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 青春年少 单元测试卷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 青春年少 单元测试卷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04 20:23: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青春年少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考试范围: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瓦楞(léng) 阴晦(huì) 脚踝(huái) 嗤笑(cī)
B.画匾(biǎn) 瑟索(sè) 恣睢(jū) 毡帽(zhān)
C.祭祀(sì) 装弶(jiàng) 愕然(è) 胯下(kuà)
D.鹁鸪(bó) 秕谷(bǐ) 鄙夷(bǐ) 獾猪(guā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4分)
A.隔膜 潮迅 伶仃 分文不值
B.苏生 如许 应酬 红活园实
C.谋食 启程 寓所 聚族而居
D.萧索 世面 寒噤 无精打彩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姑妈是宽宏大量的人,难道还在我们小孩身上计较不成
B.勘探队员在人迹罕至的戈壁滩上工作。
C.春天到了,鸟语花香,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D.双方代表经过几轮艰难的谈判,一拍即合,签署了合作协议。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4分)
A.为了改善同学们的语文素养,许多学校积极开展“阅读经典作品,建设书香校园”的活动。
B.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在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C.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报告称,结核病仍是全球头号传染病杀手。
D.经过表决、推举和讨论等程序,学生会的人选顺利产生。
5.下列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4分)
①“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
②“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
③一提到雨,也就必然会想到雪。
④借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比我的文字直截了当,美丽得多
⑤“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
⑥“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撩逗酒姑娘了。
A.③①⑥②⑤④ B.③⑤②⑥①④ C.③⑥①②⑤④ D.③②①⑥⑤④
二、阅读(40分)
我 的 家 乡
汪曾祺
①我的家乡是一个水乡,我是在水边长大的,耳目之所接,无非是水。水影响了我的性格,也影响了我的作品的风格。
②家乡高邮在京杭大运河的下面。我小时候常常到运河堤上去玩。我读的小学的西面是一片菜园,穿过菜园就是河堤。我的大姑妈的家,出门西望,就看见爬上河堤的石级。这段河堤有石级,因为地名“御码头”,康熙或乾隆曾在此泊舟登岸。运河是一条“悬河”,河底比东堤下的地面高,据说河堤和城墙垛子一般高。站在河堤上,可以俯瞰堤下街道房屋。我们几个同学,可以指认哪一处的屋顶是谁家的。城外的孩子放风筝,风筝在我们的脚下飘。城里人家养鸽子,鸽子飞起来,我们看到的是鸽子的背。几只野鸭子贴水飞向东,过了河堤,下面的人看见野鸭子飞得高高的。
③我们看船。运河里有大船。上水的船多撑篙。弄船的脱光了上身,使劲把篙子梢头顶在肩窝处,在船侧窄窄的舷板上,从船头一步一步走向船尾,然后拖着篙子走回船头,欻的一声把篙子投进水里,扎到河底,又顶着篙子,一步一步走向船尾,如是往复不停。大船上用的船篙甚长而极粗,篙头如饭碗大,有锋利的铁尖。使篙的通常是两个人,船左右舷各一个;有时只一个人,在一边。这条船的水程,实际上是他们用脚一步一步走出来的。这种船多是重载,船帮吃水甚低,几乎要漫到船上来。这些撑篙男人都极精壮,浑身作古铜色。他们是不说话的,大都眉棱很高,眉毛很重。因为长年注视着流动的水,故目光清明坚定。
