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一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历史月考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含20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最符合题意要求的,请把该选项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1.电影《建国大业》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新中国成立前,毛泽东、周恩来致电给留居上海
的宋庆龄:“…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至祈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
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予以指导。”下列与材料中“建设新中国”相关的会议是应该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中共“一大”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2、黄炎培先生在《永远纪念着的-一九四九年》一文的副标题写道:“人’的地位被发见了
群众的力量被认识了。”这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
A.使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B.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
C.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的力量D.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彻底完成
3.2021年8月19日,西藏各族各界干部群众2万多人欢聚在布达拉宫广场,热烈庆祝西
藏和平解放70周年。对新中国成立与西藏和平解放二者内在联系的论述,最准确的是(
A.新中国成立使西藏百万农奴翻身得解放B.西藏和平解放实现了国家统一
C.新中国成立使西藏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D.新中国的成立是西藏和平解放的重要前提
4.魏巍在《火线春持夜》中写道:“有人指着自己的一缸子白雪,几片肉,一块朝鲜打糕
还有早晨剩下的米饭说‘你看,这还不是好几个菜吗!这年过得蛮不坏哩!’”这体现了志厦
军的()
A.严明纪律观念B.武器装备精良C.革命乐观主义D.业余生活丰富
5.“20世纪50年代中国农村的变化是组织和心理上的。捐税和地租的重担从穷人的背
移开了;拥有土地不再意味着拥有支配别人的权力。”这种变化出现的原因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B.农业合作化高潮的到米
C.人民公社的成立D.公私合营
6.1952年底,我国彻底摧毁了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
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一现象出现的法律依据()
A.《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土地改革法》D.《土地改革法大纲》
7.如表为新中国成立后安徽某县水稻种植面积、总产、单产统计表。该表数据的变化主
得益于()
年份
种植面积(市亩)
水稻总产(万斤)
水稻单产(斤)
1950
1168191
43611
373
1951
1286856
49855
387
1952
1619638
74995
463
A,土地改革运动B.农业合作化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8.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前,曾有1.5亿人参加讨论,
提出118万条修改意见,这说明它()
A.反映我国宪法的性质B.体现人民的意志
C.由人民代表大会制定D.保障社会主义建设
9.如图是画家王信创作于1954年的宣传画。该作品体现出()
A.土地改革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B.工业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C.人民参与社会主义改造的热情D.八字方针的贯彻落实
10.同仁堂是我国中药名牌老店,1954年,同仁堂的经理乐松生以大局为重,顺应历史潮流,
带头进行公私合营,受到毛主席的高度赞扬。我国在公私合营中采取的创造性举措是()
A.赎买政策B.廉价收购C.无偿没收D.按劳分配
11.学习历史需要区分历史事实与历史结论。历史事实是指客观存在的历史人物或事件:历史
结论是关于史实的基本判断和基本观点。下列表述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到1952年底,约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约7亿亩土地
C.1956年,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运动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12.中共八大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多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
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材料表述的是中共八大的()
A.背景B.目的C.内容D.意义
13.1958年人民日报刊文:“我国粮食要增产多少,是能够由我国人民按照自己的需要来决
定的”“只要我们需要,要生产多少就可以生产多少粮食出来”。这表明当时国家()
A.实现了粮食稳步增长B.解决了人民温饱问题
C.忽视了客观生产规律D.攻克了水稻高产技术
14.从下图可以获取的准确信息是()
A.农村经济不断发展B.农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
800
400
200
③
●
1957年1958年19590年1960年106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