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四知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朗读课文,把握诸如遗、辟等词语和生字的读音、意义。
2、能分析杨震拒金的具体事例。
3、通过杨震这个人物的描写,分析人物性格特征。
过程与方法: 1、学生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整体把握课文的基本内容。
2、学生通过思考、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人物的描写方法,把握人物性格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杨震拒绝金的故事中,体会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美德,要廉洁自律、不贪图便宜,从小要有正义感。
2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通过本文人物杨震学习,能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念,能在七、八年级已掌握文言文知识的基础上,能进一步明确如何学习、把握文言文。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重点难点
重点:结合课后思考与练习一,分析人物的刻画及人物性格。
难点:1、杨震拒金的两件事。 2、如何看待杨震的这种行为?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听《包青天》歌曲,看图片《包拯》导入。
师叙述: 同学们,我们都看过电视剧《包拯》,他那铁面无私、廉洁奉公的品质堪称清官的楷模。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大家不是很熟悉,但和包青天一样廉洁的人物,他就是杨震。板书题目:四知。
活动2【讲授】朗读课文,新课探究。
1、简介作者及“前四史”。
2、朗读课文。
(1)正音: 骘(zhì) 辟(bì) 遗(wèi) 谒(yè) 涿(zhuō)
(2)节奏划分: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
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
至夜/怀揣十金/以遗震
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
(3)学生自由读、听读、齐读、默读。
3、 学生自读,疏通文意。
(1)结合注释,学生翻译。提示下列词语的意思。
辟:征召。 当:当…时候 举:推举,选拔。
之:到,往。 迁:晋升或调动官职。
故:从前。 遗:赠送。
(2)同桌讨论交流不懂之处,并交流。
(3)齐读翻译,把握内容。
4、 把握内容,思考问题。
(1)文中是通过哪几件事来表现杨震高尚品格的?
一件:杨震拒金(①--⑦)
板书:两件
二件:杨震拒开产业。(⑧⑨)
(2)阅读课文,说说杨震是一位怎样的官吏,文章是通过什么方法来刻画这一形象的?
板书:杨震 杨震拒金(廉洁自律)
杨震拒开产业(简朴无私)
(3)你如何看待杨震这种行为?(略)
活动3【活动】课堂扩展 ,结合现实。
请学生结合历史和现实中的清官和贪官谈看法,加深课文理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活动4【测试】课堂检测,巩固提高。
1、开头到“密愧而出”内容归纳:
2、“后转涿郡太守”到“不亦厚乎”内容归纳:
3、课文刻画杨震采用了( )和( )结合的人物方法。
4、四知是指( )。
活动5【作业】课后作业
思考:1、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去看待“清官”呢?
2、如果杨震的事发生在我们身上,你将会如何处理呢?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