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考测试卷一
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 考试范围:九年级上册第一~四单元。
一、积累与运用(18分)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
(2) ,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3)苍颜白发, 。(欧阳修《醉翁亭记》)
(4)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5)秋草独寻人去后,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6)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其一》)
(7)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感叹旧友凋零、今昔异貌,表达对其怀念和世态变迁怅惘的句子是“ , ”。
(8)欧阳修《醉翁亭记》中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春夏之景的句子是“ , ”。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8分)
在生命的后半段,莫奈将全部热情倾注于这种幽mì ① 、静美的植物。他在家中建起了花园,辟 ② 出一方池塘,为睡莲画下数百幅肖像。不幸的是,莫奈的视力日渐衰退。对于画家而言,眼疾无疑是莫大的痛苦。然而,就像耳聋并没有阻止贝多芬继续创作振聋发聩的乐曲,眼疾也没有让莫奈放下画笔。他仍然 甲 地画着睡莲,尽管此时,他需要依靠颜料包装才能 乙 颜色。“太阳落得太快,我跟不上。” 丙 。
(1)根据拼音为文中①处选择正确的汉字,为文中②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2分)
① (A.谧 B.蜜) ② (A.pì B.bì)
(2)从文中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只填序号)(2分)
甲 (A.坚定不移 B.坚持不懈)
乙 (A.分辩 B.分辨)
(3)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2分)
(4)下列三个句子填入文中丙处,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纵使如此,莫奈从未停下追逐光的脚步
②创作《干草垛》组画时,莫奈曾向友人抱怨阳光转瞬即逝
③他孜孜不倦地试图留住瞬间,铸成永恒,他比其他人都更接近光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①③ D.③②①
二、阅读(42分)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 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直写自己获罪被贬的原因,“朝”与“夕”,“九重天”与“路八千”,让人深切感受到诗人命运急剧的变化。
B.颔联“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表明自己的心迹,传递出诗人由于年老而不得不屈服的悲愤之情。
C.颈联的“马不前”流露出英雄失路之悲;“横”写广度,云横而不见家,也不见长安;“拥”写高度,风雪载途,英雄失路。
D.尾联沉痛而从容,诗人向侄孙交代后事;表现手法上,本诗采用叙述手法入诗,体现了韩愈诗“以文为诗”的特点。
4.颔联中“欲为”和“肯将”有着怎样的作用 (3分)
车过架锅山
徐安新
①我与架锅山的缘分,却无关花果田园。这小小的山村,是我的重生之地。
②几年前的一个元旦,迎着新年的阳光,我开车路过架锅山,却在这遭遇了一场意外。一辆大货车与我的车追尾,我的车在撞断一根电线杆后,侧翻,悬在坎边。
③从昏迷中醒来后,我听见了一个男人在呼喊:“快快快,搬石头来,找绳子来,把车子固定住,赶快救人!”
④不一会儿,呼喊声又起,是很多声音,好像都在说着该如何救人……
⑤这声音让困境中的我精神一振。我挣扎着,用额头撞击车门,发出求救的声音。
⑥救护车到时,一群素不相识的人已经把我扶上了公路。村里的医生给我做了简单的包扎处理,还有人给我裹上了一条毯子……
⑦春暖花开的时节,已经出院的我,揣着几包香烟,拎着几瓶酒,来到这小山村,寻访我的救命恩人。一位大哥说,那天雾大人多,七手八脚的,他也没插上手。一位大爷说:“咱村子在大路边,人来人往的,谁遇见了这种情况都会搭把手,哪还说什么恩不恩的,难不成咱还能见死不救 ”他继续挥挥手说:“男的都天南海北地在外面打工,女的都在果园里忙活,你呀,也忙你自己的去吧。”
⑧从那以后,我换了一份工作。每一个早晨和黄昏,我都会驱车往返于山区小镇和滨江小城。当车经过架锅山时,我常常停下来,驻足,站立,久久张望。远处,是小桥流水人家,安静得如一幅恬淡悠远的水墨画;近处,公路边是弯腰劳作的农民,怎么看都像是我的亲人。不知道他们当中,哪一个搬过石头,哪一个拿过绳子,哪一个给我盖的毯子……
⑨在这样的眺望中,我的眼睛便会无端湿润。危难之中,帮助我的人,是一群素不相识的人。虽然他们近在眼前,但是我似乎找不到他们的身影。
⑩架锅山的人善良,和气,爱笑。小摊主也大气,你买不买,都客客气气的。一下车,十几张笑脸都绽放着。我买得不多,也不还价,今天买这个摊,明天买那个摊,挨个儿买一遍,买完第一遍,再买第二遍。
久而久之,我与架锅山的人也都熟了脸。对我,除了姓名不知道,他们似乎什么都知道。知道我是山里人,种过田,教过书,在城里工作,上下班天天路过架锅山。
一位年轻的母亲听说我教过书,便带着娃来找我,要我就在路边给娃解解难题。看着太阳还没落山,我便在小摊前给小女孩圈了些句子,从头到尾讲了一遍。
初冬时节,路边常常有挥手的乡亲。只要不是雾天,只要不赶时间,只要有人挥手,我一般都会捎带一程。
那天时间有点紧,车过架锅山,水果摊边的几个人一齐挥手。我一看,居中的是一位大娘,人都急得哆哆嗦嗦了。一位搀着大娘的大嫂说:“她老伴晕倒了,估计是脑梗。可是班车还要个把小时才到呢。您可以救个急吗 ”我说:“人呢 快点上来,这就往医院去!”
