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启用前
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卷(冀教版)
数学
考试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 客观题
阅卷人 一、单选题(本大题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得分
1.8:20上第一节课,每节课40分钟,下课时间是( )。
A.8:55 B.9:00 C.9:05 D.9:10
2.“348”的“4”表示( )。
A. B. C.
3.给琪琪选书桌,选( )高最合适。
A.3分米 B.7分米 C.10米
4.下面的数中,除以6没有余数的是( )
A.16 B.36 C.52
5.在下面各数中,最接近900的数是( )
A.899 B.979 C.815
6.10枚1元硬币大约叠起来厚2厘米,1000枚硬币叠起来厚( )。
A.2米 B.20米 C.200米 D.2000米
7.在算盘的百位上拨了1颗上珠和3颗下珠,表示( )
A.4个百 B.4个十 C.8个百
8.分针走一圈是:( )
A.1分钟 B.1小时 C.12小时
9.钟面上的分针从8走到10,走了( )
A.2分 B.10分 C.2时
10.淘气的身高是152( )
A.米 B.分米 C.厘米
阅卷人 二、判断题(本大题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得分
11.9分米+10厘米=10分米 ( )
12.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余数可以等于除数。( )
13.用4根小棒就能拼出一个正方形。( )
14.妈妈将22颗糖果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人分到4块,还剩2块。( )
15.在算盘上表示305需要8个珠子。( )
阅卷人 三、填空题(本大题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得分
16.10张纸摞起来大约厚1毫米,100张这样的纸摞起来大约厚 厘米,1000张摞起来大约厚 厘米。
17.在1000、604、209、600、507、890中,一个零也不读的是 ,只读一个零的是 。
18.在△÷○=8……4中,○最小是 ;在△÷8=4……□,□最大的是 。
19. 在统计中,经常用画正字的方法来记录数据,如 13 个记为:正正 ,9 根记为 ,16 个记为 。
20.在横线里填上“>”“<”或“=”。
608 806 909 990 1m 11dm
1千米 1000米 7400 七千四百
21.4分米= 厘米 5000米= 千米
一棵树高大约8 火车每小时行驶30
22.8个百和5个一合起来是 ,一万里面有10个 。
23.用5颗珠子在计数器上拨数,拨出最大的三位数是 ,最小的三位数是 ;如果同样的珠子在算盘上拨数,最大的三位数是 ,最小的数是 。
24.在横线上填上>、<或=
392 293 4020 4002 50分 1时 5时 100分
3050 3505 999 1000 2时 120分 60秒 1分
25.□÷8=5......□,余数最大是 ,当余数最大时,被除数是 。
阅卷人 四、计算题(23分)
得分
26.直接写出得数
20+800= 5600-5000= 6080-80= 9+300=
24÷6= 8×7= ( )÷9=3 45÷5=
600-200= 30+6000= 500+5000= 1000-400=
27.列竖式计算。
①60÷7= ②48÷8=
③59÷6= ④75÷9=
阅卷人 五、解决问题(本大题6个小题,共42分)
得分
28.小胖全家去超市购物,买牛奶用去123元,买饼干用去78元,买图书用去77元,小胖全家购物一共用去多少元?
29.一个皮球12元,一本《故事书》7元,小兰拿50元买一个皮球后,剩下的钱还能买几本《故事书》?还剩多少元?
30.春光明媚日,读书正当时。二年级(1)班举办“不负春光·不负时光”读书活动。
(1)二年级(1)班一共38人,每个读书小组最多安排5人,至少安排几个小组
(2)全班一共有60本书,平均分给每个小组,每个小组最多可以分得几本书 还剩几本
31.小红参加了旅游团,照了72张照片,送给好朋友26张,如果把余下的放在相册里,每8张照片放1页,至少要放几页?
32.小明家离学校有40分钟的路程,他要在8:35赶到学校,最晚应在几时几分从家出发?
33.有26颗糖果,装在不同的盒子里。
(1)如果都用小盒装,可以装几盒?还剩几颗?
(2)如果都用大盒装,用几个大盒可以将全部的糖果装起来?
