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真题分类汇编04 计算题(含答案+解析)---2024-2025学年北京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期中考试真题分类汇编04 计算题(含答案+解析)---2024-2025学年北京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04.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4-04 13:36: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北京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期中考试真题分类汇编04 计算题
一、计算题
1.(2024三下·九江期中)直接写出得数。
140×5= 16×50= 320÷4= 36×25×0=
42×37≈ 29×29≈ 41÷6≈ 723÷9≈
2.(2024三下·任丘期中)直接写得数。
40×50= 70×20= 22×55= 50×10=
15×60= 34×20= 42×91≈ 31×49≈
3.(2024三下·隆回期中)直接写出得数。
21×30= 800÷4= 20×30=
900÷3= 50×60= 720÷9=
240÷2= 330×3= 120÷3=
0×103= 82+28= 550÷5=
4.(2024三下·齐河期中)口算。
360÷4= 540÷6= 550÷5= 98÷7= 50×11=
22×30= 16×20= 80×40= 25×40=  
5.(2024三下·龙岗期中)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38×25= 481÷8= ※508÷4=
6.(2024三下·石门期中)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49×26= 15.4+4.9= 500÷8=
10-3.6= 38×23= *925÷7=
7.(2024三下·龙岗期中)直接写出得数。
0÷35= 243÷3= 30×14=
808÷4= 25×80= 520÷4=
8.(2024三下·吐鲁番期中)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21×43= 42×38= ※842÷2=
86÷7= 16×35= ※403÷30=
9.(2024三下·香洲期中)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294÷6 72×38 ☆803÷4
39×45 93×42 408÷3
10.(2024三下·吐鲁番期中)直接写出得数。
12×2= 23×3= 25×40= 90÷3= 501÷5=
24÷2= 69÷3= 84÷4= 46÷2= 361÷9=
11.(2024三下·雨花台期中)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1)21×30=
(2)*63×72=
12.(2024三下·兰溪期中)看图列式计算。不需要写答句。
(1)
(2)
13.(2024三下·兰溪期中)竖式计算,有★的要验算。
36×53= 24×55= ★903÷3=
15×26= 714÷7= 635÷9=
14.(2024三下·兰溪期中)直接写得数。
40÷2= 200÷5= 110-80= 69÷3=
404÷4= 11×40= 0×9= 9×300=
15.(2024三下·九江期中)脱式计算。
200+300÷5 12×68÷4 33×24-19
16.(2024三下·钟山期中)直接写出得数。
93+47= 100-76= 45×3= 8×800=
0×2023= 798-698= 291×4≈ 182+503≈
17.(2024三下·岑巩期中)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48×25= 19×74=
☆417÷6= 870÷3=
18.(2024三下·九江期中)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23×12= 638÷7= ★832÷8=
48×25= ★378÷5= 37×46=
19.(2024三下·隆回期中)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56×80= *23×24=
46×25 *63×76=
20.(2024三下·汉川期中)列竖式计算,带☆号的要验算。
☆650÷8= ☆
68×35= 96×87=
21.(2024三下·岑巩期中)看图列式计算。
22.(2024三下·汉川期中)直接写出得数。
600÷6= 500×4= 27×3= 120×50=
690÷3= 310-80= 638÷8≈ 48×29≈
23.(2024三下·曲江期中)看图列式计算。
24.(2024三下·曲江期中)列竖式计算。
38×92= 654÷6= 427÷7=
25.(2024三下·辰溪期中)直接写出得数。
13×7= 800+209= 35×11= 39×6≈ 457÷9≈
18×50= 250×4= 408÷4= 58×92≈ 558÷8≈
26.(2024三下·岑巩期中)下面的计算正确吗 把错误的改正过来。
27.(2024三下·石门期中)直接写出得数。
300÷6= 80×70= 89-45= 12×4= 770÷7=
2700÷9= 25×40= 400×6= 180+50= 23×30=
28.(2024三下·宣恩期中)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①708÷3= ②618÷6= ③※723÷8=
④12×24= ⑤27×45= ⑥※406÷7=
29.(2024三下·岑巩期中)口算。
40×60= 480÷8= 24×20= 490÷7=
11×80= 600÷2= 700÷7= 30×60=
33×30= 900÷3= 350÷5= 15×20=
30.(2024三下·齐河期中)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320÷5= △906÷3=
37×65= △78×46=
31.(2024三下·宣恩期中)口算。
20×40= 300×4= 4500÷5= 619÷9≈
11×0= 0÷20= 70×70= 329÷8≈
32.(2024三下·香洲期中)口算。
270×8= 200×40= 35×60= 23×40=
800÷4= 600÷3= 200÷4= 280÷2÷2=
