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机遇与挑战》巩固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机遇与挑战》巩固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4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5-23 07:44: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9课《机遇与挑战》巩固测试
一、选择题
1.苏联解体后,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2013年美国国防部长在新加坡香格里拉会议上宣称到2020年要把美国海、空军实力的60%部署在亚太地区。美国此举的主要意图是
A.维护世界和平 B.保障太平洋及南海航行自由
C.同俄罗斯争夺世界霸权 D.遏制中国的崛起
2.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认为: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为世界上大多数穷人服务,更没有为全球稳定服务。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是,经济全球化( )
A、推动了世界贸易日益规范
B、促进了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
C、拉大了穷国与富国间的距离
D、有利于国际资源的优化配置诺贝尔经济学奖获
3.有学者认为,随着区域经济的全球化,居于中心位置的国家日益“流氓化”,它对全球化的边陲国家的宰割与剥削,几乎是达到了“日不落”的大英帝国时代,而且犹有过之。对这位学者的看法理解正确的是( )
A. 全球化像“日不落”帝国一样终将崩溃
B. 全球化的实质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
C. 全球化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D. 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机遇和挑战
4.定居北京的加拿大女孩琳达,早晨起床后,打开韩国制造的电视机收看早间新闻,一边
吃着美国产的面包,一边喝着巴西产的咖啡。然后开一辆由世界最大经济体成员国所产的汽车,去一中加合资企业上班。这反映了世界发展的哪一趋势
A.思想自由化 B.政治民主化
C.经济全球化 D.文化多元化
5.“跳出国界,走向世界;哪里有市场,哪里生产成本低,就在哪里生产经营。”这种现象实际上是
A.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表现 B.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C.世界经济呈本土化发展趋势的表现 D.和平发展全球化的表现
6.下列哪项不是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益处( )
A.有利于商品和资本的流动
B.有利于高新技术的扩散和推广
C.有利于世界各国发挥自身优势
D.有利于建立公正、和平的世界秩序
7.今天,我们一起享受着人类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肯德基快餐盛行、海尔产品畅销海外、丰田汽车驰骋世界……这主要反映了( )
A.世界经济全球化 B.世界经济区域化
C.世界格局多极化 D.地区经济一体化
8.某同学撰写论文的关键词主要有“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等。此论文的主题可能是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B.两极格局的形成[来]
C.经济全球化 D.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9.有人说,欧洲曾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发源地,但是从今天的形势看,欧洲再次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了。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应是
A.联合国作用的加强 B.欧洲联盟的建立
C.世贸组织的成立 D.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10.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这是某学习小组在历史课上设计的知识卡片,据此判断该历史课的主题是
A.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B.第三次科技革命
C.亚非拉独立和振兴 D.经济全球化趋势
11.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认为: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为世界上大多数穷人服务,也没有为环境服务,更没有为全球稳定服务。他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应该是
①全球化拉大了世界贫富差距
②全球化导致全球环境进一步恶化
③全球化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风险
④全球化实现了世界贸易的自由化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2.20世纪90年代全球化趋势加快,导致这一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包括( )
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
②苏联解体与东欧剧变
③中国加大开放力度,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④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3.下表是部分跨国公司生产(销售)情况,该表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
大众公司 汽车的部件来自四大洲的20多个国家
西门子公司 5万多个产品的部件来自130多个国家
雀巢公司 所属分公司遍及世界五大洲50多个国家,有8500多种产品在100多个国家销售。
波音公司 每一架客机所需的450万个零部件来自海外1500家大企业和1.5万家中小企业
A.区域集团化趋势 B.全球化趋势
C.多极化趋势 D.“一超多强”趋势
14.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下列组织的成立,符合这一时代主题的是( )
①北大西洋公约组织②世界贸易组织③亚太经合组织④欧洲联盟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15.瑞士雀巢公司是世界食品跨国程度最大的一家公司。它所属的分公司遍及五大洲的50 多个国家,有8500种以上产品在100多个国家出售。这说明世界( )
A.南北间经济差距缩小 B.经济出现全球化趋势
C.经济出现区域集团化 D.经济出现多极化趋势
16.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说:“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因为通讯和交通越来越方便。没有国家可以孤立存在。”法国前总统德斯坦说:“……这个世界上……这样的舞台,使各国的命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成为世界经济海洋中的孤岛。”这两则材料说明经济全球化( )
A.使得各国经济相互依存性进一步加强
B.损害了马来西亚和法国的国家利益
C.带来了日益增多的全球性国际问题
D.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17.2015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在桂林开幕,此后该展会将永久落户桂林,这位桂林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前景。东盟属于世界经济区域性集团组织,对“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理解正确的是( )
A.是经济全球化的最终归宿
B.是经济全球化的唯一途径
C.提高了集团内各国的国际竞争力
D.彻底阻碍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18.下边为德国欧宝汽车部分零部件生产分布示意图它反映了( )
A.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大 B.世界政治的多极化趋势
C.意大利生产总值超过德国 D.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19.九年级张小明同学收集到以下四张图片,其中哪一图片所示组织的建立既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文明成果,同时反过来又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20.同学们在历史研究性学习中,搜集了一组图片。从这些图片可以看出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
A.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 B.冷战中的对峙
C.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D.经济全球化
二、填空题
21.亚洲四小龙是指中国香港、 、韩国、
22.冷战结束后,在经济全球化中扮演着主角的是______________。(1分)
23.根据提示,填写与周年纪念有关的历史事件。
(1)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决定成立的维护世界和平和安全的国际组织是__________。
(2)2001年,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加入的国际性贸易组织是_______________,该组织于1995年1月1日成立,负责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
(3)2005年,中国成功发射“_________”载人飞船。
三、问答题
24.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20世纪至今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三次大的改变。
