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启用前
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卷(冀教版)
数学
考试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 客观题
阅卷人 一、单选题(本大题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得分
1.陈老师买了13 副羽毛球拍,花了390 元;又买来6简羽毛球,每筒12个,每筒48元。王老师一共花了多少钱?解决这道题需要用到的信息是( )。
A.390元,6筒,12个,48元
B.390元,48元
C.390元,6筒,48元
D.13副,390元,6筒,12个, 48元
2.下面各数中,最接近8.08万的数是( )
A.8.081万 B.8.0801万 C.8.079万
3.下面三组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的是( )。(单位:厘来)
A. B.
C. D.
4.下面各数中的“2”表示的意义和其他两个数中的“2”表示的意义不同的是( )。
A.5.42 B.0.02 C.0.672
5.从左面看,与其他立方体看到的形状不一样的是( )。
A. B.
C. D.
6.李芳在证实运算定律时是这样想的(如图),她要证实的是( )。
A.乘法分配律 B.加法交换律 C.乘法结合律
7.公司给妈妈分苹果,20千克以内(包括20千克)每千克按a元收费,超过20千克的部分,每千克收b元,妈妈要了35千克苹果,应付多少元?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为( )。
A.35b B.35a+35b C.20a+15b
8.用一条线段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分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梯形,最多有( )条这样的线段。
A.1 B.2 C.4
9.四年级同学进行百米跑比赛,其中有四位同学成绩如下:甲18.5秒,乙12.1秒,丙15.1秒,丁13.08秒,第一名应为( )。
A.甲 B.乙 C.丁
10.合理运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计算简便。以下计算中末运用乘法分配律的是( )。
A.9×a﹣a×5=(9﹣5)×a
B.24×(5+12)=24×17
C.35×102=35×100+35×2
阅卷人 二、判断题(本大题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得分
11.小数位数越多,这个小数就越大。( )
12.观察一个物体,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图形可能相同。( )
13.三位数乘最大的两位数,积一定是五位数。( )
14.大于0.5小于0.6的两位小数有10个。( )
15.从同一个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看到的图形可能一样。( )
阅卷人 三、填空题(本大题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得分
16.小淘气在用计算器计算“198×27”时,发现按键“7”坏了,如果还想继续使用这个计算器,你会怎样计算?请列出算式 。
17. 是由 个小正方体摆成的,是从 面看到的图形,是从 面看到的图形。(填“前”“左”或“上”)
18.两个数相乘的积是45,其中一个乘数乘2,另一个乘数扩大为原来的5倍,则积是 .
19.一个三位小数四舍五入后得到的近似数是11.8。这个三位数最大是 ,最小是 。
20.在许多建筑中,经常可以见到三角形,是因为三角形具有 。
21.用字母表示数可以简明地将数量关系表示出来。小丽今年a岁,妈妈今年(a+27)岁,再过n年后,他们相差 岁。
22.在横线上填上“>”“<”或“=”。
11×(4×25) (11+4)×25 200﹣198 200﹣200+2
360÷4÷90 360×4÷90 48×51 48×50+48
180÷6÷3 180÷(6×3) 32×98 32×100﹣32×2
23.用0、1、2、3、4这五个数字组成一个两位数和一个三位数,要使乘积最大,应是 × ;要使乘积最小,应是 × 。
24.19元6分= 元 360kg= t 1.32m= m cm 0.42dm2= cm2
25.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太平洋西侧的马里亚纳海沟,如果以“千米”为单位,它最大深度的数据由11个一、3个百分之一和4个千分之一组成,这个数写作 ,读作 。
阅卷人 四、计算题(23分)
得分
26.口算下列各题。
25×4= 9×9÷9×9= 39÷39×7= 99×6+6=
75+25×4= 0÷5+95= 10×5.87= 89.71÷100=
27.列竖式计算
614×26= 509×38= 308×70=
260×14= 60×290= 71×211=
阅卷人 五、解决问题(本大题6个小题,共42分)
得分
28.小兰买了1本《数学世界》和1本《童话世界》她付款20元,营业员找给她2.7元,已知《童话世界》的单价是7.8元。《数学世界》的单价是多少元?
29.甲乙两个工程队合修一条公路,甲队平均每天能修92米,乙队平均每天能修108米。按这样的速度计算,6月份他们共修路多少千米?
30.某市对小学生视力进行抽检,平均每100名学生中正常视力人数为48人,这个市约有小学生5万人,正常视力的人数大约是多少人?
31.实验小学四(1) 班有学生42人,春游时一起乘船游览南湖。怎样租船最省钱?最少需要多少钱?
