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庄子二则:呆若木鸡》 教学设计 (2)

文档属性

名称 26.《庄子二则:呆若木鸡》 教学设计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5-23 22:13: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6.《庄子二则:呆若木鸡》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掌握文言字词及用法。
2、熟读记忆,提高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结合注解翻译文意。
2、采用学生合作讨论探究的方法进行研读。
情感、态度价值观:1、学习寓言所阐明的道理。
2、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寓意,体会为人处世的方法。
2学情分析
我所执教的九年级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已养成了独立预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学生能独立完成文言文的字词梳理,理解大意,在老师的引导下,阐明自己的观点,并做到当堂掌握。
3重点难点
积累文言字词,理解寓言所阐明的道理。
理解寓言所阐明的道理。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呆若木鸡
【情景导入】
请学生讲《庄子》中的成语故事。
《东施效颦》
说春秋时候,越国有个名叫西施的姑娘,她非常美丽、漂亮,一举一动也很动人。他有心口疼的疾病,犯病时总是用手按住胸口,紧皱眉头。因为人们喜欢她,所以她这副病态,在人们眼里也妩媚可爱,楚楚动人。 西施的邻村有个丑姑娘叫东施,总是想方设法打扮自己。有一次在路上碰到西施,见西施手捂胸口,紧皱眉头,显得异常美丽。她想难怪人们说她漂亮,原来是做出这种样子。如果我也做这个姿势,肯定就变漂亮了。于是她模仿西施的病态。结果人们见了原来就丑的她,现在变成这种疯疯癫癫的样子,象见了鬼一样,赶紧把门关上。
《朝三暮四》
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养猴子的老人,他在家中的院子里养了许多猴子。日子一久,这个老人和猴子竟然能沟通讲话了。这个老人每天早晚都分别给每只猴子四颗栗子。几年之后,老人的经济越来越不充裕了,而猴子的数目却越来越多,所以他就想把每天的栗子由八颗改为七颗,于是他就和猴子们商量说:“从今天开始,我每天早上给你们三颗栗子,晚上还是照常给你们四颗栗子,不知道你们同不同意?”猴子们听了,都认为早上怎么少了一个?于是一个个就开始吱吱大叫,而且还到处跳来跳去,好像非常不愿意似的。老人一看到这个情形,连忙改口说:“那么我早上给你们四颗,晚上再给你们三颗,这样该可以了吧?”猴子们一听,早上的栗子又由三个变成四个,跟以前一样,就高兴地在地上翻滚起来。
活动2【讲授】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
自学指导(一)
1、自学范围:《呆若木鸡》
2、自学方式:听录音,独立思考。
3、自学时间:15分钟
4、自学要求:
(1)听课文录音,听准字音节奏。注意这几个字的读音:渻 鸡已乎 恃
无敢应
(2)自由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A、解释下列字
鸡已乎 恃气 犹应响影
疾视 无变
德全 反走
b、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未也,方虚骄而恃气
未也,犹应响影
未也,犹疾视而盛气
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
自学指导(二)
1、自学范围:《呆若木鸡》
2、自学方式: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
3、自学时间:15分钟
4、自学要求:
a、纪渻子对斗鸡的观察分为哪几个阶段?
b、纪渻子通过对斗鸡的观察训练,认为“几 矣”,文中反映出“几矣”原因的句子应是哪句?
c、纪渻子养的鸡能使“异鸡无敢应者”,主要得益于什么?文中的“德全”你如何理解?
d、你认为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二、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生:自学。
师:巡视。
【互动明理】
自学指导一
1、读音 渻shěng 鸡已乎yǐ 恃shì 无敢应yìng
2、解释下列字
鸡已乎 停止,这里解释为训练完 恃气 毕
犹应响影 仍然 影子 疾视 怒目而视
无变 没有反应 德全 精神
反走 转身逃跑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未也,方虚骄而恃气 还没有,它还虚浮骄矜,自大得不得了。
未也,犹应响影 还不行, 它还是听见响声就叫,看见影子就跳。
未也,犹疾视而盛气 还不成,还是目光犀利,盛气凌人。
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 差不多了。别的鸡即使在它面前打鸣,它也无动于衷,
自学指导(二)
a、纪渻子对斗鸡的观察分为哪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方虚骄而恃气。
第二阶段:犹应响影。
第三阶段:犹疾视而盛气。
第四阶段: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
b、纪渻子通过对斗鸡的观察训练,认为“几 矣”,文中反映出“几矣”原因的句子应是哪句?
“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
c、纪渻子养的鸡能使“异鸡无敢应者”,主要得益于什么?文中的“德全”你如何理解?
德才兼备 精神凝寂
“德全”
聚精会神 修炼成性
d、你认为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为人要去掉骄傲盛气,扎扎实实修养自身。
遇事要细心观察,认真分析,要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欲速则不达,勿急于求成。
做任何事情都要全身贯注,专心致志,精神要达到最高境界。
强调人的精神因素,精神因素是人的诸多因素中的首要因素。
活动3【活动】活动
【运用提升】
你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原天地之美,达万物之理。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也。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知道关于庄子的哪些名言警句?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活动4【练习】练习
【目标检测】
1、检测时间:6分钟
2、检测要求:所有的同学完成全部内容;
阅读《呆若木鸡》,回答下列问题。
(1)解释加粗词。
犹 无敢应者 几矣
(2)翻译句子。
①方虚骄而恃气。
②犹应响影。
(3)你如何理解本文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