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项目负责人填写)
工作单位:???????昆阳二中 ???????????????????
项目名称
集体备课
项目负责人
尹海红
活动时间
4.26
活动地点
三楼小型会议室
活动主题
《竹影》?
主讲人
周文如?
?
参加对象
七年级语文备课组
申请学时
参加者1学时主讲人2学时
活动内容
及进程
4月26日七年级语文备课组全体教师集中在三楼小型会议室进行第二次集体备课。由周文如老师主备,全体七年级备课组语文教师共同参与备课。
教 学 设 计
教学三维目标突破
?知识与能力:理解课文内容,品味并积累优美的语句,领悟蕴含在孩子的童稚活动中的艺术和美。
过程与方法:通过速读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品味并积累优美的语句。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童真童趣,领悟蕴含在孩子游戏中的艺术和美。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
?体会文章表现的童真、童趣,领会蕴含在童稚活动中的艺术和美。学习文中生动形象的描写手法。?
难点
?初步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特点。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天真活泼、好问,对周围的事情总是充满兴趣,但缺乏对艺术的鉴赏能力,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欠强,需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并引导其发散思维联系到周围的事物中发掘身边的艺术美。
板书设计
?????????????竹影??????丰子恺??????????????
???????一、游戏(描竹影)
二、赏画(艺术和美)
中心:表现童真、童趣
教?? 学 预 设
设 计 意 图
?
?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谜语和儿歌。
???谜语:你有我有他也有,黑身黑腿黑黑头,灯前月下跟你走,就是从来不开口。(影子)???儿歌:影子在前,影子在后:影子是个小黑狗,常常跟着我;影子在左,影子在右,影子是个好朋友,常常陪着我。????每当我们唱起这样的儿歌,就想起自己的童年,想起和儿时的伙伴玩影子、玩各种有趣的游戏,从中获得了对生活的美好体验。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影子的文章——《竹影》,希望今天的学习对同学们有所启发。????二、检查预习
1、生字词:
弥漫??惬意??幽暗??口头禅??蘸色??徘徊??一缕??参差不齐
惬意:满意;称心;舒服。
包罗:包括(指大范围)
参差不齐:长短、文化、大小不齐;又引申为有差别,不一致。
2、作者介绍:?????学生交流收集的丰子恺的资料,讲述有关作者生活创作的故事。老师对学生的资料作适当的补充、整理(多媒体演示):
???名:丰子恺,原名丰润
???时:现代
???地:浙江崇德
???评:画家、散文家
???作:《缘缘堂随笔》、《率真集》等
???下面,就让我们从阅读作者的文章开始,走近丰子恺。
三、整体感知????
学生轻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思考问题:
1、题目是“竹影”,它是以写景为主,还是以写人物活动为主? 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课文内容。
???明确:以人物活动为主。叙述几个少年描竹影的充满童真、童趣的游戏。从中引出对中国画的艺术体验,从中获得了艺术美的发现。????2、本文除了写人物活动外,还涉及哪一方面的内容?作者在本文中究竟要表现什么样的中心???明确:对中国画的艺术体验。本文表现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
3、根据回答把文章分为两部分。(板书)
第一部分:(1—6)段:晚饭后,“我”和弟弟到屋后的院子乘凉,在游戏中爸爸引导我们走进艺术殿堂。
第二部分:(7—8)段:夜深人散,我欣赏竹画,心底升起对中国画的由衷爱意。
四、精读赏析,合作探究
1、课文写“我”和小伙伴看天看月看人影看竹影,充满童趣。你觉得哪些描写最为生动?为什么?
???明确:如:原来月亮已经在东天的竹叶中间放出她的清光。院子里的光景已由暖色变成寒色,由长音阶(大音阶)变成短音阶(小音阶)了。
大家蹲下去,用木炭在水门汀上参参差差地描出许多竹叶来。
……
?(此题让学生注意课文充满儿童情趣的描写,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加深认识。主要根据学生自己的体会来完成练习,答案不能强求一致。)
2、课文描写几个孩子正在争论当中,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华明的注意力却转向了别处”,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明确:孩子们对这个世界非常好奇,吸引他们的事情多得很,我们不能要求他们像成年人一样专注。
3、“爸爸”在文中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他的主要优点是什么?
