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章末复习(第1课时)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章末复习(第1课时)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57.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4-06 21:02: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名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章末复习 第1课时 从能量变化的视角认识化学反应 授课类型 新授课
授课对象 授课时间 课时 1课时
教材 必修第二册(人教版)
知识梳理
从能量变化角度认识化学反应
教学方法和手段
PPT 演示、
教学过程(表格描述)
教学环节 主要教学活动 设置意图
知识 精讲 【讲解并展示】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2.化学能与热能 (1)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概念 ①放热反应: 释放热量的化学反应。 ②吸热反应: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3)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解释 ①宏观解释:能量守恒原理 2.微观解释:断键、成键原理(化学反应的本质) 【学生】自己动手画图,正确表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练习】1..放热反应:A+B===C+D,以下说法一定正确的是(EA、EB、EC、ED分别表示物质A、B、C、D所具有的能量) ( ) EA+EB>EC+ED B.EA>EB+EC C.EA>EB D.EA+EB<EC+ED 【答案】A 2.根据下面的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2 mol H2(g)与1 mol O2(g)反应生成2 mol H2O(g)放出的能量为490 kJ B.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大小与反应物的质量多少无关 C.1 mol H2(g)与0.5 mol O2(g)反应生成1 mol H2O(l)放出的能量为245 kJ D.2 mol H2O(g)的能量比2 mol H2(g)与1 mol O2(g)的能量之和高 【学生】自己动手,构建知识网络图。 【讲解并展示】3.化学能与电能 火力发电 原电池: ①原电池的组成条件 ②工作原理 ③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④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a.加快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 b.比较金属活动性的强弱 C.设计原电池 ⑤书写电极反应方程式 【学生】练习相关习题,进一步掌握原电池的相关内容。 【PPT展示】(3)化学电源 一次电池 二次电池 燃料电池 【学生】课堂练习。 【PPT展示】二、人类对能源的利用 1.获取热能的途径——物质的燃烧 (1)早期:以树枝杂草为主要能源。 (2)现代:以煤、石油和天然气为主要能源。 2.面临问题 (1)短期内不可再生,储量有限; (2)煤和石油产品燃烧排放的粉尘、SO2、NOx、CO等造成大气污染。 3.解决方法 (1)节能减排,燃料燃烧阶段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 能量利用阶段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开发利用新能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和氢能等。 【学生认真答题,教师进行点评】 通过复习,使学生学会从能量变化的视角认识化学反应。 通过倾听,使学生感受多角度认识化学反应的必要性。 巩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帮助他们将所学知识熟练运用。
板书设计
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二、人类对能源的利用
教学设计反思
本节主要通过重点知识点的分析、学习,使同学们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课堂上要求同学们敢于质疑,勤于思考,能够从化学本质理解问题;本节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设疑等方法对本章知识进行加工。同学们都能够掌握了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而且在获得原电池概念和组成条件的基础上,能设计出原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