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再别康桥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感受诗歌音乐美,体会诗中浓郁的思想感情。2、采用总体感知、揣摩诗句、扩展评价的欣赏方法,训练学生感知和分析诗歌的能力。3、培养学生追求真、善、美的思想感情和良好的审美趣味。
2学情分析
学生对徐志摩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这种了解大多是宽泛的,甚至有些是从影视作品(如电视剧《人间四月天》)中得到的,因此,学生在接触《再别康桥》的时候,极容易简单地理解其中的离别情感,而无法揣摩到徐志摩在与康桥离别时的复杂情怀。学生的兴趣点可能会放在首尾两节,放在徐志摩的情感世界上,教学中应好好把握学生的兴趣点,并由此切入,引导学生更加全面而深刻地解读作品。诗歌的语言是含蓄的,所传达的情感也常常是含蓄的,学生很难充分理解诗歌语言的内涵,再加上对作者的了解不够深入,从而产生阅读障碍。这首诗歌的学习难度并不大,学生会很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做一些更加深入的挖掘,体味出诗歌更为丰富的韵味。学生刚升入高中,对诗歌鉴赏的理解可能还停留在初中的水平层面,应适当地引导他们从多角度去理解诗歌,多元化去鉴赏诗歌。
3重点难点
1、反复朗读感受诗歌音乐美,体会诗中浓郁的思想感情。2、采用总体感知、揣摩诗句、扩展评价的欣赏方法,训练学生感知和分析诗歌的能力。3、培养学生追求真、善、美的思想感情和良好的审美趣味。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再别康桥
初中阶段,我们已经学过了不止一篇送别诗作。古人云:黯然伤魂者唯别而已矣!所以在古人的作品中,既有“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豪迈,也有“相见时难别亦难”的苦涩,更有“杨柳岸,晓风残月”的伤感,这些都是古人对于离别的理解,那么现代人是如何看待离别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领略一下现代人笔下的别离之情!(板书:再别康桥)
活动2【讲授】再别康桥
二、 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1、阅读注释① 回答问题:由康桥你想到了什么?[解释]:康桥就是剑桥,想到了英国的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以及美国的哈佛大学等世界名校。2、作者徐志摩出身于富商家庭,笔名云中鹤。曾经在美国、英国留过学,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与胡适等人成立了新月社,为新诗代表人物。用他本人的话说,在英国剑桥大学研究文学期间是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这首《再别康桥》是作者在1928年第三次来到康桥后的归国途中写下的切身感受。很可惜,诗人在他35岁时乘飞机从南京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
活动3【活动】再别康桥
三、指导朗读1、 学生自由朗读2、 指名朗读3、 欣赏配乐诗朗诵4、 体会、找差距①感情:可以感受到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感情,那么这种感情是浓还是淡呢?(浓)(板书:依依惜别的深情)②全诗的高潮在第几节?(第五节)因此全诗的感情是起伏跌宕的。③句式:四行一节(整齐)④节奏:每节押韵、节节换韵⑤语气:舒缓、轻柔、低沉(悄悄、轻轻、沉默)5、学生默读、体会感情6、指名朗读,注意感情与节奏
活动4【讲授】再别康桥
四、分析鉴赏——引导学生感受意象美1、[问]:读了许多遍课文,大家除了能感受到诗人依依惜别的深情外,对于作者所描写的康桥有什么印象?——(美丽),可以说是风光如画。苏轼在评价王维的诗时说:“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如今我们品味着徐志摩的这首《再别康桥》是不是可以称得上“诗中有画”。(板书:风光如画)2、找寻意象:这康桥以及它周边的秀丽都是通过描写景物感受的。[问]:诗中的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云彩,金柳,艳影,青荇,潭水,长篙,星辉)这些事物都是柔美而抒情的事物。它们都已超越了它们的自然属性,浸透了作者对康河的永久恋情。而是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意的意象。3、总结意象:这些景物不同于普通意义上的自然景物,都浸入了作者的感情,而超越了它们本身的自然属性。这种“经诗人运思而成的寓意深刻的形象”被称之为意象。
活动5【讲授】再别康桥
五、比较阅读与李白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比较本诗的艺术特色。特点:构思别出心裁,不落俗套。①一般别离的诗,告别的是人,而此诗不是,告别的是康桥,作别的是西天的云彩。②一般别离的诗,告别时会有千言万语的嘱托与叮咛,或牵手顿足,或肝肠寸断;而此诗却从“轻轻、悄悄、沉默”渲染出了一个只着色不摹声的寂静环境,可谓是“此时无声胜有声”!③独具特色的意象选取。没有告别送行的人,以及车水马龙,有的只是云彩,金柳,青荇,星辉等自然景物,造成一种清新感。
活动6【讲授】再别康桥
六、学生讨论作鉴赏小结这首诗为我们描绘了康桥如画的美景,景中又蕴涵了诗人浓浓的深情,情于与景的交融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意象的选取也值得我们学习。鉴赏这样的诗歌精品,朗读与理解互相促进,我们便仿佛步入艺术殿堂与作者做心与心的交流这难道不是一种美的享受吗?
