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化学与社会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累分人
得分
注意事项:1.共六大题,20小题,满分70分,化学与物理的考试时间共150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试卷好题分析 化学与能源T1、T13、T20,化学与资源T5, 化学与安全T4、T16、T18,科技发展T3、T8
中考押题点分析 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T2、T6、T7、T9、T11、T12、T15,新题型新考法T19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 ( )
A.煤 B.石油 C.风能 D.天然气
2.“一稻济世,万家粮足”是对“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至高评价。水稻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 )
A.糖类 B.蛋白质 C.维生素 D.油脂
3.我国自主研制的全球最大固体运载火箭引力一号采用了碳纤维壳体,碳纤维用于火箭壳体没有体现的性质是 ( )
A.质轻 B.能导电 C.强度高 D.耐腐蚀
4.健康生活,文明乘车是人人应该具备的素质。车厢内禁止吸烟需要张贴的图标是 ( )
5.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的方式之一是将其变为燃料。将工厂废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燃料的一种反应原理为CO2+3H2X+H2O,X的化学式为 ( )
A.CH4 B.C2H2 C.CH2O D.CH4O
6.现在越来越多饮品店用纸吸管代替传统塑料吸管,纸吸管表面是一层新型的生物降解塑料——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属于 ( )
A.合成材料
B.复合材料
C.金属材料
D.天然材料
7.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生活中使用的各种“剂”,其应用错误的是 ( )
A.碳酸钙作补钙剂 B.活性炭作冰箱除味剂
C.甲醛作海鲜防腐剂 D.小苏打作糕点膨松剂
8.2023年杭州亚运会主火炬,首次采用废碳再生的绿色甲醇(CH3OH)作燃料。下列有关甲醇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由四种元素组成 B.其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C.它的分子中含有6个原子 D.充分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9.淄博烧烤全网走红。机制炭用作烧烤燃料时,可以使用固体酒精引燃它,盖灭炭火时可以使用燃烧后产生的炭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机制炭做成空心状增大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B.炭灰可以盖灭炭火是因为隔绝了空气
C.酒精的燃烧是为了升高机制炭的着火点
D.烧烤应该在空气流通的地方进行
10.化学小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火场逃生的方法。将高低不同的三支蜡烛点燃后,罩上一个大烧杯,并记录蜡烛从开始燃烧到熄灭的时间。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三支蜡烛从开始燃烧到熄灭的时间
蜡烛 甲 乙 丙
时间/s 106 164 199
A.一段时间后三支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
B.蜡烛熄灭是因为可燃物已经被完全消耗
C.蜡烛熄灭后容器内气体成分为二氧化碳
D.发生火灾时应弯腰贴着建筑物地面逃生
二、工程、技术应用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6分。)
【化学与工程】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十年间,中国与共建方互联互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带一路”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分析图文信息,解答11~14题的相关问题。
11.贸易互通。“一带一路”将中国的丝织品远销海外,夏季人们喜爱穿丝织品服装,是因其具有 的优良性能。澳洲牛奶、俄罗斯牛肉等也进入了国内市场,牛奶中含有丰富的钙元素,多喝牛奶可有效预防 的发生。
12.基建互助。中国企业承建了多个大型基建项目,在建造过程中使用了大量钢铁,钢铁的主要成分是 。冶炼钢铁的过程中,铁水冷凝成为铁锭时,发生变化的微观实质是 。
13.能源合作。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为中国输送的天然气,在我国天然气进口量中占据重要地位,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 。对运输天然气的管道提出的要求是 (写一点)。启用管道运输天然气时,需先通入氮气,目的是 。
14.生态共建。绿色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底色,中国宣布“海外退煤”,停止在境外新建燃煤电厂,此项措施可有效减少空气污染物SO2、 (写一种)等的排放。燃煤电厂废气中的SO2可用熟石灰吸收,生成CaSO3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化学与技术】
15.山西老陈醋以其独特的品质和风味享有“天下第一醋”的美誉,其制作工序严格且复杂,流程如下。请结合图文信息,分析思考,解决问题:
