达了歉疚、忏悔和悲悯之情。
【教学目标】
品读文本内容,品悟讲真话、勇自责的伟大人格。
【教学重点】
品悟作者的真情忏悔及其价值。
【教学方法】
探究 品读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真情永存——导入新课
我们最怕“皇帝的新装”,因为,我们听不到真话,也没有真情。
讨论:下面两段话,说明了什么?
“近读巴金《真话集》,很有感触。说真话,就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直言不讳,口无遮拦,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不拐弯抹角,不模棱两可。可是,中国人通病,尤居高位者,喜听好话,听假话,听奉承话,所以,敢于说真话,并不容易!”
——谭汝为(天津师大教授)《说真话》
“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
——鲁迅《写在〈坟〉后面》
教师小结,导入:说真话难,解剖自己尤难。
有一部书,既解剖自己,又说真话,评论家说是它“二十世纪中国的良心”,这部书叫做《随想录》。
这部书,让我们相信:真情永存。
今天,我们学习其中的一篇:《小狗包弟》
二、向狗忏悔真心忏悔——梳理主要信息
1.抓取主要信息,概括黄毛小狗的一生
(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空格后的内容)
小狗的颜色特点:黄毛小狗
小狗的籍贯:日本
小狗的主人:三易其主
小狗的个性特点:爱动、讨人喜欢
小狗的结局:送上解剖台
小结:从小狗的特点来看,它是可爱的,从结局来看,却是可悲、可叹的。
2.抓主要信息,探究小狗的死因。
教师引导:作者究竟为何要将它送上解剖台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小狗的死因。
(学生寻找并回答,教师点拨并交流)
明确原因:
①外因:这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文革。
这个时期的特点是:阶级斗争,充满了暴戾之气。
明确:第一段艺术家被批斗的过程;第七段红卫兵抄“四旧”;第九段年老的工商业被抄家的情景;两处孩子要杀小狗的行为。
点拨:为什么胆战心惊(红卫兵为什么要杀这条狗)?
养狗,涉嫌“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这是小资行为,有钱人才养宠物狗。
包弟是外国种,也就涉嫌“崇洋媚外”“里通外国”。
补充有关文革的图文资料,PPT展示。
小结:当时的社会,即“文革”时期,充满暴戾和斗争色彩。
②内因:自保、懦弱
明确:第七段、第九段
小结:作者如果不将小狗送走,可能会因狗而获罪,也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为了自保、避祸,他只好决定把小狗送到医院。
3.向狗忏悔——怀念、歉疚
教师引导:这就是文革十年,多少无辜的生命遭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践踏,多少珍贵的古迹毁于一旦。人的生命贱如草芥,一钱不值,人性被扭曲变形。在那样一个充满暴戾的社会里,巴金将小狗送走,确实有错,但我们认为情有可原,可巴金原谅自己了吗?哪些段落写到了?
学生默读文段,找出作者向小狗表达忏悔之情的语句。
三、在忏悔中重生——挖掘思想内涵
1.决意偿还“心灵上的欠债”,向小狗道歉,获得重生——面对暴戾,不能逆来顺受。
教师引导:我们每个人都会犯错,犯错之后,后悔道歉,目的仅仅是希望得到对方的原谅和内心的安慰吗?
学生回答普通情况下的忏悔的目的。
教师引导:忏悔的目的,关键一点是类似的错误,不能重犯,不能重蹈覆辙,要让自己在忏悔中重生,让心灵接受洗涤。
教师朗读第十段,学生揣摩“不能保护一条小狗、、、、、、苦难生活”的含义。
教师引导:巴金觉得自己“羞耻”、“可耻”,那怎样对待小狗,才正确,才安心?
“开始了”、“逆来顺受”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何深意?小狗是忠诚的,如同作者的朋友,文革开始后,作者做背信弃义的事是不是只有这一件?如果小狗是人,是作者的好朋友,作者会不会选择背叛?
