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江县下江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3月质量监测
九年级 语文试卷
一、书写水平(5分)
1.请使用楷体字答题,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此项根据作文的书写水平计分。(5分)
二、基础积累(共4道小题,20分)
2024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3周年。百年征程,波澜壮阔。一代代青年人披荆斩jí① ,百折不挠,dǐ lì② 前行,烙下奋斗的印记:国难当头的奔走呐喊,抗日战场的英勇顽强,建设工地的激情踊跃……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青年先锋队的旗帜。
时代总是把历史责任赋予青年。从妙手回春的抢险救灾前线,到形势严峻的维和一线;从尽显风流的奥运赛场,到保家卫国的戍边哨卡……新时代的青年人主动作为、勇挑重担,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鞠躬尽瘁,谱写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激昂的青春乐章。
中华民族始终有着“自古英雄出少年”的传统,风华正茂的你是选择懈怠,还是奋斗
大国之崛起呼唤青春之力量。青年一代要坚定理想信念,有责任,敢担当,在百舸争流、千帆jìnɡ③ 发的时代洪流中勇立潮头、建功立业。
2.请根据上面文段的语境和拼音,用楷体字写出横线处的汉字。(4分)
3.上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赋予 B.妙手回春 C.风流 D.鞠躬尽瘁
4.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10分)
① ,余因得遍观群书。(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②爱上层楼,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③ ,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
④北风吹断马嘶声, !(纳兰性德《浣溪沙》)
⑤ ,行道之人弗受。(《鱼我所欲也》)
⑥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 。(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⑦《过零丁洋》中表现诗人以死明志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价值观的句子是: 。
⑧《岳阳楼记》中抒发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
。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表,是古代向帝王陈情言事的文体,言辞往往恭敬恳切,《出师表》属于此类。
B.《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
C.朱光潜,美学家、翻译家,他的作品有《西方美学史》,我们学过他的《蒲柳人家》(节选)。
D.“桑梓”指桑树和梓树,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用“桑梓”指代家乡。
三、阅读能力(共15道小题,50分)
(一)整本书阅读
6.下面名著片段的内容,发生的场景是(3分)( )
唱完以后,她跳下我的膝头,说:“小姐,现在我来给你背几首诗。”
摆好姿势后,她开始报题目:“拉·封丹的寓言:《老鼠同盟》。”接着,就抑扬顿挫地朗诵起这首小诗来。她声音婉转自如,动作表情恰到好处,就她的年龄来说确实非常难能可贵,这说明她受过悉心的训练。
“这首诗是你妈妈教你的吗 ”我问。
“是的,她常常这么念,‘你怎么啦 ’一只老鼠问,‘说吧!’她叫我举起手——就像这样——好让我记住问话时要提高嗓门。现在我给你跳舞好吗 ”
A.《水浒传》中一丈青活捉王矮虎的祝家庄
B.《骆驼祥子》中虎妞与祥子一起生活的杂院
C.《简·爱》中简·爱当家教的桑菲尔德庄园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冬妮娅喜爱的湖边
