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天下第一楼(节选)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旧社会的茶店酒楼,是人们活动消qiǎn的公共场所, A (门庭若市 三教九流),包罗万象。作者何冀平在这样一个 B (门庭若市 三教九流)、热闹非凡的生活流动空间里,从人生百态、历史变迁中,真实而细nì地描摹时代风情。
(1) 根据拼音写汉字。
消qiǎn( ) 细nì( )
(2) 为文段中A、B处选填词语。
A.
B.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自轩辕黄帝始,轩辕皇族统治中华大地,赫赫扬扬历经数载,国力强盛、政治安定、四海升平。
B. 平时很随和,可一开车上路,脾气就变得暴躁,骂骂咧咧,这是典型的“路怒症”。
C. 自幼潜心六艺、文才出众的晏幾道,性格孤傲耿介,不愿和达官显贵交往。
D. 他在此处无法发挥所长,只好另请高明。
3. 下列对课文内容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剧中人物众多,戏剧冲突集中且激烈,皆是因福聚德的兴盛带来的利益而产生的。
B. 剧中人物形象鲜明,罗大头的居功自傲、常贵的宽厚善良、卢孟实的恩威并施、克五的无赖嘴脸都由人物的动作、语言展现了出来。
C. 《天下第一楼》从表现形式上看属于歌剧。
D. 剧中人物的语言具有浓郁的北京特色和鲜明的行业特点,生动、地道,充满生活气息。
阅读课外短文,完成后面题目。
便宜坊和全聚德
肖复兴
北京坊间流行这样一句民谚:爬长城,逛燕莎,吃烤鸭。没有到过这三个地方,便是没有到过北京城。最后所说的吃烤鸭,是有专属之地的,不能随便到一家店铺去吃,尽管如今北京的很多餐馆里都卖烤鸭。这个专属之地便是便宜坊和全聚德。
便宜坊是随明朝皇帝朱棣一起从南京迁入北京的,最早只是卖熟肉的熟食店,并没有店名。南京的板鸭有名,便宜坊卖的鸭子为了适合北方人的口味,进行了改良,最后形成了它自己独到的焖炉烤鸭的制作方法。据说因为卖得便宜,所以很吸引人,食客口口相传,便把它叫成了“便宜坊”。
全聚德的开创者叫杨寿山(字全仁),天津人。家乡闹灾,他跑到北京先给人家放鸭子,学会了填鸭、宰鸭一溜活儿。他是个勤俭的人,又有头脑,攒了点儿钱,在前门大街南侧的通三益干果店边上,摆了个卖鸭子的小摊,进鸭子,宰鸭子,卖鸭子,一个人,一双手,全是他自己忙活。他又攒了点儿钱,在肉市胡同里开了家小猪肉杠。杠就是铺子,但是,只有卖猪肉的铺子叫杠。除了卖猪肉,他外带卖鸭子,还设了个烤炉,卖烤猪肉和烤鸭子。这便是全聚德的前身。他的生意不错,尤其是烤的鸭子很受欢迎。再挣了钱,他把烤肉的挂炉改造,专门用果木烤鸭子,色香味赶得上便宜坊。同时,他片鸭子的活儿也地道,一只鸭子能片出100片到120片,薄如纸片,玲珑剔透。一下子,顾客盈门,他的店铺索性专门卖烤鸭,全聚德的大名在前门一带响亮了起来。一个全,一个聚,一个德,三个字,字字响亮。
其实,在当时,全聚德和便宜坊都是小店。有意思的是,两家店挨得非常近,全聚德的前店和便宜坊的后厨只隔一条窄小的胡同。
两家烤鸭店明争暗斗,风波迭起,我的同学何冀平写过一出话剧《天下第一楼》,专门写了这些故事。从剧名可以看出,在两家烤鸭店的比较中,她的屁股是坐在全聚德一边的。除了经营理念不同,全聚德的烤鸭和便宜坊的烤鸭,制作的方法也有明显的区别,这个区别也牵扯到我们吃烤鸭时的选择。便宜坊是焖炉烤鸭,焖炉的炉火是封闭的,鸭子和火不直接接触。全聚德是明炉烤鸭,明炉的炉火是敞开的,鸭子就在火上面直接烤。焖炉出来的烤鸭,皮和肉绵软可口,鸭子本身的肉油和香味都蕴含其中。明炉出来的烤鸭,鸭子本身的油都烤了出来,滴洒在火上了,所以不那么油腻,皮也格外脆。焖炉用的是秫秸,即高粱秆之类;明炉用的则是枣木、桃木之类的果木,烤出的鸭子自然带一种果香。这两种烤鸭各有千秋,但毕竟全聚德属于后发制人,有它区别于便宜坊的真东西。所以,两家各有各的食客,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拥有自己的“粉丝”。所以,这两家店开店以来,尽管竞争激烈,却是水涨船高,彼此受益,卖的鸭子都非常红火。
从北大荒返城之后,20世纪80年代,我曾经专门带孩子到便宜坊吃烤鸭。有意思的是,那一天正巧碰上同在北大荒插队的一位“荒友”,他返城后那几年经商发了点儿小财,不忘旧情,特意回母校看望老师。他正请一位同样在北大荒插队的“荒友”吃烤鸭。我吃完烤鸭,带着孩子先走,没有想到,后面一位服务员追出大门,一直追到鲜鱼口街上,手里提着一只烤鸭,对我说,是你的那位朋友送给你的。因为有这样一段特殊的经历,那位北大荒的“荒友”让我连带对便宜坊有一种说不出的感情。以后我多次到前门,只要是吃烤鸭,总要到便宜坊。
如今,北京虽很多家店都叫全聚德,但正宗的老店在前门,而且,它引以为傲的是老店前边的一面老墙还完整保存,匾额上“全聚德”三个大字虽然磨损得有些沧桑,却依然清晰可见。 (选自《解放日报》,有删改)
4. 阅读全文,说说便宜坊和全聚德的不同点。
5. 简要分析全聚德开创者杨寿山的形象特征。
6. 文章插入“荒友”在便宜坊吃烤鸭的情节,有什么作用
7. 便宜坊和全聚德的良性竞争,给我们哪些有益的启示
8. 九年级(1)班准备排演《天下第一楼》,请你参与进来,完成相关任务。
(1) 故事最后,卢孟实失意地离开福聚德,走时留下了一副对联,请你根据剧情拟出横批。
上联:好一座危楼,谁是主人谁是客
下联:只三间老屋,时宜明月时宜风
横批:
(2) 班里的晓华同学非常适合演克五,可他觉得自己演不好,你会怎么和他沟通呢
18 天下第一楼(节选)
1. (1) 遣 腻 (2) A. 三教九流 B. 门庭若市 2. D 解析:“另请高明”表示自己不愿意再干,让对方另外聘请高明的人。此处使用不当。 3. C 解析:从表现形式上看属于话剧。 4. 创办的时间不同;经营理念不同;制作工艺不同,便宜坊是焖炉烤鸭,全聚德是明炉烤鸭。 5. 杨寿山勤俭创业,从放鸭子到烤鸭子,很有经商头脑,生意逐步做大;杨寿山手艺高超,片鸭子的活儿也地道,果木烤鸭有真水准,受欢迎。 6. 表现“荒友”的仗义,同时交代“我”对便宜坊产生感情的原因。 7. 示例:① 想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有真功夫;② 良性竞争对双方都有益。 8. 示例:(1) 无不散之筵席 (2) 晓华,大家都认为你很有表演天赋,并且非常适合克五这个角色。如果你仔细地研究剧本,就一定能将克五这个角色扮演得非常成功。我们都相信你,也期待你的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