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 人生百态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 人生百态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04 19:06: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人生百态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考试范围: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5分)
A.恐吓/吓唬   模样/一代楷模   大吃大喝/喝西北风
B.旗帜/炽热   径自/经久不衰   蓬头露面/鹏程万里
C.提醒/提防   教书/孺子可教   挑拨离间/俯仰之间
D.服辩/辨别   惦记/拈轻怕重   七荤八素/晕头转向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5分)
A.伤疤 卓号 温情 无精打采
B.笔砚 筛子 坎肩 下溅胚子
C.惋惜 荒唐 醋栗 聪明伶俐
D.侍候 洋益 咳嗽 污人清白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5分)
A.刘邦表面上一副不屑置辩的模样,心底却暗暗警惕。
B.他无缘无故地遭到了一番羞辱,心里很委屈。
C.老奶奶总是唠唠叨叨地说个没完,让大家十分无奈。
D.每个孩子都有一个自己的想象天地,有着异想天开的美好创意。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5分)
A.通过学习《孔乙己》一文,让我们看到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
B.防止校园欺凌事件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
C.你受到正能量的感染,就觉得活着是一件很值得、很舒服、很有趣。
D.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编造了一个恐惧事物、维护旧制度的典型人物形象别里科夫。
二、阅读(40分)
剪 春 秋
徐皓雷
①老李是一位剪纸艺人,听说“网络直播”非常流行,他对此非常感兴趣。尽管自己不是很懂电脑,他还是让自己的儿子小李给自己在网上注册了一个直播账号。
②每天下午,是老李的直播时间,小李会帮他调好摄像头,帮他关注直播间的评论等。
③直播的第一天,正处寒冬。窗外的寒风让人颤抖。很快,老李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位观众。在儿子的提醒下,他赶忙摆好自己的剪刀和朱纸。“爸,观众想让你剪一张适合春节用的剪纸,毕竟年关将至。”
④“好,这就开始。”老李摆弄着他手中的剪刀,灯光下,剪刀上的幽幽银光泛着光晕,映着老李花白的鬓角。银刃在他灵活的十指下转动自如,老李的眼神,显得如此深邃。剪刀在朱纸上翻折,旋转,银刃一次次精准地裁出一道道印记。不到10分钟,一个崭新的“福”字就剪好了。“爸,剪得真好,观众给你送了很多礼物。”老李点点头。
⑤老李性格随和,观众们让他剪什么,他基本都会答应。他的观众越来越多,观众数很快就突破了一千,他甚至上了热搜榜。
⑥他这一剪就是一个春秋。
⑦很多心细的观众早就发现,老李剪纸的时候总是不看自己手上的朱纸,目光偏向别处。每当有观众问及这事,他总是回复:“没什么,我早就习惯了。”
⑧一天,直播间突然来了一个“观众”,直接留言:“我看你就只会剪这区区几种花样吧。”一旁管理直播间的小李见状大怒:“爸,你看这人怎么这样,说你花样单调。来,我帮你把他禁言。”可老李摆摆手说:“没事儿,让他说。”
⑨小李虽然气不打一处来,但还是遵从了老李的要求。
⑩“我是小张的观众,他也是剪纸的主播,我看,你要是有本事,就跟他来一场比赛。”刚发完留言,这“观众”就退出了老李的直播间。
老李儿子见状,马上跟住了这位“观众”,发现他已经开始直播了。“真是缺德。”小李马上看出了这背后的端倪。
原来,他是直播平台上的一位主播——小张,也是直播剪纸的。比起老李经常剪的传统剪纸,他算是什么都剪。动物、汉字、小人,样样都剪。
小张也是无意之中在热搜榜上找到了同样直播剪纸的老李,俗话说得好,“同行是冤家”,小张便起了嫉妒之心。他进入老李的直播间,发现他的剪纸仅仅是剪传统的几个字,比起自己,这根本没什么花样,他心里可谓“各种不服”。
于是小张就在自己的直播间跟观众们诉苦:“你们看看这个老头,剪得没我好,完全拘泥于传统,可观众却比我多,还上了热搜榜。”其中有个观众回了小张一句:“你跟他比试比试不就得了,一比,便知高低。”
直播结束后,小李把事情都告诉了老李。“可以,告诉他,我跟他比。”老李拍拍手。“爸,您这么有把握 ”“是!”老李厉声道。
小李和小张约定,比赛内容就是一幅春季或秋季的作品。
比赛当天,不出10分钟,小张便完成了一副“莺啼树梢”的作品。朱纸上,一只红莺站在柳树枝头,仿佛正在啼叫,好像随时会飞出这张纸,整幅画灵动而富有春的生机。
小张早早结束作品,闲得无事,便进入老李的直播间观战。
老李却不急不慢,缓缓地拿出朱纸和银刃,窗外的阳光肆意铺洒在朱纸上。一如往常,老李的眼神显得非常深邃,目光望向别处。老李将朱纸折成四份,剪刀开合,一刀裁开,老李的手指灵活地在朱纸上飞舞,时快时慢。
太阳渐渐西移,将老李的脸庞映照得别样红润。
老李的作品用了一个多小时。
当小张在直播间看到这幅作品时,惊讶的思绪充满了他的内心。
朱纸折成了四份,没有展开时,是一棵矮矮的枫树,有几片落叶迎风飘落,而将它展开,却又是另一番天地。老李缓缓展开朱纸,同样的“莺啼树梢”,不同的是有两棵柳树罢了。
妙哉!春现于眼前,而秋隐于之后。不得不服!
