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3张PPT)
课前准备:
地理课本、填充图册、听写本
复习旧知:
1、亚洲的地形有什么显著特点?
2、亚洲的河流特征:
①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且主要分布在中部;平原则主要集中于四周沿海地区;②亚洲地势起伏大,中间高、四周低。
①长河众多;
②受中部高,四周低的地势影响,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③亚洲地势起伏大,因此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新课导入:
初中地理 · 新人教版 · 七年级下册
第七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
第一节
第3课时
多样的气候
核心素养目标:
1、区域认知:运用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描述亚洲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其特征,认识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特点。
2、综合思维: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气候对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影响。
3、 地理实践力:运用地图、气候类型分布图等地理工具,获取、整理和分析地理信息,描述和解释亚洲的气候特征。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提高合作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人地协调观:认识亚洲气候的多样性,理解人类活动与气候之间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自主探究:
图7.9 亚洲气候类型的分布
1.说说亚洲的气候类型有多少种?缺失的气候类型有哪些?
3.找出季风气候分布的地区。
2.亚洲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什么?该气候有什么特点?
9种,缺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特征:冬冷夏热,全年降水较少,集中在夏季,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
亚洲东部、南部
气候类型多样
季风气候显著
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4.总结亚洲的气候特点:
(读教材第9页图7.9)
合作探究:
思考:为什么亚洲的气候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
亚洲跨纬度广,地跨热带、北温带和北寒带,东、北、南三面濒临大洋,中西部深居亚欧大陆腹地,受到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因素的综合影响。
教师精讲:
季风气候成因及影响
①季风气候成因:
亚洲季风气候的分布
亚洲背靠最大大陆,面向最大大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
教师精讲:
②冬夏季风的特点
名称 发源地 风向 性质 影响
夏季风
冬季风
太平洋、印度洋
蒙古—西伯利亚地区
东南风、西南风
西北风、东北风
温暖湿润
寒冷干燥
降水
降温
教师精讲:
③ 温故知新:比较亚洲三种季风气候的气候特征
季风气候共同的特点:
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亚洲季风气候的分布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和少雨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教师精讲:
④季风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有利影响: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不利影响:季风气候降水不稳定,常发生旱涝灾害。
夏季风强
降水少
夏季风弱
降水多
旱灾
涝灾
课堂小结:
亚洲的自然环境
气候
类型
气候
特征
热带雨林、热带季风、热带沙漠
热带
亚热带
亚热带季风、地中海气候
温带
温带季风、温带大陆性气候
类型复杂多样
季风气候显著
风向
原因
影响
东临最大洋,背靠最大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
冬季风(西北风、东北风);夏季风(东南风、西南风)
利: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生长
寒带
寒带气候
海陆
纬度
地形
跨纬度广,跨热带、温带、寒带
东西距离长,沿海及内陆差距大
地形复杂多样,地势高低悬殊
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陆地面积广大,内部深居内陆,
弊:旱涝灾害频发
高原山地气候
评价任务:
1. 下列关于亚洲气候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 B. 类型多样
C. 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D. 季风气候显著
2.亚洲各地气候差异大,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包括 ( )
①面积广大 ②地跨寒、温、热三带 ③受大西洋的影响 ④地形复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受气候影响,图中亚洲东部容易出现 ( )
A.热量不足 B.水源不足 C.低温冻害 D.旱涝灾害
A
B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