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古文二则.四知 教学设计 (1)

文档属性

名称 21.古文二则.四知 教学设计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5-23 19:15: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古文二则.四知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A、知识能力目标:(1)、结合文中注释,通过查阅有关工具书加以翻译,培养和提高阅读及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体会《后汉书》思想的深刻含义及现实意义,领悟文中“四知”的寓意
(3)、掌握刻画人物的方法
B、德育目标: 学习古人廉洁自律、无私奉公的精神
2、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基础比较扎实,理解能力较强,所以大多数内容都以学生为主,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当然,文言文还应重视基础教学,如读、译的能力等。
3、重点难点
(1)、正确理解文章内容,掌握重点字词的含义
(2)、把握文章所运用的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活动1 【导入】 一、导入新课
上演生活情境剧,两个学生分别扮演房地产局长和送红包的人,另一个人在旁独白渲染氛围。老师抓住他们对话中的“没人知道的”这句话进行提问,从而引出“四知”的具体内容,进而引出课题“四知”。
(板书:课题、作者和“四知”的具体内容:天知、神知、我知、子知)
活动2 【讲授】 二、作者、作品回顾
以“提问、检测”的形式进行
范晔——南朝宋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其纪传体作品是《后汉书》(“前四史”之一)。
“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活动3 【讲授】 三、主人公简介
杨震,东汉高官,学问渊博,可与孔子相媲美,素有“关西孔子”之称 。他以/为官清廉名闻天下。
活动4 【讲授】 四、学习文章  
提示:学习文言短文的方法
读准字音,读好句读; 读懂注释,疏通文意; 读出感情,理解主旨。
活动5 【活动】 <一>、朗读:  谁是读书王(竞赛)
1、读准字音:
邓骘 zhì 复辟 bì 谒 yè 见 遗 wè 涿 zhuō 郡
2、读准句读: pk朗读课文,同时注意老师标出的几个语句的节奏
大将军邓骘 / 闻其贤 / 而辟之 故 / 所举荆州茂才王密 / 为昌邑令
至夜 / 怀金十斤 / 以遗震 故旧长者 / 或欲令 / 为开产业
使后世 / 称为 / 清白吏子孙
3、齐读课文:
活动6 【活动】 <二>、读懂注释,疏通文意,精诚合作
1、自主疏通,结合注释,展开讨论
要求:1、3、5、7、9横排的同学向后转,面对面交流、讨论
2、检测学习效果 (字词释义)
方法:以抢答形式进行,并给每个小组计分,进行大比拼
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 辟:征召 举:推举,选拔
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迁:晋升或调动官职
当之郡 之:到,往 (迁移:总结“之”的用法)
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 故:从前、过去
谒见 谒:拜见
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怀:怀里揣着 遗:赠送
后转涿郡太守 转:调动(官职)
不亦厚乎 厚:丰厚
3、读译课文 (一人读,一人译) (略)
活动7 【活动】 <三>、整体感悟、理解主旨
问1/:文中写了杨震哪两个故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明:(1)、拒金 (2)、拒开产业
2/:由上可看出杨震有哪些特点?
明:廉洁自律 俭朴无私
3/:文章中作者用了哪些方法来刻画杨震?
明:(1)、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2)、通过人物的语言刻画人物形象
析:“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也就是常说的“天知、地知、我知、你知”,短短八个字形象刻画出了杨震拒绝贿赂的坚定态度。
(3)、通过对比刻画人物形象
活动8 【活动】 <四>、总结全文
主题思想:
文章通过记叙杨震的故事,表现了他身居高官却廉洁自律的品质。
活动9 【活动】 五、拓展延伸
问: 你知道“清官”还称什么吗?你能举出两个古代的“清白吏”吗?
明:青天、 良吏 、 廉吏 如:包拯、狄仁杰等
活动10 【活动】 六、讨论
杨震的故事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
(学生各抒己见,老师小结,最后以一首臧克家纪念鲁迅先生的《有的人》共勉。)
齐读: 有的人
——纪念鲁迅逝世十三周年有感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做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活动11 【练习】 七、课后作业
1、知识归类:关于任命、升调官职的词
(1)、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 (2)、举茂才
(3)、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4)、后转涿郡太守
2、一词多义:知
(1)、暮夜无知者 (2)、君不知故人
活动12 【活动】 附:板书
拒金 廉洁自律 侧面描写
杨震 正面描写 语言描写
拒开产业 俭朴无私 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