7.思维图表和批注是把书读“薄”的好方法之一。《儒林外史》人物众多,性格复杂,下面是小语做的《儒林外史》人物思维图表,请你帮她完成。(2分)
人物 事件 性格 批注
匡 超 人 ① 善良孝顺 匡超人蜕变的原因是:④
白天工作,夜里读书 刻苦勤奋
② 势利、薄情寡义
和老师说自己不曾婚娶 ③
(二)现代文阅读
守 望
原上秋
①他经常来这里,不论雨天,还是睛天。这里松柏苍翠,雨天苍翠,晴天也苍翠。松柏在雨天里有雨水滑落,像流下的泪。
②不下雨的时候,这个区域一半严肃,一半活泼。三十多年前,这是一个整体。记不清哪一天,一分为二了。外面沿马路的一半划出来,供居民使用:唱歌、跳舞、打牌、弈棋,老人们静坐,孩子们追逐打闹。另一半,一千多人躺在那里,很安静。哄闹声随风能进去,人不能进去。当中隔着一道门。是那种透视的铁艺门,彼此都能窥见,两边的人如相会,能拉手,不能拥抱。
③他经常坐在那里,看着人聚人散。
④起先没有划开的时候,他也时常过来。那时候有高墙和密不透风的大铁门。马路的对面是一幢小楼,四层,现在还在,显得破了,像一个老人一样安静而慈祥地坐在那里。他就在那栋楼里住着。那时候他的双腿还有充沛的力量支撑躯体,经常绕着高墙行走。回到家里,透过斑驳的玻璃窗子,能轻而易举地看到这里。
⑤现在,景色不一样了。对面已换成高大的牌楼,牌楼上四个大字:烈士陵园。字是金色的,底是一种浅浅的蓝,透着淡淡的忧伤。
⑥有一年,他看到了对面的高墙被人推倒,听说是要建市民公园,他义愤填膺。他找到主管部门,亮出军功章,诉说了反对的理由。
⑦负责人看到那些有岁月积淀、仿佛血染过的立功证书和奖章,一脸崇敬地接待了他。
⑧工作人员一直与他沟通,公园还是建成了,或者说,陵园地块一分为二了。他接受了现实,他感觉到,实际上这样也不错:战友们在里面,依然有一份安宁,依然有苍松翠柏相拥。后来,孙子说了一句话,让他释然。孙子说,先烈打江山,不是为了后代幸福吗
⑨后来,他看到那些在公园里休闲的人,脸上都挂着幸福。这时候,他会想起孙子的那句话。
⑩他比任何人在公园待的时间都久,他坐在已成隔挡的大门一边,左耳和右耳处在分裂的状态。左耳是欢闹,右耳是寂静。有时候反过来。他的情绪也分裂。右边是伤痛,左边是欢笑。有时候反过来。
他孙子也来过,孙子用一种凝重的表情看着里面。里面被苍松翠柏包围。大石碑后面,是一排排六十厘米高的墓碑。从门口看不到。
孙子回过头,变成一脸的欢喜,跑开了。孩子这个年纪不会装,高兴就是高兴。
看到孙子笑着跑开,他也涌动一份幸福。
他的痛只在下雨的时候隐隐发作。这个时候,公园里的欢笑被雨水冲散,剩下一片空旷和四处飘逸的寂寥。他打着雨伞蹲下来,挨个给墓碑擦洗,像小心翼翼地给他们洗澡。这里的一千六百五十八个战友,他一个也不认识,却又都熟悉。无论是与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在解放战争中倒下的,还是抗美援朝魂归故里的,他怎么会不熟悉呢 他们在战场上冲锋的姿态,他们把最后一颗子弹射向敌人的壮烈,他永不能忘。
每当擦到一个叫李云峰的烈士的墓碑时,他会想到那时的通信员,一个叫李什么峰的年轻战士。原谅他记不住战士的名字,因为这个李什么峰之前,已有两个通信员相继牺牲了。弹雨里,他问,叫什么名字。枪炮声很重,新的通信员把手围个喇叭大声说,他叫李什么峰。
后来,这个叫李什么峰的通信员也牺牲了。
他深深内疚。
他就把这个李云峰当作那个李什么峰的对待,在他身上多擦几下,在他身边多停片刻。
擦完墓碑,他已经很累了。他坐在前面的大石碑台阶上,把雨伞扣在头顶。一下子,弹雨似乎就起来了,啪啪,啪啪。这种氛围,不由他不想起那些枪林弹雨的故事。
坐久了,他会感觉到凉。由外到内的凉。四周的松柏都淌着雨水,他的眼睛和心也潮湿起来。
等云一片片散开,太阳光照在大地,公园的一侧开始欢闹起来,一张张笑脸又荡漾起来。
这是两个世界,彼此守望。
(有删改)
8.三十多年的时代变迁,陵园地块由“整体”一分为二,引发了“他”心理的变化。小说围绕“陵园地块的变动”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请根据提示完成下面表格。(4分)
地块变动情况 “他”的行为和心理状态
没有划开时 行为:时常过来,绕着高墙行走,从家中看 心理:平静
开始建公园时 行为:① 心理:②
公园建成后 行为:③ 心理:④
9.下列选项中对“他”的形象概括最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功勋卓著 B.执着明理C.有情有义 D.老当益壮
10.下列与小说主题相关的分析,不合理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反复写“他”的“来”与“坐”,体现了“他”执着守望战友们的深厚情感。