33.(2024三下·定西期中)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88×36= 23×19= 42×36=
318÷3= *274÷9= *925÷4=
34.(2024三下·辰溪期中)列竖式计算。
78÷3= 25×57= 96×68=
※517÷5= ※980÷7=
35.(2024三下·汝城期中)笔算,带☆的要验算。
84×27=
67×18= 565÷9= ☆653÷8=
36.(2024三下·汝城期中)直接写出得数。
62×5= 33×50= 4200÷7= 0÷80=
650÷8≈ 146÷7≈ 98×53≈ 67×88≈
37.(2024三下·雨花台期中)直接写出得数。
6×13= 60×40= 7×300= 80×50=
42×10= 20×30= 24×5= 51×59=
38.(2024三下·龙里期中)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336÷6= ☆473÷4= 65×28=
39.(2024三下·定西期中) 口算.
0÷8= 402÷2= 560÷7= 40×50= 30×33=
448÷4= 125×8= 25×40= 0×348= 42×50=
40.(2024三下·龙里期中) 直接写出得数。
5×60= 86÷2= 17×6×0= 48×52≈
142÷7≈ 0÷50= 240×10= 360÷6÷3=
42×19≈ 629÷9≈
答案解析部分
1.
140×5=700 16×50=800 320÷4=80 36×25×0=0
42×37≈1600 29×29≈900 41÷6≈7 723÷9≈80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乘数中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整十、整百、整千或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可以先用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得到结果后,再在后面添0,被除数有几个0就添几个0。注意,当0前面的数不够除时,就要用被除数的前两位除以一位数,这时在商的末尾添的0就要比被除数末尾的0少1个;
整数乘法估算:先找最接近乘数的整十、整百数,再用整十、整百数相乘;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把被除数看成最接近除数倍数的整十、整百或几百几十数进行估算。
2.
40×50=2000 70×20=1400 22×55=1210 50×10=500
15×60=900 34×20=680 42×91≈4000 31×49≈1500
两位数乘整十数,先用这个两位数与十位数相乘,然后在积的后面加一个0 。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主要涉及到四舍五入法,将其中一个或两个因数估成与它最接近的整十整百的两位数,然后计算这两个整十数的乘积。
3.
21×30=630 800÷4=200 20×30=600
900÷3=300 50×60=3000 720÷9=80
240÷2=120 330×3=990 120÷3=40
0×103=0 82+28=110 550÷5=110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乘数中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注意:因为0前面的数相乘积的末尾也有可能出现0,所以积末尾0的个数是至少有两个因数末尾0个数的和,而不是一定;
整十、整百、整千或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可以先用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得到结果后,再在后面添0,被除数有几个0就添几个0。注意,当0前面的数不够除时,就要用被除数的前两位除以一位数,这时在商的末尾添的0就要比被除数末尾的0少1个;
0乘任何数都得0;
整数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
4.
360÷4=90 540÷6=90 550÷5=110 98÷7=14 50×11=550
22×30=660 16×20=320 80×40=3200 25×40=1000
根据乘除法的计算方法直接口算。计算乘法时注意乘积末尾0的个数;计算除法时要注意商的位数。
5.解:38×25= 950
481÷8= 60……1
508÷4=127
验算: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先看被除数的第一位,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如果不够除,就在这一位上商0;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并在余数右边一位落下被除数在这一位上的数,再继续除;
两位数乘两位数:从右起,依次用第二个因数每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乘到哪一位,得数的末尾就和第二个因数的哪一位对齐,然后把几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6.解:49×26=1274
15.4+4.9=20.3
500÷8=62……4
10-3.6=6.4
38×23=874
925÷7=132……1
验算:
小数加减法:先把相同数位对齐,再从最低位算起,计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相同;
两位数乘两位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先用一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与因数的个位对齐;再用这个因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与因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先看被除数的最高位,如果比除数大或等于除数,则够除,商的首位在百位,这时商就是三位数;如果比除数小,则不够除,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商的首位就在十位,这时商就是两位数;除最高位外,哪一位不够除就在那一位商“0”占位;
有余数除法的验算:商×除数+余数,看结果是否等于被除数。
7.