(1)将高粱、水、糠等均匀混合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
(2)发酵过程会产生乙醇,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夏伏晒冬捞冰的目的是将醋浓缩,从微观角度看,这一过程发生变化的是 。
(4)淋醋可使醋醅中的醋酸溶出,使醋的酸度增加,pH (选填“增大”或“减小”)。
(5)山西老陈醋富含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其中维生素A可预防的疾病是 。
三、科普阅读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7分。)
16.阅读分析,解决问题:
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的色、香、味等品质,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天然物质。
按用途不同,食品添加剂可分为香料、防腐剂、甜味剂、膨松剂、抗氧化剂、酸度调节剂和营养强化剂等。如阿斯巴甜(C14H18N2O5)可作甜味剂,维生素C可作食品抗氧化剂、酸度调节剂(其水溶液呈酸性)和营养强化剂。
食品添加剂在现代食品工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防腐剂的作用是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对某些本应合理使用防腐剂以保证安全的食品,若不使用防腐剂,反而有可能增加风险。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既可以保证我们的饮食安全,还可以满足我们对食品口味或营养的需求。消费者需要认识到,只有当食品添加剂超范围、超量使用,或使用非食用物质时才会引发食品安全隐患。
(1)根据阿斯巴甜的化学式,获得的信息有 (写一点)。
(2)焙制糕点时,小苏打受热分解成碳酸钠和两种常见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维生素C的水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 ,它可以预防的疾病是 。
(4)某食品被查出食品添加剂不合格,可能的原因是 (写一点)。
(5)通过阅读上述短文,你对食品添加剂的新认识是 。
四、物质性质及应用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6分。)
17.以典型物质为核心将碎片化知识进行有效梳理和整合,是全面认识物质性质及应用的有效途径。小组同学对碳酸钠知识以结构图的形式进行了下图梳理。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1)碳酸钠的俗称是 。
(2)构成碳酸钠的微观粒子是 。
(3)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碳酸钠在工业上常用于纺织、生产洗涤剂和 。
(5)探究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是否发生反应,不能使用无色酚酞溶液的原因是 。
五、定量分析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共6分。)
18.雷击是引起森林大火的重要因素之一,灭火行动中突发的明火“爆燃”会对消防指战员造成严重伤害。“爆燃”的主要原因是森林内有些枯枝落叶长久堆积腐烂,产生大量以甲烷为主的可燃性气体,突遇明火发生燃烧。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雷击能引起森林火灾的原因是 。
(2)森林灭火,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其灭火原理是 。
(3)3.2 g甲烷完全燃烧,可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
六、科学探究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化学方程式每空2分,其余每空1分,共15分。)
19.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燃烧条件进行了验证。已知:红磷的着火点为260 ℃,白磷的着火点为40 ℃,红磷和白磷燃烧的产物相同。
(1)实验方法:在500 mL烧杯中加入300 mL热水,并放入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水的白磷,观察现象。
(2)实验原理: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实验现象:①处白磷 ,②处红磷 ,③处白磷不燃烧。
(4)实验结论:对比①③,说明燃烧需要 。
【问题与交流】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是什么
20.家用燃料的不断更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在一次社会实践活动中,某校同学对家用燃料的种类、变迁、合理使用以及燃料对环境的影响等,展开了项目式学习的探究。
任务一:了解家用燃料的种类
【咨询专家】家用燃料分为生物燃料和化石燃料,生物燃料有柴、草、沼气等,化石燃料主要是煤和天然气。生物燃料和化石燃料的区别是 。
任务二:调查家用燃料的变迁
【走访调查】通过走访当地居民,同学们绘制了当地家用燃料变迁模型。
【查阅资料】充分燃烧1 kg标准煤和1 kg天然气释放的热量和产生SO2、烟尘、灰渣的质量如图所示。
【交流讨论】家用燃料从煤更新为天然气的原因是 。
任务三:探究燃料的合理使用
【提出问题】影响燃料充分燃烧的因素是什么
【进行实验】将木炭点燃后放入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并利用数字传感器测量木炭燃烧过程中O2和CO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反思评价】(1)实验过程中需要抽动铁丝,将燃烧匙自上而下缓慢伸入的目的是 。