小张在那天夜里删掉了自己的直播账号。
小张在老李的直播间里观战的时候,也注意到了老李的眼睛。他发现,那是剪刀留下的伤痕。确实,老李之所以剪纸时看着别处,是因为他是个盲人。他跟着师傅学艺时,在一次练习中不慎被剪刀弄伤了双眼,导致双目失明。小张自愧不如,他深知网络直播是一面镜子,人性的镜子。
老李以盲人的身份,剪了一个又一个春秋。
5.小说围绕老李写了哪些事 请根据文章内容,补全故事情节。(3分)
让儿子给自己注册直播账号—①          —②          —答应与“观众”小张比赛—③          
6.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6分)
(1)赏析第段画线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3分)
(2)请从描写角度赏析第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7.倘若小张删掉直播账号,又在老李直播间留言。根据上下文,你觉得小李的留言会是什么 (3分)
8.文章第~段内容能否删去 为什么 (3分)
9.优秀文学作品的结尾往往独具特色,令人叹为观止。请结合文章最后两段,谈谈本文结尾的写作特色。(5分)
少 年 家 书
张寄寒
①十岁那年,父亲失业,一直在上海奔波。妈妈为了养活我们,也去上海打工了。我和妹妹在小学读书,哥哥初中毕业还未找到工作,就临时当起了家。
②妈妈工作了一个月,我们盼着妈妈给我们汇款。我家河对岸住在沿河滩的那户人家,有个儿子叫阿高,是个邮差。如果有我家的信件,他会在临河的窗口喊:“小弟,你们家有信!”每当这时,我就丢下手中的作业,直奔阿高家拿信。我把信交到哥的手里,看他拆开信封,冷静地读着妈妈的信:老大、小弟、小妹好!你们爸爸的工作一直没找到,我的工钱还得过几天发,怕你们等急了,特地给你们写信,耐心地等几天吧!
③过了两三天,我忽然听到阿高的声音:“你们家有信!拿图章!”阿高的话,像给我们打了一针兴奋剂。我一边接过哥的图章,一边拔腿就跑。哥拿着妈妈的汇款单,去邮局领了钱,用这些钱精打细算地过日子。
④当天晚上,哥给妈妈写信。只听哥的钢笔落纸,发出“沙沙,沙沙”的声音。写完,哥拿起信纸读,妈妈好!您汇来的钱收到了。我们知道您在上海打工挣钱不容易,我会带好弟弟妹妹,精打细算地过日子。弟弟妹妹都很听话,读书很用功。您在上海打工千万保重身体,我们在乡下一切都好,请您放心!
⑤我听到哥在信中表扬了我和妹妹,心里很开心。我拿着哥给的八分钱去邮局寄信,边走边看,哥的钢笔字实在是太好看了,而我的字一直写不好,如果能学到哥的一手好字,该多好啊!
⑥有一天哥生病了,起不了床。我给哥熬了粥,可哥没有胃口,一口都吃不下。看见哥无精打采的样子,我久久不能入睡。半夜时分,听到哥叫我,我连忙起身,发现哥蜷缩在角落里呻吟,我立刻扶起他,背到床上。我一摸哥的额头,滚烫滚烫的!我给他倒了一杯白开水,昏黄的灯光下,望着哥那消瘦的脸庞,我心里酸酸的,心想明天一定给哥请医生!
⑦次日一早,我去找陈医生。他说:“我去你家里看看!”陈医生给哥把脉看舌头,之后开了一张药方。我赶紧跑去买药。付钱时,店员说,陈医生替我付了药钱!我飞快跑回家,熬药,给哥喂药。
⑧晚上,我偷偷用哥的钢笔给妈妈写信,妈妈好!我瞒着哥给您写信,本不想告诉您,怕您担心。哥病了,两三天都吃不下东西!我去请了陈医生,请他到家里给哥看病,他还给我们代付了药钱。我怕耽误哥的病,不得不告诉您,于是偷偷地给您写信。
⑨哥服了中药后,一天天好起来。陈医生又来给哥把脉看舌头。哥对陈医生千谢万谢,陈医生说:“乡里乡亲的,应该的!”
⑩一天黄昏,妹妹在门外大声嚷:“妈妈回来了!妈妈回来了!”我急忙奔出门口,和妹妹拉着妈妈的手走进家门。妈妈见哥坐在藤椅里,说:“老大瘦了!我接到小弟的信,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于是赶紧回家!”哥立刻愤怒地对我说:“谁叫你给妈写信 小孩不懂事!”妈妈说:“谁说不懂事 他担心你的病,给你找医生,半夜服侍你!”哥看着我,我的心像喝了蜜一样甜滋滋的。
这几天,妈妈买了鱼和肉,给我们改善伙食,又把家里的脏衣服全洗了。晚上妈妈在煤油灯下给我们缝补衣物。三天一眨眼就过去了,妈妈又要赶回上海了。临走,妈妈对我和妹妹再三叮咛:要听哥的话,认真学习!
