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元
6《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陶罐与铁罐》是统编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陶罐与铁罐》这篇寓言故事,主要是通过对话展示情节、推进故事发展,塑造人物形象,阐明道理。讲的是骄傲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谦虚的陶罐以礼相让,据理力争。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而铁罐却已不复存在。从而揭示道理: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对方,和睦相处。
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寓言,对寓言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这篇课文中有大量的对话,而且人物形象鲜明,需要孩子们充分进行分角色阅读。在三年级之前,我们进行了许多次的分角色朗读,但本课是进入具体的情境当中,借助提示语分角色朗读,比如课文中的“轻蔑、奚落、懦弱”等词语需要借助老师的帮助去理解。
设计思路
《陶罐与铁罐》这则寓言具有三个特点。一是鲜明的对比:将陶罐和铁罐的性格进行鲜明对比,铁罐傲慢、自大、目中无人,陶罐则谦虚、友善、不卑不亢。同时,二者的结局也形成强烈反差,铁罐最终消失,陶罐却成为珍贵的文物,突出了故事的主题。二是生动的拟人:赋予陶罐和铁罐人的语言、神态和性格,使它们像人一样会对话、有情感,让故事更加生动有趣,容易吸引读者,也能让读者更直观地感受到角色的特点。三是深刻的寓意:通过讲述陶罐和铁罐的故事,揭示了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学会尊重他人,正确看待自己和他人优缺点的道理,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能启发读者思考如何与人相处以及如何认识自我。
在本次教学中,我将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文本,掌握知识与技能,实现语文素养的提升。开篇展示陶罐和铁罐的图片,激发学生兴趣,为课文学习铺垫。在讲解1 - 9自然段时,通过对话展开故事情节、推动故事发展。读好对话,体会人物的不同性格是本课的重要学习目标之一。本环节引导学生逐层推进,读好对话。从关键词“奚落”入手,引导学生关注提示语,关注描写人物动作、神态的词语,关注语言描写,抓住关键点(称呼、标点),体会人物性格。在此基础上,根据人物的语言把提示语补充具体。在充分练读的基础上,合作进行角色扮演,加上恰当的动作、表情表演读,从而进一步理解两个人物不同的性格。分析故事结局环节,引导学生把关注点最终落到两个事物不同的特点上。在对比中发现,两个事物其实各有长处和短处,人物的结局最终是由各自的特点决定的,而非性格所决定,从而帮助学生懂得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由物拓展到物,由物联系到人,进一步深入理解寓意。对比北风和铁罐时,引导学生对两则寓言进行比较阅读,通过辨析异同,发现其共性和个性特征,加深学生对寓言的认识与理解,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课堂小结巩固所学,并通过布置开放性作业,提升学生写作与思考能力 ,让学生将课堂所学延伸到课后,实现知识的内化与迁移。
教学目标
1.认识“陶、罐”等11个生字,会写“骄、傲”等12个字,会写“国王、骄傲”等16个词语。
2.结合课文相关词句,了解陶罐和铁罐不同的性格特点。分角色朗读课文。
3.默读课文,能说出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的故事,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
4.能说出“阅读链接”中的北风和课文中的铁罐的相似之处。
教学重点
1.结合课文相关词句,了解陶罐和铁罐不同的性格特点。
2.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默读课文,能说出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的故事,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默读课文,能说出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的故事,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
2.能说出“阅读链接”中的北风和课文中的铁罐的相似之处。
3.会写“国王、骄傲”等16个词语。
教学过程
一、品读结局,领悟道理
1.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国王橱柜里的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的一件有趣的事情。请两名同学分角色朗读第1-9自然段。
要求:
(1)读出铁罐傲慢自大、陶罐谦虚有礼的语气和神态。
(2)其他学生手捧书,认真听。
(3)抽生评价:你觉得他们读得怎样?(如果学生评价到朗读不好的情况,教师追问:你能做个示范吗?)