到了医院,下车时,大娘递给我一百元钱,我说:“不要钱,架锅山的人救过我的命……”
又是春暖花开时节,我陪着朋友来到这个小山村观光。我本想只看看风景,没想到又遇见了那位大娘。
她苍老了许多,弓着背,颤巍巍挪着腿。我躬身跟她打招呼,问她:“大爷还好吧 ”
她眯缝着眼打量我,突然咧嘴一笑,叫了一声“好人”,接着,摸出一个小包,层层打开,拿出一张百元钞票,递给我说:“欠您一个情……”
那一刻,我的泪水控制不住地涌了上来……
车过架锅山,春华秋实,演绎着四季的更替、乡村的物语、大地的深情。
这个时候,我会减速行驶,张望两边风景,或者干脆下车,一个人,静一静。
我走走停停,只是想把这一路的风景和人,把这方水土的美好与温情,一一收纳,珍藏在心。
(选自《人民日报》2021年2月6日,有删改)
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第①段开门见山,直入主题;也自然引出下文,吸引读者。
B.第②至⑦段属插叙,这是“我”与架锅山缘分的起点,同时引出下面感恩的故事。
C.第⑧段画线句,描绘了架锅山美景和农民劳作的画面,寄寓了“我”的深情、感恩与牵挂。
D.写感恩与被感恩的故事,目的是反映作者未找到救命恩人的自责愧疚及架锅山淳朴的民风。
6.文章标题改为“报恩”好不好 为什么 (4分)
7.文章第段细节描写很传神,请从词句运用角度进行赏析。(5分)
8.文中“那一刻,我的泪水控制不住地涌了上来……”请写出“我”此时的心理感受。(4分)
9.文章结尾段有何作用 (4分)
敬业绘就“最美”人生
马祖云
①“最美医务工作者”“最美公务员”“最美志愿者”“最美铁路人”……一段时间以来,“最美”成为互联网上的热词。一个个“最美”人物,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辉映在各条战线上。他们以精彩的故事、不凡的业绩,展现了砥砺奋进的姿态、绚丽出彩的人生,生动诠释了令人敬佩的敬业精神。
②爱岗敬业,是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劳模精神的重要内涵。共和国宏伟大厦是由一个个行业、一个个岗位的“砖瓦”筑就的。立足平凡岗位、人人争先创优,“百职如是,各举其业”,方能众志成城、集聚众力。三百六十行,倘若每个人都能立足平凡岗位,齐心敬业、履职尽责、勤勉奉献,我们就能汇聚起强大的正能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注入蓬勃的生机与活力。正因此,敬业精神既关乎个人成长成才,也关乎着国家的兴盛、民族的复兴。奋进新征程,我们应该怎样以行动诠释敬业精神 从某种意义上讲,敬业之道蕴含爱业、勤业、精业之精神,值得我们为之践行。
③敬业,首在爱业。对本职工作的热爱,是一种朴素的职业情感。爱之愈深,则敬之愈真。爱岗,彰显的是乐业,展现的是执着。拥有这样的职业观,就会自觉地把工作当事业干,将“小我”融进“大我”,在小舞台上演出大戏剧。从奋战在教育战线上的教育工作者,到无惧风险、完成特高压带电作业的“禁区勇士”……观察那些“最美”人物,他们皆是干一行爱一行的榜样,把本职工作做到了极致,达到了“山登绝顶我为峰”的境界。事实证明,“专心致志,以事其业”,才能在平淡中见奇、寻常中出彩,在新时代的大舞台上绽放个人梦想。
