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文档属性

名称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1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8-05-28 22:0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5张PPT。: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社会病态,振笔疾呼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百姓疾苦,震撼人心
郭沫若题成都杜甫草堂诗史堂联杜公祠杜甫(711-770) 杜甫,字[ ],唐代著名诗人。
杜甫后人称之为“ ”,他写的诗被人誉为“ ”。
杜甫诗的风格是[ ]。
我们曾经学过和杜甫诗有: 1、《望岳》
2、《春望》
3、《石壕吏》
4、《江南春绝句》
5、《春夜喜雨》
子美诗圣诗史沉郁顿挫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关中地区闹饥灾,民不聊生。这年秋天,杜甫弃官到秦州,又辗转到四川。在亲友的帮助下,杜甫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建起了一座草堂,过上了暂时安定的生活,他感到快乐和自足,于是个长春雨,寻花漫步,遣兴江边,以诗自娱。但是,这种表面上的安逸,掩饰不住他的贫穷,更不能冲淡公那一贯的忧国忧民情怀。上元二年(761)秋天,一场暴雨袭击了他的茅屋,再一次把他从浪漫的隐居生活中敲醒,让他面对现实,让他忧思,于是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 ★歌行,古代诗歌的一种。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或“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富于变化。怒号 布衾 大庇 挂罥请你读读字音,说说词义.秋高:
挂罥:
长:
忍能:
漠漠:
向:
衾:丧乱:
何:
安得:
庇:
寒士:
突兀:
见:秋深挂住高忍心这样阴沉迷蒙的样子渐近被子指战乱如何如何能得到遮盖、掩护贫寒的人高耸的样子通“现”háoqinbìjuàn朗读全诗,整体感知(1)请在诗中分别找出写景记事部分和直抒胸臆部分。(2)请分别用四个字概括写景记事的三个场面和直抒胸臆的大意。整体把握 秋风破屋
群童盗茅
破屋漏雨
期盼广厦写景记事直抒胸臆学习第一节本诗第一节在对天灾进行客观描写的过程中注入诗人何种情感?茅屋骤破,内心痛苦学习第二节 本诗第二节中诗人“归来倚杖自叹息”,请发挥联想,说说诗人叹息什么?叹息自己遭受天灾人欺叹息民不聊生,人情冷漠叹息……学习第三节 本诗第三节表现了诗人怎么样的凄苦情境? 表现诗人湿冷难眠、痛苦难挨的情境;还反映出“安史之乱是更深重的人祸”。学习第四节 本诗最后一节充分体现了诗人何种精神境界?忧国忧民学习第四节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对这句诗你是如何理解的?在受冻的长夜,诗人首先想到的是别人,这体现了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思考: 杜甫自己的茅屋“为秋风所破”,却想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你想到了本册课文中的哪句名言与这种情怀是一样的?秋风破屋的情景群童抱茅的感叹长夜沾湿的苦痛
推己及人的胸怀惨悲哀愿课文板书 全诗描写自己饱经离乱、困苦凄凉的生活,体现自己要让天
下寒士得到欢乐的情怀,由已及人感人至深,特别是最后一段集
中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