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二课梅岭三章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yán luó( )。
(2)后死诸君多努力,jié bào( ) 飞来当纸钱。
(3)投身革命即为家,xuè yǔ xīnɡ fēnɡ( )应有涯。
(4)qǔ yì chénɡ rén( )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2.下列句子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崖。
B.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绕、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C.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
D.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需向国门悬。
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太空探索永无止境。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赓续载人航天精神,牢牢抓住战略 ,为航天强国建设注入更多创新力量。
②中国科技创新之火已成燎原之势,科研成果不断 ,体制机制、资金投入、人才培养等一系列护航科技发展的关键系统不断得到完善提升。
③石油藏在仅有头发丝直径1/270大小的岩层缝隙里,在胜利油田,这样的页岩油不仅能被开采出来,而且多口油井实现高产,展现了良好的勘探开发 。
④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商品展示技术项目亚军罗丽萍说,从零起步到“世赛”夺牌,这里有她个人的刻苦努力,更有国家的 支持。
A.时机 涌现 前景 尽力 B.机遇 展现 愿景 尽力
C.机遇 涌现 前景 倾力 D.时机 展现 愿景 倾力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分析,全球供热和制冷的能耗约占全部建筑物能耗的50%。
B.引导青少年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其阅读品味,是学校、家庭的共同责任。
C.学校通过开展“禁毒”征文、演讲等比赛,来实现“小手拉大手”的教育效果。
D.泛知识类短视频受到热捧,是因为它迎合了人们用碎片化时间学习的需求。
5.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将在太空“出差”近6个月后,迎来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访问并完成轮换。
B.老人到了大城市就容易晕头转向,不知道哪是东,哪是南,哪是西,哪是北?
C.绿色休闲空间增加,让人们的生活更健康、更有品质。
D.“我们每天都要来巡护。”韦展宏说,“巡护的主要工作是及时发现并处理辖区出现的生态问题。”
6.下面的诗句中使用了典故的一项是( )
A.断头今日意如何 B.旌旗十万斩阎罗
C.此头须向国门悬 D.人间遍种自由花
7.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1)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 )
(2)旌旗十万斩阎罗。 ( )
(3)血雨腥风应有涯。 ( )
(4)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 )
8.根据提示填空。
(1)《梅岭三章》中“______________”是统领三章的句子。
(2)《梅岭三章》中表现共产主义一定会到来的远大理想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梅岭三章》中最能表现作者视死如归气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引用春秋时期伍子胥的典故,表达陈毅革命不成功,死不瞑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试赏析下面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阅读理解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梅岭三章(作者:陈毅)
一九三六年冬,梅山被围。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旋围解。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10.下面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投身革命/即为家
B.血雨/腥风/应有涯
C.取义/成仁/今日事
D.人间遍种自由/花
11.用四字短语概括每首诗的内容。
(1)第一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诗中划横线的词语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试分析其作用。
旌旗:
阎罗:
自由花:
13、断头今日意如何”从全诗看起什么作用
14.分析下面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指出“此头须向国门悬”中的典故及出处。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复活的土地
艾青
腐朽的日子
早已沉到河底,
让流水冲洗得
快要不留痕迹了;
河岸上
春天的脚步所经过的地方,
到处是繁花与茂草;
而从那边的丛林里
也传出了
忠心于季节的百鸟之
高亢的歌唱。
播种者呵
是应该播种的时候了,
为了我们肯辛勤地劳作
大地将孕育
金色的颗粒。
就在此刻,
你——悲哀的诗人呀,
也应该拂去往日的忧郁,
让希望苏醒在你自已的
久久负伤着的心里:
因为,我们的曾经死了的大地,
在明朗的天空下
已复活了!
