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传统名篇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考试范围: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唐雎(jū) 苟得(gǒu) 所恶(wù) 以头抢地(qiāng)
B.蹴尔(cù) 韩傀(kuí) 休祲(jìn) 富贵不能淫(yín)
C.豆羹(gēng) 色挠(náo) 怫然(fú) 贫贱不能移(jiān)
D.不屑(xiāo) 得兼(jiān) 苍鹰(cāng) 免冠徒跣(xiǎn)
2.下列语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4分)
A.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B.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
C.是亦不可以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D.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措意也。
3.下列加点词词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4分)
A.夫专诸之刺王僚也/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呼尔而与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C.安陵君其许寡人/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D.乡为身死而不受/或异二者之为
4.语段横线处应填的句子,需重新排序,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4分)
郁达夫曾言:“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生物之群。有了英雄而不知去崇拜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所幸的是,中华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更为幸运的是,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回望的民族! ; ; ; !
①金戈铁马,成就了武穆稼轩的沉郁顿挫、慷慨激昂
②遥远的边塞,久久回荡着唐人仰天长歌的绝唱
③闽粤沿海,奋勇抗倭的故事,深深地镌刻在中华民族的丰碑上
④时隔千年,汨罗江仍然散发着绵绵不绝的粽香
A.④③②① B.③②①④ C.④②①③ D.②①④③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我国古代典籍为我们留下了许多成语,如“舍生取义”“淡泊明志”“醉翁之意不在酒”分别出自《孟子》《诫子书》和《欧阳修全集》。
B.艾青诗作的特点是力量雄浑,语言直截了当,意象强烈鲜明。他的诗常借“太阳”表达对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
C.《儒林外史》中的匡超人本是一个纯朴的农村少年,对父母的一片孝心令人感动,却一步步走向堕落,最终变成了薄情寡义的虚伪小人。
D.《鱼我所欲也》论述了怎样对待生与死、义与利的问题。孟子主张人性是恶的,本文正是从这种理论出发,来论述“舍生取义”的主张。
二、阅读(40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3分)
(1)故不为苟得也( )
(2)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
(3)所恶有甚于死者( )
7.翻译下面句子。(4分)
(1)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8.诵读句子时,每句至少应有一处停顿,请用“/”把这一处停顿标示出来。(2分)
是 故 所 欲 有 甚 于 生 者。
9.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 (3分)
郑同北见赵王。赵王曰:“子南方之博士①也,何以教之 ”郑同曰:“臣南方草鄙之人也,何足问 虽然,王致之于前,安敢不对乎 臣少之时,亲尝教以兵。”赵王曰:“寡人不好兵。”郑同因抚手仰天而笑之曰:“兵固天下之狙②喜也,臣故意大王不好也。臣亦尝以兵说魏昭王,昭王亦曰:‘寡人不喜。’臣曰:‘王之行能如许由③乎 许由无天下之累,故不受④也。今王既受先王之传,欲宗庙之安,壤地不削,社稷之血食乎 ’王曰:‘然。’今有人操隋侯之珠,持丘之环,万金之财,时宿于野,内无孟贲之威,荆庆之断,外无弓弩之御,不出宿夕,人必危之矣。今有强贪之国临王之境索王之地告以理则不可说以义则不听。王非战国守圉⑤之具,其何以当之 王若无兵,邻国得志矣。”赵王曰:“寡人请奉教。”
【注释】①博士:博古通今的人。②狙:狡猾,文中指狡猾的人。③许由:尧舜时代的贤人。④不受:不接受尧的禅让。⑤守圉:防守,防御。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何足问/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B.兵固天下之狙喜也/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C.臣南方草鄙之人也/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说》)
D.其何以当之/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唐雎不辱使命》)
11.请给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3分)
今 有 强 贪 之 国 临 王 之 境 索 王 之 地 告 以 理 则 不 可 说 以 义 则 不 听。
1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3分)
虽然,王致之于前,安敢不对乎
13.同为劝谏君王,本文中郑同与《唐雎不辱使命》中唐雎的劝谏方式有何不同 (3分)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4.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词的上阕描写边塞秋色,以一“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特点,突出了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
B.“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一方面描写迥异于内地的独特景色,表现边塞的悲凉,同时也反映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C.“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全词的核心,正面揭示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
D.“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将士们苦中作乐,夜深霜重之时仍在军营中奏乐欢闹的场面。
15.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怀 (2分)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 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6.赏析“千骑卷平冈”中的“卷”字。(2分)
17.有人评价此词“用典精当,寄意曲婉”,请选择一处,进行品析。(2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8.词人写“醉里”和“梦回”两个细节有什么作用 (2分)
19.“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两句词,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2分)
满江红(小住京华)
秋 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 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 青衫湿!