(2)t1前不产生CO的原因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小明认为探究影响燃料充分燃烧的因素,还需要考虑的是 。
任务四:认识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交流讨论】柴、煤等燃料燃烧时排放出大量污染物,其中有些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会形成酸雨。酸雨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有 (答一点)。
【成果分享】通过学习实践,同学们从家用燃料的变迁见证了科技发展对我们生活品质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你预测家用燃料未来的发展趋势是 。
参考答案
1.C 2.A 3.B 4.B 5.D 6.A 7.C 8.D 9.C
10.D 【解析】A.根据表中三支蜡烛从开始燃烧到熄灭的时间可知,低处蜡烛燃烧时间最长,最后熄灭,高处蜡烛燃烧时间最短,最先熄灭,说法错误;B.罩在烧杯中的蜡烛熄灭,是因为隔绝了氧气,说法错误;C.蜡烛熄灭后,容器内的气体除了二氧化碳之外,还有氮气和水蒸气等,说法错误;D.三支蜡烛中高处蜡烛燃烧时间最短,最先熄灭,说明容器中高处二氧化碳聚集较多,因此如果建筑物内发生火灾时,应弯腰贴着地面逃生,说法正确。
11.透气性好(或吸水性好) 骨质疏松(或佝偻病)
12.铁(或Fe) 铁原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13.甲烷(或CH4) 气密性要好(或耐腐蚀) 排尽管道内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
14.CO(或NO2) SO2+Ca(OH)2CaSO3+H2O
15.(1)搅拌
(2)C2H5OH+3O22CO2+3H2O
(3)水分子的数目减少
(4)减小
(5)夜盲症
【解析】(1)将制醋原料中的高粱、水、糠等物质混合均匀,需要进行的操作是搅拌。
(2)乙醇属于有机物,充分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3)夏天晒醋、冬天捞冰的过程都能使醋中的水减少,从微观角度看是醋中水分子的数目减少。
(4)淋醋可使醋醅中的醋酸溶出,增加醋中醋酸的浓度,使醋的酸性增强,pH减小。
(5)陈醋中富含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其中维生素A可预防夜盲症。
16.(1)阿斯巴甜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合理即可)
(2)2NaHCO3Na2CO3+H2O+CO2↑
(3)H+ 坏血病
(4)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合理即可)
(5)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可以保证饮食安全(合理即可)
17.(1)纯碱(或苏打)
(2)Na+、C(或钠离子、碳酸根离子)
(3)Na2CO3+2HCl2NaCl+H2O+CO2↑
(4)制造玻璃(或造纸,合理即可)
(5)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能生成碳酸钠,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均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18.(1)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1分)
(2)隔离可燃物(1分)
(3)解: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x。
CH4+2O2CO2+2H2O(1分)
16 44
3.2 g x (1分)
= (1分)
x=8.8 g (1分)
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8.8 g。
19.(2)4P+5O22P2O5
(3)燃烧 不燃烧
(4)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问题与交流】提供热量,使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隔绝氧气
20.任务一:
【咨询专家】生物燃料可再生,而化石燃料不可再生(合理即可)
任务二:
【交流讨论】相同质量的天然气和煤充分燃烧,天然气产生的热量多,有害气体、烟尘和灰渣少
任务三:
【反思评价】(1)使木炭与氧气充分接触,充分反应
(2)氧气充足,木炭燃烧充分 C+O2CO2
(3)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任务四:
【交流讨论】破坏森林(或腐蚀建筑物,合理即可)
【成果分享】更环保(或更安全,合理即可)
【解析】任务一:家用燃料中的生物燃料有柴、草、沼气等,化石燃料主要是煤和天然气,生物燃料可再生,而化石燃料不可再生。
任务二:对比资料显示的数据可知,充分燃烧1 kg天然气比燃烧1 kg标准煤释放的热量多,产生SO2、烟尘和灰渣的质量少。因此家用燃料使用天然气更加环保。
任务三:分析木炭燃烧过程中O2和CO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可知,木炭燃烧过程中,随着密闭容器中氧气体积分数的下降,一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呈上升趋势。可见燃料充分燃烧需要有充足的氧气,同时增大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也是燃料充分燃烧的必要条件。
任务四:化石燃料的使用会产生大量污染物,因此家用燃料会逐步向着更环保和更安全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