探究:近年来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态势,新兴大国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力量、国际地位显著增强各国力争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1)这表明当今世界格局正朝着什么趋势发展?(2分)
(2)随着政治格局的变化,世界经济也呈现出全球化的特点,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2分)
25.问答题(共8分)
19世纪末20世纪初,依靠先进科学技术,工业生产跃居世界首位的国家是哪一国?(2分)一百年后,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你认为在高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中国应当如何应对这一局势?(6分)
26.(16分) 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从古至今,我国的对外政策走过了从繁荣开放到封闭落后,再到重新崛起主动融入世界的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
(1)参考“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在图中方框内填出和唐朝通商往来的主要国家名称。(3分) 然后列举出2个唐朝与周边国家友好交往的典型事例。(4分)
材料二:乾隆给英王的敕谕说: “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藉(借助)外夷(外国)货物以通有无。”
(2)材料二说明清朝前期的对外政策是什么?(2分)此政策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3分)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们主动融入世界,先后加入了一些重要的国际组织。
(3)依据上图,指出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恢复合法席位和新加入的世界性组织有哪些?(4分)
四、综合题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凯撒、成吉思汗、路易十四、拿破仑和其他任何一个伟大的领袖所担负的责任,都不能同美国所担负的责任比拟。
——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的演讲(1945年)
材料二: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格局正在走向多极化,争取较长时间的国际和平环境是可能的。
——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上的报告
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所反映的美国的真实意图是什么?(2分)
(2)二战后至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所担负的责任”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分别采取了什么行动?(3分)有何影响?(2分)
(3)材料二中“世界格局正在走向多极化”的具体表现是什么?(3分)
28.(10分)2015 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某兴趣小组围绕此问题进行探究。请你参与。
探究问题一 民族之殇
(1)这是一组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邮票。请在图1、图2、图3中任选一张邮票,为图片撰写解说词。(应包括时间、人物、经过、影响)(3分)
探究问题二 时空记忆
(2) ① (1分) ② (1分) ③ (1分)
④结合探究一、二简要说说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关系。(2分)
探究问题三 战后秩序
时间 组织(字母) 宗旨
1945年 联合国(UN) 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1989年 亚太经合组织(APEC) 亚太经济合作协调、便捷和密切
1993年 欧洲联盟(EU) 集欧洲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于一身,区域一体化组织
1994年 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 北美一体化的共同市场
1995年 世贸组织建立(WTO) 以明确的规则、相互的承诺搭建平台
(3)提炼表格信息,拟一个主题。(2分)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中美关系相关的知识点。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美国海、空军实力的60%部署在亚太地区。因为“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是美国做出战略调整的直接原因。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下·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2.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知识。由于经济全球化的一些游戏规则是发达国家制定的,所以全球化缺乏公正性,会造成利益分配不均,往往对发展中国家不利,贫富差距悬殊。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作为发展中国家不应该抵制全球化,而应该趋利避害,积极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3.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B全球化的实质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这个符合材料里的看法,经济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是一把双刃剑。所以答案选B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下册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4.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主要考查知识迁移能力。题文描述的现象其实是经济全球在生活中的表现,因此,这反映了世界发展的全球化的趋势。所以答案选C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下册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5.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知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和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世界经济向着全球化方向发展,该材料讲述的就是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的景象,所以答案是B。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6.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竞争,有利于各国、各地区间商品和资本的流动,有利于高新技术的扩散和推广,有利于世界各国发挥自身优势。但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境地。一方面,跨国公司常把一些技术水平低、污染程度高的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另一方面,国际经济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进一步加大;第三,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发展中国家受益,反而造成贫富差距拉大。综上,故选D。
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7.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的是世界经济全球化。肯德基快餐盛行、海尔产品畅销海外、丰田汽车驰骋世界这些现象主要反映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所以答案选A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下册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
8.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都有事经济全球化的内容。所以答案选C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9.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战后西欧的发展。题干叙述的主体是“欧洲”。20世纪50到70年代,西欧经济持续繁荣,各国间联系日益密切,1967年形成了欧共体,1993年,发展为欧盟,之后,各成员国之间密切合作,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欧洲的联合制约着战争的爆发,有利于世界和平的发展。故选B。
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10.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经济全球化知识点。结合课本所学分析,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经济全球化使全球经济联系密切,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故答案为D。
考点: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11.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全球化拉大了世界贫富差距”所以说“没有为世界上大多数穷人服务”;因为“全球化导致全球环境进一步恶化”所以说“没有为环境服务”;因为“全球化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经济风险”所以说“没有为全球稳定服务”。所以答案选D.