0÷35=0 243÷3=81 30×14=420
808÷4=202 25×80=2000 520÷4=130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先看被除数的第一位,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如果不够除,就在这一位上商0;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并在余数右边一位落下被除数在这一位上的数,再继续除;
整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各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
8.解:21×43=903
42×38=1596
842÷2=421
86÷7=12……2
16×35=560
403÷30=13……13
两位数乘两位数:从右起,依次用第二个因数每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乘到哪一位,得数的末尾就和第二个因数的哪一位对齐,然后把几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先看被除数的第一位,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如果不够除,就在这一位上商0;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并在余数右边一位落下被除数在这一位上的数,再继续除;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如果不够除,就在这一位上商0;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并在余数右边一位落下被除数在这一位上的数,再继续除。
9.解:294÷6= 49
验算:
72×38=2736
803÷4=200······3
验算:
39×45=1755
93×42= 3906
408÷3=136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相同数位对齐,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再用十位上去乘第一个因数,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先用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去除,如果它比除数小,就用前两位上的数去除,用哪一位上的数去除,商就和那一位对齐,每次除后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10.
12×2=24 23×3=69 25×40=1000 90÷3=30 501÷5=100……1
24÷2=12 69÷3=23 84÷4=21 46÷2=23 361÷9=40……1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用这两个数分别与一位数相乘,再把两次相乘的积相加;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先把被除数分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再用分成的两个数分别除以除数,最后把两次除得的商加起来;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先看被除数的第一位,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如果不够除,就在这一位上商0;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并在余数右边一位落下被除数在这一位上的数,再继续除。
11.(1)解: 21×30= 630
(2)解: 63×72= 4526
验算:
整数乘法法则:(1)从右边起,依次用第二个因数每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乘到哪一位,得数的末尾就和第二个因数的哪一位对齐;(2)然后把几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整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各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整数乘法验算:把两个因数互换位置再相乘看乘积是否相等。
12.(1)解:324÷4×7
=81×7
=567(个)
(2)解:28×3×2
=84×2
=168(个)
(1)总个数=3份的个数÷3×总份数;
(2)小亮的个数=小兰的个数×2;其中,小兰的个数=小明的个数×3。
13.解:36×53=1908
24×55=1320
903÷3=301
验算:
15×26=390
714÷7=102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相同数位对齐,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再用十位上去乘第一个因数,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先用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去除,如果它比除数小,就用前两位上的数去除,用哪一位上的数去除,商就和那一位对齐,每次除后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14.
40÷2=20 200÷5=40 110-80=30 69÷3=23
404÷4=101 11×40=440 0×9=0 9×300=2700
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在积的末尾添上0;
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先想被除数里面有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再根据乘法口诀,得出结果。
15.解:200+300÷5
=200+60
=260
12×68÷4
=816÷4
=204
33×24-19
=792-19
=773
没有括号,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不同级运算,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第1题:没有括号,不同级运算,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第2题:没有括号,同级运算,先算乘法,再算除法;
第3题:没有括号,不同级运算,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16.
