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教 学 案
课型 复习 课题 第一单元 年级 八 学科 设计人 王荣芬 审核人 授课人: 编号 日期 21cnjy.com
补充: 一、复习目标:
1、 掌握课文中出现的重要字词。
2、 理清五篇课文的思想内容及其写作思路。
3、 了解消息的特点,掌握消息的基本写法。
二、复习重点:
1、 掌握课文中出现的重要字词。
2、 理清五篇课文的思想内容及其写作思路。
三、复习难点:了解消息的特点,掌握消息的基本写法。
四、学法指导:自主、合作、探究21世纪教育网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
六、复习导入:本单元是以战争为主题,包括新闻、通讯、小说、散文等文体,应熟练掌握各种文体。
七、复习内容:
(一)重要字词:
1、《新闻两则》:绥靖 阻遏 锐不可当
2、《芦花荡》:尖利 能耐 悠闲 寒噤 阴惨 仄歪 央告 转弯抹角
月明风清 张皇失措
3、《蜡烛》:拂晓 瓦砾 地窖 鞠躬 颤巍巍
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赃物 箱箧 制裁 荡然无存
5、《亲爱的爸爸妈妈》:肃穆 荒谬 健忘
(二)作家作品:
作家国别、评价、代表作(注释)
(三)课文的重要内容:
《新闻两则》
1、新闻的广义与狭义。
广义:泛指报刊、广播电视中关于真实情况报道的文章,如消息、通讯、特写、社论、报告文学等。
狭义:专指消息:指简要和迅速的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事的一种新闻问题。21世纪教育网
2、新闻特点:真实、及时、准确、重大。
3、“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4、“占领”“控制”“封锁”三个词能够互换吗?为什么?
答: 《芦花荡》
5、“过于自尊和自信”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
6、写老头子敲打鬼子时,为什么又写“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散”?
答:
《蜡 烛》
7、本文是一篇 。写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事。
8、“蜡烛”在这篇文章中造成一种诗的意境,结尾像抒情诗赞美烛光,让人沉浸在这个意境之中,眼前总是那一点点烛光,久久不能忘怀。
9、文中多次提到老妇人那黑色的围巾,这是为什么?
答: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10、联系全文,说说课文结尾的一句话的实际意义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答:
《亲爱的爸爸妈妈》
11、(1)“凄风。苦雨。天昏。地暗”。
这里连用四个句号,起到了什么表达效果?这里仅仅是在描写天气吗?
答:
(2) “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种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你怎么理解这看似矛盾的议论?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答
21世纪教育网
(3)“人,是健忘的。不记仇,很对。但是,不能忘记。”说说这几句的内涵。
答:
12、关于战争的成语:草木皆兵、马革裹尸、赤膊上阵、乌合之众、打草惊蛇、四面楚歌、坚壁清野、揭竿而起 板书设计:21世纪教育网21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课后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