考点:人教课标版九年级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12.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知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和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这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原因,而①②③④所述均是经济全球化这一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故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13.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表现。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跨国公司起着主要作用。该表格体现了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故选B。
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14.A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世界经济的相关知识点。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下列组织的成立,符合发展这一主题的,要求选出与之相关的组织,根据所学知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军事政治组织,选项中A符合题意,故选A。
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下·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15.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经济全球化的相关知识,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两级格局终结,和平与发展成为两大主题。当今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题文材料就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故答案选B。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16.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当今世界经济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题文中的“没有国家可以孤立存在和各国的命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成为世界经济海洋中的孤岛。”这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说明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相互依存性进一步加强。BCD材料中不能体现,故答案选A。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17.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20世纪80-90年代,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东盟属于世界经济区域性集团组织,但不是经济全球化的最终归宿,也不是经济全球化的唯一途径。彻底阻碍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明显错误,应该是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所以ABD表述错误。“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提高了集团内各国的国际竞争力,因此答案选C。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18.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经济全球化的相关内容的识记和掌握。从汽车零件生产分布示意图可以看出,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体现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故选D。
考点: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19.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属于全球性经济组织的是WTO,同时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也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A和C属于区域性的经济组织, D是联合国属于全球性的政治组织,故选C。
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20.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有关知识。雀巢公司是跨国公司,经济化的表现之一就是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由于害怕全球化的破坏而希望挡回全球化的力量,都是不可取的;WTO组织的成立,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故选D。
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21.台湾 、 新加坡
【解析】
试题分析: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亚洲的中国香港地区、新加坡、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推行出口导向型战略,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产业,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经济的腾飞,一跃成为全亚洲最发达富裕的地区之一。所谓“东亚模式”引起全世界关注,它们也因此被称为“亚洲四小龙”。
考点:亚洲四小龙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了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属基础题。
22.跨国公司(1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经济全球化的准确理解。依据已学知识可知,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具体表现为: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23.(1)联合国 (2)世界贸易组织 (3)神舟六号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雅尔塔会议的内容。为了协调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在苏联的雅尔塔召开会议。会议决定打败德国后,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以彻底消灭法西斯;战后建立联合国;苏联承诺欧战结束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正式成立。
(2)本题考查世界贸易组织的知识点。世界贸易组织(WTO)是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贸易组织。二战后不久,在美国的推动下,成立了关税和贸易总协定。1995年1月1日,在关贸总协定的基础上成立了世界贸易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是通过市场开放、非歧视性和公平贸易等原则,推动世界贸易的自由化,促进世界贸易的发展。它的出现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利于进一步参与国际经济活动,对促进出口、引进资金和技术,改善国内经济结构等方面都有积极作用。2001年11月,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成员。
(3)本题考查我国航天技术的成就。早在50年代,毛泽东就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我国航天技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发展起来。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此后,我国多次发射人造地球卫星和实用通信卫星等。1999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一号”。2005年,我国成功发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
考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科技教育与文化·科学技术的成就(一);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24.