教师补充:在思想政治运动中,为响应号召,保全自己,巴金跟在别人后面,对自己过去的一些朋友、熟人如胡风、冯雪峰、丁玲、艾青等“投井下石”。
这种逆来顺受,用巴金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奴隶意识。
PPT展示:在《十年一梦》中他自遣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奴隶,过去我总以为自己同这个字眼毫不相干,可是我明明做了十年的奴隶!而且是死心塌地的精神奴隶。这个发现使我难过!我的心在挣扎,我感觉到奴隶哲学像铁链是的紧紧捆住我全身。我不是我自己。”
教师点拨:老人深刻地反思了文革悲剧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深层原因是,无数像他一样的人由于奴隶意识而导致的放弃思考,放逐自我,从而对专制、对强权、对暴戾的服从和驯服,于是自觉地沦为恶势力的帮凶。
教师引导:我们设想如果鲁迅生活在文革时期,他会选择忍气吞声吗?此时的巴金如果再遇到暴戾,他会继续选择逆来顺受吗?
学生回答。
小结:只要大部分人有独立的主体意识,专制、暴戾永远没有市场,类似文革的悲剧就不会重演。
2.反思文革,获得新生——坚守道德,做一个有良知的人。
教师引导:文革时,人人自危,为了自保,连知识分子也会做“投井下石”的勾当,文革结束后,人们的良知有没有回归?人与人之间是否有了温情?
学生齐读第十一段,思考:①“满园的创伤”体现在哪些地方?②是不是仅仅指自然环境的荒凉?
明确:①噩梦般的浩劫之后,巴金的故居庭院的景象:衰败、残破、物人两非。衰草、少花、没有葡萄架、没有葡萄藤、更没有爱妻和小狗。
无缝的砖墙代替了竹篱笆,隔壁人家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墙壁也是高高的,说明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很深。(可联系《故乡》中“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新的房屋主人从新开的窗户“有时倒下一点垃圾”,说明公民的道德水准低下。
教师引导:本文写于1980年,粉碎“四人帮” ( http: / / www.21cnjy.com )已经三年多了,但人们的精神世界却异常贫瘠荒凉,这是文革的流毒。荒凉的精神家园,让巴金的心犹如放在油锅里煎熬,因为他欠下了一笔良心债,他曾经丧失了道德。如果再给巴金一次机会,他会毁灭自己的精神家园吗?他一定会坚守道德,做一个有良知的人。
四、忏悔中的警示——挖掘现实意义
教师引导:巴金因为送走了小 ( http: / / www.21cnjy.com )狗,十多年内心一直处在煎熬中,最终他拿起手中的笔无情地解剖自己,真诚地向小狗忏悔,在忏悔中灵魂得到重生。著名作家冯骥才说:“忏悔可以使人摆脱魔鬼。”作为读者,你从忏悔中获得哪些启示呢?
学生独立思考并展示自己的想法。
展示:文革结束后,有些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试图辩解,有些人希望淡化,只有巴金主动站出来,他提醒别人,更鞭策自己。从1978年起,他在香港《大公报》连载散文《随想录》,回忆自己在文革中的遭遇和感受。《随想录》被称为“一部说真话的大书”。《随想录》的出现,结束了一个迷乱的时代,开启了一个“真话”文学的崭新时代。
PPT展示:巴金之所以伟大,正是他认识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只有忏悔才是拯救我们民族的现代精神力量,他以“揪出自己示众”的无比勇气和无私品德,点燃忏悔理性的火种,从精神上唤醒我们这个灾难深重的民族。
小结:从个人角度,反思自己;从别人角度,警醒他人;从民族的角度,唤醒我们这个灾难深重的民族;从文化角度,开启了一个“真话”文学的崭新时代。
PPT展示:《随想录》的独特之处,《随 ( http: / / www.21cnjy.com )想录》的价值,主要在于它是一个受害者的严肃反思,一个正直心灵的痛苦自审,一个最无责任者对自己责任的拷问。(李存光《巴金传》)
五、追怀大师——课堂总结
巴金先生是现代中国的不多的文学大师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一,他以丰硕的文学成果以及一生坦荡无瑕圣哲般高贵的人品,向世人证明了爱心的价值、真诚的伟大,以及天才的光芒,他的名字必将与鲁迅先生等人一样,长留青史,像北斗一样在天空闪烁!
巴金是200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让我们一起来读颁奖词,感受大师的人格魅力。
穿越一个世纪,见证沧桑百年,刻画历史巨变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个生命竟如此厚重。他在字里行间燃烧的激情,点亮多少人灵魂的灯塔;他在人生中真诚的行走,叩响多少人心灵的大门。他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热情、忧患、良知,将在文学史册中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辉 。(PPT展示,学生齐读)
作业设计
第一段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
板书设计
小狗包弟
巴金
向狗真心忏悔
在忏悔中重生
忏悔中的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