93+47=140 100-76=24 45×3=135 8×800=6400
0×2023=0 798-698=100 291×4≈1200 182+503≈700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在积的末尾添上0;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可以把多位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千、整百、整十数,然后再相乘;
万以内加减法的估算,把三位数分别看作和它接近的整百、整十数,然后再相加减。
17.解:48×25=1200
19×74=1406
417÷6=69……3
验算:
870÷3=290
两位数乘两位数:从右起,依次用第二个因数每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乘到哪一位,得数的末尾就和第二个因数的哪一位对齐,然后把几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先看被除数的第一位,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如果不够除,就在这一位上商0;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并在余数右边一位落下被除数在这一位上的数,再继续除。
18.解:23×12=276
638÷7=91……1
★832÷8=104
验算:
48×25=1200
★378÷5=75……3
验算:
37×46=1702
两位数乘两位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先用一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与因数的个位对齐;再用这个因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与因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先看被除数的最高位,如果比除数大或等于除数,则够除,商的首位在百位,这时商就是三位数;如果比除数小,则不够除,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商的首位就在十位,这时商就是两位数;除最高位外,哪一位不够除就在那一位商“0”占位;
没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用商×除数,看是否等于被除数;
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用商×除数+余数,看是否等于被除数。
19.解:56×80=4480
23×24=552
验算:
46×25=1150
63×76=4788
验算: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乘数中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两位数乘两位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先用一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与因数的个位对齐;再用这个因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与因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整数乘法验算:交换因数的位置重新计算一次,如果两次计算结果一致则计算结果正确,如果不一致则计算结果错误。
20.解:650÷8=81......2
验算:
627÷3=209
验算:
68×35=2380
96×87=8352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先看被除数的第一位,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如果不够除,就在这一位上商0;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并在余数右边一位落下被除数在这一位上的数,再继续除;
两位数乘两位数:从右起,依次用第二个因数每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乘到哪一位,得数的末尾就和第二个因数的哪一位对齐,然后把几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21.解:39×5×3
=195×3
=585(人)
1小格的人数×5=1大格的人数,1大格的人数×3=总人数。
22.
600÷6=100 500×4=2000 27×3=81 120×50=6000
690÷3=230 310-80=230 638÷8≈80 48×29≈1500
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可以先用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然后在结果后面添0,被除数有几个0,就添几个0;
整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各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据此先计算,再根据计算的结果判断;
估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除数不变,把被除数看做是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且正好是除数的倍数;
估算两位数乘以两位数时,先把两个因数分别看做它最接近的整十数,然后再计算。
23.解:306÷3×7
=102×7
=714(个)
总个数=306÷所占的份数×总份数。
24.解:38×92=3496
654÷6=109
427÷7=61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相同数位对齐,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再用十位上去乘第一个因数,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先用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去除,如果它比除数小,就用前两位上的数去除,用哪一位上的数去除,商就和那一位对齐,每次除后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25.
13×7=91 800+209=1009 35×11=385 39×6≈240 457÷9≈50
18×50=900 250×4=1000 408÷4=102 58×92≈5400 558÷8≈70
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在积的末尾添上0;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可以分别把它们看作和它接近的整百、整十数,然后再相乘;
除数是一位数的估算,一般把被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百、整十数,然后再相除。
26.解:第一题,计算错误,改正如下:
第二题,计算错误,改正如下:
两位数乘两位数:从右起,依次用第二个因数每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乘到哪一位,得数的末尾就和第二个因数的哪一位对齐,然后把几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先看被除数的第一位,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如果不够除,就在这一位上商0;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并在余数右边一位落下被除数在这一位上的数,再继续除。
27.
300÷6=50 80×70=5600 89-45=44 12×4=48 770÷7=110
2700÷9=300 25×40=1000 400×6=2400 180+50=230 23×30=690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乘数中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注意:因为0前面的数相乘积的末尾也有可能出现0,所以积末尾0的个数是至少有两个因数末尾0个数的和,而不是一定;
整十、整百、整千或几百几十、几千几百数除以一位数:可以先用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得到结果后,再在后面添0,被除数有几个0就添几个0。注意,当0前面的数不够除时,就要用被除数的前两位除以一位数,这时在商的末尾添的0就要比被除数末尾的0少1个;
整数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
整数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不够减,向前一位退1当十,加上原数后再进行计算。
28.解:①708÷3=236
②618÷6= 103
③723÷8=90......3
验算:
④12×24=288
⑤27×45= 1215
⑥406÷7=58
验算: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先看被除数的第一位,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如果不够除,就在这一位上商0;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并在余数右边一位落下被除数在这一位上的数,再继续除;
两位数乘两位数:从右起,依次用第二个因数每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乘到哪一位,得数的末尾就和第二个因数的哪一位对齐,然后把几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29.
