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钢铁长城 表格式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钢铁长城 表格式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4-06 09:44: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主备教师 上课教师 备课时间 第 13 周
课 题 第15课 钢铁长城 教学课时 第 2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历史时间轴,梳理和了解陆海空军、导弹部队的发展过程,构建时空观念。(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2.通过史料,分析国防现代化即钢铁长城的形成原因,认识科技强军的重要性;了解新时代强军兴军事业持续推进的情况,理解国防和军队建设对国家发展的主要作用。(唯物史观,史料实证) 3.体会我国国防力量和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进而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起为中国的国防建设贡献力量的责任感。(家国情怀)
教学 重难点 1.重点:现代化海军、空军、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了解当前我国国防建设的新动向。 2.难点:科技在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国防力量的强大与国家综合国力增强的联系。
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讲授法、问答法、任务驱动法、史料分析指导。 2.学习方法:观察法、讨论法、自主学习法、材料分析法、情境体验法。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通过前四单元的学习,他们已经初步了解了国防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知道国防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保障,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港澳顺利回归等等都离不开综合国力的增强,也离不开强大的国防建设,但是并不了解国防是如何一步步取得伟大成就的。八年级学生正是培育家国情怀,进行爱国教育的关键阶段,因此教师在教授本科内容时要注重深入浅出,带领学生一起发现国防发展的历史,引导学生明白巩固的国防是经过血与泪的挣扎,从而自觉地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介绍单元标题:第五单元的单元标题是——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15课涉及的主要内容是国防建设,即我国军事力量的发展。第16课、17课涉及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外交事业的起步与发展。表面上看二者并无直接联系,但实质上国防建设(军事力量的发展)是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表现,外交上的成果(话语权)的决定性因素是综合国力。本节课,我们将见证共和国军事力量的发展。 二、新课讲授 教师提问过渡:同学们对我国军事力量的感知程度?军种类型?军事装备? (一)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 1、陆军的发展历程(以时间轴的形式引导学生回忆) 2、根据图片和课本教材归纳新中国成立时我陆军的基本情况。 学生回答:新中国成立的时候,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是陆军,兵种也比较少。 3、根据图片和课本教材归纳,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后我陆军的基本情况。 学生回答:陆军现代化水平大大提高,发展成包括步兵、炮兵、装甲兵、防化兵、通信兵等多兵种的现代化部队,武器装备不断更新。 教师过渡:除了陆军之外,我国海军力量也发展起来。 (二)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 1、认识我海军第一任司令官——萧劲光 材料:1949年海军刚组建,除了人什么都没有,他乘坐渔船去检查岛防,渔民说:“你是海军司令,还要租我们的船?”肖劲光的心被刺痛了,他对随行人员说:“记住今天,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官,萧劲光租渔船视察刘公岛!” 引导学生归纳建国前后我海军的基本情况: (1)1949年4月23日,华东军区海军在江苏泰州白马庙成立,是海军东海舰队的前身。张爱萍为华东海军司令,利用国民党起义投诚缴获的舰艇,以及征用、购置的舰船组成。 (2)新中国成立后,又建立了东海、南海和北海舰队。 2、我国海军力量的持续发展(引导学生从书上找出具体史事) (1)1970年,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并于1974装备我国海军; (2)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出导弹驱逐舰; (3)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海军武器装备不断更新换代,现代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海军已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活动范围也逐步扩大。 (4)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 知识拓展:航空母舰被称为“海上霸主”,可以供舰载机起飞和降落。依靠航空母舰,一个国家可以在远离其国土的地方、不依靠当地机场的情况下施加军事压力和进行作战。航空母舰是世界上最庞大、最复杂、威力最强的武器之一,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辽宁舰”,舷号16,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一艘可以搭载固定翼飞机的航空母舰。改装自前苏联航母“瓦良格”号,中国将其称为001型航空母舰。 教师补充:2022年6月17日,中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命名、下水。如今,中国进入三航母时代。 教师引导思考:近代我国也曾经建立了一支强大的海军,请问这支海军是什么?最后结局如何? 学生回忆:北洋舰队,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全军覆没。 学生分组讨论:为什么旧中国有海无防,而新中国的海军能够保卫祖国的海疆?你能举个例子说明吗? 时期旧中国新中国成立原因近代海防松弛,清政府腐败; 民国时期人才匮乏。坚挺的国力做后盾,国家重视,人才储备充分发展,攻坚克难的精神追求。例子①鸦片战争时,英军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①20世纪70年代,导弹驱逐舰、核潜艇等先进装备的入列,极大提高了人民海军的作战能力,有力保卫了祖国的海疆。②甲午中日战争中,虽然清朝海军装备了现代化武器,但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北洋舰队全军覆没。②20世纪90年代,装备更新、多兵种发展③民国时期,技战术落后,发展不充分,舰船多为他国淘汰所得。③新时代,2012年9月,第一艘航母“辽宁舰”入列,2022年,我国进入“三航母”时代。
