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做个保温杯 同步分层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7 做个保温杯 同步分层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0.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4-06 22:10: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7做个保温杯 同步分层练习
一、选择题
1.保温杯的内胆是双层的,而且两层之间是真空的,这主要是因为( )。
A.双层能让杯胆更重一些
B.真空可以减慢热量的散失
C.真空可以让杯中的热水温度更高
2.小刚发现一个有趣的生活现象:装有滚开水的杯子浸入水中比在同温度的空气中冷却得快;冰冻的肉在水中比放在同一温度的空气中解冻快。其中的科学原理是( )。
A.水是热的不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
B.水是热的不良导体,和空气比,水传热速度慢,散热也慢
C.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和水相比,空气传热速度慢,散热也慢
3.热水瓶内胆和许多不锈钢做的保温杯,能起到保温作用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内胆和不锈钢不容易传热
B.热水瓶内胆、保温杯是双层的,中间是空心的,传热能力极弱
C.热水瓶内胆、保温杯很厚,不传热
4.小蕾研究哪种保温方法的保温效果更好,将饺子汤倒入不锈钢杯中,保温效果最好的是( )。
A.盖上盖子的不锈钢杯
B.用毛巾包住没盖盖子的不锈钢杯
C.用毛巾包住盖上盖子的不锈钢杯
5.关于保温瓶的设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木塞能够隔绝内部物质与外界空气的接触,减少热传导与热对流
B.保温瓶内壁镀银,是为了减少热辐射
C.保温瓶瓶身部分是双层夹真空的设计,主要是为了让瓶胆轻一些
6.在大小、形状、厚度相同的四只杯子中同时倒入150毫升90℃的开水,放在同样的室温环境下,( )中的水凉得最快些。
A.玻璃杯 B.不锈钢杯 C.塑料杯 D.陶瓷杯
7.为提升保温杯保温效果,可以在保温杯双层内壁涂上( )。
A.亮银色 B.黑色 C.红色
8.使杯中热水凉得慢些,不合适的方法是( )。
A.加盖 B.加泡沫杯套 C.让杯子静置不动
9.下图的保温杯结构中,不包括( )设计。
A.双层隔热 B.真空隔热 C.加盖隔热
10.将两支同样的温度计静置在阳光下(如下图所示)。一段时间后,瓶外温度计示数与瓶内温度计示数相比( )。
A.瓶外示数大 B.瓶外示数小 C.无法比较
11.夏天,用棉布把棒冰盖起来,与棒冰暴露在阳光下相比,( )。
A.融化更快 B.融化得一样快 C.融化得慢
12.夏天到了,小古到便利店去买冰棒吃。他发现店里的冰柜上盖了“棉被”,这样做的目的是( )。
A.棉被可以产生热量 B.棉被能够传递热量 C.减缓外面的热量进入冰箱
二、判断题
13.保温杯只能起到减慢热量传递的作用,但事实上还是会发生热量的传递。( )
14.金属的导热性能比木头强,所以金属的保温效果也比木头更好。( )
15.冬天穿羽绒服感觉很暖和,是因为羽绒服能产生大量的热。( )
16.水杯用金属做外壳比用木料做外壳,保温性能要好一些。( )
17.保温杯能保温是因为保温杯能阻止热量向杯外传递。( )
18.用热的不良导体材料所做的杯子保温效果较好一些。( )
19.保温瓶内胆设计中将内壁镀银是为了减少热辐射。( )
20.玻璃暖瓶的内胆能够较好的保温,主要是因为双层内胆之间是真空的。( )
21.“保温”不仅能减缓物体的温度的变化,还能保持原来的温度。( )
22.保温杯之所以保温,它的设计尽量避开热传递的三种方式。( )
三、填空题
23.家里保温瓶上的木塞,是为了隔绝内部物质与外界空气的接触,减少 与 ;而镀银内壁则是为了减少 。
24.夏天,把冰块放入保温杯中,冰块融化的速度会 (填“减慢”或“加快”)。
四、连线题
25.制作保温杯时,我们要考虑减慢热量的传递。请将以下设计与对应的作用进行连接。
给杯子加密封的盖 减少热对流
用毛巾把杯子包起来 减少热辐射
在杯子内壁镀银 减少热传导
五、简答题
26.请你说说保温杯的保温原理。
27.通过对热传递的学习研究,我们的自制保温杯主要采用哪些方法使热水凉得慢一些?