妈妈回上海半个月后又来了封信:老大、小弟、小妹:
妈看到你们都很好,也就放心了。我最担心老大的身体。小弟特别懂事,成绩也优秀。小妹年纪小,两个哥哥要多照顾她。老大不要太节约,你们都是长身体的时候,饭要吃饱,妈发了工钱会及时给你们寄去的。
爱你们的妈妈
妈妈的信,给了我学习的动力,我要加倍努力。
转眼,我已经小学毕业,考上了县城一中。离家时,爸爸对我说:“好好学习,学出个名堂来!”我默默地点点头。爸爸从衣兜中掏出一支钢笔给我说:“这支钢笔我用了几十年都没有坏,爸希望你能写出跟哥哥一样的一手好字!”
一天上午下课时,我收到了一封烧了信封角的信,我一边纳闷为啥要烧信封角,一边迫不及待地拆阅:
弟:父病重,速回——哥字。
寥寥几字,字字戳心,我的眼泪夺眶而出,一路狂奔到轮船码头。赶到家时,夜幕已经降临,我见到了爸爸最后一面。
少年时代的一封封家书,不仅仅是苦难,更是在苦难中满满的亲情与爱。这爱闪着光亮,激励着自己去实现梦想。
10.作者在文中叙述了与书信有关的哪几件事 请依据内容补充完整。(6分)

②妈妈寄信回家,哥哥精打细算过日子;
③哥哥写信给妈妈,表扬弟弟妹妹,让妈妈放心;

⑤妈妈回上海半个月寄信回家叮嘱我们;

11.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⑥段画线句。(5分)
12.结合全文内容,请谈谈你对最后一段话的理解。(5分)
13.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第①段交代了少年时期“我”家的基本情况,为下文一封封家书的叙写做铺垫。
B.“我”是文章塑造的主人公,文章由“我”唤起了对一封封家书的美好回忆。
C.第段爸爸送“我”钢笔的内容照应了前文,表达爸爸对我的理解与期望。
D.文章语言质朴自然,作者在淡然的笔墨中追忆少年往事,流露出一股浓浓的亲情。
三、写作(40分)
14.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 成功不在于大小,而在于你是否已竭尽全力。
材料二 人生中有些事情你不竭尽全力去完成,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么出色。
材料三 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
请根据你对上面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内容积极向上;②自拟题目;③联系生活,有真情实感;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⑤不少于600字;⑥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参考答案
1.C(Ahè/xià,mú/mó,hē;Bzhì/chì,jìng/jīng,péng;Ctí/dī,jiāo/jiào,jiàn/jiān;Dbiàn,diàn/niān,hūn/yūn)
2.C(A卓—绰;B溅—贱;D益—溢)
3.D(“异想天开”形容想法离奇,不切实际。含贬义,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4.B(A缺少主语,去掉“通过”或“让”;C缺少宾语中心语,在句末添加“的事”;D搭配不当,将“编造”改为“塑造”)
5.给观众剪福字 回复观众习惯不看朱纸 剪出别样的“莺啼树梢”(或“赢了小张”)
6.(1)“啼叫”和“飞出”这两个动词,生动传神地写出了红莺的栩栩如生,画面富有动态感和生机美,体现了小张剪纸技术的高超。(2)运用语言和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老李的淡定和自信。
7.示例:对不起,我输了,输掉了技艺,也输掉了人品。您对传统文化的执着,您崇高的品质、精湛的技艺,让我输得彻彻底底。我退出,再也不好意思直播剪纸了!
8.不能删去。这三段内容采用了插叙的方法,交代了小张的身份和他挑战老李的原因,体现了小张的心胸狭隘;表现了网络直播是一面镜子,可以照出人性美丑的主题;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9.本文结尾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文章通过小张发现老李眼睛的问题,揭示了老李是盲人的事实,补叙了老李失明的原因,再写他以盲人的身份,剪了一个又一个春秋,照应了文题,言已尽而意无穷。(第1点必答,其余答出1点即可)
10.①妈妈寄信回家让我们耐心等待她发工资寄钱回来;④哥哥生病,我偷偷写信告诉妈妈;⑥爸爸病重,哥哥写信让我赶回家。
11.运用动作、心理描写,生动细腻地表现了弟弟半夜起床细心照顾生病哥哥的过程以及为哥哥病情担忧着急的心理,表达了兄弟间的手足深情。
12.少年时代,家庭困顿,父母在外务工,一封封家信记录了兄妹三人相依为命,努力成长的不易;但哥哥的细心照顾、母亲的关怀、父亲的鼓励、陈医生等乡亲们的帮助也让作者感受到爱与温暖;正是这些爱与温暖给予作者力量,激励他自强不息,追寻自己的梦想,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13.B(“‘我’是文章塑造的主人公”说法错误。“我”是一个线索人物)
14.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