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物体的运动 综合素质达标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 如图所示,在学校春季运动会上,典典投掷出去的铅球属于( )运动。
A. 直线 B. 曲线 C. 波浪线
2.右图是华华推拉抽屉的场景,抽屉的运动形式可以表示为( )。
3.研究物体在高低不同的斜面上的运动情况时,需要改变的条件是( )。
A. 斜面的坡度 B. 物体的形状 C. 斜面的长度
4.风车在风力作用下的运动形式是( )。
A. 飘动 B. 转动 C. 摆动
5.为了更清楚地观察电风扇扇叶的运动,下列方法最合适的是( )。
A. 在扇叶上贴颜色鲜艳的小圆点 B. 使电风扇转得更快
C. 让电风扇停下来
6. 要保证“相同距离内物体运动快慢”的实验结果的准确性,需要( )。
A. 为了节省时间,只测量一次数据
B. 全体成员要听从计时员的指挥
C. 做好小组成员的分工,分为操作员、计时员、发令员和记录员
7. 100 米短跑比赛中,为了比较运动员跑步的快慢,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
A. 秒表 B. 50 米卷尺 C. 1 米直尺
8.运动会上100 米赛跑,跑得最快的是( )。
A. 用了16 秒的天天 B. 用了15 秒的龙龙 C. 用了17 秒的聪聪
9.甲、乙两名同学同时跑去捡同一个篮球,不久后乙同学追上了甲同学,那么( )。
A. 甲同学跑得快 B. 乙同学跑得快 C. 两名同学跑得一样快
10.坐在汽车上,看到窗外的树木向后移动,说明汽车( )。
A. 向前移动 B. 向后移动 C. 静止不动
11. 在设计“过山车”轨道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把“过山车”起点和终点的位置都放在最低处
B. 整条轨道要保持封闭、连续
C. 上下层路线重叠时,位于上层的路线可以使用虚线画出,并配上文字说明
12. 蓝蓝在测试“过山车”时,发现小球总是在同一个位置停下来,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
A. 小球太轻 B. 小球的运动速度太慢 C. 轨道太宽
13.典典和华华从同一起点同时沿直线起跑,10 秒后华华落后典典10 米,则( )跑得更快。
A. 典典 B. 华华 C. 一样快
14.搭建“过山车”时,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 按照设计图进行搭建,可以微调 B. 从最低处开始搭建
C. 从最高处开始搭建
15.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船箭分离”后仍在太空中快速运动。坐在飞船返回舱内的航天员观察( ),可以判断自己和飞船在快速运动。
A. 自己身边的队友 B. 自己手里的记录本 C. 舷窗外太空的情况
16. 在等待地铁进站时,看到地铁相对于我们的位置的变化情况是( )。
A. 方向变了 B. 距离变了 C. 方向和距离都变了
17. 龙龙想把刚摘的新鲜葡萄送到距离他家10 千米的外婆家,他选择( )可以最快到达。
A. 自行车 B. 滑板车 C. 公交车
18. 在设计和制作“过山车”时,可以不用考虑的因素是( )。
A. 稳固 B. 颜色搭配 C. 坡度
19. 关于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塑胶跑道没有生命,一定是静止的
B. 飞机飞得很快,一定是运动的
C. 与大树相比,在大树下玩耍的小朋友是运动的
20. 下列描述医院位置最清楚的是( )。
A. 距离电影院250 米处 B. 在王老师家的东边
C. 在学校的南边300 米处
二、填空题(每空1 分,共20 分)
1. 运动会上,典典想告诉同学们垒球比赛检录处的位置,他应该从______和______两个方面来描述。被抛出去的垒球在做______运动。
2.学校举办亲子运动会,天天坐在爸爸的肩膀上一起往前跑。相对于爸爸,天天是______(填“静止”或“运动”,后同)的;相对于跑道边的大树,天天是______的。
3.用物体运动的______和______, 能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即______的大小。
4.按运动路线分,沿着桌面将小球推出,当它在桌面上滚动时,做的是______运动;当小球冲出桌面后,做的是______运动。
5.不同物体的运动形式往往不同。行驶中的汽车的车身是_____动,车轮是_____动;正在计时的摆钟的指针是_____动,钟摆是_____动。
6. “过山车”轨道长度可以用______和______来测量。
7. 在实验中,为了使数据更精确,至少需要测量______次。
8. 制作“过山车”的步骤: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三、综合题(每空2分,共40分)
1. 周日,典典和龙龙相约去游乐园玩。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 他们在蒙古包集合后,典典想去______边玩过山车,龙龙想去____方向玩热气球。他们相约在蒙古包______方向的旋转木马处集合。
(2) 典典在过山车上做的是______运动和______运动。相对于______来说,典典是静止的。
2.天天、梦梦、聪聪在不同的学校上学,他们想知道谁跑得快,于是在各自的操场上跑了10 秒,结果如表所示。
姓名 距离(米)
梦梦 50
天天 55
聪聪 52
(1)在这个比快慢的活动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
A. 软尺 B. 秒表 C. 软尺和秒表
(2)比较10 秒内谁跑得快,这种方法是( )。
A. 相同时间比距离 B. 相同距离比时间 C. 不同时间比距离
(3)分析表中数据,( )跑得最快。
A. 梦梦 B. 天天 C. 聪聪
(4) 梦梦发现一般情况下,人步行1 小时通过的距离约为4 千米,她推测汽车1 小时内通过的距离最接近( )。
A. 4 千米 B. 60 千米 C. 900 千米
3. 科学小组设计制作了“过山车”,如图是他们设计的“过山车”轨道的侧视图。
(1)该“过山车”的起点是_______(填字母)。
(2) 小球在轨道AB 段的运动速度_________,在轨道CD 段的运动速度_________ 。(均填“越来越大”“越来越小”或“不变”)
(3) 测试过程中发现,小球无法越过BC 段的最高点,请你写出一种解决办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周末,华华一家驾车去杭州乐园游玩。在游玩过程中,华华发现物体的运动各不相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公路的转弯路段妈妈会调整方向盘,此时方向盘的运动方式为( )。
A. 平动 B. 摆动 C. 转动
(2) 导航显示再过15 分钟就能到达杭州乐园,结果用了20 分钟才到达,说明汽车的行驶速度比导航预估的汽车的速度( )。
A. 快 B. 慢 C. 一样
(3) 华华玩的第一个项目是旋转木马,在旋转木马转动的过程中,( )。
A. 华华相对于她骑的马是静止的 B. 华华相对于她骑的马是运动的
C. 华华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4) 华华一家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直线走向海盗船,若要比较谁的速度快,应该( )。
A. 看谁的脚步大 B. 看谁先到达海盗船 C. 看谁用的时间多
(5)在海盗船的船头贴上一个小黑点,开动后小黑点的运动轨迹是( )。
(6) 华华准备自己制作一个“过山车”模型,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不需要设计图,直接制作 B. 先设计轨道,再制作,最后测试调整
C. 可以单独使用三角板测量轨道的长度
参考答案
一、1--5 BBABA 6--10 CABBA 11--15BBACC 16--20CCBCC
二、1.方向 距离 曲线
2. 静止 运动
3.时间 距离 速度
4.直线 曲线
5.平 滚 转 摆
6.软尺 细绳
7.3
8.设计 制作 评价
三、1.(1)西 西北 东北
(2)直线 曲线 座椅
2.(1)C (2)A (3)B (4)B
3.(1)A
(2)越来越大 越来越小
(3)增加起点A的高度(合理即可)
4.(1)C(2)B(3)A(4)B (5)C (6)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