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古文二则.四知 课件+学案 (3)

文档属性

名称 21.古文二则.四知 课件+学案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6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5-23 19:10:44

文档简介

四知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能准确地朗读课文,能理解、翻译课文。
2、能较深刻地评价文中的人物和事件。
3、能理解并运用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写作。
2学情分析
3重点难点
重点:能理解、翻译课文
难点:能深刻地评价“杨震拒金这件事”。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情景导入
汉代的杨震,因为多才而贤德被举荐为秀才,“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深得民众拥戴,屡屡升迁。有一次,赴任途经昌邑,正是他举荐的秀才王密为县令。王密深夜前往送金,杨震会如何处理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四知》,寻找答案。
明确:<<四知>> 原文: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者?”密愧而出。性公廉,不受私谒。子孙尝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令为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后汉书》
词语解释:   1杨震:东汉人   2东莱:古地名,今境内   3举:推荐   4怀:怀揣   5遗(wèi):送给   6故人:老朋友(杨震自称)   7知:了解   8何也:为什么   9故旧长者:老朋友及德高望重的人   10为:担任   11之:到...去   12治:置办   13迁:搬到   14公廉:公正廉洁   15或:有的,有的人 (译文)大将军邓骘听说杨震贤明就派人征召他,推举他为秀才,他多次得到升迁,官至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他赴郡途中,取道经过昌邑,他过去举荐的荆州秀才王密担任昌邑县令,前来拜见(杨震),到了夜里,王密怀揣十斤银子来送给杨震。杨震说:“我了解你,你却不了解我,这是为什么呢?”王密说:“(送金这件事)在夜里是没有人知道的。”杨震回答说:“上天知道,神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拿着银子)羞愧地出去了。后来杨震调动到涿郡任太守。他本性公正廉洁,不肯接受私下的贿赂。他的子子孙孙常吃蔬菜饭没有肉,出门要步行,他的老朋友中有年长的人想要让他为子孙开办一些产业,杨震不答应,对他们说:“让后代被称作清官的子孙,用这个来馈赠给他们,不也是很优厚的吗!”
活动2【活动】各小组开展竞赛
教师:(提出奖励办法,各个小组,加油吧!)
第一轮竞赛:(读顺文章)
1、必答题:(各小组必须上交答案,答对的题目多的小组胜出)
①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邓骘 辟之 谒见 涿郡 以此遗之
②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
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
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
讲评、指正、评分,优胜小组奖励1个-。
2、抢答题:
抢先举手的两个小组分别朗读课文,读的好的小组胜出,奖励“银元”;能指出朗读的失误与不足的其他小组也可获得奖励。
3、全班齐读课文。
第二轮竞赛:(读懂文意)
1、接力翻译:全文共有9句话,请同学们结合注释依次翻译每句话。
规则:翻译的内容全对的小组奖励一个,指出别人错误的小组也获得一个。
2、解释加点词:
①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 ②举茂才 ③四迁荆州刺史 ④当之郡,道经昌邑 5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6暮夜无知者 7后转涿郡太守 8不受私谒 9以此遗之 10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
3.翻译下列句子。
1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 2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
3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
4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4、教师结合“茂才”这个词介绍“称谓的避讳”,能讲一个有关避讳的例子的奖励2个。
第三轮竞赛:(研读课文)
文中是通过哪几件事来表现杨震高尚品格的? 阅读课文,说说杨震是一位怎样的官吏?文章是通过什么方法来刻画这一形象的? 你是怎样看待杨震的行为的?
小组内充分讨论后,推荐代表发言,每答好一题实行奖励。
第四轮竞赛:(评价人物)
联系实际,谈谈你是怎样看待“杨震拒金”的?(各小组讨论后自主发言,评出发言较好的两三个小组给予奖励。)
你知道清官还称作什么吗?你能举出两个古代的两个古代的“清白吏”吗?
活动3【讲授】课堂小结
活动4【作业】布置作业
1、搜集《后汉书》和作者范晔的资料。
2、课外阅读拓展。
教后记:1.大多数同学能积极投入课堂,且能认真做笔记。
2.课堂上对于字词句的理解当堂的把握不熟练,应加强课后的复习巩固。
课件22张PPT。古文二则古 文 二 则范 晔四知走近作者范晔(398—445),字
蔚宗,南朝宋代顺阳(
今河南淅川)人。南北
朝时期著名的史学家、
文学家。他一生对社会
最大的贡献是撰写了被
后人称之为“前四史”之
一的《后汉书》。
司马迁(西汉)班 固(东汉)范 晔(南朝宋)陈 寿(西晋)前四史1、结合文中注释,通过查阅有 关工具书加以翻译。不懂处标记。 自读课文 疏通文意2、前后讨论不懂之处,或者请
教老师。 1、给生字注音

