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表格式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表格式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4-06 09:38: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主备教师 上课教师 备课时间 第 12 周
课 题 第13课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教学课时 第 2 课时
教学目标 2022年新课标:知道“一国两制”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意义。 基于2022年新课标设置本课教学目标如下: 1、通过地图和对应时间轴展示港澳被侵占的过程,引导学生回顾中国古代史和近代史所学的内容,总结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的性质和由来,培养学生的初步归纳能力。(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2、引导学生分析“一国两制”的含义;通过中英两国艰难的谈判,感知港澳问题解决的不易;通过分析史料,理解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原因和意义,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通过了解港澳现状,认识“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性。(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3、通过了解近代中国香港和澳门被殖民者侵占到我国成功地对香港和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的历程,认识到只有强大的国家才能实现祖国统一,进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家国情怀)
教学 重难点 1.重点:“一国两制”、港澳回归的基本史实。 2.难点:“一国两制”背景、内涵和作用,港澳回归的主要原因和历史意义。
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讲授法、问答法、任务驱动法、史料分析指导。 2.学习方法:观察法、讨论法、自主学习法、材料分析法、情境体验法。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通过以往的学习,他们已经了解了香港、澳门之前是被谁侵略的,但是对于港澳是如何回归以及回归的历史意义缺乏了解;八年级学生也具备了初步进行历史学习的能力,能够多维度考察历史问题,善于利用合作探究和小组交流的形式归纳概括出问题的答案。同时,学生也明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心之所向,这些都为学生学习本节课打下了良好的知识、能力和情感价值观基础。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播放香港交接仪式的历史视频。 提示学生:提示学生观察视频中的细节——升旗仪式上的旗帜变化。此事件是香港回归祖国交接仪式的一个片段,也是很激动人心的时刻。但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工”,香港的回归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本节课,我们将对此历史事件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 二、新课讲授 教师过渡:关于香港地区,我们在上学期中国近代史的学习中有涉及到,这段过往与本课的联系究竟有多大,需要通过以下进行解析。 (一)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1、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讲授的过程中结合历史地图与相关时间轴进行梳理讲解) 教师展示历史地图与相关时间,并引导学生回忆简单的知识点。 (1)香港问题 教师引导得出:香港问题是历史遗留的中国与英国关于香港地区领土主权的争端问题。 (2)澳门问题 教师引导得出:澳门问题是历史遗留的中国与葡萄牙关于澳门地区领土主权的争端问题。 教师过渡:港澳问题都属于历史遗留下来的问题,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我们的统一是有缺陷的——香港、澳门、台湾都没有得到统一,所有我们的统一仅仅是大陆的统一。接下来,我们要不要完成统一呢?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 教师引导思考:实现国家统一的方式有哪些?(或者说解决领土主权争端的方式、手段有哪些?教师可以引入近两年一直在持续的俄乌冲突) 学生回答不同的方案:武力(非和平)/外交谈判(和平) 教师引导分析:(1)战争方式可能会导致——①有伤于两地的血脉亲情;②不利于香港澳门的繁荣稳定;③影响中英、中葡关系的正常发展。 (2)和平解决可以带来——利于港澳的正常发展,更符合人民的心愿。 教师从多角度引导学生思考:战争的代价、过程、结果难以预料;和平统一需要进行长时间的外交谈判,我们从国家、民族利益的角度出发,但也要顾及英国、香港地区的利益和实际情况。但相比之下,只要和平统一的希望还存在,外交谈判不失为最佳选项。 史料展示:(当时的领导人是怎么想的呢?会不会跟我们想的一样?) 材料:怎样用和平方式解决问题呢?这必须充分照顾到香港和台湾的历史和实际情况。 ——1984年邓小平会见英国外交大臣杰弗里·豪的对话 材料:从历史角度看,大陆与香港、澳门、台湾长期处于分离状态,实行不同的社会制度。从现实来看,港、澳、台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经济有了较大发展,那里的人民已经习惯于那里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 ——《邓小平文选》 教师总结:于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方针。既保证了中国对香港地区的行使主权,又兼顾了各方的利益,最终实现了香港回归。 教师补充并过渡:我们现在说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现在实际解决的是香港和澳门问题,但是最先提出来是针对台湾问题。也是下一课的内容。接下来要详细解析一下这个方针。 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基本概况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进行归纳。 教师展示材料引导学生阅读以加深体验。 材料:第一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第二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权香港特别行政区依照本法的规定实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 第五条 香港特别行政区不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政策,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变。 ……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教师总结:将来(课本的时间点下)香港回归后可以有以下的不变:香港的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法律基本不变,生活方式不变,香港自由港的地位和国际贸易、金融中心的地位不变。北京除了派军队外,不向香港特区派干部。 