B.小说写“他”把李云峰当作那个李什么峰对待,体现了“他”的内疚心理和“他”对战斗岁月的难以忘怀,点明了“他”守望的原因。
C.结尾句的含义是:活着的人们在守望英烈;英烈在守望活着的人们,守望人们的幸福生活。
D.标题《守望》点明了人物的行为特点,揭示了守望的痛苦和绝望。
11.结合小说内容,分析文中描写环境的画横线语句的作用。(3分)
大行顾细谨,大礼辞小让
①“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语出司马迁所著的《史记·项羽本纪》。鸿门宴上,刘邦自觉形势对自己不利,借故出走,但未向项羽告辞,担心失了礼。樊哙劝说他道:“干大事的人不用顾及小的细节,讲大礼的人无须躲避小的责备。”刘邦当时面临着生死存亡,也就顾不上什么“细谨”与“小让”了。
② 如今,我们应当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一个人若想取得一番成就,就应该重视自己平时的一言一行。细节虽小,零碎见之。一个人若想获得旁人认可,就要养成以礼待人的习惯。礼节虽小,教养见之。
③聚沙成塔,积水成渊。有人认为细节决定成败,也有人认为细节并不影响大局。但那些认为细节不影响大局的人往往忽略了积少成多的道理,忘记了决定最后成败的往往是细节。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古往今来,因忽略细节而导致失败的例子有很多。胡适先生在《差不多先生传》中讽刺的就是不注重细节的人。差不多先生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最后,他因为自己的“差不多”的观念而葬送了性命。
④ ,注重细节而取得成功的事例不胜枚举。我们今天常常提及的“工匠精神”,其实就是细节决定成败的具体体现。2006年,中国新一代大飞机C919正式立项,钳工胡双钱意识到实现自己梦想的时候到了。他经常一周六天在车间里忙活,打磨、钻孔、抛光……在他承担制作的零件中,最长的有5米,最小的只有一个别针大小,他将每一个零件都当作艺术品一般精心打磨。一次,厂里急需一个特殊零件,从原厂调配需要几天的时间,用数控车床需要编程,时间上来不及,为了不耽误工期,只能用钛合金毛坯在现场临时加工。这个零件的精度要求是0.24毫米。胡双钱临危受命,硬是靠着传统车床,用了一个多小时完成零件加工,并一次性通过了检验。胡双钱以他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完成了这项“挑战”,向我们诠释了真正的“工匠精神”。两相对比,细节是否重要,自然不言而喻。
⑤“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孔子的教诲寓意深远。泱泱中华,礼仪的本质其实是个体情感的表达与沟通。校园中与老师相遇,以礼相见;家庭中与亲人相聚,以礼相迎,这难道是丧失个性的体现吗 孔融让梨、程门立雪、投桃报李……古代这些重礼仪、讲礼数的事例在任何时代都同样适用,追求成功的路上离不开细节,也同样离不开礼仪。总之,注重礼仪,内外兼修,真正认同礼仪的本质,才能够让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有的放矢。
⑥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岁月如何更迭,带着细节和礼仪上路,永远都不会迷路。
(有删改)
12.本文结构完整,论证严密。请梳理文章的论证结构,完成下面的表格。(6分)
13.若将下列选项中的词语填写到文中画横线的位置,其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但是 相反 B.虽然 同样 C.所以 同样 D.而且 相反
14.选文第①段引用《史记·项羽本纪》中的名句“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有何作用 (3分)
15.下列不适合充当选文道理论据的一项是(3分)( )
A.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
B.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李斯)
C.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杜甫)
D.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晏子)
(三)古代诗文阅读
奇零草序(节选)