???明确:爸爸是一个宽厚的长者的形象,他尊重孩子们的兴趣,并积极地加以鼓励和引导,是孩子们的良师益友。
4、爸爸从孩子的游戏引入艺术的教育,游戏和艺术有什么关系?
???明确:关于艺术的起源,有一种学说认为艺术产生于游戏之中,当然这种“游戏”指的是不带任何功利目的“自由的精神游戏”。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的游戏可以说和这种精神的游戏相似。了解人类艺术的发生,对我们正确地认识和理解儿童的艺术活动具有借鉴作用,孩子们的游戏之中蕴藏着他们独特的“艺术创造”。?
五、比较鉴赏:
????在一位独具慧心的艺术启蒙人“爸爸”的引领下,“我”和伙伴们从一次无意的游戏,走进了艺术的殿堂,并领略了中国画与西洋画各自的魅力。下面让我们借这次语文课。也来简单欣赏一下东西方文化不同的艺术魅力。 (多媒体展示几幅中国画和西画)
???明确:西洋画像照相,中国画像符号;西洋画重写实,中国画重写意,重神似而不重形似。(中国画与西洋画的区别,是一个很专一的理论,教师如果过多解释,反而会“越描越黑”。借助多媒体的视听效果,加以音乐的陪衬,学生凭借自身的审美力、想像力,去感悟艺术的美。同时,扩充艺术的欣赏内容,也增加了语文课的容量,使学生得到艺术的熏陶,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六、口语交流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过快乐的童年,也做过许多充满童趣的游戏。但当时没能像作者那样从中获得艺术美的体验,所以大多已成了过眼烟云,学了这篇文章,你现在回过头来想想,你儿时做过的哪一个充满童稚的游戏也是可以让你获得类似的发现、体验的?后来它发芽成长了吗?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找一两个同学起来谈谈)七、课堂小结 :
????一去不返的童年是美好的,只要你拥有一颗童心,你就能拥有阳光般的快乐;只要你拥有一双敏锐的眼睛,你就会发现在平凡的生活中,美无处不在。罗丹也曾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希望同学们能走进生活这个语文大课堂,用你们的慧眼去发现、去描绘、去赞美生活的美。八、布置作业:??
?????作业本练习
?
激发学生兴趣
进入学习状态
?
?
?
?
?
指导识记,积累基础知识
?
?
?
?
?
了解作者,教学生记忆文学常识的方法
?
?
?
?
?
?
?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
设置问题,指导学生概括课文的能力
理解选材要扣中心
?
?
?
理清文章的思路
?
?
?
?
训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品味并积累优美的语句,教给学生学习规律和方法
?
?
提出疑问共同探究
培养学生质疑能力
?
学会概括人物的形象了解家长对孩子的引领作用
?
?
从游戏引入艺术的教育,意在让学生领会游戏中蕴含着艺术,进一步激发学生关注生活,从生活中发现美。
?
?
?
?
加深学生对艺术和美的领悟
?
?
?
培养学生感受生活,表达生活的能力
?
?
?
总结本节课教学内容
?
?
?
?
?
?
?
活动反思
与建议
1.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在授课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探究、思考,要让学生在自己的品味中体会童真童趣,领会蕴含在童稚活动中的艺术和美。
2.预想是挺好的,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我发现还是挺难得。开篇谜语激趣,导入新课设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学习本文的热情,可为下面环节的展开作一个良好的心理准备。但后半部分课文大段的对绘画知识的叙述,更让人觉得枯燥。此外,感觉讲课过程中很多细节问题处理的不是很好,有些程式化,究其原因可能还是我最文本吃的不透,所以驾驭起来比较困难吧。
3.语文教学方法是很多,不管什么方法,目的只有一个促进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设计思路,体现教师个人对文本的理解和带有倾向性的认识,体现教师个人的意志,而实际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是多元的、个性化。有时我们教师设计环节会限定学生思考的范围和活动领域。如何正确、适度地使用教学方法,并把他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有机结合起来,需要我们语文老师在日常教学中进行探索。
过程确认
?
????????????????????????????????????科研处负责人签字:陈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