大船每只可坐10人,租金90元; 小船每只可坐6人,租金70元。
32.两辆汽车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一辆每时行65千米,另一辆每时行70千米。3时后两车仍未相遇且相距55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3.超市在六一儿童节举行优惠购物活动,购买一种巧克力饼干的优惠方案如下:
购买数量/盒 1﹣10 11﹣20 21﹣30
单价/(元/盒) 125 110 90
(1)四年级一班购买12盒这样的巧克力饼干,应付多少元?
(2)四年级二班购买10盒这样的巧克力,如果和一班合起来购买,二班可以节省多少元?
答案解析部分
1.C
解:解决这道题需要用到的信息是:390元,6筒,48元。
故答案为:C。
王老师一共花的钱数=陈老师买羽毛球拍花的钱数+又买来羽毛球的筒数×每筒的单价。
2.B
解:A项:8.081万-8.08万=0.001万;
B项:8.0801万-8.08万=0.0001万;
C项:8.08万-8.079万=0.001万;
0.001万>0.0001万。
故答案为:B。
分别计算出各项数与8.08万的差,差最小的最接近8.08万。
3.B
解:3+3=6。不符合三角形三边关系。
故答案为:B。
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据此逐项判断即可。
4.C
选项A,5.42的“2”在百分位上,表示2个百分之一;
选项B,0.02的“2”在百分位上,表示2个百分之一;
选项C,0.672的“2”在千分位上,表示2个千分之一。
故答案为:C。
根据整数、小数的数位顺序表可知,小数点左边的是整数部分,整数部分的第一位是个位,计数单位是个,第二位是十位,计数单位是十,第三位是百位,计数单位是百,第四位是千位,计数单位是千,第五位是万位,计数单位是万,……;小数部分的第一位是十分位,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第二位是百分位,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第三位是千分位,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同一个数字,所在的数位不同,表示的意义也不同,据此解答。
5.C
从左面看,与其他立方体看到的形状不一样的是第三个图形。
故答案为:C。
第一、第二、第四个图形从左面看到的形状都是两竖列,左边的竖列是两个正方形,右边的竖列是一个正方形;第三图形从左面看到的形状也是两竖列,但是左边的竖列是一个正方形,右边的竖列是二个正方形。
6.A
解:她要证实的是乘法分配律。
故答案为:A。
乘法分配律:一个数乘两个数的和,等于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结果不变。
7.C
解:应付(20a+15b)元。
故答案为:C。
20千克以内每千克的收费×20千克+超过20千克部分每千克的收费×超过20千克部分的质量=一共应付的钱数。
8.C
解:最多有4条这样的线段。
故答案为:C。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梯形是指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
9.B
解:18.5秒>15.1秒>13.08秒>12.1秒,第一名应该是乙。
故答案为:B。
路程相等, 用的时间少的跑得快。
10.B
解:末运用乘法分配律的是24×(5+12)=24×17。
故答案为:B。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等于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11.错误
解:举例:1.23456<9.1,所以小数的大小,不是根据小数的位数比较的,要看具体的数字;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小数比较大小,先比较小数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这个小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十分位,十分位大的这个小数就大,如果十分位相同,就比较百分位,百分位大的这个小数就大,......,依次类推。
12.正确
解:观察一个物体,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图形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观察一个物体,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图形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13.错误
三位数乘最大的两位数, 例:100×99=9900,积是四位数。
故答案为:错误。
三位数乘最大的两位数,积可能是四位数,也可能是五位数,据此说明即可判断。
14.错误
解:大于0.5小于0.6的两位小数有0.51、0.52、0.53、0.54、0.55、0.56、0.57、0.58、0.59共9个。
故答案为:错误。
小数比较大小,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再比较小数部分十分位上的数,十分位上的数大的就大,如果十分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百分位上的数······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15.正确
从同一个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看到的图形可能一样,例如圆柱和球体看到的图形是圆形,所以这种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从同一个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即从上面观察圆柱和球体看到的是圆形,即可得出答案。
16.198×3×9
解:198×27
=198×3×9
=594×9
=5346。
故答案为:198×3×9。
因为27=3×9,所以可以把27分成3与9的积,198×27=198×3×9。
17.4;上;前或左
根据图中观察,第一层有三个,第二层有1个,总共有四个小方块, 是从上面看得到的图形, 是从前或左看到的图形。
故答案为:4,上,前或左。
按照层或列分析有几个方块,再根据看的方向确定视图。
18.450
解:45×(2×5)
=45×10
=450。
故答案为:450。
一个乘数乘2,另一个乘数扩大为原来的5倍,则积扩大为原来的2×5=10倍。
19.11.849;11.750
