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行路难 教学设计 (1)

文档属性

名称 30.行路难 教学设计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5-24 10:0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0.行路难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一、体会诗词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三、背诵诗歌
2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接触过大量的古典诗歌,尤其是对李白的部分诗歌及创作特点耳熟能详,有一定的古典文学及欣赏素养,这就为学习这篇诗歌做好了准备。《行路难》中作者情感变化是学习的难点。九年级的学生在感受人生艰难曲折以及坚持信念理想的体会上是肤浅的,需要在教学中点拨引导。因此要通过熟读感知内容,品读体味词语,背读领悟意境和情感,教学的关键是把握好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关系。要在课文的重点、难点上给予点拨、讲解,为学生理解感悟创设学习平台。同时要引领学生品读,在学习中掌握古代诗歌赏析的基本办法,师生互动,共同质疑学习。
3重点难点
一、诗句的含义
二、理清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
三、探究人生感悟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
导入语
同学们,人的一生不是一帆风顺的,当我们在逆境中摸索前行时,您们抱着怎样的心情呢?面对人生低谷,我们可能失落过,痛苦过,彷徨过,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唐朝浪漫主义诗仙李白的心扉,感受一下他在《行路难》的心境。(板书课题《行路难》)
活动2【讲授】新课
1、作者简介: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年轻时漫游全国各地,曾至长安,供奉翰林,但不久遭馋去职。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最后病死于当涂。其诗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奇绚丽。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2、背景介绍:(天宝元年)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这不过是皇帝的文学侍臣,并不参与政事。李白抱着“济苍生”“安社稷”的理想来到长安,表面上受到玄宗礼贤下士的优待,实则受到当朝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行路难》是他在天宝三载离开长安时朋友为他举行饯行宴上所作。共三首,这是第一首。
3、解释题目:《行路难》属《杂曲歌辞》旧题。诗中写世路艰难,反映了他在政治上遭遇挫折后,内心的苦闷,抑郁和不平,同时有表现诗人的倔强,自信及对理想的追求。
活动3【讲授】朗读课文
行路难
李 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活动4【讲授】赏析诗歌
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金樽”“玉盘”:极言饮食器具精美】
“清酒”“珍馐”:极言酒肴之珍奇】
“斗十千”“直万钱”:极言宴席之华美】
写出宴会的欢乐场景,以乐景写哀情。
2、“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苦闷、茫然)
“停”“投”“拔”“顾”四个连续动作显示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和感情的激荡变化。(是什么使诗人酒不能咽,馐不能食?(朝中奸佞阻塞贤路)。前四句写酒宴时的情绪,表现朋友的盛情。
3、那么,诗人又缘何“心茫然”呢?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事与愿违的痛苦,失望。)
“冰塞川”“雪满山”喻指人生路上的艰难险阻。山川险阻,寄寓诗人在长安仕途的艰难和挫折。可是诗人并没有灰心丧气……
4、“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希望)
“闲来垂钓”“乘舟梦日”典故:渴望得到朝廷的重用,表达自己对前途的信心。(古人先贤在前,圣贤吕尚、伊尹的曲折经历,使诗人得到了慰藉和启发:不应因仕途失意而放弃建功立业的理想和抱负。但现实毕竟是冷酷无情的,世路艰难毕竟是客观存在的……)
5、“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忧虑、焦躁、不安、彷徨)
(两句叠用,反复咏叹,语气急切不安;众多歧路,自己十分苦闷、彷徨,不知该将自己的生命之舟驶向何方。但是,诗人并不因此而放弃……)回到现实,路在何方?
6、“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倔强、乐观自信、对理想的追求)
(诗人决不放弃自己的政治理想,他坚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总有一天定能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度过沧海,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活动5【活动】小结
全诗诗人感情复杂多变、波澜起伏,时而愤慨,时而茫然,时而乐观旷达,生动而有层次地展示了心中的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此诗是诗人的代表作,诗中的丰富的想像,纵横开阔的气势,新奇大胆的夸张,激情澎湃的语言,都显示了他的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
活动6【练习】作业
1、正确默写古诗。
2、小作文(300字):如果在生活或学习中遇到困难或挫折,我们将以怎样的心态来面对
活动7【活动】板书
悲愤 乐观
茫然 信心 自信
↘痛苦 ↗希望↘迷惘↗
失望 彷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