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读书鉴赏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考试范围: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4分)
A.聪颖(yǐn) 真挚(zhì) 渲染(xuàn) 咬文嚼字(jiáo)
B.统筹(chóu) 涉猎(shè) 睾肾(gāng) 朝霞暮霭(ǎi)
C.滞碍(ài) 惆怅(chóu) 劫难(nàn) 吹毛求疵(zī)
D.要诀(jué) 劝诫(jiè) 狡黠(xiá) 文采藻饰(zǎ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4分)
A.练达 惨淡 狂忘自大 寻章摘句
B.赋予 怡情 开卷有益 全神贯注
C.辨论 柏树 欣然忘食 身临其境
D.咀嚼 祟高 富丽堂皇 观其大略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4分)
A.他一直没有放松对自我的要求,面对中考,他胸有成竹。
B.这篇文章观点不明,语言平淡,描写也不细腻,读起来味同嚼蜡。
C.一周的旅行结束了,沿途风景浮光掠影,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D.生活中,与其见人就高谈阔论,不如让自己时常低头沉思。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4分)
A.重要的书,必须一遍遍地反复阅读。
B.通过长期观察,让齐白石对虾的认识逐渐深入。
C.在这方面,古人有成功的许多经验。
D.经过画家思想感情的夸张渲染,意境会更鲜明。
5.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
我竭尽全力想出了这样几句直截了当的话来:“我没有骗人。要是我是个骗子的话,我早就该说‘我爱你’了,可是我要声明,世上除了约翰·里德,你是我最恨的人。把这本撒谎的书拿去吧,拿去给你亲爱的女儿乔治·安娜,爱撒谎的是她,不是我。”
这是简·爱对里德舅妈所说的话。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情 从中可以看出简·爱怎样的性格特征
二、阅读(40分)
谁能润泽我们的生命
尤 金
书对我而言,犹如空气。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而我,时时刻刻都需要它。自童年开始,我便明白,肚子饿了,找食物吃;眼睛饿了,找书看。我的双眸,时时都处在饥饿的状态中,只要一书在手,我便如蚁附膻,既有“蚕吞桑叶”的快乐,亦有“蜂儿采蜜”的满足。
略长大之后,我便发现,屋子里的每一寸空隙,都漂浮着一缕一缕的书香。视线所及之处,有书;视线不及之处,亦有书。它们高高低低地叠着、密密麻麻地堆着;疏疏地散放着、齐齐地排列着。书和屋子,你依我依地化成了一个圆满的整体。在那如饥似渴地从书籍汲取营养的童稚时代,我们的物质生活是捉襟见肘的。书却为我营造了一个金光灿烂的世界。
父亲总是买书,不是一册册地买,而是一摞摞地买,当他把书提进门时,忙家务的母亲总是很快地把湿漉漉的手抹干了,把那一摞书当成瑰宝一样,小心翼翼地捧过来,欢天喜地地拆看。
万籁俱寂时,母亲在荧荧灯火下执卷而读的样子,真是美丽。微鬈的睫毛静静地在眸子下方印着扇形的影子,脸上浮着一抹蜻蜓点水式的、若有若无的笑意。
她低头看书,我仰头看她。她快乐地沉浸在文字那个神秘莫测的世界里,而我,向往那个世界。于是,我跌跌撞撞地闯了进去。最初,我一知半解,等一进入情况,便痴痴地迷上了。书,自此成了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我成家之后,整间屋子氤氤氲氲都是书香。我站着读、坐着读,躺着也读。我读书的时候,孩子也人手一册地读。一家大小静静地、齐齐地读书的那种感觉,美好到了极致,幸福到了极点。
站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我突然想起青少年时代的一件往事。那时,我零用钱有限,要想买书,只能将钱一点一滴地储存起来,存够了,才得以一偿夙愿。那一回,我看中了赛珍珠的译著《大地》,翻来覆去地看,爱不释手,可是,没有钱买。一连两三周,上书局时,我总先去看看那部小说还在不在,如果还在,便抽出来,用手轻轻摩挲一番,才恋恋不舍地放回去。后来,学校考试,我忙着温习功课,便没上书店。考完试后,钱也存够了,我便风风火火地赶往书店。可是,那部朝思暮想的书没了。我觉得心里有一种说不清的疼痛,在书架旁晃来晃去,像个无主孤魂。
