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驱遣我们的想象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夏丏尊先生在一篇文章里讲到语感,说:在语感锐敏的人的心里,“赤”不单解作红色,“夜”不单解作昼的反面,“田园”不单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单解作春天的雨。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ɡài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liáo等说不尽的意味。真的生活在此,真的文学也在此。
(1) 根据拼音写汉字。
气gài( ) 寂liáo( )
(2) 请从“赤”“夜”“田园”“春雨”中任选一个,发挥想象,写出该词的另一种解释。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那旷远荒凉的沙漠之景让人不禁想到王维的诗句。
B. 山楂开始红了,像一个个怕羞的小姑娘,躲躲藏藏露出半个脸儿。
C. 秋季校运会即将举行,同学们一个个摩拳擦掌,蠢蠢欲动,决心为班级争光。
D. 富有创造力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
(2023·镇江润州区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材料一] ……王维的一首诗中有这样两句: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大家认为佳句。如果单就字面解释,大漠上一缕孤烟是笔直的,长河背后一轮落日是圆圆的,这有什么意思呢 ……要领会这两句诗,得睁开眼睛来看……在想象中睁开眼睛来,看这十个文字所构成的一幅图画。这幅图画简单得很,景物只选四样,大漠、长河、孤烟、落日,传出北方旷远荒凉的印象。给“孤烟”加上个“直”字,见得没有一丝的风,当然也没有风声,于是更来了个静寂的印象。给“落日”加上个“圆”字,并不是说唯有“落日”才“圆”,而是说“落日”挂在地平线上的时候才见得“圆”。圆圆的一轮“落日”不声不响地衬托在“长河”的背后,这又是多么静寂的境界啊!一个“直”,一个“圆”,在图画方面说起来,都是简单的线条,和那旷远荒凉的大漠、长河、孤烟、落日正相配合,构成通体的一致。
像这样驱遣着想象来看,这一幅图画就显现在眼前了。同时也就接触了作者的意境。读者也许是到过北方的,本来觉得北方的景物旷远、荒凉、静寂,使人怅然凝望。现在读到这两句,领会着作者的意境,宛如听一个朋友说着自己也正要说的话,这是一种愉快。读者也许不曾到过北方,不知道北方的景物是怎样的。现在读到这两句,领会着作者的意境,想象中的眼界就因而扩大了,并且想想这意境多美,这也是一种愉快。 (选自《驱遣我们的想象》)
[材料二] 严格说来,想象力变革的不是社会,而是自己。毋庸置疑,想象力是一个作家的生命之源,但想象力也分为很多种。有一种是天马行空地自由想象,而我今天要讲的是想象力的“具现”,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怎样捕捉无形的想象;以及另一方面,如何在原有材料的基础上展开想象,赋予它们不同的意义。
在从前那些没有手机游戏和电子书的日子里,我在漫长的旅途中只能靠思维游戏打发时间。所谓“思维游戏”,是我给自己的胡思乱想起的名字。这种游戏很简单,例如,我坐地铁的时候,经常人多得拥挤不堪,不光没有座位,连伸开手臂拿手机的空间都没有。在这种情况之下,唯一能动的,只有脑子。我会仔细观察周围的人,幻想他们身上隐藏的故事和他们离开地铁以后的人生。
这种“思维游戏”有另一种形式,叫“想象图书”。玩的时候,我会闭上眼睛,开始虚构一本不存在的书,想象它的主题、内容简介、封面图案、名家书评、作者的创作意图等,尽量补充除了内容以外的各类细节,使之丰满如真实存在一般,然后把它放到我想象中的书架上去。以后再碰到无聊的时候,我就信手抽出一本,靠回忆来阅读。 (选自《想象力的发酵》,有删改)
[材料三]登 高
杜 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抒发了自己的情怀。“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又使人由流水想到岁月如洪流,光阴易逝。 (选自《唐诗鉴赏辞典》,有删改)
3. 材料一、材料二都谈到想象,它们的目的有什么不同
4. 材料一通过举例介绍了驱遣想象的方法,请根据材料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
抓住诗中的景物,通过想象, ,得到初步的印象→ ,领会其意境→想象意境之美,
5. 材料一中王维的诗让人感受到旷远、荒凉、静寂的意境,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你感受到“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6. 《驱遣我们的想象》中也指出,并不是所有文艺作品都要看作一幅图画才能够鉴赏。下列最能体现这个观点的诗句是 ( )
A.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B.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C.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D.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7. 请你展开想象,围绕“细雨”“碧绿”“明媚”三个词写一段话,要求表意完整,富有诗意美,100字左右。
16 驱遣我们的想象
1. (1) 概 寥 (2) 示例:“赤”也有“空”的意思,如“赤手空拳”。 2. C 解析:“蠢蠢欲动”指敌人准备进行攻击或坏人策划破坏活动,与语境不符。 3. 材料一的目的:鉴赏文艺时,我们要学着驱遣自己的想象,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获得审美的愉悦。材料二的目的:阐明了“想象力变革的不是社会,而是自己”的道理。 4. 将这些景物构成一幅图画 紧扣修饰词 体验阅读的愉快 5. 这两句诗传达出一种萧索凄凉、空旷辽阔、沉郁悲壮的意境。 抒发了作者对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之情。 6. D 解析:诗句大意为“在马上与你匆匆相遇但无纸笔,请告诉家人说我平安无恙”。赏析时要揣摩诗人与东行使者相遇时的情形,发挥想象体会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不必将其看作一幅画。 7. 示例:雨天的黄昏更富有诗意。蒙蒙细雨,如烟如雾,飘飘洒洒,将草和树染得碧绿。几只燕子在雨丝中穿来穿去,撒下一串绿色的音符。村头谁家篱墙上三两枝性急的杏花,已经灼灼地跳在雨幕里,明媚而清新,使人想起“杏花消息雨声中”的意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