[明]张煌言①
余自舞象②,辄好为诗歌。会国难频仍,余倡大义于江东,凡从前雕虫之技,散亡几尽矣。及胡马渡江,而长篇短什,一切皆付之兵燹③中,是诚笔墨之不幸也。
余于丙戌始浮海,经今十有七年矣。其间忧国思家,悲穷悯乱,无时无事不足以响动心脾。或提师北伐,慷慨长歌,或避虏南征,寂寥短唱。岂曰亡国之音,庶几④哀世之意。
丁亥春,余舟覆于江,而丙戌所作亡矣。戊子秋,节移于山⑤,而丁亥所作亡矣。然残编断简,什存三四。迨辛卯昌国陷,而笥中草竟靡有孑遗⑥。何笔墨之不幸,一至于此哉!始知文字如人,亦有阳九之厄也。
余性颇强记,又忆其可忆者,载诸楮端⑦,共得若干首。不过如全鼎一脔⑧耳。然则何以名《奇零草》 是帙零落凋亡,已非全豹,譬犹兵家握奇⑨之余,亦云余行间⑩之作也。
【注】①张煌言:抗清英雄。②舞象:指十五岁以上。③兵燹(xiǎn):兵火。④庶几:或许,差不多。⑤节移于山:到平冈山寨招募义兵。⑥靡有孑遗:一篇也没有留下。⑦楮(chǔ)端:纸上。⑧脔(luán):切成小块的肉。⑨握奇:即兵书《握奇经》。⑩行间:军旅之间。
16.对于《奇零草》一书命名的缘由,下列陈述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借此表达自己的故国之思如野草一般顽强。
B.作品是在军旅中所作,几经遗失,已不甚完整。
C.作品多次遗失之后又复得,过程曲折离奇。
D.作者所作的诗文文风新颖独特,令人称奇。
17.作者不断在文中强调“笔墨”遭遇到的不幸,但除了“笔墨”遭遇的不幸外,自身的“不幸”是① ;国家的“不幸”是② 。(4分)
18.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一致的一项是(3分)( )
A.是诚笔墨之不幸也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出师表》)
B.而丁亥所作亡矣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C.何笔墨之不幸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蒲松龄《狼》)
D.余性颇强记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张岱《湖心亭看雪》)
浣溪沙
[宋]苏轼
缥缈红妆①照浅溪。薄云疏雨不成泥。送君②何处古台③西。 废沼④夜来秋水满,茂林深处晚莺啼。行人肠断草凄迷。
菩萨蛮
[宋]舒亶
画船捶鼓催君去,高楼把酒留君住。去住若为情,西江潮欲平。 江潮容易得,只是人南北。今日此樽空,知君何日同!
【注】①红妆:一说为随行女仆,一说为彩云。②君:指颜复、梁先,苏轼在徐州曾与二人交游,并有诗。③古台:即戏马台。相传为项羽所筑,又名掠马台。④废沼:干涸的池塘。
19.上面两首词所表达的情感与下列选项中的情感基调相符的一项是(3分)( )
A.恬淡闲适 B.悲伤忧愁 C.豪迈雄壮 D.沉郁悲壮
20.两首词都展现了送别的情景。第一首词的情景中,有雨声、莺啼声,可能还有友人送别时的啜泣声。如果第二首词的情景中也有声音,哪两种声音最恰当 请简要描绘其画面。(4分)
四、综合运用(共3道小题,15分)
2023年9月23日在杭州举行了第19届亚运会,此时恰逢某学校开展以“多彩体育伴我行”为主题的校园体育节系列活动。
21.有同学为此次亚运会拟写了上联“亚洲雄风,体育竞技,显国家风度”,下面可作下联的一项是(3分)( )
A.亚洲壮志,体育精神,让梦想飞翔 B.河湖秀色,山水相映,添人民乐趣
C.奋战夺魁,协力同心,健儿好身手 D.红旗飘飘,亚运雄风,人民齐关注
22.杭州亚运会期间,一位小记者对亚运会播报员肖天宇进行采访,请根据下面内容,推断小记者提出的两个问题。注意问题有针对性,语言得体。(6分)
小记者:①
肖天宇:在本届亚运会中,我主要在乒乓球、霹雳舞项目上的两个场馆负责播报。播报工作主要分为赛前播报:温馨提示、对项目上的介绍、对场馆的介绍、无线电的须知等;赛中互动;主要是与观众互动;赛后播报:颁奖环节。
小记者:②
肖天宇:为此我做了充分的准备,比如坚持出早功练习声音状态和口腔状态,了解我所涉及的运动项目上的基本知识以及赛事规则等。
23.看完接力赛后小刚同学写了一段话,动员同学们积极参加体育节活动,其中有两处语言表达不妥,找出并修改。(6分)
①同学们,校园体育节即将拉开帷幕,②对这场盛会,值得我们期待。③体育,让我们的生命更精彩!④我们既在短跑中感受速度与激情,也可以在体操中体验律动与美感,⑤既可以在足球运动中增进团结与协作,也可以在棋类活动中培养思维与心性……⑥多彩体育,总有一款适合你。⑦让我们在多彩体育中强健身体,磨练意志,健康成长吧!
