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实验中学(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复习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实验中学(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复习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5-23 13:26: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 学 案
课型 复习 课题 第四单元 年级 八 学科 设计人 王荣芬 审核人 授课人: 编号 日期
补充: 一、复习目标:
掌握本单元的重要字词。
理清课文的说明要素,使学生有较系统的把握。
掌握事理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学会阅读一般事理说明文。
二、复习重点:
1.掌握本单元的重要字词。
2.理清课文的说明要素,使学生有较系统的把握。
3.掌握事理说明文的阅读方法。
三、复习难点:学会阅读一般事理说明文。
四、学法指导:自主、合作、探究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
六、复习导入:在本单元要着重学习说明的事理,说明的顺序、方法及语言的特点。
七、复习内容:
  (一)重要字词:
1、《大自然的语言》:萌发 次第 翩然 孕育 销声匿迹 风雪载途
周而复始
2、《奇妙的克隆》:繁衍 蟾蜍 脊椎 两栖 相安无事
3、《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遗骸 褶皱 劫难 追溯 天衣无缝
4、《生物入侵者》:藩篱 归咎 在劫难逃 五彩斑斓 束手无策 物竞天择 无动于衷
5、《落日的幻觉》:绮丽 殷红 变化多端 日薄西山 气息奄奄
 (二)文学常识:
1、《大自然的语言》作者: ,浙江上虞人, 学家、 学家。
2、《奇妙的克隆》作者: ,中国现代遗传学奠基人。
3、《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选自《 》。作者 , 国著名
和 家。
4、《生物入侵者》作者:
5、《落日的幻觉》作者:
 (三)阅读事理说明文的一般方法:
1、说明的对象:事理及其事理的证据
2、说明的顺序: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 逻辑顺序
3、说明的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引用、分类别,下定义等
4、说明的语言:准确性(模糊语言与限制性语句等)
(四)课文重要内容
课文比较:
你会判断壶里的水开不开吗?
提一壶冷水,向地面上倒一点,你听到的是清 ( http: / / www.21cnjy.com )脆的噼啪声;提一壶开水,同样向地面上倒一点,听!它发出了低沉的波波声。为什么冷水和开水声调不同呢?这跟水的温度有关系,当水温在100℃左右时,水不断地变成汽,开水四周包围着这层汽,好像裹着一层线毯,落到地上声调也就低沉多了,冷水落到地面上,没有气垫的缓冲作用,声音也就变得清脆 了。这正像掉在地面上的钢球能发出清脆的声音,掉在棉被上的钢球只会发出一点儿声响一样。
水的奇言妙语可多啦,你能自己做些实验,研究一下吗?
1.这是一篇 说明文,其说明顺序是 顺序,语言 。
2.为了生动地说明水有各式各样的语言,很多地方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
3.第2段画线句是为了解释 (用原文回答)。
4.文章说明了水在三种情况下的语言:① ② ③ 。
5.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一下,怎样才能判断出壶里的水是否是开的?