2.自由朗读课文第10-17自然段,交流: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情 陶罐和铁罐各是什么结局
预设1:王朝覆灭了,两个罐子都遗落在荒凉的废墟上,上面覆盖了厚厚的尘土。
预设2:许多年过去了,陶罐还是那样光洁,朴素,美观;而铁罐的影子也没见到。
教师鼓励学生多角度、个性化理解,并相机整合。
3.为什么人们翻来覆去找不到坚固的铁罐子呢
预设1:铁罐子易生锈,经不起氧化,最终完全消失了。
预设2:陶罐子不生锈,铁罐子容易生锈。两个各有特点。
读了这个故事,你发现陶罐和铁罐各有什么长处和短处
陶罐 铁罐
长处 陶罐具有温和友善的性格,在与铁罐相处时,始终保持谦虚、克制的态度,不与铁罐争吵。同时,它抗腐蚀性强,历经岁月的洗礼仍能保存完好,成为有价值的文物。 友善、谦虚、抗腐蚀 铁罐坚固耐用,不易损坏,在日常使用中能承受较大的外力,不易变形,适合用于一些需要坚固容器的场合。 坚固耐用
短处 陶罐质地相对较脆,容易破碎,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小心呵护,不如铁罐坚固耐用。 易碎 铁罐容易生锈,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被腐蚀,最终可能会完全损坏。它的性格傲慢无礼,轻视他人,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的优缺点。 易生锈、傲慢、只看见优点忽视缺点
5.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也像陶罐和铁罐一样,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预设:
铅笔和钢笔:铅笔可以轻易地擦除修改,适合用于打草稿、绘图等需要频繁修改的情况。但铅笔的笔迹容易模糊,保存时间相对较短。钢笔写出的字清晰、美观,适合正式书写和签字等场合,不过如果写错了,修改起来就比较麻烦。
自行车和汽车:自行车环保、健身,能灵活穿梭于狭窄的街道和小路,停车也比较方便。但自行车速度较慢,长途出行会比较累。汽车速度快,能遮风挡雨,适合长途旅行和携带较多物品。然而,汽车需要消耗能源,停车有时会比较困难,还会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
手机和电脑:手机便于携带,能随时随地与他人联系、查看信息、拍照等。但手机屏幕较小,处理复杂的工作文档、进行大型游戏等操作不太方便。电脑屏幕大,性能强,适合进行专业的办公、设计、编程等工作,玩大型游戏的体验也更好。但电脑体积大,不易携带。
玻璃杯和保温杯:玻璃杯透明美观,能清晰看到饮品的颜色和状态,而且清洗方便,不易残留异味。但它容易破碎,保温性能差。保温杯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能长时间保持饮品的温度,方便人们随时喝到热水。不过,保温杯一般不透明,外观相对单一,且有些保温杯内部清洗起来较为麻烦。
纸扇和电扇:纸扇小巧轻便,便于携带,扇动起来的风柔和,还具有一定的文化艺术价值,外观可以设计得很精美。但纸扇扇风比较费力,风力较小,降温效果有限。电扇风力大,能快速降低室内温度,使用方便,只需按下开关即可。但电扇体积较大,不便携带,且需要通电才能使用。
蜡烛和电灯:蜡烛在停电等特殊情况下能提供应急照明,点燃蜡烛能营造出温馨浪漫的氛围。但蜡烛的光线相对较暗,燃烧时间有限,使用时还需要注意防火。电灯照明效果好,光线明亮且稳定,能长时间持续发光,使用也很便捷,只要打开开关就能亮。不过电灯依赖电力供应,一旦停电就无法使用。
6.物品各有长处和短处,人呢 请结合自己来谈一谈长处和短处,也可以谈谈其他人。
预设1:我的长处是画画特别好,美术课上,我总能快速画出漂亮的作品,还在学校比赛里得过奖,班级的黑板报也多亏我。短处是我数学计算很差,一碰上复杂的题目就犯难,速度慢还老出错,数学成绩也受影响。现在我每天都做计算题,努力提升。
预设2:小明的长处是跑步超厉害,学校运动会短跑他准拿冠军,为班级争了不少光。短处是他表达能力不行,课堂上回答问题紧张得说不利索,心里有想法也讲不清楚。不过他已经在参加演讲社团,锻炼自己。
7.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这则寓言带来的启示吧!
预设:事物各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人也同样如此,不要拿自己的长处跟别人的短处相比,要学会互相尊重,和睦共处,要看到自己的不足。
二、比较阅读,深化理解
1.读懂故事,明白道理。
(1)默读《北风和太阳》,想想故事中的北风和课文中的铁罐有什么相似之处。
(2)北风和太阳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预设:北风要和太阳比赛看谁先把行人的衣服脱下来,谁就赢了。
(3)故事最后,北风为什么悄悄溜走了
预设:太阳先把行人的衣服脱下来,赢了比赛,所以北风悄悄溜走了。
2.比较阅读,深化理解。
故事中的北风和课文中的铁罐有什么相似之处
预设1:性格相似。只看到自己的长处,认为自己了不起。
预设2:结局相似。二者最后都以失败告终,铁罐最终连影子“也没见到”,而北风最终“悄悄溜走了”。
3.本课要求积累的词语有很多,请你选一选哪些和陶罐有关,哪些和铁罐有关。
陶 罐 谦 虚 懦 弱 骄 傲 恼 怒 惊 讶 代 价
国王 神气 住嘴 傲慢 王朝 尘土 惊讶
光洁 美观 古代 价值 动手 相提并论
陶罐:谦虚 懦弱 光洁 美观
铁罐:骄傲 傲慢 神气 住嘴
三、主题概括,拓展延伸
1.主题概括。
这篇寓言故事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和两个人物的(结局)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拓展延伸。
学习相关的谚语名句:(学生齐读)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人各有能有不能。
人有所优,固有所劣;人有所工,固有所拙。
推荐阅读《黄瑞云寓言》:本书精选黄瑞云先生的100篇寓言代表作,情节有趣、语言精炼短小、写作手法多样,蕴含丰富哲理,堪称“中国的《伊索寓言》”。
四、课后作业。
1.抄写本课的词语。
2. 续写故事:几千年后,博物馆里的陶罐被送到了一个新展览厅,在那里它遇到了其他展品。想象一下,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有趣的对话?写一篇200字左右的小故事。
五、板书
6陶罐和铁罐
陶罐 铁罐
长处 友善、谦虚、抗腐蚀 坚固耐用
短处 易碎 易生锈、傲慢、
只看见优点忽视缺点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4张PPT)
6《陶罐和铁罐》
第2课时
第二单元
精读课
(统编版)三年级
下
Contents
目录
本课目标
01
复习导入
02
品读结局,领悟道理
03
比较阅读
04
拓展延伸
05
课后作业
06
本课目标
1
默读课文,能说出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的故事,懂得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
2
能说出“阅读链接”中的北风和课文中的铁罐的相似之处。
3
会写“国王、骄傲”等16个词语。
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国王橱柜里的陶罐和铁罐之间发生的一件有趣的事情。请两名同学分角色朗读第1-9自然段,要读出铁罐傲慢自大、陶罐谦虚有礼的语气和神态。
你觉得他们读得怎样?
