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6.再别康桥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结合徐志摩生平及《再别康桥》的创作背景,通过反复、细致品读,把握诗歌表现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
2.通过合作探究,能够从语言、形象、情感、艺术特色等方面赏析诗歌并形成书面语言。
3.借助欣赏《再别康桥》及徐志摩其他诗歌,尝试写作简单的现代诗歌。
2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曾经在语文版七下第四单元、八下第二单元学习过艾青、余光中、泰戈尔、席慕容等诗人的著名诗篇,对现代诗的学习和赏析方向有一定的把握能力。此次学习,《再别康桥》及之前的一篇《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要结合作者生平经历,对诗歌内涵进行更深入的把握;并能够从内容到形式,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出诗歌的写作手法、特色;简单了解新月派诗歌三美在志摩诗中的体现。并尝试结合自己的心境,写简单的现代诗。21教育网
3重点难点
1.结合徐志摩生平及《再别康桥》的创作背景,通过反复、细致品读,把握诗歌表现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
2.通过合作探究,能够从语言、形象、情感、艺术特色等方面赏析诗歌并形成书面语言。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配画面欣赏蔡琴吟唱的《再别康桥》
活动2【讲授】课前预习
学生通过搜集资料,能够介绍出徐志摩及本诗的写作背景,相互交流,有助于理解诗歌表现的情感。
活动3【活动】品读赏析
一、 品读。
1. 听读诗歌,欣赏美。
2. 分节揣摩朗读语气,示范美。
3. 自由朗读诗歌,感受美。
4. 齐读诗歌,展示美。
二、 赏析。
《再别康桥》美在哪里?
请每小组选1—2个角度,谈谈《再别康桥》美在哪里。讨论结束后,将内容以关键词的形式呈现在黑板上,每组选派一人展示。
所有同学动笔完成下面卡片。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活动4【活动】展示
所选角度:
《再别康桥》的___________美
关键词:
具体阐述理由:
活动5【练习】扩展延伸
走出康桥,欣赏《沙扬娜拉》;能够运用分析《再别康桥》的方法分析《沙扬娜拉》;进一步体会新月派“三美”。21cnjy.com
活动6【作业】布置作业
九年级的学生马上离开了这个日夜相伴的校园,三载的时光一定会给你很大心灵的触动。希望同学们也能动笔书写心中的灵魂之音,为你的母校写一首动人的小诗。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