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儿童歌韵,寻识字密码
——《动物儿歌》教学设计
一.设计依据与构思
《动物儿歌》是一首活泼生动的童谣,利用学生熟悉的小动物的名称和生活习性带出生字。本课出现的是带有虫字旁的形声字,在课堂中,通过观察、比较,引导学生逐步了解形声字的特点,学习运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进行识字,做到举一反三,掌握归类识字的方法。在随文识字中采用丰富多彩的识字方法,根据不同的字形设计不同识字方法,如,字理识字——“网”是象形字,熟字加偏旁识字(迷、粮、食)等。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课堂上通过反复,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发现儿歌的结构“谁在哪里干什么”,并根据结构形式去创编儿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感受儿歌的韵律和趣味。
二.教学目标
1.认识“蜻、蜓、迷”等12个生字;重点会写走之底和“迷、造、运”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儿歌。
3.了解这些小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培养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1.归类认识带有虫子旁的生字。
2.了解这些小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培养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刚刚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假期,相信大家都去了很多好玩的地方。那么今天,老师想邀请大家一起,来一场有趣又有意义的旅行,你们你准备好了吗?(学生自由回答)
2.播放儿歌《小动物叫声》
3.教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打卡第一站到动物王国去读读儿歌,认认字。
4.引入课题:动物儿歌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互动课堂,感知课文
师:听说动物王国要举行动物才艺大比拼活动,都有哪些动物选手来参加呢?走,我们一起瞧瞧去。
任务一:动物选手,亮亮相
出示任务要求:
读:朗读儿歌,读准字音。
(2)圈:圈出小动物的名字。
(3)认:读一读,认一认动物名字。
2.指名说并读出这些小动物的名称。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注意纠正学生的坐姿和读书姿势。
3.观察课文中这些小动物的名字,你发现了什么?
指名说。
师:像这样,在一个字当中,一部分表示意思,另一部分表示读音,这样的字叫——形声字。抓住形声字的特点,能够帮助我们明白字的意思,读准字的读音,认识更多的字。
像这样的形声字还有很多,我们一起做个“猜字游戏”看看你能不能猜出这些形声字的读音。
4.多种形式认读生词。开火车读、指名读齐读。
5.游戏巩固
任务二:看家本领,秀一秀
1.出示任务要求:
(1)读:再读儿歌,读通句子。
(2)画:用“ ”画出小动物的本领。
(3)说:同桌互相说一说。
2.随文识字:
蜘蛛房前结网忙
认识“网”。字理识字:“网”字外面的框就像是蜘蛛的网,里面的小叉就像是小蜘蛛。(网)
蝴蝶花间捉迷藏
(1)师:你喜欢玩捉迷藏,“藏”字你认识吗?想一想,有什么好的识字方法记住它?
(2)为什么说蝴蝶在花间捉迷藏呢?蝴蝶吃花粉,所以在花间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花朵上,一会儿又扑扑翅膀飞走了,就像小朋友在玩捉迷藏一样。
(3)请你带着蝴蝶那份愉悦的心情来读一下这句话吧!
蚯蚓土里造宫殿
蚯蚓生活在土壤里,他们给植物松土,让植物生长得更加茂盛,每一条蚯蚓就像一位建筑师,打造着属于自己的宫殿。
蚂蚁地上运食粮
(1)认识“食、粮”
(2)食粮指的是什么?(粮食)为什么说成运食粮呢?教师讲解押韵:在诗歌中,一些句子的末尾会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让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这就叫做押韵。
3.再读儿歌,配乐读,加动作
4.完成共学单,再读儿歌
5.我是小小书法家——学写字
老师过渡引导:刚才我们齐读了儿歌,下面我们来学习三个新字——“迷、造、运”。这三个字是走之旁,半包围结构,书写时要注意先内后外。
(1)观看视频,
(2)教师范写:“迷”:“米”写在中心偏右一些,“米”字最后一笔捺变点,横折折撇从横中线起笔。“造”:“告”的第二横在横中线上起笔,“口”要写的扁平,走之的平捺要舒展,托住里面的字。
“运”:“云”的撇折起笔在中心点往上一些,走之的平捺要舒展。
(3)学生书写,提醒学生写字姿势及握笔姿势。(头正、肩平、两足安)
(4)实物投影学生写字作品,教师评价,学生互评。
任务三:儿歌秘密,探一探
师:教室是你们展示写字才艺的舞台,那这些动物选手们展示才艺的舞台又在哪里呢?我们到儿歌中去看一看。
生回答。
1.老师也想参与到读儿歌的行列中,谁来与我合作读一读?(拍手节奏读)
例:蜻蜓哪里展翅飞?生:蜻蜓半空展翅飞。
2.通过与老师的接读,你有什么发现吗?(都是写的“谁在哪里干什么?”)
3.你能用上“谁在哪里干什么”再编几句儿歌吗?
预设:知了枝头叫得欢。蜜蜂花间忙采蜜。猴子树上荡秋千。蟋蟀草里把歌唱。
任务四:识字游戏,说一说
运用小蜘蛛吃虫子的游戏,巩固生字。
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不仅读好了儿歌,写好了生字,还学会了用形声字的规律来认字。下节课我们走进操场上,继续寻找识字密码。
五.我是小小观察员——作业布置
1.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容易接触到的小动物,在安全的范围内,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
2.把观察到的小动物生活习性,讲给家人和同学听。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学本课时,我在熟读儿歌的基础上,联系课文插图和学生生活经验,注重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识字教学时我借助生动直观的手段,帮助学生 建立生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加深学生对形声字构字特点的认识,提高识字的效率,再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经验,自主识字,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利用已经掌握的识字经验,生活经验,自学生字,做到看清字形,读准字音,领会字义。
在内容理解上,我借助文中生动形象的彩图,利用图文对照,引导学生理解“展翅飞”“运食粮” “游得欢”“结网忙”等词,其中稍难理解的“蝴蝶花间捉迷藏”,采用引导学生做做动作的方式来感受,增加课堂趣味性。
在通过图文对照、动作表演、展开想象等方法理解儿歌之后,引导学生模仿儿歌“谁在哪里干什么”也来编一两句儿歌,完成了语文学习的听、说、读、写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