自由朗读课文第10-17自然段,交流: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情 陶罐和铁罐各是什么结局
品读结局
王朝覆灭了,两个罐子都遗落在荒凉的废墟上,上面覆盖了厚厚的尘土。
许多年过去了,陶罐还是那样光洁,朴素,美观;而铁罐的影子也没见到。
为什么人们翻来覆去找不到坚固的铁罐子呢
品读结局
铁罐易生锈,经不起氧化,最终完全消失了。
陶罐不生锈,铁罐容易生锈。两个各有特点。
你发现陶罐和铁罐各有什么长处和短处?
品读结局
长处 短处
友善、谦虚、抗腐蚀、光洁、朴素、美观
易碎
坚固耐用
易生锈、傲慢、只看见优点忽视缺点
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也像陶罐和铁罐一样,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领悟道理
铅笔和钢笔
领悟道理
长处:轻易地擦除修改。
短处:笔迹容易模糊,保存 时间相对较短。
长处:写出的字清晰、美观。
短处:修改起来麻烦。
玻璃杯和保温杯
领悟道理
长处:透明美观,清洗方便,不易残留异味。
短处:易破碎,保温性能差。
长处:保温性能好。
短处:不透明,外观单一,内部清洗麻烦。
请结合自己来谈一谈长处和短处,也可以谈谈其他人。
我的长处是画画特别好,美术课上,我总能快速画出漂亮的作品,还在学校比赛里得过奖,班级的黑板报也多亏我。短处是我数学计算很差,一碰上复杂的题目就犯难,速度慢还老出错,数学成绩也受影响。
小明的长处是跑步超厉害,为班级争了不少光。短处是他表达能力不行,课堂上回答问题紧张得说不利索,心里有想法也讲不清楚。
领悟道理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这则寓言带来的启示吧!
领悟道理
事物各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人也同样如此,不要拿自己的长处跟别人的短处相比,要学会互相尊重,和睦共处,要看到自己的不足。
比较阅读
默读《北风和太阳》,想一想:
北风和太阳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北风要和太阳比赛看谁先把行人的衣服脱下来,谁就赢了。
比较阅读
故事最后,北风为什么悄悄溜走了
双手松开
解纽扣
脱了衣服
把敞开的衣服扣上了
赢了
悄悄溜走
把衣服裹紧了
把衣领竖起来挡风
太阳先把行人的衣服脱下来,赢了比赛,所以北风悄悄溜走了。
比较阅读
故事中的北风和课文中的铁罐有什么相似之处?
性格相似。只看到自己的长处,认为自己了不起。
结局相似。二者最后都以失败告终,铁罐最终连影子“也没见到”,而北风最终“悄悄溜走了”。
比较阅读
读词语,请你选一选哪些和陶罐有关,哪些和铁罐有关。
骄傲 傲慢 神气 住嘴
陶罐 谦虚 懦弱 骄傲 恼怒 惊讶 代价 国王 神气 住嘴 傲慢 王朝 尘土 惊讶 光洁 美观 古代 价值 动手 相提并论
谦虚 懦弱 光洁 美观
主题概括
这篇寓言故事通过陶罐和铁罐的( )和两个人物的( )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 )和( ),要善于看到别人的( ),正视自己的( ),相互( ),( )相处。
短处
长处
结局
对话
长处
短处
和睦
尊重
拓展延伸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人各有能有不能。
人有所优,固有所劣;人有所工,固有所拙。
读谚语名句:
拓展延伸
本书精选黄瑞云先生的100篇寓言代表作,情节有趣、语言精炼短小、写作手法多样,蕴含丰富哲理,堪称“中国的《伊索寓言》”。
课后作业
1.抄写本课的词语。
2.续写故事:几千年后,博物馆里的陶罐被送到了一个新展览厅,在那里它遇到了其他展品。想象一下,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有趣的对话?写一篇200字左右的小故事。
板书
6陶罐和铁罐
陶罐 铁罐
长处 友善、谦虚、抗腐蚀 坚固耐用
短处 易碎 易生锈、傲慢、
只看见优点忽视缺点
下课啦!
Thanks!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