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长江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地区濒江临海,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据此完成1~2题。
1.
下列能够表示其位置的是 ( )
2. 下列关于长江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为农业发展提供肥沃的土壤
B. 提供丰富的矿产资源
C. 提供丰富的水能资源
D. 易引发旱灾,危及三角洲地区安全
长江流域地域差异显著,长江三角洲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具有辐射带动作用。读图,完成3~4题。
3. 大数据产业耗电量大、占地广,设备降温需求高,需要夏季凉爽的气候条件。长江三角洲某互联网公司拟在长江流域建设大数据中心,下列城市最合适的是 ( )
A. 南昌 B. 武汉 C. 南京 D. 贵阳
4. 读上海市产业结构图,推测下列产业中适合上海发展的是 ( )
A. 制糖工业 B. 造纸工业
C. 金融贸易 D. 有色冶金
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第19届亚洲运动会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本届亚运会口号是“心心相融,@未来”。读长江三角洲示意图,完成5~7题。
5. 下列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河湖密布,水能资源丰富
B. “鱼米之乡”,农业发展条件好
C. 城市密集,核心城市是杭州
D. 矿产资源丰富,经济发达
6. 参加亚运会的各国运动员就近能看到的世界文化遗产是 ( )
7. 杭州亚运会口号中的“@”为互联网元素,杭州互联网产业发达的原因有 ( )
① 互联网创新创业氛围浓厚 ② 科技人才聚集,技术领先 ③ 互联网产业集群效应强 ④ 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并主持召开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读成渝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示意图,完成8~9题。
8. 长江三角洲地区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具有辐射带动作用,该地的发展优势有 ( )
① 矿产资源丰富 ② 地处江海交汇之地,交通便利 ③ 濒江临海,便于海外贸易 ④ 科技力量雄厚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9. 近年来,长三角地区有不少企业向成渝地区转移,企业管理者也随之迁入成渝地区。这说明长三角地区在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是 ( )
A. 资源输出 B. 劳动力输出
C. 技术引领 D. 产品加工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密集,人口众多,许多人不在居住城市工作,每天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这种现象被称为“同城效应”。据此回答10~11题。
10. 长江三角洲地区核心城市是 ( )
A. 杭州 B. 上海 C. 苏州 D. 南京
11. 图中这种生活方式主要依赖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
A. 长江水运
B. 航空运输
C. 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
D. 海洋运输
12. 成都和上海两所中学利用云课堂开展了一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拟研讨会,对两地区域经济发展的联系与差异进行了比较探究。读成渝经济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简图,完成下列问题。
[探究一:区域位置——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与君共饮长江水]
(1) 成渝经济区位于长江上游,其中重庆市位于两江交汇处,河运便利,指出两江的名称: 。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下游,尽得江海之利,指出其濒临的海域: 。
(2) 结合图中信息,归纳成渝经济区城市分布特点。
[探究二:农业基础——“天府之国”与“鱼米之乡”]
(3) 长江三角洲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鱼米之乡”,成渝经济区的成都市位于成都平原,农业发达,被誉为“天府之国”。简析两地发展农业的共同有利自然条件。
[探究三:工业发展——装备制造业基地与综合性工业基地]
(4) 长三角地区有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成渝经济区是我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相比长三角地区,成渝经济区经济发展的突出优势条件是 。
五、 长江三角洲
1. B 2. A 3. D 4. C 5. B 6. B 7. C 8. C 9. C 10. B 11. C
12. (1) 嘉陵江和长江 东海和黄海 (2) 沿河、沿铁路线分布。 (3) 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土壤肥沃、地形平坦、水源充足。 (4) 能源丰富(或矿产资源丰富)
相关解析
3. 贵阳位于云贵高原,海拔较高,夏季气候凉爽,可以节省设备降温成本,且云贵高原河流落差较大,水能资源丰富,水电丰富,适宜布局大数据产业;南昌、武汉和南京夏季气温较高,设备降温成本高,不适合建大数据中心。 4. 上海适合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金融贸易、高新技术等产业;上海经济发达,农业用地少,土地成本和劳动力成本较高,不适宜发展制糖、造纸和有色冶金工业。 5. 长三角地区地势低平,水能资源匮乏;地势低平,河湖密布,农业发展条件好,是“鱼米之乡”;城市密集,核心城市是上海;矿产资源匮乏,经济发达。 6. 读图可知,A是北京长城,B是杭州西湖,C是西藏布达拉宫,D是澳门大三巴牌坊。亚运会举办地是杭州,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杭州西湖。 7. 杭州互联网产业创新创业氛围浓厚,产业集群效应强,科技人才聚集,技术领先,①②③正确;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是上海,④错误。 8. 长三角地区矿产资源匮乏,①错误;长三角地区地处长江和黄海、东海交汇之地,濒江临海,便于海外贸易,长江江阔水深,航运便利,②③正确;长江三角洲地区科技力量雄厚,④正确。 9. 长江三角洲地区有不少企业向成渝地区转移,企业管理者也随之迁入成渝地区,这说明长三角地区对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具有技术引领作用
相关解析
而非产品加工;长三角地区自然资源匮乏;长三角地区为劳动力输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