教师过渡:除了陆军、海军之外,我国空军力量也是比较亮眼的存在。 (三)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 1、建国时的空军(引导学生从课本教材中找出) 学生归纳:人民空军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20世纪50年代初,空军部队已拥有各种飞机3000多架。空军刚刚诞生,就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 人物介绍:蒋道平——抗美援朝战争中,蒋道平沉着机智,勇敢顽强,先后击落敌机5架、击伤2架。1953年,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授予他“二级战斗英雄”称号,并记特等功。 2、空军的发展(引导学生从课本教材中找出) 学生归纳:人民空军建立早期,飞机主要从国外购买;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行研制和引进了一批新型飞机,空军的现代化建设有了新的飞跃,成为保卫祖国领空的钢铁卫士。 着重强调:第一代国产战机——歼5 学生观察感受当代空军力量的强大。 教师过渡:除了常规的陆、海、空三大军种外,我国杀手锏般的军事力量——导弹部队,更加神秘而给我们以更强的安全感。 (四)中国人民解放军——导弹部队 1、基本知识认知。(学生观察图片,结合课本90-91页归纳) (1)我国导弹事业的代表人物:钱学森(导弹)、邓稼先(核弹)。 (2)我国的“两弹”:①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②1966年装有核弹头的地对地导弹试射成功;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2、根据课本归纳我国导弹部队的建立与发展。 教师过渡:进入新时代后,我国迎来了一次较大规模的军事改革。 (五)新时代的强军之路(引导学生从课本教材中直接归纳) 1、强军目标: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 2、古田会议:强调军队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3、五大战区:战区建设上重新划分为东、南、西、北、中部五个战区 4、五大军种: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五大军种 5、军队管理新格局: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 教师补充:战略支援部队今年4月被取消,新组建“信息支援部队”。 以视频介绍“五大战区”。 教师引导思考:结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国防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据了解,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国家综合实力的不断提高,我国在军事领域已经取得了重大的突破,目前中国已经可以通过自主研发,研制出先进的军事武器。 ——摘自腾讯网博客:军武新观察文章 材料:我国国防军费预算及增速 师生归纳原因:(1)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2)党和国家高度重视; (3)科学家的努力、人民的支持; (4)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作风。
板书设计 (一)陆军 人民解放军的主要军种,历史最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各种抢险救灾的中坚力量。 (二)海军 1、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 2、1970年,第一艘核潜艇; 3、1971年,第一艘导弹驱逐舰; 4、2012年,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 (三)空军 1、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经历了抗美援朝战争; 2、第一代国产战机——歼5; (四)战略核威慑的核心力量——导弹部队 1、1966年,建立第二炮兵(2015年,更名为“火箭军”); 职能:核威慑、核反击 新时代的强军之路 1、强军目标:听党指挥、能打胜战、作风优良 2、严抓军队的政治工作 3、东西南北中五大战区 4、陆、海、空、火箭、战略支援(信息支援)五大军种 5、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形成。
作业设计 涉及知识点包含: 第一支海军、导弹部队、本课课题、科技建军。(按知识点出题)
教学反思 课堂反思:本节课的设计,依据课标,合理设置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能够按照学生认知规律,以直观性强的视频、图片等供学生参考。板书思路清晰,重点突出。 知识点反思:本课知识的位置在课标里没有直接体现出来。按个人理解,我国军事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建设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在保卫祖国边疆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军事力量的发展也为新中国在国际上争取到了更多的话语权。重要的是要加强学生家国情怀方面的教育,让学生在过程中感受到当下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巩固的国防是幸福生活的重要保障。同时鼓舞学生树立伟大志向,将来学成之后投入到保家卫国的行列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