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
把图画的内容写清楚。
训练目标
5 守株待兔
第1课时
第2课时
掩耳盗铃
第1课时
新课导入
邯郸学步
刻舟求剑
寓言: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或韵文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题意在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素材多来源于民间传说。西方文学中著名的寓言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等。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已盛行寓言,有不少保留在《庄子》《韩非子》等著作中。
语文百宝箱
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正确停顿。
借助课本上的注释和插图,理解课文的
意思。
初读课文
守株待兔
宋 人 有 耕 者。田 中 有 株。兔 走 触株,折 颈 而 死。因 释 其 耒 而 守 株,冀
复 得 兔。兔 不 可 复 得,而 身 为 宋 国 笑。
sònɡ
ɡēnɡ
shì
jì
wéi
表被动
初读课文
耕
宋
释
冀
小兔拔萝卜
守
株
待
宋
耕
触
颈
释
其
shǒu
zhū
dài
sònɡ
ɡēnɡ
chù
jǐnɡ
shì
qí
初读课文
我会写
注意笔画穿插避让
注意横画长短比例和距离,避免拥挤
结构:
部首:
书写指导:
“耒”略窄,“井”略宽。“耒”首笔是横,末笔捺改点。“井”撇笔从竖中线右侧起笔,撇向“耒”下侧,长竖起笔高,收笔低。
ɡēnɡ
左右
耒
耕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结构:
部首:
书写指导:
左窄右宽。“釆”的首笔是平撇,第五笔贯通上下,一笔写成。右上“又”的两笔从竖中线起笔,收笔于横中线。右下末笔竖与
“又”两笔相交点垂直对齐。
shì
左右
釆
释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结构:
部首:
书写指导:
两竖在竖中线左右,左低右高,中间两短横分写横中线上下。“八”的撇、点分写竖中线左右,收笔持平。
qí
上下
八
其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株
树桩。
走
跑。
初读课文
走
古代汉语:奔跑。
现代汉语:行走。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因
于是。
耒
古代用来耕田的一种农具。
冀
希望。
释
放下。
初读课文
《守株待兔》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初读课文
《守株待兔》讲的是宋国有一个农夫,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桩上死掉了,便放下手里的农具整天守着树桩,希望再捡到撞死的兔子。当然农夫没有再捡到撞死的兔子,而他的田地却荒芜了,农夫也被宋国人笑话。
品读课文
兔子“折颈而死”后农夫会想些什么?
农夫可能会想:明天一定还会有兔子 “折颈而死”,我就在这里等着吧。如果我天天都能白捡一只兔子,那还辛辛苦苦地种地干什么呢?
希望天天都捡到兔子的侥幸心理
第2课时
品读课文
“因释其耒而守株”说的是谁?这样做的结
果是什么?
这句话说的是农夫。他这样做的结果 是再也没有得到兔子,他自己反倒被宋国 人耻笑。
品读课文
农夫为什么被宋国人笑话?他究竟错在哪儿?
因为兔子撞死在树桩上,只不过是一个偶然事件,农夫错在希望这个极偶然的事情天天发生,于是放下农具不再干活,最后一无所获。他这种指望靠好运气过日子的想法是可笑的,所以会被宋国人笑话。
品读课文
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你对故事的理解。
如,偶尔一次买彩票中了奖,之后就寄希望于靠中奖过日子……
再如,有一次没认真复习居然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之后就想着不用好好学习也能取得好成绩……
起因: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经过:释其耒而守株
结果:身为宋国笑
妄想不劳而获
结果一无所获
结构梳理
本文写宋国有一个农夫,看见一只兔子撞 在树桩上死掉了,便放下手里的农具整天守着 树桩,希望再捡到撞死的兔子。当然农夫没有 再捡到撞死的兔子,而他的田地却荒芜了,农 夫也被宋国人笑话。这个故事揭示了一个道理:不努力,而抱侥幸心理,指望靠好运气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课堂小结
揠苗助长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拓展延伸
【译文】宋国有个人担心田里的禾苗长不高,就把禾苗一棵棵地往上拔高。他非常疲倦地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今天累坏我了,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的儿子听说后,急忙到田里去看禾苗的情况,只见禾苗都枯死了。
拓展延伸
其—( )—( )—( )
一、照样子,一字组多词。
触—(触角)—(触摸)—(触碰)
其实
其他
其次
守—( )—( )—( )
守护
防守
守候
随堂练习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守株待兔》讲了一个种田人因偶然
捡到撞死在树桩上的野兔,从此以后就放
下农具__________,结果不但没有捡到野
兔,还__________的故事,告诉我们:凡
事应_________地去做,不要妄想________。
守在树桩旁
被世人嘲笑
积极主动
不劳而获
随堂练习
三、名言积累。
关于“奋斗”的名言
1.奋斗是万物之父。 ——陶行知
2.奋斗以求改善生活,是可敬的行为。
——茅盾
3.停止奋斗,生命也就停止了。
——卡莱尔
随堂练习
朗读指导:朗读文言文时,除了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外,还要格外留心句子中间的停顿。所以,在读课文时,首先要读准字音,其次要读准节奏,正确停顿。语速不宜过快,要读出文言文的韵味。朗读“因释其耒而守株”时注意停顿,语速稍缓,读出满怀期待的语气。
把课文读通顺,注意读好“因释其未而守株”。背诵课文。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朗读示例: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背诵指导: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课文意思,在理解课文意思的基础上,按照“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守株待兔→为宋国笑”的顺序来背诵。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因为兔子撞死在树桩上,只不过是一个偶然事件,然而农夫却希望这个极偶然的事情天天发生,于是放下农具不再干活,最后一无所获。他这种指望靠好运气过日子的想法是可笑的,所以会被宋国人笑话。
借助注释读懂课文,说说那个农夫为什么会被宋国人笑话。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老师指导:《南辕北辙》这则寓言写了一个 人想到南边的楚国去,却驾车往北走,朋友提醒 他走错了,他却满不在乎,结果只能离目的地越 来越远的故事。“南辕北辙”这个成语即指心里 想往南去,却驾车往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
读读“阅读链接”(见教材),和同学交流:故事中的坐车人错在哪里?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故事中的坐车人犯了两个错误: ①把去楚国的方向弄错了。如果方向错了,原来所有的有利条件都会让错误更严重,就更不 能达到预期的目的。②不听朋友的劝告,固执 己见,执意按照错误的方向走。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课外搜集更多的寓言故事,与朋友们分享。
结合生活经验,谈谈你读了这两则寓言故
事的感想。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