活动7【活动】再别康桥
七、再次朗读找一位朗读水平较高的同学配乐朗诵,全班深入体会。
活动8【活动】再别康桥
八、迁移拓展。分析徐志摩诗《偶然》。其诗如下: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然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毋须欢喜,转瞬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是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活动9【讲授】再别康桥
板书设计
云彩 运思而成金柳 比喻风 艳影 依恋之情 寓意深刻光 青荇 拟人如 潭水 欢乐 形象画 长篙星辉 离愁(客观物象) + (主观情意)= 意象
课件19张PPT。再别康桥
—徐志摩 徐志摩 (1896-1931):现代诗人,浙江
海宁人。生于富商家庭。1916年考入北京
大学,同年应父命与张幼仪结婚。1918年
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留学,就读于剑桥
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他于婚外爱恋
林徽因,1922年与元配离婚。回国后,历
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与胡适等
创立新月社,是新月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1928年与陆小曼结婚,婚后,陆小曼生
活奢华无度,为了生计,他常往返于北
平与上海之间疲于奔命。1931年11月19日,
徐志摩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
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
35岁。
朗诵并思考思考: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思考: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这首诗运用优美抒情的语言,描述了自己回到母校康桥,在河中泛舟的所见、所思、所感,表达了自己对母校的眷恋和那如烟似波的离情别绪。
具体分析思考:作者再来康桥,再别康桥,来去
都有什么特点? 去时:悄悄地为什么要这样? 对它爱得情深意挚,深情
款款,深怕惊醒了它。 来时:悄悄地呼应康桥的景物
1、挥手作别云彩图
2、河畔金柳倒影图
3、青草水底招摇图
4、榆阴浮藻清潭图
5、撑篙漫溯寻梦图7、黄昏夏虫沉默图
8、招手惜别云彩图画境与感情起伏的巧妙融合难舍难分欢喜和眷恋更加欢喜和眷恋对康桥的永久恋情感情达到高潮情绪低落
难舍难分同学朗诵思考:全诗可以分为几部分?再别康桥
结构全解第一部分
(1)第二部分
(2-6)第三部分
(7)轻轻的我走了轻轻的我来了轻轻的我招手河畔上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榆阴下的一潭悄悄的我走了悄悄的我来了我挥一挥衣袖作别母校
生离愁泛舟康桥
来寻梦悄悄离去
心忧伤离愁别绪依恋母校分组讨论《再别康桥》是一首优美而伤感的
离别诗,此诗“美”体现在那些方面?
在你们心里觉得那一方面最美呢?建筑美——
音乐美——
绘画美——
四行一节,错落排列,
字数相近,回环呼应。节奏轻快,韵律柔和,
抑扬顿挫,朗朗上口。云彩、金柳、青荇、
水草、星辉、夏虫。鉴 赏 要 点
艺术技巧独具特色。构思别致,不落俗套1、这首诗的离别对象特别,不是一般离别诗中的“人”而是自己深爱着的康河。2、这首诗以“轻轻”“悄悄”“沉默”造成一种寂然无声的寂静环境,排除了离别中因“伤别”而产生的沉重感,给人以清新飘逸之感。感情真挚,意境深邃。板书设计: 再别康桥
徐志摩一、作者介绍:徐志摩(1896-1931)现代诗人、散文家。笔名云中鹤、诗哲等。代表作品:《翡冷翠的一夜》等。二、生字注解:
青 荇(xìng)
多年生的草本植物,浮在水面。
长 篙 ( gāo )
撑船的竹竿或木杆。
漫 溯(sù)
逆着水流的方向走。
三、课文分析
1、招手作别
2、金柳、波光
3、青荇招摇
分节分析课文 4、榆阴下的清泉 5、星夜放歌
6、悄悄与沉默
7、依惜作别
课堂小结诗人就这么悄悄的走了,一心“想飞”
的他,终于在蓝天中化作了一团永恒
的火焰。他什么也没有留下,除了他
那些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诗。?诗人
的一生就象他的一首《云游》:? 那天你翩翩的在空际云游?
自在,轻盈,
你根本不想停流?在天的那
方或地的那角?你的愉快是无阻拦的逍遥?
D. 最末一节,以两个“悄悄”紧承上一节的“悄悄”和“沉默”,而且与首节遥相呼应,但诗人的情绪已由淡淡的忧郁变得更加惆怅与伤感了。 知识点训练 1、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开头一节点明“再别”,连用三个“轻轻的”形成轻柔而优美的旋律,把读者带入一种欣喜乃至礼赞的意境中。 B. 第二至四节,诗人用“金柳”“艳影”“青荇”“榆荫下的一潭”“彩虹似的梦”等一系列色彩鲜明的意象描绘康河的美景,抒发眷恋之情。C. 第五、六两节,诗人的情绪由舒缓转向激昂,想“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接着跌落回离别的现实,两个“沉默”表达了诗人无尽的惆怅。AD、 这首诗极好地体现了新格律诗派独特的美学追求,但惟美主义也在一定程度上妨害了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表达。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像一支优美的乐曲,缠绵深婉的诗句随着轻柔起伏的旋律流淌出来,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余音袅袅。 B、 这首诗像一幅生动的画卷,一系列近乎完美的色彩变幻与意象组合形成流动的气韵,艳丽而又幽雅,飘逸中见静穆。 C、 这首诗具有完美的形式结构,每节诗四句,每个诗句基本上由三顿构成,匀称,和谐,于清新活泼中求整饬。 D拓展阅读徐志摩诗集
关于徐志摩我所认识的诗人徐志摩——苏雪林
徐志摩和闻一多都属于“新月诗派”,而且徐志摩诗歌里所体现的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是闻一多先生提出来的。下面是一个网站提供的闻一多先生的简介和他的几首诗,给同学们课后阅读,体味他们的异同点。
http://www.shiciku.cn/xiandai/wenyiduo/对比阅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