④敬业,要在勤业。业精于勤,荒于嬉。立足本职岗位且勤勉工作,是一种职业操守、职业品格。勤劳、勤勉、勤恳,意味着务实奋斗。事业的成功,不是等来、喊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无论从事何种行业,都需要用奋斗铸就“最美”,以拼搏实现理想。唯拼搏者不凡,唯实干者出彩,唯奋斗者英勇。一勤天下无难事,勤勉奋斗谱写最美壮歌。
⑤敬业,还需精业。精通业务,体现着职业上的价值追求。在科技日新月异、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我们应当努力求精通、谋创新、出精品。这需要涵养“择一事终一生”的倾心专注,“偏毫厘不敢安”的一丝不苟,“千万锤成一器”的坚持不懈。各行各业的“最美”人物,往往都是追求卓越、业务精进的人。全国劳模、“最美职工”潘从明能从铜镍冶炼的废渣中提取8种以上稀贵金属,只看溶液颜色便能精确判断99.99%的产品纯度。他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背后,是数十年如一日“找难题、啃难点、攻难关”的呕心沥血。经验表明,在精益求精的道路上,只有坚韧不拔的勇者,才能登上风光无限的顶峰。
⑥如果说事业是航船,那么敬业就如同风帆。敬业笃行,推进人生实现从平凡到伟大、从优秀到卓越。激扬敬业精神,扬帆远航、乘风破浪,我们必能抵达梦想的彼岸。
(选自《人民日报》2021年2月4日)
1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文章第②段运用了比喻论证、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既形象易懂,又有说服力。
B.文章第③段尾句“事实证明”“平淡中见奇、寻常中出彩”“绽放”,语言严密生动,有气势。
C.文章第④段论证了“唯拼搏者不凡,唯实干者出彩,唯奋斗者英勇”的论点。
D.文章采用总—分—总结构,运用了骈散句和多种论证方法,逻辑严密,有着极强的感染力。
11.请以下面的加点语句为例,谈谈议论文的语言特点。(3分)
奋进新征程,我们应该怎样以行动诠释敬业精神 从某种意义上讲,敬业之道蕴含爱业、勤业、精业之精神,值得我们为之践行。
12.文章第⑤段主要采用哪种论证方法 有何作用 (4分)
天龙山石窟流失佛首亮相春晚
材料一 《太原晚报》2021年2月13日 除夕春晚,接近24时,一尊砂岩质地的隋代佛像出现在春晚大屏上,低眉,恬静,自得,欢喜。瞬间,这失而复得的幸福感刷爆手机。在2021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流失海外的太原天龙山石窟第8窟北壁主尊佛首回归祖国,首次与公众见面。这尊佛首,离开家已经近一个世纪,是2020年回归中国的第100件流失文物,也是百年来首件从日本回国的天龙山石窟流失佛雕。
“春晚C位。”“欢迎回家,山西人民欢迎你,太原人民欢迎你。”“春晚亮相,天龙山石窟惊艳国人。”“佛首回归,天佑吉祥。”“春晚最佳节目,老乡归家。”“向伟大祖国致敬。国运兴,文化兴。”“我家就在天龙山脚下,梦回天龙。”“百年漂泊,别来无恙,欢迎回家,今夜为你沸腾。”“归来有福。”“泪奔,征途漫漫,文物人唯有奋斗。”这些美好的祝福都表达了一个心声:“欢迎国宝回家!”
材料二 新华社北京2月11日电 流失海外近一个世纪,天龙山石窟第8窟北壁主尊佛首终于“回家”了!