六、实验题
28.根据保温效果实验记录,回答下面的问题。
杯子序号 杯子状况 开始温度 ℃ 10分钟后的温度℃ 20 分钟后的温度 ℃
1 无盖 95 65 50
2 外包毛巾、无杯盖 95 73 62
3 外包毛巾、加杯盖 95 81 74
4 嵌入泡沫塑料、加杯盖 95 85 80
注:以上几个杯子的材料和大小以及水量都相同。
(1)保温效果最好的是 号杯,保温效果最差的是 号杯。
(2)用2号杯子和3号杯子,是研究 对保温效果的影响。如果要研究不同外包材料对保温效果的影响,你会选择 号杯和 号杯。
(3)泡沫塑料属于 (填“热的良导体”或“热的不良导体”)。
(4)分析该实验的数据,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写出一点即可)]
七、综合题
29.杯子保温效果的研究。为了比较各种保温方法的保温效果,小科用几个大小相同的杯子进行研究。下面是他的实验记录表。
序号 保温方法 开始温度 10分钟后温度 20分钟后温度
1 无盖的塑料杯 95℃ 65℃ 30℃
2 无盖的不锈钢杯 95℃ 60℃ 40℃
3 塑料杯外包毛巾,无盖 95℃ 73℃ 62℃
4 塑料杯外包毛巾,加盖 一 一 。 95℃ 81℃ 74℃
5 塑料杯嵌入塑料泡沫,加盖 95℃ 85℃ 80℃
(1)分析数据,我发现保温效果最好的是 号杯子,我的理由是( )。
A.使用材料最多 B.20分钟后温度最高 C.温度下降最慢
(2)小科的记录表中有一个数据不合理,它是 °C,我的理由是: 。
(3)选择1号和2号杯子可以研究 对保温效果的影响。如果要研究杯子有无外包装对保温效果的影响,选择1号和 号杯 子。如果要研究杯子外包的材料对保温效果的影响,选择4号和 号杯子。
(4)通过以上实验数据分析,可得出杯子的保温效果与 、 和 有关。
(5)在本实验中,可能会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的因素不包括( )。
A.杯中的水量 B.用湿的毛巾 C.杯子的颜色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试卷第2页,共4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答案第2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1页
1.B
2.C
3.B
4.C
5.C
6.B
7.A
8.C
9.B
10.B
11.C
12.C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热传导 热对流 热辐射
24.减慢
25.
26.
保温杯内银色的杯胆能反射热水的辐射,杯胆和杯身的真空绝热层能阻断热力的传递,能使装在内部的液体延缓散热而不易传递热量,密封的杯身能阻止热对流,从而人们在数小时后使用,也不会感觉到热水温度的降低。
27.(1)选用不易传热的陶瓷杯或塑料杯;(2)用毛巾把杯子包起来; (3)给杯子加一个密封的盖;(4)把杯子嵌在泡沫塑料里。
28.(1) 4 1 (2)(有无) 杯盖 3 4
(3)热的不良导体
(4)①(1号和2号杯子比较,我发现)外包毛巾比不包毛巾的杯子保温效果更好。
②(2号和3号杯子比较,我发现)加杯盖比无杯盖的杯子保温效果更好。
③(3号和4号杯子比较,我发现)嵌入泡沫塑料比外包毛巾的杯子保温效果更好。 (或不同外包材料的杯子,保温效果也可能不同。)
29.(1) 5 B (2) 30 降温的速度是开始比较快,后来比较慢;不锈钢是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 (3)杯子材料 3 5 (4)杯子的材料 杯子有无加盖 杯子外有无外包装 (5)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