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 东北民歌《茉莉花》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欣赏 东北民歌《茉莉花》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花城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05-23 13:16: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东北民歌《茉莉花》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演唱东北民歌《茉莉花》,明确歌曲的速度,风格特征。讨论学习不同地方的《茉莉花》的风格特点。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把握歌曲演唱时的情绪及表现音乐情感的能力。
情感目标:在课堂活动中,使学生感受集体协作的力量,并培养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歌曲的演唱,使之能唱出东北民歌的特点。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学习比较不同地方音乐的风格特点。
课前准备:
钢琴、音响、图片、手绢花
教学方法:
演示法、讨论法、教授法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东北二人转的旋律来吸引学生,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思考回答这个是什么地方的音乐,以此导入新课东北民歌《茉莉花》。
2. 板书课题:东北民歌《茉莉花》
(二)合作学习
1.学习与体验
学唱歌曲、体验情感
(1)教师范唱。并要求学生用节奏帮老师伴奏。(老师先教学生打二拍子,一拍拍手,一拍拍腿)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相互合作的的能力,也有助于对乐曲节奏的熟悉。
(2)教师用钢琴弹奏《茉莉花》,同学们再次熟悉这首歌曲的旋律。
(3)请同学们跟着钢琴哼唱歌曲的旋律。
(4)填唱歌词,并引导学生运用下滑音来处理表现歌曲情感,使歌曲的演唱更完美。让学生在歌唱中体验,体验中感悟,更好的理解《茉莉花》,产生美好的艺术形象,在这一教学环节中解决本课的重点。
2.感受与比较:
播放学习过的第一首中国民歌《茉莉花》乐曲,让学生感受并比较与东北民歌《茉莉花》的异同。并说说理由,学生分组讨论回答。比较中感受歌曲旋律,感知民族音乐的地方特色,以此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
3.展示、质疑、点拨
请学生讨论选择何种形式来表现歌曲《茉莉花》。
根据学生现有演唱知识的积累在老师指导下选择不同的表现形式,如:独唱、对唱、边跳边唱等。(教师也可以帮助学生编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
在这一实践活动中,教师将全面关注学生,给学生及时的指导和恰当的鼓励,并引导学生相互评价,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三)拓展欣赏
(1)江苏民歌《茉莉花》并说说乐曲的特点。(旋律流畅、委婉抒情)
(2)欣赏萨克斯独奏曲《茉莉花》。
教师随着音乐讲解:这是一首由美国作曲家肯尼·基改编和吹奏的萨克斯曲。改编体现了西方人对中国民歌的热爱和理解。也充分说明了音乐是无国界的。
(3)钢琴独奏《茉莉花》由江苏民歌改编的。主要增添了左手的弹奏部分,跟歌曲的伴奏不同,弹奏模拟了民歌中的常见的对歌形式,此起彼伏,好似一对姐妹有音乐的语言促膝长谈,娓娓动听。
(四)课堂小结:
学生讨论总结,教师补充。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