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活动探究 能力提优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考试范围: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一、积累与运用(16分)
育才学校七年级开展以“关爱动物”为主题的综合性语文学习活动。下面是蒙潼同学在网络上摘抄的文段,他打算与同学分享。请你阅读并按照要求完成1~4题。(12分)
2022年夏天来临之际,北京动物园一大群刚刚出生或此前出生尚未与游客见面的小动物 亮相。它们憨(gǎn)态可掬,一举一动充满着自然界的“童趣”。
记者在金丝猴馆看到有趣的一幕:离得老远,一看有人过来,川金丝猴爸爸球球立即警惕(tì)起来, 地飞身一跃,冲到笼网前,挡在猴妈妈和孩子前面。猴妈妈洋洋则是紧紧搂着小猴一刻也不肯松手。“猴宝宝是6月11日凌晨出生的,名字还没起呢,连性别我们都不好判断。”饲养员王海春无耐地笑着说,“爸爸和妈妈太 宝宝了,小猴生下来之后,它们便一直把它抱在怀里,我们想凑(còu)上去细看都不行。”
这是球球和洋洋的第一胎。洋洋虽然没有当妈妈的经验,但它曾全程目睹自己的妈妈是如何哺(bǔ)育自己的妹妹的,所以如今自己当起妈妈来,倒也有模有样的。王海春说,小川金丝猴的健康状况良好,妈妈的奶水也很 。当天,她准备了一大盆饲料,有玉米、胡萝卜、油菜、香蕉、哈密瓜……品种多样,营养均衡,她说:“要给猴妈妈补充足够的营养,它才有更好的奶水哺育小猴。”
金丝猴和大熊猫一样,都是国宝级珍稀动物。这次金丝猴馆喜添新丁,使饲养员们无不感到不兴奋。
1.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憨(gǎn)
B.惕(tì)
C.凑(còu)
D.哺(bǔ)
2.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无耐
B.目睹
C.有模有样
D.均衡
3.在文中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4分)
A.陆续 义无反顾 关爱 充沛
B.继续 奋不顾身 爱护 充沛
C.陆续 奋不顾身 爱护 充足
D.继续 义无反顾 关爱 充足
4.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4分)
A.饲养员们无不感到不兴奋。
B.使饲养员们都无不感到兴奋。
C.使饲养员们无不都感到兴奋。
D.使饲养员们无不感到兴奋。
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4分)
①当代美术创作也涌现出一大批与饮食有关的反映社会生活发展的新作品。
②从古至今,在诸如画像砖石、建筑壁画、生活器用、文人绘画、民间美术等领域中,都不乏与食物本体及劳动耕作相关的审美表达。
③食物是社会物质文明的基础体现,而与饮食相关的生活内容也成为艺术表达的重要题材。
④这些与饮食相关的作品,在形式和面貌上与传统美术有所区别。
⑤另外,它们在构思、立意上还体现出与人民安康、国家富强紧密相关的价值取向。
A.③②①④⑤
B.③①②④⑤
C.③②⑤④①
D.③①②⑤④
二、阅读(34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6~7题。(8分)
次潼关先寄张十二阁老使君①
韩 愈
荆山②已去华山来,日出潼关四扇开。
刺史莫辞迎候远,相公③新破蔡州回。
【注释】①本诗写在淮西大捷后,作者随军凯旋途中。张十二阁老使君:张贾,时任华州刺史,故称使君。②荆山:在今河南省灵宝境内,潼关之东,距潼关西面的华山二百余里。③相公:平淮大军统帅、宰相裴度。
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第一句写从荆山到华山,仿佛凯旋大军在旋踵间便跨过了广阔的地域,开笔极有气势,为全诗定下了雄壮的基调。
B.在第二句诗中,诗人抓住几个突出的形象来描写,其中“日出”的意蕴丰富,象征着藩镇割据局面一时扭转,“元和中兴”由此实现。
C.在第三句诗中,诗人表示希望凯旋的队伍得到犒赏,完全抛开客气常套,表现得意豪迈的情态,但多少显得有点唐突。
D.在第四句诗中,“新”不但包含“亲”意在内,而且表示决战刚刚结束。全诗前两句以描写为主,后两句以抒情、议论为主。
7.本诗第四句有什么作用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4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8~10题。(13分)
乾道七年,缙云①陈由义自闽入广省其父。过潮阳,见土人②言:“比岁③惠州太守挈家从福州赴官,道出于此。此地多野象,数百为群。方秋成之际,乡民畏其蹂食禾稻,张设陷阱于田间,使不可犯。象不得食,甚忿怒,遂举群合围惠守于中,阅半日不解。惠之迓卒一二百人,相视无所施力。太守家人窘惧,至有惊死者。保伍悟象意,亟率众负稻谷积于四旁。象望见,犹不顾,俟所积满欲,始解围往食之,其祸乃脱。”盖象以计取食,故攻其所必救。庞然异类,有智如此,然为潮之害,端④不在鳄鱼下也。
(选自洪迈《夷坚丁志》,有删改)
【注释】①缙云:地名。②土人:当地人。③比岁:近年。④端:终究,果真。
8.解释加点词的含义。(6分)
(1)畏( )
(2)阅( )
(3)亟( )
9.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
(1)遂举群合围惠守于中,阅半日不解。
(2)盖象以计取食,故攻其所必救。
10.选文借助大象围攻太守的故事,意在表现什么 (3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1~13题。(13分)
小鸟天堂
王剑冰