教师强调:“一国两制”考虑到香港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有利于港澳台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为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 教师过渡:接下来就是将方案付诸实践。 (二)香港、澳门回归 1、展示材料和时间梳理从中英、中葡谈判到收回主权的过程 教师强调回归时间: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 展示图片:引导学生根据课本69页《知识拓展》认识香港与澳门的区旗、区徽。 教师过渡:收回香港、澳门的行使主权对中国人来讲意味着什么? 2、教师展示文字材料,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港澳回归的历史意义 材料: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这是中国现代史和世界现代史的一大盛事,它一洗中国人民蒙受了一百多年的民族耻辱……它是中华民族的伟大胜利。 ——《党政干部学刊》1997年 材料: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的构想,使香港、澳门问题得以顺利解决,也使海峡两岸的人民对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增加了信心和希望,鼓舞着他们为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而努力。 ——《共和国史》 学生总结回答:(1)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 (2)我们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 教师补充:香港、澳门的回归历史意义远不只有以上两点,要结合之前所学,同时放宽视野:(3)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4)为国际和平解决争端创立了典范。 教师过渡:关于收回收回香港、澳门的行使主权在旧社会也做过努力,但为什么不同时期取得的效果会不一样呢? 3、教师展示文字材料,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港澳能回归的原因。 材料: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的人有特殊的本领,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当然,香港问题能够解决好,还是由于“一国两制”的根本方针或者说战略搞对了,也是中英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邓小平《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教师总结得出:(1)根本原因: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2)“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指导;…… 教师过渡:同学们可以做一个预测,港澳回归之后会怎么样?(会越来越好?还是越来越差?) (三)香港和澳门回归后持续繁荣、稳定(本节内容是新加内容,只要引导学生去直观感受即可) 1、观察图片,对比归纳香港回归后的发展状况。 2、保持香港和澳门回归后持续繁荣、稳定的举措(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进行梳理归纳) (1)港澳回归后: 措施:①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方针;;②签署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逐步开放内地居民个人赴港澳游。 意义:强化了内地与港澳之间的经贸人文纽带,实现了两地互利共赢。 (2)新时代以来 ①政治上: 全面准确推进“一国两制”实践,实施对特别行政区的全面管治权,落实“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原则,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2020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推动香港进入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的新阶段。 ②经济上:深化内地和港澳地区交流合作,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香港、澳门呈现出与内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3、港澳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和稳定的表现:香港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不断巩固。澳门经济发展水平居全球前列,社会事业迈上新台阶。香港、澳门呈现与内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4、面对暴力事件以及企图分裂国家的行为,作为中学生有什么感想? ①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分裂祖国行为。 ②维护祖国统一与团结。 ③反对暴力,维护和平。
板书设计 一、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1、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 注意:港澳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的中国与外国的领土主权争端问题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 (1)相关人物、目的:邓小平;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 (2)“一国两制”的内涵 ①实施前提(“一国”):一个中国(国家统一) ②具体内容(“两制”): a、内地——社会主义制度 b、港、澳、台——资本主义制度 (3)作用:为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 二、香港、澳门回归 1、香港回归:1997年7月1日 2、澳门回归:199年12月20日 3、港澳回归的历史意义 (1)中国人洗雪了百年国耻; (2)祖国统一大业更进一步; (3)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4)为国际和平解决争端创立了典范。 4、分析港澳回归的原因 (1)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2)“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指导。
作业设计 涉及知识点包含: “一国两制”的提出、实施前提、目的;港澳回归的时间、原因、历史意义;对比民族区域自治、经济特区、特别行政区。(按知识点出题)
教学反思 课堂反思:本节课的设计,依据课标,合理设置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能够按照学生认知规律,以直观性强的视频、图片等供学生参考。板书思路清晰,重点突出。 知识点反思:本课内容课表要求比较直接,即让学生认识“一国两制”的内涵和实施的历史意义。相关知识点在其他科目(地理、音乐、道德与法制)上已经涉及过,历史课就是做一些增补。主要讲好港澳问题的由来、学生要熟记“一国两制”的基本内涵、要学会从文字材料中归纳港澳回归的历史意义、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比分析港澳能回归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