记者11日从国家文物局获悉,经过多方努力,天龙山石窟佛首已重回祖国怀抱,成为2020年归国的第100件流失文物。这也是近百年来首件从日本回国的天龙山石窟流失佛雕。
据介绍,山西太原天龙山石窟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凿于北朝晚期至隋唐时期。20世纪20年代,天龙山石窟遭大规模盗凿,超过240尊雕像被盗,现被收藏于日本、欧美博物馆以及私人手中,破坏程度在中国石窟寺中最为惨烈。
材料三 大众网2021年2月12日 天龙山石窟流失佛首回归祖国,经历了曲折又振奋的过程。2020年9月14日,国家文物局监测发现,日本东瀛国际拍卖株式会社拟于东京拍卖一尊“唐天龙山石雕佛头”,其疑似山西省太原市天龙山石窟在历史上流失的文物。组织鉴定研究,判断其应属天龙山石窟第8窟北壁佛龛主尊佛像的被盗佛首(隋代),于1924年前后被盗凿并非法盗运出境。国家文物局启动追索机制,确定“叫停拍卖、争取回归”的工作目标,10月15日致函拍卖行,要求终止与该佛首相关的拍卖和宣传展示活动,并予以撤拍。10月16日,拍卖行积极配合,做出撤拍决定,终止有关宣传。国家文物局与拍卖行董事长旅日华侨张荣取得联系,促成文物回归。
材料四 中国日报2月12日北京电 2020年2月12日上午,天龙山石窟第8窟北壁主尊佛首亮相北京鲁迅博物馆举办的“咸同斯福——天龙山石窟国宝回归暨数字复原特展”。据悉, 即日起至3月14日,观众可预约参观。之后,国家文物局将践行流失文物回归原属地的国际共识,在具备安全条件的前提下,将佛首送回天龙山石窟,佛首将在太原市天龙山石窟博物馆收藏展示。
13.下面对材料三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经过国家文物局与旅日华侨张荣先生等的共同努力,天龙山石窟佛首回归过程相当顺利。
B.东京拍卖的天龙山石雕佛头,属天龙山石窟第8窟北壁佛龛主尊佛像,它开凿于隋代。
C.这尊佛首失盗于1924年前后,自被盗凿并非法盗运出境至今,已经有近百年历史。
D.国家文物启动局追索机制,依靠法制争取文物回归,拍卖行也积极配合,从而达到预期目标。
14.同样是报道佛首,材料二、三、四的报道角度有何不同 (3分)
15.李华的爷爷对春节晚会上的佛首非常感兴趣,但他没有听清主持人与讲述人的话语。请你结合上面材料的内容,以学生李华的身份同他解说。(4分)
三、写作(40分)
16.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弯月,是故园对游子的呼唤;一缕风,是荒漠对绿洲的呼唤;一阕词,是民族对经典的呼唤……战乱的国度呼唤和平,崭新的时代呼唤奋斗,共同的梦想呼唤担当……
请以“ 的呼唤”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参考答案
1.(1)蜡炬成灰泪始干 (2)溪云初起日沉阁 (3)颓然乎其间者 (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5)寒林空见日斜时 (6)直挂云帆济沧海 (7)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8)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
2.(1)A A (2)B B (3)然而,就像耳聋并没有阻止贝多芬继续创作震撼人心的乐曲,眼疾也没有让莫奈放下画笔。(4)C
3.B(体现了诗人无悔不屈、刚正不阿的品格)
4.示例:非常准确地表现出诗人的一片忠心和坚强的信念,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心中的愤慨,表现了诗人不屈不挠、宁折不弯、刚正不阿的品格。
5.D(文章不是反映“未找到救命恩人的自责愧疚”的)
6.不好。因为以“车过架锅山”为题,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情境;含蓄的表达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文中还有大量文字写车过架锅山时“我”的所见所闻所感。用“报恩”只能反映文章主题,且太直白。
7.“眯缝着眼打量”说明大娘虽眼神不好,但看得仔细;“突然咧嘴一笑,叫了一声”写出大娘看清恩人后的惊喜;“摸出”“层层打开”说明大娘一直把饱含着感恩之情的钞票带在身上,记在心间。这些富有表现力的词句,加上“欠您一个情……”的语言,刻画了一个惦记报恩、纯朴的大娘形象,生动感人。
8.示例:架锅山的这位大娘,即使在自己境遇不顺的情况下,还随身紧裹着百元钞票,心里惦记着“欠您一个情”,这多像曾经遭受车祸,想感谢救命恩人的“我”。感恩与被感恩的故事,让“我”泪目。
9.叙写架锅山给自己的感受,珍藏这方水土的美好与温情,点明主旨;自然收束全文;升华感情;与首段和标题相呼应。
10.C(论证了“敬业,要在勤业”这一观点)
11.因各人理解不同,思想倾向不同,所以对句中“敬业之道”到底蕴含着怎样的精神的解答也就多种多样。句中用加点语句“从某种意义上讲”对后文的解答加以限定,使“敬业之道”朝“正能量”的角度来解释,从而为文章服务。文章用加点语句这样的语言,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
12.举例论证。举潘从明提取稀贵金属,只看颜色便能精确判断产品纯度,数十年呕心沥血的例子,论证了“敬业,还需精业”的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13.A(回归过程是“曲折”的)
14.材料二报道佛首回归的意义,同时也交代天龙山石窟开凿历史与失盗情况。材料三报道佛首追索回归曲折、令人振奋的历程。材料四侧重报道佛首亮相展出及收藏情况。
15.示例:爷爷,这尊佛首是山西太原天龙山第8窟北壁佛龛主尊佛首,1924年前后被盗出境,经过多方努力,由国家文物局联系旅日华侨张荣先生,促成文物回归,并亮相春晚。这尊佛首于2月12日在北京鲁迅博物馆亮相,2月12日至3月14日观众可预约参观。在具备安全条件的前提下,佛首将会被送回天龙山石窟。
16.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