20.选角度赏析“莽红尘何处觅知音 青衫湿!”(2分)
21.秋瑾自称“鉴湖女侠”,这首词是如何体现词人的“侠气的” (2分)
三、写作(40分)
22.题目:这,是我的节奏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④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1.A(B“傀”应读guī;C“贱”应读jiàn;D“屑”应读xiè)
2.C(A“辨”应为“辩”;B“避”应为“辟”;D“措”应为“错”)
3.A(A“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B前一个是动词“给”,后一个同“欤”,语气词;C前一个表示祈使语气,后一个用作代词,指千里马;D前一个是“为了”,后一个指心理活动)
4.C(文段的主题是“中华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从上句中的“回望”可以看出,打散的句子应该是按时间顺序来排列的。④为千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②为唐代,①为宋代,③为明代,因此可排序为④②①③)
5.D(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
6.(1)苟且 (2)假如,假使 (3)讨厌,憎恨
7.(1)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2)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
8.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9.文章以鱼与熊掌设喻,以“鱼”比喻“生”,以“熊掌”比喻“义”,通过类比推理的手法,自然而然地引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同时,也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与思考。
10.B(B本来/巩固。A值得;C的;D用)
11.今有强贪之国/临王之境/索王之地/告以理则不可/说以义则不听。
12.尽管如此,大王您已经把问题摆在了我面前,我又怎么敢不回答呢
13.唐雎:针锋相对,直言相谏。郑同:迂回曲折,委婉劝谏。
【附译文】
郑同北上拜见赵王。赵王说:“你是南方的博学之士,来这里有何见教 ”郑同回答说:“我是南方一个鄙陋无知的人,有什么值得您向我请教。尽管如此,大王您已经把问题摆在了我面前,我又怎么敢不回答呢 我年轻的时候,父亲曾教给我兵法。”赵王说:“我不喜欢兵法。”郑同听了这话拍手仰天大笑说:“兵法本来就是天下最狡诈的人喜欢的东西,我原来就猜想大王您不喜欢它。我早先也曾用兵法游说过魏昭王,昭王也说:‘我不喜欢。’我就说:‘大王的行为能比得上许由吗 许由并没有被世俗的名利牵累,所以不接受尧的禅让。可是现在大王已经接受了先王遗留下的江山,您想要保持祖先的灵魂平安无事,国家的领土不被侵占,社稷之神得到祭祀吗 ’魏昭王说:‘当然。’现在如果有人带着隋侯之珠,持丘出产的美玉,揣着万金之财,一个人独自在野外露宿,本身没有孟贲那样的威武、荆庆那样的果断,身边也没有强弓利箭来防御,那么不超过一个晚上,就会被人害死的。现在有强大贪婪的国家进逼大王的边境,向大王索取疆土,晓之以理、动之以义,它们都不会听从,(在这种情况下,)大王您如果没有争战之国所具有的防御装备,又将用什么去抵御它们呢 大王您如果不讲求用兵的策略,那么邻国的野心就会得逞了。”赵王说:“寡人请求你多加指教。”
14.D
15.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
16.“卷”是席卷的意思,生动形象地写出打猎场景宏大,人员众多,气势壮阔的景象,衬托了词人意气勃发的英雄气概。
17.示例一:运用孙权射虎的典故,自喻孙权,含蓄表现自己本领高强,英勇无畏。示例二:运用魏尚复用的典故,自喻魏尚,委婉表达自己渴望被朝廷重用的愿望。示例三:运用射杀天狼的典故,以天狼喻敌,委婉表现自己愿为国抗击侵敌,表达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18.通过写“醉里”和“梦回”两个细节,表现词人渴望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壮志和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19.营造了一种将士们奏乐吃肉、豪迈高昂的军营生活氛围。
20.示例一:用典,抒发词人身赴革命前夕的苦闷,知音难觅的悲伤,对自己前途的担忧。示例二:直抒胸臆,抒发词人身赴革命前夕的苦闷,知音难觅的悲伤,对自己前途的担忧。
21.示例一:语言角度“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俗子胸襟谁识我 ”词人虽身为女子,却有比男儿更为刚烈的心智。关心国家命运,心有凌云壮志,是一位有侠气的巾帼英雄。示例二:情感角度,这首词表达词人想冲破封建束缚,为国家命运而奋斗的情感,抒发词人匡扶天下,想救民于水火的凌云壮志,充满侠义之气。
22.略。
单元闯关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