五、写作能力(60分)
24.尝试,指试行、实验或在解决问题时,挑战一个自己未曾使用过的方法。初中以来,你应该有过尝试的经历,这些尝试也许没有取得成功,但你通过尝试,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发现提高效率的途径,增进友谊,磨砺意志……这就是尝试的意义与价值。请以《这次尝试,真有价值》为题,写一篇600—700字的作文。
写作提示和要求:
(1)明确“这次尝试”的内容,充分表现“尝试”的过程。
(2)明确表达“有价值”的理由,详略得当。
(3)写出真情实感,有自己的发现、思考和感悟。
(4)符合生活常理,内容健康,文体明确。
(5)勿抄袭、套作,勿泄露考生姓名、校名等信息。答案:
1.略
2.①棘②砥砺③竞
3.B
4.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②为赋新词强说愁
③回首向来萧瑟处
④深秋远塞若为情
⑤呼尔而与之
⑥挣脱
⑦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5.C
6.C
7.① 照顾病中的父亲,失火先救父母
②不理会坐牢的潘三,贬低帮过自己的马二先生
③虚伪
④ 社会上追求功名利禄的氛围和自身对权利、金钱的贪欲
8.①找主管部门,亮军功章,诉说反对理由
②义愤填膺
③坐在门边,擦洗墓碑
④伤痛
9.D
10.D
11.答案:(示例)文中画横线语句描写了烈士陵园苍翠的松柏,营造了庄严肃穆的氛围,烘托了“他”的哀痛、怀念之情。
12.答案:①大行顾细谨,大礼辞小让。(或带着细节和礼仪上路,永远都不会迷路。) ②细节决定成败。 ③追求成功的路上离不开礼仪。
13.A
14.答案:①交代文章观点的出处。②引出刘邦的事例,进而引出中心论点。③增加文采,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15.C
16.B
17.①身世飘零
②国家动荡
18.A
参考译文:我自十五岁以来,就喜欢写作诗歌。适逢国家灾难接二连三,我在江东倡导抗清大义,凡是以前一展雕虫小技的诗歌,几乎丢失殆尽。到清军渡江南下,长短不一的诗歌和奏章的草稿以及起草的诏令,一切都付与战火之中,这确实是文字的不幸啊!
我从丙戌年就开始在海上飘荡,至今已经十七年了。这期间忧虑国家思念家乡,为处境困窘悲伤,为动荡不安的局势忧愁,无时无事不足以扣动心弦。有时领兵北伐,意气风发放声高歌,有时避让清军向南征讨,在寂静之时空旷之地低声吟唱。难道这些诗篇是什么亡国之音吗 或许寄托了忠贞臣子的哀世之音吧!
丁亥年的春天,我的船在长江中翻了,丙戌年创作的诗歌也随之丢失了。戊子年秋天,到平冈山寨招募义兵,丁亥年创作的诗稿也丢失了。然而搜集残缺不全的诗稿,十篇仅存三四篇。等到辛卯年昌国被攻陷,书箱中的草稿竟然一篇也没有留下。文字多么的不幸,竟然达到这种地步!这才知道文字与人一样,也有遭天灾的厄运啊。
我的记性很好,又把能够回忆起的旧作,记载在纸上,共得到若干首。这些也只不过像整锅肉中的一块而已。既然这样,那么我的诗集为什么要取名为《奇零草》呢 这是因为卷册稀稀落落大量散失,已经不是全貌,譬如兵家《握奇经》中的余阵,又可以用来说明这些都是我在军旅之间所创作的。
19.B
20.答案:鼓声、江水声。远行的船停靠在江岸边,在翻涌的江水声中,我们在高楼上把酒送别,画船上的船夫捶着急促的鼓声,催促你启程,此时潮水将要平息了,望着你在江上渐行渐远的身影,我却不知道何时能与你再相见,泪水不禁滴落下来。
21.B
22.答案:(示例)①请问您在本届亚运会中具体负责什么工作
②您在这项工作中做了哪些准备
23.答案:②句,修改:应删去“对”。
④句,修改:“体验律动与美感”后的逗号改为分号。
24.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