苦难也已成为记忆,
在它温热的胸膛里
重新漩流着的
将是战斗者的血液。
1937年7月6日,沪杭路上。
16.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腐朽的日子/早已沉到河底”,作品开篇语出惊人,腐朽的生活即将结束,表达了对民族美好的未来充满信心。
B.“春天的脚步所经过的地方/到处是繁花与茂草”,通过写河岸上欣欣向荣的春景,表达对民族觉醒的乐观态度。
C.“播种者呵/是应该播种的时候了”,诗人呼吁播种者及时播种,就是呼吁人民大众为了民族的复兴而奋起抗争。
D.“在它温热的胸膛里/重新漩流着的/将是战斗者的血液”,写出了诗人为了民族的奋起不惜献出自己生命的决心。
17.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整首诗的语言是素净的、庄重的,虽然没有用到形容词,但却让读者强烈地感受到震撼心魄的艺术魅力。
B.“为了我们肯辛勤地劳作/大地将孕育/金色的颗粒”,运用比喻的手法,暗示大地即将复活,照应标题。
C.第二节运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看到春天到来大地充满生机时的激动与喜悦。
D.“就在此刻/你一悲哀的诗人呀”,通过声音的延长,节奏的变化,情感得到释放,增强了抒情效果。
18.如何理解“你悲哀的诗人呀,也应该拂去往日的忧郁”两句诗的含意
19.法国散文家蒙田把预兆或预言称为“内心骚动的影像”和“神圣的灵感”,艾青也说“预言是‘照亮灵魂的火花’”。有人说艾青就是一个伟大的“预言家”。本诗以“复活的土地”为题,有何妙处 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印象
戴望舒
是飘落深谷去的
幽微的铃声吧,
是航到烟水去的
小小的渔船吧,
如果是青色的珍珠;
它已堕到古井的暗水里。
林梢闪着的颓唐的残阳,
它轻轻地敛去了
跟着脸上浅浅的微笑。
从一个寂寞的地方起来的,
迢遥的,寂寞的呜咽,
又徐徐回到寂寞的地方,寂寞地。
20. 诗歌多处使用了象征手法,请任选两处简要分析。
21. 本诗表达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感情?请根据诗意简要作答。
(四)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老黄牛
藏克家
块块荒田水和泥,深耕细作走东西。
老牛亦解韶光贵,不等扬鞭自奋蹄。
22. “韶光”和“奋”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几个解释,选出与诗中意思吻合的一项( )
韶光:①美丽的春光 ②比喻美好的青年时代
奋: ①鼓起劲来 ②摇动;举起
A. ①① B. ②② C. ①② D. ②①
23. 请选出对“老牛亦解韶光贵”理解得较好的一项( )
A. “老黄牛”知道春光易逝,不能误了农时。
B. “老黄牛”知道春耕重要,不敢有一丝怠慢。
C. “老黄牛‘知道”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D. “老黄牛”自知服役的时间不多了,要贡献余力。
24. 你如何看待老黄牛这一形象?
答案
1、(1)阎罗 (2)捷报 (3)血雨腥风 (4)取义成仁 2.C 3.C 4.C 5.B 6.C
7.(1)设问 (2)借代 (3)借喻 (4)引用、借喻 8.(1)断头今日意如何
(2)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3)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4)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9.“飞”形象地写出了捷报传来时的情景,轻快、欢欣,富有生命力和感彩,表现了诗人对革命事业充满乐观主义的坚定信念。
10.D
11、(1)视死如归(2)勉励战友(3)展望未来
12、①借代②比喻③比喻;运用这些修辞手法,可使语言更形象、更生动,更富表现力。
13、起总领全篇的作用。
14、“招”字旗帜鲜明,写出了领导者的号召力和革命者的浩大声势;“斩”字表现出力度强、速度快,果断干脆,有居高临下的气势,写出了与反动派斗争到底的决心和必胜信念。
15、“国门悬”。春秋时期,吴越争雄。楚人伍子胥认为吴的敌人是越,而不是齐,多次提醒夫差,要警惕越国报仇。夫差听信谗言,疑伍子胥谋反,逼他自杀。伍子胥临死时对身边的人说:“抉吾眼县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后来吴国果然被越国灭掉。
16.D
17.A
18.①水深火热的生活即将结束,诗人勉励自己拂去往日的忧郁;②“悲哀的诗人”就是指作者自己,作者让希望在自己久久负伤的心里苏醒,也就是暗示光明即将到来;③诗人也是民众的一部分,诗人所体现的情感,就是民族的情感,所以也可以理解为借勉励自己来勉励人民大众。
19.①“土地'贯穿全诗,从眼前所见的大地想到播种者、诗人和战斗者,使诗歌浑然一体;②“复活的”指看到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充满生机之时,诗人发现了别人还没有看见的新事物,联想到了苦难即将过去,发现了曙光似的预兆;③多年郁积在胸中的伤痛、忧患和期待,使诗人全身心体验到了历史的风云变幻;④“复活的土地”采用了象征的手法,诗人预言伟大的抗日战争即将来临,并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对革命、对人民美好前景的向往,对中华民族的觉醒充满信心;⑤“复活的土地”中的“地”与整首诗的韵脚更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
20. 飘落到深谷里去的幽微的铃声,驶向烟水深处的渔船,都象征着诗人希望的渺茫。
21 《印象》反映出诗人心理经历过的从希望的幽微到失望的愁怨、从有所期待有所奋起的微笑和欢乐坠入沉郁的孤独与寂寞。
22. C 23. D
24. 象征踏实工作,默默奉献,自觉自愿地贡献余力的人,像老黄牛一样无私奉献;手法:象征,虚实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