阅读,是一种多功能的活动,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浸润活动。许多散文和小说,都不着痕迹地蕴藏着隽永可贵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它会在阅读的过程中,慢慢地流入读者的内心深处,这种影响力,是巨大而深远的。台湾漫画家蔡志忠说过:“要成为出色的漫画家,非得喜欢读书不可。画只是技巧,出色的漫画,出自无穷的想象。不读书,就表示没有好奇心,怎么可能画出精彩的漫画 ”
实际上,阅读所能带来的脑力冲击,大得超乎想象。它足以将水面上的一个小涟漪化为滔天巨浪,从而创造一个个奇迹。
阅读带来的快乐,是任何活动都难以相比的。当它让你哭时,那种感动,能够进入你心坎很深的地方;当它让你笑时,那种快乐,像是融化在你心上的一块糖。它时而像铁锹,在你心叶上挖出一个个痛楚的窟窿;时而像辣椒,辣得你汗如雨下却又拍案叫绝。有时,它像雷像电,狠狠地劈下来,将迷糊混沌的你震醒;有时,它又像云像雾,让你腾云驾雾、浑然忘却世间的一切烦恼。
我觉得自己最大的“成就”是以书为种子,在孩子的心田里种下了一株快乐的树。这树,永不枯萎。
6.阅读有哪些益处 请结合文章相关内容简要回答。(4分)
7.品味语言。(8分)
(1)从描写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4分)
微鬈的睫毛静静地在眸子下方印着扇形的影子,脸上浮着一抹蜻蜓点水式的、若有若无的笑意。
(2)赏析下面加点的词。(4分)
我的双眸,时时都处在饥饿的状态中。
8.请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4分)
我觉得自己最大的“成就”是以书为种子,在孩子的心田里种下了一株快乐的树。这树,永不枯萎。
9.文章以“谁能润泽我们的生命”为题,有什么好处 (4分)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后面问题。
要认真阅读
叶圣陶
①文艺鉴赏不是一桩特别了不起的事,不是只属于读书人或者文学家的事。
②文艺中间讲到一些事物,我们因这些事物而感动,感动以外,不再有别的什么。这样,我们就被动了。我们应该处于主动的地位,对文艺要研究,考察。它为什么能够感动我们呢 同样讲到这些事物,如果说法变更一下,是不是也能够感动我们呢 这等问题就涉及艺术的范围了。而文艺鉴赏正应该涉及艺术的范围。
③在电影场中,往往有人为着电影中生离死别的场面而流泪。但是另外一些人觉得这些场面只是全部情节中的片段,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反而对于某景物的一个特写、某角色的一个动作点头赞赏不已。这两种人中,显然是后一种人的鉴赏程度比较高。前一种人只被动地着眼于故事,看到生离死别,设身处地一想,就禁不住掉下泪来。后一种人却着眼于艺术,他们看出了一个特写、一个动作对于全部电影所加增的效果。
④文艺鉴赏并不是摊开了两只手,专等文艺给我们一些什么。也不是单凭一时的印象,给文艺加上一些形容词语。文艺中间讲到一些事物,我们就得问:作者为什么要讲到这些事物 文艺中间描写风景,表达情感,我们就得问:作者这样描写和表达是不是最为有效 我们不但说了个“好”就算,还要说得出好在哪里;不但说了个“不好”就算,还要说得出不好在哪里。这样,才够得上称为文艺鉴赏。这样,从好的文艺得到的感动自然更深切。文艺方面如果有什么不完美的地方,我们也会觉察出来,不至于一味照单全收。
⑤鲁迅的《孔乙己》,现在小学高级和初级中学都将其选入教材,读过的人很多了。匆匆读过的人说:“这样一个偷东西被打折了腿的瘪三,写他有什么意思呢 ”但是,有耐心去鉴赏的人不这么看,有的说:“孔乙己说回字有四样写法,如果作者让孔乙己把四样写法都写出来,那就索然无味了。”有的说:“这一篇写的孔乙己,虽然颓唐、下流,却处处要面子,处处显示出他所受的教育给予他的影响,绝不同于一般的瘪三,这是这一篇的出色处。”有一个深深体会了世味的人说:“这一篇中,我以为最妙的文字是‘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这个话传达出无可奈何的寂寞之感。这种寂寞之感不只属于这一篇中的酒店小伙计,也普遍属于一般人。‘也便这么过’,谁能跳出这寂寞的网罗呢 ”