①这棵大树究竟垂下多少气根 连它自己都数不清了。每一根都向土、向水而生,它不确定是蓬勃还是腐朽,但它确定每一根上都缠满了清脆的鸟鸣。
②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造就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健康的湿地生态系统。从高空看,这里就是一朵巨大的睡莲,睡在喧嚣的城市中间,城市能感受到它的呼吸、它的轻颤。现在,这里已成为总面积270公顷的国家湿地公园,成为城市的氧传感器、空气加湿器。有了这个所在,整个新会甚至江门都气润心舒,周身透爽。
③小鸟天堂附近河流密布,涨潮时河水浸到里面的湿地,鱼虾跟着进去吃鸟粪;退潮时小鸟啄食浅滩上的鱼虫,形成一条自然的生物链。
④大树的魅力彰显了鸟儿的魅力,每一只鸟儿都在这里获得了最高礼遇。几百年来,人们将这棵树当成神话来传颂,周围的村民也一直把这里的鸟儿视为神鸟,遵守乡规民约。这里成为人与树、与鸟、与水和谐共生的生动写照。
⑤这绿色的墨团,只有鸟儿的羽翅能拓展它的外延。据说这里每平方米就有4个鸟巢,栖息的鸟儿总共有3万多只,国家重点保护鸟类就有9种,包括黑翅鸢、鹗、红隼、小杓鹬、领角鸮。其中的白鹭、灰鹭由于生活习性不同,和平共处,轮流共用一个巢穴。白鹭白天觅食,早出晚归;灰鹭晚上觅食,晚出早归。一早一晚,薄雾中,万千精灵鸣叫欢舞,出巢归巢,蔚为大观。
⑥顺着密密的丛林往里望,望不尽多远,除了丛林还是丛林。只有阳光能照进去,于是,那些空间有了活泼的层次。
⑦太阳是小鸟天堂的有机能量。光线像一柱追光,在不停地变换中,让人看到了占据着各个位置自由自在的鸟儿。有的一只,有的两只,有的三四只,或轻轻交谈,或从这里跳到那里,或到上边抖一抖翅,它们抖动翅膀的动作如慢镜头一般。鸟儿的每片羽毛都似经过了洗濯,鸟儿跳跃成纯净欢快的音符。
⑧也许是看惯了来人,知道这是它们自己的领地,鸟儿显得很随意,该干吗就干吗,从没有把船和人当回事。
⑨俗语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些鸟儿在这里待久了,会不会也操着浓重的乡音 我听不懂当地方言,更听不懂鸟的语言,但我能感觉出那话语中的自在与快乐。
⑩船离开了,我还望着那棵神奇的大树。风来了,它朝一边倒;雨来了,它往一边晃。每一条根须,都摇摆着岁月的沧桑。雨线带着阳光编织出的透亮的光点,蝴蝶也来凑热闹,蝴蝶是这里最小的闪电。穿着彩色衣衫的小学生走进游船,他们是另一群鸟儿,叽叽喳喳,迷醉在这奇妙的世界中。
这是黄昏时分,我第一次来新会,先新会了这鸟的天堂。我看着那些飞回来的鸟儿,它们会驮回一些城市的喧嚣,在这里过滤成宁静的歌谣。城市在鸟鸣中睡去,又在鸟鸣中醒来,城市已不是原来的城市,鸟鸣还是原来的鸟鸣。
(选自《小品文选刊》2022年第5期,有改动)
11.请联系具体语境,品味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语并赏析这个句子。(5分)
有的一只,有的两只,有的三四只,或轻轻交谈,或从这里跳到那里,或到上边抖一抖翅,它们抖动翅膀的动作如慢镜头一般。
12.这里的鸟儿有何特点 请简要概括。(4分)
13.如何理解文末的句子“城市在鸟鸣中睡去,又在鸟鸣中醒来,城市已不是原来的城市,鸟鸣还是原来的鸟鸣” 请联系全文简要回答。(4分)
三、写作(50分)
14.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材料一: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材料二: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
材料三:咬定目标,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久久为功。
请根据你对上面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不得抄袭、套作;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④不少于600字;⑤不得泄露个人相关信息,如必要,请用××代替。
参考答案
1.A(“憨”应读hān)
2.A(“无耐”应为“无奈”)
3.C
4.D(“无不……不……”是三重否定,应去掉后面一个“不”,“无不”含有“都”之意,所以不能加“都”)
5.A(③句提出语段的话题,应放在首位;按照从古至今的顺序,②句应接在③句后;然后抓住“这些”“另外”等关键词,后面应排①④⑤,故选A)
6.C(“但多少显得有点唐突”不对,应是“突出主人翁的情怀”)
7.①在内容上,写裴度在淮西大捷中功不可没,表达了诗人对统一战争的态度,抒发了作战大捷的豪迈之情。②在结构上,给全诗作结,本诗前三句均未直写凯旋的人,第四句直接点明,收拢全诗。
8.(1)害怕 (2)经历 (3)急忙、急迫
9.(1)(大象)就整群出动把惠州太守包围在中间,经历半天也不散去。(2)原来象群用计谋来获取食物,故意攻击人们必救的人。
10.潮州大象的危险程度丝毫不亚于鳄鱼,应引起人们的重视。
11.这句话运用拟人与比喻的修辞手法,“轻轻交谈”写出小鸟在大树间鸣叫时的情态,“如慢镜头一般”把鸟儿的动作比作电影的慢镜头,写出鸟儿自由轻松的状态,表达了作者对鸟儿的喜爱之情。
12.①数量与种类众多;②珍稀种类多;③不同种类的鸟儿能和谐相处;④不害怕人类。
13.①夜里,喧嚣的城市渐渐安静下来,在这里只听见鸟鸣的声音。②早上,在鸟鸣中,城市又渐渐热闹起来。③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已发生巨变。④然而,鸟鸣的声音还是那样和谐动听,人与自然还是那样和谐相处。
14.参照中考作文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