解:这个三位数最大是11.849,最小是11.750。
故答案为:11.849;11.750。
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看需要保留的下一位数,是0~4舍去,是5~9向前一位进一。
20.稳定性
解:在许多建筑中,经常可以见到三角形,是因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故答案为:稳定性。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21.27
解:a+27-a=27(岁)
故答案为:27。
妈妈今年年龄-小丽今年的年龄=他们的年龄差,这个年龄差永远不变。
22.>;=;<;=;=;=
解:11×(4×25)=44×25,(11+4)×25=15×25,11×(4×25)>(11+4)×25 ,
200﹣198=200-(200-2)=200﹣200+2,
360÷4<360×4,360÷4÷90<360×4÷90 ,
48×51=48×(50+1)=48×50+48,
180÷6÷3=180÷(6×3) ,
32×98=32×(100-2)=32×100﹣32×2。
故答案为:>;=;<;=;=;=。
第一空: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大的积也大;
第二空:减去两个数的差,等于减去第一个数,加上第二个数;
第三空:除数不变,被除数大的商也大;
第四空:一个数乘两个数的和,等于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结果不变;
第五空: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第六空:一个数乘两个数的差,等于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减,结果不变。
23.41或32;320或410;234;10
根据分析可得:41×320=13120,32×410=13120,乘积最大是41×320或32×410;
104×23=2392,204×13=2652,234×10=2340,乘积最小是234×10。
故答案为:41或32;320或410;234;10。
根据因数×因数=积,要使乘积最大,那么两数应尽可能大,先把0放在个位,剩下4个数字组成两个两位数,和一定,两数越接近乘积越大;要使乘积最小,和一定的情况下,要让两数不接近,结果需要尝试,据此解答。
24.19.06;0.36;1;32;42
19元6分=19.06元;
360kg=360÷1000=0.36t;
1.32m=1m32cm;
0.42dm2=0.42×100=42cm2。
故答案为:19.06;0.36;1;32;42。
根据1元=100分,1t=1000kg,1m=100cm,1dm2=100cm2,高级单位的数×进率=低级单位的数,低级单位的数÷进率=高级单位的数,据此进行换算。
25.11.034;十一点零三四
解:这个数写作:11.034;读作:十一点零三四。
故答案为:11.034;十一点零三四。
小数点的左边是整数部分,表示几个一,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表示几个0.1,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是百分位,表示几个0.01,小数点右边第三位是千分位,表示几个0.001······;小数的读法:整数部分是“0”的读作“零”;整数部分不是“0”的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顺次读出每一位上的数字。
26.
25×4=100 9×9÷9×9=81 39÷39×7=7 99×6+6=600
75+25×4=175 0÷5+95=95 10×5.87=58.7 89.71÷100=0.8971
一个非0的数乘(除以)10,小数点向右(左)移动一位;一个非0的数乘(除以)100,小数点向右(左)移动两位;一个非0的数乘(除以)1000,小数点向右(左)移动三位;
两位数乘一位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起,用一位数分别去乘两位数每一位上的数;
四则混合运算,先算第二级运算,再算第一级运算。
27.解:614×26=15964
509×38=19342
308×70=21560
260×14=3640
60×290=17400
71×211=14981
三位数乘两位数,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两位数的每一位数分别与三位数相乘,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除数是两位数,用两位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就试除前三位数,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每次除后余数要比除数小。
28.解:20-2.7-7.8
=17.3-7.8
=9.5(元)
答: 《数学世界》的单价是 9.5元。
根据题意,先用20减去2.7求出买书用去多少钱,再减去买 《童话世界》的 价钱,就是《数学世界》的单价。
29.解:6月份=30天
(92+108)×30
=200×30
=6000(千米)
答:6月份他们共修路6000千米。
6月份他们共修路的长度=(甲队平均每天修的米数+乙队平均每天修的米数) ×修的时间。
30.解:48×(50000÷100)
=48×500
=24000(人)
答:正常视力的人数大约是24000人。
5万是100的500倍,5万人正常视力的人数是100人正常视力人数的500倍;100名学生中正常视力人数×500倍=5万人正常视力的人数。
31.解:90÷10=9 (元)
70÷6=11 (元) ……4 (元),大船省钱,
42÷10=4 (只) ……2 (人),
4只大船1只小船共需: 4× 90+70
=360+70
=430 (元),
3只大船2只小船共需: 3×90+2×70
=270+140
=410 (元)
430元>410元
答:租3只大船和2只小船最省钱。最少需要410元。
租3只大船和2只小船最省钱。最少需要的钱数=大船的单价×大船的数量+小船的单价×小船的数量。
32.解:(65+70)×3+55
=135×3+55
=405+55
=460(千米)
答:甲、乙两地相距460千米。
两辆车行驶的速度和×行驶的时间=行驶的路程,行驶的路程+相距路程=甲、乙两地相距的路程。
33.(1)解:110×12=1320(元)
答:应付1320元。
(2)解:(125-90)×10
=35×10
=350(元)
答:二班可以节省350元。
(1)应付的钱数=11~20盒的单价×购买的盒数;
(2)二班可以节省的钱数=(1~10盒的单价-21~30盒的单价)×购买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