⑥可见文艺鉴赏犹如采矿,你不动手,自然一无所得,只要你动手去采,随时会发现一些晶莹的宝石。
⑦这些晶莹的宝石岂但给你一点赏美的兴趣,并将扩大你的眼光,充实你的经验,使你的思想、情感、意志往更深更高的方面发展。
⑧好的文艺值得一回又一回阅读,其原因在此,否则明明已经知道那文艺中间讲的什么事物了,为什么还要反复阅读
⑨可见阅读任何东西不可马虎,必须认真。认真阅读的结果,不但随时会发现晶莹的宝石,也随时会发现粗劣的瓦砾。于是吸取那值得取的,排除那些无足取的,自己才会慢慢地成长起来。
⑩采取走马观花的态度,谈不到文艺鉴赏;纯处于被动地位的,也谈不到文艺鉴赏。要认真阅读,在阅读中去研究、考察,这样才可走上文艺鉴赏的途径。
(选自《文艺作品的鉴赏》,有删改)
10.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4分)
11.文章第⑤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有何作用 (6分)
12.第⑧段画线句“好的文艺值得一回又一回阅读,其原因在此”中的“此”指什么 (6分)
13.下列说法中,涉及文艺鉴赏的方法正确的一项是( )(4分)
①不但说了个“好”就算,还要说得出好在哪里。
②文艺鉴赏犹如采矿,只要你动手去采,随时会发现一些晶莹的宝石。
③文艺鉴赏并不是摊开了两只手,专等文艺给我们一些什么。
④认真阅读,吸取那值得取的,排除那些无足取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三、写作(40分)
14.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晚餐是家庭温暖而美好的聚会时刻,一粥一饭都凝聚着亲人的爱与奉献,家常滋味蕴含着人生百味,平凡之中深藏着动人的故事……
请围绕“我家的晚餐”这个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诗词除外,文体不限。
要求:(1)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2)不少于600字;(3)字迹工整,书写规范,标点正确。
参考答案
1.D(A“颖”应读yǐng;B“睾”应读gāo;C“疵”应读cī)
2.B(A“狂忘自大”应为“狂妄自大”;C“辨论”应为“辩论”;D“祟高”应为“崇高”)
3.C(“浮光掠影”比喻印象不深刻,好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此处望文生义)
4.D(A语义重复,删除“一遍遍地”或“反复”;B缺主语,删除“让”;C词序不当,应该是“许多成功的”)
5.简·爱被舅妈送到洛伍德学校,临走前,舅妈对她进行人格侮辱。简·爱是一个敢于反抗,不向人生低头的坚强女性。
6.①阅读,是一种多功能的活动,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浸润活动。②阅读所能带来的脑力冲击,大得超乎想象。③阅读带来的快乐,是任何活动都难以相比的。
7.(1)运用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在灯下读书美丽的样子,表现出母亲读书的入迷(快乐)。(2)“饥饿”本义指肚子很空,想吃东西,此处形容“双眸”,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我”对书的强烈渴求。
8.“我”觉得能通过自己读书的影响,让孩子从小养成爱读书的习惯,在阅读中得到润泽,获得快乐并受用终生,这便是“我”最大的成就。
9.运用疑问的方式,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提示文章的主要内容,突出中心。
10.要认真阅读,在阅读中去研究、考察,这样才可走上文艺鉴赏的途径。
11.举例论证、对比论证。以对鲁迅的《孔乙己》的“匆匆阅读”与“有耐心去鉴赏”不同收获为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文艺鉴赏犹如采矿,你不动手,自然一无所得,只要你动手去采,随时会发现一些晶莹的宝石”的观点(或本文的中心论点)。
12.这些晶莹的宝石岂但给你一点赏美的兴趣,并将扩大你的眼光,充实你的经验,使你的思想、情感、意志往更深更高的方面发展。
13.B
14.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