(二)
能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之一。20世纪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全球的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大大增加了对能源的需求。在各种能源中,化石燃料中的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的主要一次能源。据世界能源委员会统计,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可采储量,按1992年各国的产量计算,分别只能开采44年和60年;虽然可采储量还可能会有新的发现,但社会需求也在增长,特别是考虑到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发展,油气燃料可供开采的时间不会很长。在化石燃料中,尽管煤炭的蕴藏量最丰富,但燃煤造成的严重污染使其不大可能成为世界范围的主要能源。虽然核聚变反应可提供清洁的能源,在海洋中蕴藏着约42万亿吨核聚变的主要物质氘,但核聚变堆研究的难度很大,估计要到下一世纪后期核聚变电站才有可能实现商品化。因此,在展望21世纪能源问题的前景时,可能不得不面对油气资源面临枯竭、核聚变发电又未能商品化的一段时期。为保证这一时期内人类有充足的清洁能源供应,利用太阳能来发电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太阳能是最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地球上的各种能源无不与之密切相关。事实上,太阳在地球的演化、生物的繁衍和人类的发展中,起了无比重大的作用,也为人类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能源。太阳内部不断进行的高温核聚变反应释放着功率为3.8×1026兆瓦的巨大辐射能,其中只有二十亿分之一到达地球大气高层;经过大气层时,约30%被反射,23%被吸收,仅有不到一半的能量8×1016兆瓦到达地球表面。尽管如此,只要能够利用其万分之几,便可满足今日人类的全部需要。
(选自1999年4月19日《人民日报》,作者徐建中,有删改) 课文 说明对象 说明顺序 说明方法 说明语言
《大自然的语言》
《奇妙的克隆》
《恐龙无处不在》
《被压扁的沙子》
《生物入侵者》
《落日的幻觉》
(五)拓展延伸:
请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文后的问题。
(一)水的语言
郭 治
水是会“说话”的。听听水的声音,可以判断水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状况。你不妨试一试:把满满的一瓶子水倒出来,听!水在噗噗作响,它在告诉你:“我出来啦!”用墨水瓶、暖水瓶做这个实验,它们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
这个原理很简单,因为水流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的时候,空气要从瓶口挤过去,那一个个气泡钻出水面时,会因为压力变小而猛一下子膨胀,发出冲击,水就这样“说话”了。
把水壶坐在火炉上,当水壶发出叫声的时候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还没有开。等水真正沸腾的时候,叫声不是那样响了。“开水不响,响水不开”,水壶里的声音为什么能报告壶里的情况呢?
坐在火炉上的水壶,壶底的水最先热起来,于是那里就产生了气泡。这些气泡很热,也很轻,便在浮力的作用下,升到了上边的冷水层。热气泡在冷水层放出了大量的热,它的温度降了下来,好像泄了气的皮球,抵挡不住水的压力,就被水给压破了。气泡破裂时会发出响声,水壶便“鸣”叫了起来。水在沸腾的时候,气泡一个接一个地钻出水面冲到空气里,很少有在水里破裂的,这时水的声音就变成“哗啦”“哗啦”了。
人被烫着会喊叫,水挨烫时也要“尖叫”呢!把几滴冷水滴在火红的炉盖上,听!它咝咝地尖叫了。烧水做饭时,我们常常会听到这种声音。
水当然没有知觉,它挨烫时的“尖叫”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由于它在急速地变成汽。炉盖或红煤球的温度都很高,水滴到上面马上就变成了水蒸气,一滴水要变为汽,体积大约要膨胀1500倍,这一涨,就像小炸弹爆炸,发出了声音。
1.本文主要运用的两种说明方法是什么
2.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说明的?
3.找出第一段的中心句写在下面。
4.结合选文说出太阳能发电的主要优势。
5.结合文中两处加点的词语概括说出本文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三)
大豆的营养价值很高,用途很广。现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科学研究表明: ①大豆籽粒中含有40%左右的蛋白质,19%左右的脂肪,还有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从蛋白质的含量来看,②0.5公斤大豆相当于1公斤牛肉,2公斤多猪肉,或6公斤水质牛奶。因此,有人形象地把大豆比喻为“植物肉”。现在,用大豆可以加工成100多种主、副食品。经过加工的豆制品,90%以上的蛋白质都可以消化吸收,特别是豆腐,更容易被消化吸收,是我国人民很喜欢吃的传统食品。
大豆还是重要的油料作物。50公斤大豆一般可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榨8公斤油。北宋苏轼写的《物类相感志》里说:“豆油煎豆腐,有味。”这是我国食用豆油的最早记载。我国是世界上生产豆油最早和最多的国家之一。
(《祖国的大豆》)
17.这两段文字按说明对象分,属于 说明文;按说明方式分,属于 说明文。
18.文段中许多地方用了数据说明,请简要回答画横线处的数据分别说明什么?
19.短文第二段引用苏轼《物类相感志》里的话,是为了说明什么?
20.说明文应具有科学性,语言要力求准确、严谨。请从上面短文中举一例加以说明。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