④看打鱼。在运河里打鱼的多用鱼鹰。一般都是两条船,一船八只鱼鹰,有时也会有三条、四条,排成阵势。鱼鹰栖在木架上,精神抖擞,如同临战状态。打鱼人把篙子一挥,这些鱼鹰就劈劈啪啪,纷纷跃进水里。只见它们一个猛子扎下去,眨眼工夫,有的就叼了一条鳜鱼上来——鱼鹰似乎专逮鳜鱼。打鱼人解开鱼鹰脖子上的金属的箍(鱼鹰脖子上都有一道箍,否则它就会把逮到的鱼吞下去),把鳜鱼扔进船里,奖给它一条小鱼,它就高高兴兴、心甘情愿地转身又跳进水里去了。有时两只鱼鹰合力抬起一条大鳜鱼上来,鳜鱼还在挣蹦,打鱼人已经一手捞住了。这条鳜鱼够四斤!这真是一个热闹场面。看打鱼的、鱼鹰都很兴奋激动,倒是打鱼人显得十分冷静,不动声色。
⑤我们有时到西堤去玩。我们那里的人都叫它西湖。湖很大,一眼望不到边。湖通常是平静的,透明的。黄昏了,湖上的蓝天渐渐变成浅黄,橘黄,又渐渐变成紫色,很深很深的紫色。这种紫色使人深深感动。我永远忘不了这样的紫色的长天。
⑥闻到一阵阵炊烟的香味,停泊在御码头一带的船上正在烧饭。一个女人高亮而悠长的声音:“二丫头——回来吃晚饭了——”
⑦像我的老师沈从文常爱说的那样,这一切真是一个圣境。
(有删改)
6.本文围绕“我的家乡”写了哪些事情 请简要概括。(4分)
7.汪曾祺认为,作家应该“让读者感觉到活着是美的,有诗意的,生活是可欣赏的”,请从文中选择一例,说说作者是如何展现生活的美和诗意的。(4分)
8.文章开头说“水影响了我的性格”,你觉得汪曾祺是一个怎样的人 结合文章所描写的水乡生活谈谈你的看法。(4分)
9.本文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全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分)
10.本文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请简要概括。(4分)
沙  棘
侯发山
①日头爬到半空中了,老党还没走到目的地。这条路天天走,虽是沙漠,已经被他硬实实踩出一条路。放眼望去,都是蓬勃的沙棘,这些可都是老党家几代人的杰作。汗水从老党的头上往下流,漫过黑红的脸庞,汇集到脖子那往下淌。老党喜欢这样的天气,因为沙棘喜欢阳光,有了阳光它才能生长。
②走了十几里,老党还没有走到目的地——他今天是去种植沙棘的,他一年三百六十天,都是围绕沙棘转圈的,不是种植就是维护。路途越远,老党反而心里越高兴,说明他们种的沙棘越多。老党走得气喘吁吁,拄着头休息了一下。咳,老了,过去哪有中途歇息的 老党不知怎么就想到了儿子,想到儿子心里就一沉。
③昨天,在城里打工的儿子回来了。父子俩就儿子的去留谈了大半夜。
④“爹……”
⑤“别叫爹,我是乡长!”儿子刚开口,老党就黑着脸打断了儿子的话。
⑥儿子忍不住笑了:“乡长,咱这个乡有多少人口,不就你一个人吗 !”
⑦“你的户口在这里,就是这里的百姓,你,你还是副乡长呢,一点觉悟都没有。”老党说得没错,他的乡长,还有儿子的副乡长,都是县上任命的。老伴死前,也是乡干部呢。
⑧“爹,不,乡长,您这样做有意义吗 ”
⑨“意义比天大。这里是边境,有人居住,就说明这里还是中国的土地。沙棘种到哪儿,就说明哪儿是中国的地盘,任何国家都别想侵占!”
⑩儿子晃了晃手里的书本:“乡长,沙棘……”
老党打断儿子的话,说:“咱们国家的边境线长,有的地方以牧代巡,咱这里兔子都不过夜,养啥都不行,只能种沙棘!”
儿子索性不再说话,似乎藏着满腹的心思。
临睡前,老党气呼呼地说:“你要是明天敢走,就不是我的儿子。”
儿子痞着脸说:“是不是,您说了不算。”
天还没亮,老党发觉儿子的被窝已经空了。儿大不由爷,翅膀硬了就要飞出去,老党能有什么办法
老党叹了口气,把左肩上的头换到了右肩。不去想这糟心事,还是欣赏眼前的沙棘吧。金黄色的叶片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果子有的橘红,有的橙黄,虽然比鹌鹑蛋还要小,不到成熟的季节,却已经散发出淡淡的香味。这些沙棘仿佛知道老党的心思,随着风势,挨挨挤挤地摇摆着,仿佛在说:老党,别生气,儿子走了,不是还有我们吗 我们都是您的子女,我们都是这个乡的子民。
老党似乎也听到了沙棘的心声,浑身充满了力量,他迈开大步往前走。
忽然,老党的眼睛变直了——昨天他种植沙棘的地方有个晃动的身影!他心一紧,揉了揉眼睛,原来是儿子!儿子在挖树坑。儿子光着膀子,衣服都没穿,老党像吃了根冰棍,心里凉爽极了。他像个孩子似的跑了过去。
“儿子,不走了 ”
儿子狡黠地眨巴了两下眼睛,说:“乡长,谁说要走了 ”
老党欲言又止,心里隐隐有一丝愧疚,觉得自己误会了儿子。
儿子说:“乡长,我查了资料,知道沙棘为药食同源植物,沙棘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高,入药具有止咳化痰、活血化瘀之功效。沙棘的果实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除了食品、医药,还广泛应用于轻工、航天、农牧渔业等领域……”
“真的 ”老党两眼一亮,继续说道,“儿子,你是说,沙棘不但能防风固沙,还能帮助咱们乡脱贫 ”
