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8课《杨修之死》教学设计 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8课《杨修之死》教学设计 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5-23 10:16: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杨修之死》教学设计
课 题 杨修之死作者:罗贯中 授课教师:黄月娥 时间: 9月15日
学 习 目 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诵读课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了解文章主要内容,了解罗贯中及《三国演义》的有关文学常识。2、查字典,识记、积累字词。、3、鉴赏本文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4、学习通过故事来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理清文章脉络,能够简要概括事件要点。2、能用自己的语言,多角度地分析概括曹操、杨修的性格。3、引导学生自读本文,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做人要谦逊自持,保持心理健康,完善健全人格。2、初步认识分析事物要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唯物辩证法思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人才观,实现人生价值。3、感受中国古典小说的丰富底蕴,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小说的兴趣,从而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
重点难点 1、分析杨修和曹操这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学习本文通过故事、矛盾冲突、心理描写等方法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2、探讨杨修之死的原因。从历史的角度、艺术的角度,认识曹操。
策略方法   运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索、质疑问难等方法进行学习,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的能力。读写结合,以读带写,以写促读。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或投影仪、录音机、磁带2、学生:积累字词,制作人物积累卡片,查阅有关作者的情况并用个人档案法进行积累。查找有关《三国演义》的资料,简单了解人物形象及故事情节。
教 与 学 活 动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点拨 学生自主活动探究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出示课件1]幻灯出示"死",教师:话说人必有一死,三国群雄纷争.死有各异关羽 张飞 诸葛亮 明确:关羽: 被孙权所擒而处死
张飞 :被部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范疆、张达杀死
诸葛亮:北伐疲劳过度病死
有人沙场浴血,马革裹尸,有人老死病床,有人被人害死, 有人忧愤而死,有人屈死却不知死因,你看杨修就是这样的人物.今天我们来看他的死因,出示课题:杨修之死请找出曹操定他死罪的根据板书课题及作者。 学生回忆故事内容,说张飞关羽诸葛亮等人的死 用心思考。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初步了解《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及人物形象。
二、自主学习交流展示1、交流作者简介 2、交流字词积累。 3、翻译句子 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作者简介。 请同学们先在小组内交流。出示课件[2] 1、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2、(操)佯惊问:“何人杀吾近侍?”4、但操有问,植即依条答之。3、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 按人、时、地、评、作等方面进行交流。根据学生交流情况教师用大屏幕进行补充。 先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主动读字词。 主动翻译1、杨修平日行事,好依仗自己的聪明才智而不加检点,多次冒犯曹操的忌讳。2、(曹操)装着吃惊的样子问道:“谁杀了我的近侍?”3、只要曹操提问,曹植就按照条文来回答。4、丞相并不在梦里,你才真是在梦里啊。 培养学生用个人档案方法整理作者简介。 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通过关键句子的翻译,疏通文意,为下面复述故事做铺垫。