答案解析部分
1.B
解:8时20分+40分=9时。
故答案为:B。
下课时间=上课时间+每节课的时间。
2.B
解:“348”的“4”表示4个十,在十位上画4颗珠子。
故答案为:B。
四位数千位上的数表示几个千,百位上的数表示几个百,十位上的数表示几个十,个位上的数表示几个一。
3.B
书桌选7分米高最合适。
故答案为:B。
1米=10分米,3分米太矮,7分米正好,10米太高。
4.B
解:A项:16÷6=2······4;
B项:36÷6=6;
C项:52÷6=8······4。
故答案为:B。
依据9以内的乘法口诀计算。
5.A
解:A项:900-899=1;
B项:979-900=79;
C项:900-815=85;
85>79>1,则899最接近900。
故答案为:A。
分别计算出各项数与900的差,差最小的最接近900。
6.A
7.C
8.B
9.B
解:(10-8)×5
=2×5
=10(分)。
故答案为:B。
分针走的分钟数=分针走的大格个数×5。
10.C
解:淘气的身高是152厘米。
故答案为:C。
根据实际生活经验以及题干中的具体数据来选择。
11.正确
解:9分米+10厘米=9分米+1分米=10分米。
故答案为:正确。
10厘米=1分米,然后再相加。
12.错误
解: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余数要比除数小,原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要比除数小,如果余数和除数相等,商要再加上1。
13.错误
用4根长度相等的小棒就能拼出一个正方形。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正方形四条边长度相等,因此这4根小棒的长度相等时才能拼出一个正方形。
14.正确
解:22÷5=4(块)······2(块)。
故答案为:正确。
每人分的块数=糖果的总块数÷平均分的人数,余数是还剩下的块数。
15.错误
在算盘上表示305需要4个珠子。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算盘上一颗上珠表示5,一颗下珠表示1。305需要在百位上拨3颗下珠,个位上拨1颗上珠。
16.1;10
解:1×10=10(毫米)
10毫米=1厘米
10×1=10(厘米)。
故答案为:1;10。
100张是10张的10倍,100张这样的纸摞起来大约的厚度=10张的厚度×10,然后单位换算;1000张是100张的10倍,1000张摞起来大约的厚度=100张的厚度×10。
17.1000、600、890;604、209、507
解:1000读作:一千,604读作:六百零四,209读作:二百零九,600读作:六百,507读作:五百零七,890读作:八百九十。所以一个零也不读的是:1000、600、890,只读一个零的是:604、209、507。
故答案为:1000、600、890;604、209、507。
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不读出来,其他数位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18.5;7
在△÷○=8……4中,○最小是5;在△÷8=4……□,□最大的是7。
故答案为:5;7。
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余数要小于除数。余数最大比除数小1,除数最小比余数大1。
19.;
解:9÷5=1(个)······4(画),记作:;
16÷5=3(个)······1(画),记作:。
故答案为:;。
可以画“正”字的个数=总个数÷每个“正”字的笔画数。
20.<;<;<;=;=
解:608<806;
909<990;
1米=10分米,所以1米<11分米;
1千米=1000米;
7400=七千四百。
故答案为:<;<;<;=;=。
四位数比较大小,千位上的数大的就大;如果千位上的数相同,百位上的数大的就大;如果百位上的数相同,十位上的数大的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数相同,个位上的数大的就大;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单位换算后再比较大小;
万以内数的读法:从高位读起,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21.40;5;米;千米
解:4分米=40厘米;
5000米=5千米;
一棵树高大约8米;
火车每小时行驶30千米。
故答案为:40;5;米;千米。
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据此单位换算;
根据实际生活经验以及题干中的具体数据来进行填空。
22.805;千
23.500;104;900;104
24.>;>;<;>;<;<;=;=
25.7;47
解:8-1=7
8×5+7=47。
故答案为:7;47。
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最大=除数-1;此时,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26.
20+800=820 5600-5000=600 6080-80=6000 9+300=309
24÷6=4 8×7=56 27÷9=3 45÷5=9
600-200=400 30+6000=6030 500+5000=5500 1000-400=600
27.解:①60÷7=8······4
②48÷8=6
③59÷6=9·······5
④75÷9=8······3
依据9以内的乘法口诀分别计算出结果。
28.解:123+78+77
=201+77
=278(元)
答:小胖全家购物一共用去278元。
29.解:(50-12)÷7
=38÷7
=5(本)······3(元)
答:剩下的钱还能买5本《故事书》,还剩3元。
剩下的钱还能买《故事书》的本数=(小兰拿的钱数-皮球的单价)÷《故事书》的单价,余数是还剩下的钱数。
30.(1)38÷5=7(个)……3(人)
7+1=8(个)
答:至少安排8个小组。
(2)60÷8=7(本)……4(本)
答:每个小组最多可以分得7本书,还剩4本。
(1)用总人数除以每个小组最多安排的人数求出商和余数,由于余下的人还需要安排一个小组,所以用商加上1即可求出至少安排的小组数;
(2)用书的总数除以平均分的小组数,求出商和余数,商就是每个小组最多可以分得的本数,余数是还剩的本数。
31.解:(72-26)÷8
=46÷8
=5(页)……6(张)
6+1=7(页)
答:每8张照片放1页,至少要放7页。
至少要放的页数=(小红参加旅游团照的照片张数-送给好朋友的张数)÷平均每页放的张数,如果有余数,放的页数再加1页。
32.8时35分-40分=7时55分
答:最晚应在7时55分从家出发。
33.(1)解:26÷5=5(盒)······1(颗)
答:可以装5盒,还剩1颗。
(2)解:26÷8=3(个)······2(颗)
3+1=4(个)
答:用4个大盒可以将全部的糖果装起来。
(1)可以装的盒数=糖果的总颗数÷平均每个小盒装的颗数,余数是还剩下的颗数;
(2)全部把糖果装起来需要大盒的个数=糖果的总颗数÷平均每个大盒装的颗数,如果有余数,大盒的个数再加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