骘 辟 遗

谒 涿zhìbìwèizhuōyè自学检测2、用“/”标示出下列句子的朗读
节奏。
1)大 将 军 邓 骘 闻 其 贤 而
辟 之。
2)故 所 举 荆 州 茂 才 王 密
为 昌 邑 令。
3)至 夜 怀 揣 十 金 以 遗 震。
4)故 旧 长 者 或 欲 令 为 开 产
业。//////////3、解释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1)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
( ) ( )
2)举茂才( )
3)当之郡,道经昌邑( )( )
4)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
( ) ( )
5)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
6)不受私谒( )
7 )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
( )( )
代“杨震”征召推举、选拔到取道过去担任 给予,赠送 拜见原先、过去有人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
2)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
3)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
4)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
不亦厚乎!大将军邓骘听说杨震非常贤明就派人征召他。他过去在荆州曾举荐的秀才王密担任昌邑县县令。他的老朋友中年长的人中有的想要让他为子孙
开办一些产业。我要让后代被称作清白官吏的子孙,用这个馈赠
给他们,不也是很优厚的吗?问题导读1)文中是通过哪几件事来表现杨震高
尚品格的?
2)阅读课文,说说杨震是一位怎样的
官吏?文章是通过什么方法来刻画
这一形象的?
3)你是怎样看待杨震的行为的?杨震拒收下
属贿赂拒为子孙
开产业廉洁
自律俭朴
无私(语 言)态度
坚决 你知道“清官”
还称作什么吗?
你能举出两个古
代的“清白吏”吗?“青天”、“循吏”、
“良吏”、“廉吏”等包 拯寇 准胡长清成克杰大贪官延伸拓展 (一)
寇准出入宰相三十年,不营私第。处士魏野赠诗曰:
“有官居鼎鼐,无地起楼台。”
迨准南迁时北使至内宴宰相预焉。使者历视诸相,语
译者曰:“孰是‘无地起楼台’宰相?”坐无答者。
1、出入:指寇准两次做宰相,罢职又复职。 2、营:修建。
3、处士:有才学而隐居不仕的人。4、鼎鼐:这里指朝廷。5、北
使:北方辽国的使臣。 6、预:参加。 7、历:逐个,一一地。
1、解释加点的词语。
1)第( ) 2)迨( )
2、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断开。
迨 准 南 迁 时 北 使 至 内 宴 宰 相 预 焉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4、寇准是一位怎样的宰相,具体表现在哪里?
5、文中“坐无答者”起什么作用?
思考题注释住宅等到//使臣逐个地打量各位宰相,对翻译人员说:“哪一
位是‘无地起楼台’的宰相?”在座的人没有回答的。 对照衬托,用在座宰相们的无言以对,证明
他们都不是“无地起楼台”之人,通过对照,更加突
出了寇准的廉洁奉公。 (二)
勉虽居显位不管产业家无蓄积俸禄分赡之穷乏者。
门人故旧从容致言。勉乃答曰:“人遗子孙以财,我遗
之以清白。子孙才也,则自致辎輧(zīpíng );如其
不才,终为他有。”
1、勉:徐勉,在梁朝曾任吏部尚书。2、赡:供给。
3、门人故旧:门生和旧友。4、从容致言:从中调解,向徐勉
规劝。5、辎輧:古代贵人乘坐的车子。
1、解释加点的字词。 1)管( ) 2)遗( )
2、翻译文中画线句。
3、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断开。
4、结合文中内容说说徐勉是怎样的一个人?
5、长辈留怎样的遗产给后代,幼辈怎样继承
先辈留下来的遗产,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你是怎样认识的?思考题注释置办留给///子孙如有才干,就可凭借自己的能力得到贵人
乘坐的车子;如果没有才干,(即使留给财产)
最后也会为他人所有。清正廉洁、俭朴无私 长辈的遗产有两种:一种是有形财产,一种是无形的精
神财富。晚辈继承先辈的有形财产虽无可厚非,但害多利少。
精神财富虽无形,但可激发下一代奋发图强,更有所作为。再见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