三、初读课文 阅读第一二段,请找出曹操定他死罪的根据.操大怒曰:“-----------------,汝怎敢造言乱我军心!”喝刀斧手出斩之,将首级号令于辕门外。 [出示课件3]:杨修之死的直接原因是:鸡肋事件操大怒曰:“-----------------,汝怎敢造言乱我军心!”喝刀斧手出斩之,将首级号令于辕门外。 进一步理清故事情节,初步感知被杀的直接原因
四、品读课文 小说的留白艺术给我们想象的空间,结合上文的故事情节,在你怎敢造次的前面加上曹操认为杨修造次的原因 学生交流,预设:如”我只说鸡肋鸡肋,你怎么知道鸡肋就是叫你收拾行军 ,你也太自作聪明了”“你是个你是个主簿,之负责文秘等事情,可你却擅自告诉将士们收拾班师,你做了你不该做的事 再追问:根据大家的推断,曹操杀杨修表面上看实在是合情合理。就是杨修死后,曹操所做的事情的合情合理吗?学生交流后出示幻灯:佯怒夏侯惇方忆杨修之言,随将修尸收回厚葬,就令班师. 展开想象,模拟曹操杀杨修的真实心里学生交流 学生读文章最后两段,分析合情合理 培养想象能力与整体阅读的能事的能力。通过加小标题的方法,培养学生概括总结的能力。教给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分析人物的方法,学习通过矛盾冲突刻画人物性格特征的写法。
五、精读文章,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辨能力,分析杨修的形象 过渡语:表面上杨修死得合情合理,不知?老师在看小说的时候发现有一句话引起我的注意,夏侯惇面对杨修对鸡肋的分析,他佩服得五体投地,说了一句赞美的话“公真知魏王肺腑也!”杨修的真知或许就是曹操杀害他的原因你从课文中找出他似乎知道曹操的所做所想其中分析的过程通过朗读,加深对人物的理解,特别是杨修的人物个性 学生概括事件:园门解字拆字分酥梦中杀人吴质事件计出邺城为植答教等.杨修的形象: 才思敏捷 恃才放旷 卖弄聪明 狂妄轻率 探究杨修死因,培养学生收集、归纳、整理信息并能口头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六、分析曹操的形象 过渡:通过与别人的比较表明杨修很有才智可就是他的才智却不懂得已经是祸根了他不知自己已经触犯了他不知的是曹操真正的性格不知道的是伴君如伴虎的人际处理关系不知道自己的坦荡却换来曹操的猜忌请同学们快速找出每件事件曹操的心理,仔细朗读分析出示幻灯:请你模拟曹操想对 杨修说的话,吐露自己对他的看法用这样的句式曹操”杨修啊杨修,你 …… ,这是我最(忌讳的 曹操:虚伪奸诈 残忍多疑嫉贤妒能 老谋深算 教给学生分析历史人物和文学作品人物的方法全面客观的评价人物形象。
七、揣摩思考:分析杨修真正的死因 [出示课件7]说一说:杨修死因,曹操自是心知肚明,但杨修却未必尽知,聪明的同学,你知道吗 请结合你对文本的揣摩, 为他俩设计一段对白。 学生自主完成交流 小组推荐好的班内交流。 培养学生高度表达能力和对主题的把握
八、巩固扩展 结束语和作业 在《三国演义》片尾曲《历史的天空》中结束。 [出示课件8试一试:杨修的死,留给曹操的是悲痛?懊恼? ( http: / / www.21cnjy.com )遗憾?还是……同学们,依你对曹操的了解,他会在杨修墓前(也可以在他自己心里)替杨修拟一幅怎样的挽联呢? 结束语:阅读名著犹如奔赴一次盛宴,在历史的隧道口抽干分化然后留下思杨修死了。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他扬起的尘土 ( http: / / www.21cnjy.com )注视着繁华后的沧桑,落魄后的崛起,品书香一缕,读人生百味,希望大家能多读名著,用书来装扮自己,用书来充实智慧用书来丰富人生,最后作业:(选做)历史上的曹操和《三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并不相同,结合你阅读的《三国演义》中关于曹操的故事以及“研讨与练习题二”,以《我眼中的曹操》为题,写一篇200字左右的人物短评 。 通过拟写,再次感受人物形象 全面分析人物形象,形成自己的观点,并能引经据典,证明自己的观点。 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讲练结合,发散思维的能力。 通过对曹操的评价练习,教给学生分析文学作品的方法。

附板书设计:
杨修之死
罗贯中
(恃才) --------------------矛盾冲突-----------------------(忌才)
杨修 故事 曹操
1.杨修被杀
2.改建园门 (心忌之)
恃才放旷 3.分食酥饼 ( 心恶之) 一般矛盾 虚伪奸诈
4.语破奸心 (愈恶之)
狂妄轻率 5.轻视吴质 (愈恶之) 老谋深算
6.教植斩吏 (操大怒) 政治矛盾
7.巧作答教 (欲杀之)
8.失利葬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