(1)多极化
(2)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地迎接挑战。
【解析】
试题分析:(1)当今世界格局正朝着多极化方向趋势发展。
(2)面对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家首先要对本国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拥有充分的主权,制止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经济资源的掠夺和控制,是发展中国家能够依靠自身的资源来获得更大的发展动力;第二,要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优化资源配置,改进生产技术,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积极参与到国际分工中;第三,发展中国家要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世界性的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可以通过引用发达国家的资金和先进技术,借鉴其先进管理经验,加快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加速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第四,发展中国家要积极的走出去,利用对自己有利的国际规则,参与国际竞争。
考点:当今世界格局
点评:面对多极化全球化的趋势,要清醒的认识到经济全球化的双面性,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加剧的国际领域的贸易金融投资摩擦,以及对国内行业带来的冲击。总之,要强大自身实力,引进来,走出去
25.美国(2分),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发展既是一个难得的机遇(1分),也是严峻的一次挑战(1分),中国必须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1分),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措施(1分),引进国外的投资和先进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1分),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发挥自身重要的作用(1分)。
【解析】
试题分析:经过第二次科技革命,19世纪末20世纪初,依靠先进科学技术,工业生产跃居世界首位的国家是美国。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在高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发展既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也是严峻的一次挑战,中国必须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措施,引进国外的投资和先进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发挥自身重要的作用。
考点:经济全球化。
点评:本题是对经济全球化的考查。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尤为突出,作为发展中国家要勇敢面对,在积极参与中谋求发展。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是多极化。
26.(1)日本 (1分),新罗(1分)(写其他如:高句丽、高丽、百济、朝鲜、韩国等不给分),天竺(1分)。(写印度可以得1分)唐与日本友好交往的典型事例:鉴真东渡。(2分)(写日本遣唐使,阿倍仲麻吕来华,也可得2分,其他唐与日本经济、政治、文化的交流酌情给1分。)唐与天竺友好交往的典型事例:玄奘西游。(2分) (其他唐与印度经济、政治、文化的交流酌情给1分。)
唐与新罗友好交往的典型事例:新罗的崔志远来华。(2分) (其他唐与新罗经济、政治、文化的交流酌情给1分。)(以上只要写出两个典型事例即可,总分不超过4分。)
(2)“闭关锁国” 。(2分) 影响:清政府闭关锁国,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1分)但清政府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2分)
(3)联合国;(2分)世界贸易组织。(2分)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题结合图片中的地理位置可以判断,三个方框分别所在的位置是朝鲜半岛、日本群岛和印度半岛,因此这三个国家在当时分别是日本、新罗和天竺。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积极对周边国家进行友好交往,如:唐朝时玄奘到天竺学习佛教,推动了中国与印度关系的友好发展;玄奘东渡日本传播佛教,推动了中国与日本关系的友好发展。
第(2)题结合图片中的文字提示可知,这是清朝时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闭关锁国政策是清朝政府在对外关系中所执行的控制贸易及隔绝与外国交往的政策。清政府限制和禁止对外交通、贸易的政策,限定广州一口通商,外商来华贸易须通过清政府特许的公行商人,活动限于指定范围,进口货征收高税额,出口货限制品种和数量。它是落后的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
第(3)题结合材料中的两个图标可知:图一是联合国的标志,1971年中国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重要象征;图二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标志,2001年中国加入该组织,这是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必然结果。中国加入这两个组织是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结果,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努力的结果,也反映了中国不断顺应世界潮流的表现。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下册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对外友好往来;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下册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下册·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外交事业的发展。
27.
(1)称霸世界。
(2)政治上提出“杜鲁门主义”,经济上推行“马歇尔计划”,军事上成立“北约”组织;影响:遏制苏联,控制西欧,推动两极格局的形成。
(3)两极格局已经瓦解,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的实力不断增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
【解析】
试题分析:(1)材料中杜鲁门总统的“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可以知道美国想“领导”世界实质是想奉行霸权政策。二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经济军事实力最强的国家,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但是美国又不得不正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于是,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手段来遏制共产主义,这种政策被称为冷战政策。
(2)二战后至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实行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分别采取了什么行动政治上提出“杜鲁门主义”,经济上推行“马歇尔计划”,军事上成立“北约”组织;影响:遏制苏联,控制西欧,推动两极格局的形成。
(3)材料二中“世界格局正在走向多极化”的具体表现是两极格局已经瓦解,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的实力不断增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
考点: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冷战中的对峙
28.
(1)示例:
图1:1937年7月7日,日本挑起全面侵略中国的战争。卢沟桥的烽火,揭开了中华全民族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序幕。(3分)
(2) ①日军偷袭珍珠港(1分) ②《联合国家宣言》(1分) ③《波茨坦公告》(1分)
中国是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主要国家,与世界各国一起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2分)
(3)和平与发展(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主要考查学生对抗战重要事件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选择图1进行解说:1937年7月7日,日本挑起全面侵略中国的战争。卢沟桥的烽火,揭开了中华全民族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序幕。选择图2进行解说:1938年,李宗仁指挥了台儿庄战役。这次战役歼灭了日军精锐部队1万余人,取得了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一次重大胜利。选择图3进行解说:1940年8月,彭德怀指挥的百团大战,八路军一百多个团,在华北两千多公里的战线上,向日军猛烈攻击,取得辉煌的战绩。百团大战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
(2)1941年12月7日,日本军队偷袭美军事基地珍珠港,美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国的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各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1945年7月,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的八年抗战抗战,牵制了日军大部分陆军和大量空军,使其不能北攻苏联,又大大减轻了太平洋战场美英的压力,有力的配合和援助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所以,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3)主要考察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1945年成立的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亚太经合组织、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世贸组织都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国际或区域性组织。由此可以看出,表格反映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血染卢沟桥、血肉筑长城;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