40×60=2400 480÷8=60 24×20=480 490÷7=70
11×80=880 600÷2=300 700÷7=100 30×60=1800
33×30=990 900÷3=300 350÷5=70 15×20=300
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可以先用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然后在结果后面添0,被除数有几个0,就添几个0;
整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各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
30.解:320÷5=64
△906÷3=302
验算:
37×65=2405
△78×46=3588
验算:
两位数乘两位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第二个因数的每一位数分别与第一个因数相乘,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用一位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就试除前两位数,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每次除后余数要比除数小。
31.
20×40=800 300×4=1200 4500÷5=900 619÷9≈70
11×0=0 0÷20=0 70×70=4900 329÷8≈40
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可以先用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然后在结果后面添0,被除数有几个0,就添几个0;
整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各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
估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除数不变,把被除数看做是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且正好是除数的倍数。
32.
270×8=2160 200×40=8000 35×60=2100 23×40=920
800÷4=200 600÷3=200 200÷4=50 280÷2÷2=70
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在积的末尾添上0;
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先想被除数里面有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再根据乘法口诀,得出结果。
33.解:88×36=3168
23×19=437
42×36=1512
318÷3=106
274÷9=30……4
验算:
925÷4=231……1
验算: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进位):相同数位对齐,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与乘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与乘数的十位对齐,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先看被除数的第一位,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如果不够除,就在这一位上商0;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并在余数右边一位落下被除数在这一位上的数,再继续除。
34.解:78÷3=26
25×57= 1425
96×68=6528
517÷5=103······2
验算:
980÷7=140
验算: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相同数位对齐,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再用十位上去乘第一个因数,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先用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去除,如果它比除数小,就用前两位上的数去除,用哪一位上的数去除,商就和那一位对齐,每次除后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35.解:85×26=2210
84×27=2268
651÷7=93
验算:
67×18=1206
565÷9= 62……7
653÷8=81……5
验算:
两位数乘两位数:从右起,依次用第二个因数每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乘到哪一位,得数的末尾就和第二个因数的哪一位对齐,然后把几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先看被除数的第一位,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如果不够除,就在这一位上商0;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并在余数右边一位落下被除数在这一位上的数,再继续除。
36.
62×5=310 33×50=1650 4200÷7=600 0÷80=0
650÷8≈80 146÷7≈20 98×53≈5000 67×88≈6300
估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除数不变,把被除数看做是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且正好是除数的倍数;
估算两位数乘以两位数时,先把两个因数分别看做它最接近的整十数,然后再计算。
37.
6×13=78 60×40=2400 7×300=2100 80×50=4000
42×10=420 20×30=600 24×5=120 51×59=3009
整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各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51×59可以改写成51×(60-1),然后再利用整数乘法分配律计算;
多位数与一位数的计算,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
38.解:336÷6=56
473÷4=118······1
验算:
65×28= 1820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相同数位对齐,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再用十位上去乘第一个因数,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先用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去除,如果它比除数小,就用前两位上的数去除,用哪一位上的数去除,商就和那一位对齐,每次除后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39.
0÷8=0 402÷2=201 560÷7=80 40×50=2000 30×33=990
448÷4=112 125×8=1000 25×40=1000 0×348=0 42×50=2100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先看被除数的第一位,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如果不够除,就在这一位上商0;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并在余数右边一位落下被除数在这一位上的数,再继续除。
计算整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各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写几个0。
40.
5×60=300 86÷2=43 17×6×0=0 48×52≈2500
142÷7≈20 0÷50=0 240×10=2400 360÷6÷3=20
42×19≈800 629÷9≈70
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在积的末尾添上0;
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先想被除数里面有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再根据乘法口诀,得出结果;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可以分别把它们看作和它接近的整百、整十数,然后再相乘;
除数是一位数的估算,一般把被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百、整十数,然后再相除。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