儿子点了点头,甩了一把脸上的汗水,说:“除此之外,乡长,沙棘还有大用处哩。沙棘赶走了沙漠,人会越来越多,家会越来越好……”
“傻孩子,这样会晒脱皮的。”老党拿起挂在沙棘上的衣服披在儿子身上,心疼地说。
“乡长……”
“儿子,别乡长乡长了,我是你爹!”老党上前抱住了儿子,眼里的泪欢快地流了出来。
远远望去,老党父子两个已经与沙棘林融为一体,好像他们也成了沙棘。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20 年第 19 期,有删改)
11.这篇小说情节精致,请按照下面的提示,补出空缺的内容。(6分)
开端:①                。
借老党休息的空隙插叙:②                。
发展:写老党丢下糟心事欣赏劳动成果。
高潮:③                。
结局:父子冰释前嫌,共守边疆。
12.小说第⑤段中老党要儿子叫他‘乡长’,第段中又说‘别乡长乡长了,我是你爹’,这两处语言各表现了老党怎样的形象 (5分)
13.第段画横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4分)
14.文章以“沙棘”为题有何妙处 请简要分析。(5分)
三、写作(40分)
15.题目:播种
要求:(1)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3)不少于500字。(4)文字和标点书写规范、整洁。(5)文中不得出现考生姓名以及毕业学校名。(6)行款格式:标题居中,分段需另起一行,空两格。
参考答案
1.C(A“嗤”应读chī;B“睢”应读suī;D“獾”应读huān)
2.C(A“迅”应为“汛”;B“园”应为“圆”;D“彩”应为“采”)
3.D(“一拍即合”的意思是一打拍子就合上了曲子的节奏。比喻双方很容易一致)
4.C(A搭配不当,“改善”改为“提高”;B两面对一面,删除“否”;D语序不当,改为“讨论、推举和表决”)
5.A(第③句是起始句,引出雪景;第④句是总结句;其余句子从傍晚到第二天早晨)
6.在运河堤游玩、看船、看打鱼、游西堤,赏黄昏湖景,女人叫孩子回家吃饭等。
7.示例一:文章第④段中“鱼鹰栖在木架上,精神抖擞,如同临战状态。打鱼人把篙子一挥,这些鱼鹰就劈劈啪啪,纷纷跃进水里。只见它们一个猛子扎下去,眨眼工夫,有的就叼了一条鳜鱼上来——鱼鹰似乎专逮鳜鱼”,这段语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进行动作描写,又运用拟声词,形象生动地展现了鱼鹰跃入水中捕鱼时的情态,读来让人如临其境,把妙趣横生的水乡生活场景呈现在读者眼前,具有生活意趣之美。示例二:文章第⑤段中“黄昏了,湖上的蓝天渐渐变成浅黄,橘黄,又渐渐变成紫色,很深很深的紫色。这种紫色使人深深感动。我永远忘不了这样的紫色的长天”,这段语句通过景物描写,细腻展现湖上天空的颜色变化,描绘了一幅绚丽梦幻、让人沉醉的黄昏美景,赋予寻常生活景象以诗意,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能用敏锐的眼光发现生活中独特的美。
8.示例一:我觉得汪曾祺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他能从鸽子、野鸭、堤岸、天色、炊烟这些寻常之景里发现生活之美,能在运河撑篙、鱼鹰捕鱼等质朴纯真的水乡生活里挖掘人间真味。示例二:我觉得汪曾祺是一个质朴纯真的人。大船上的撑篙人用心生活,简单纯粹;运河里的打鱼人遇事冷静,不动声色。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些水乡养育的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
9.本文的感情基调是平和舒缓的,抒发了作者对家乡生活的喜爱与怀念。
10.文章语言平和恬淡,诗意盎然,质朴而有情趣,平淡而有韵味,体现了汪曾祺一贯的语言风格。
11.①老党顶着烈日去种植沙棘 ②老党回忆昨天与儿子的争执 ③父子再次相遇,消除误解
12.前者表现了老党对国家有着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后者表现了老党对儿子的赞赏、疼爱。
13.运用环境描写,描写了老党一家几代人劳动成果的丰硕,烘托了人物爱国、无私、奉献、坚韧、勤劳、顽强的精神风貌。
14.①文章以沙棘为线索,贯穿全文,围绕种沙棘展开情节,结构严谨,思路清晰。②衬托人物形象。文章通过描写老党父子以不同方式用沙棘守护沙漠边境的故事,塑造了一个执着坚守、吃苦耐劳的老干部形象和一个头脑灵活、具有创新精神的年轻人形象。③丰富、升华小说主题。老党种沙棘是坚守沙漠,儿子种沙棘是改变沙漠,两代人对沙漠的不同守护象征着对祖国边境的奉献精神代代传承,又代代更新。
15.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