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教学设计 (1)

文档属性

名称 30.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教学设计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5-24 10:34: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30.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体会叙事、写景中抒发的感情。
2.了解诗句含义,领悟诗词的意境。
3.熟读背诵诗歌。
2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有初步的诗歌鉴赏能力,教师只要加以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便能顺利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重点难点
1.忠而获罪的愤慨。
2.叙事、写景、抒情的融合。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由和韩愈同是唐代古文运动领袖柳宗元引入新课
活动2【讲授】讲授新课
一、结合注释了解作者及背景
1、韩愈,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三岁丧父,由嫂氏抚养成人。提出“文以载道”的观点,与柳宗元倡导古文运动,反对骈文,提倡散文;诗歌创作亦力求独创,不避险僻,以文为诗,形成宏伟奇崛的特点。
2、背景知识补充: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佛教的传播也盛极一时,法门寺是史书所载中国境内珍藏佛骨的四大名刹之一(或称十九座寺院之一),自然成为唐代皇室所敬重的佛法圣地。从唐贞观年间开始,一共举行了7次迎送佛骨的活动,第六次迎佛骨的时候,韩愈上书谏迎佛骨,触怒了宪宗,由刑部侍郎贬为潮州刺史。这是他在南行途中所作。左迁,古代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当韩愈到达离京师不远的蓝田县时,他的侄孙韩湘赶来送行。韩愈当时悲歌当哭,慷慨激昂地写了这首名篇送给韩湘,抒写忠而获罪的愤慨、为国除弊的决心和眷恋朝廷的心情。
二、鉴赏诗歌
1、诵读全诗,理解大意:
早晨向朝廷呈上一封奏章,傍晚就贬往八千里外的潮州。
一心想替皇上消除国事中弊政,哪里肯因为老病而顾惜残年余命。
阴云遮蔽秦岭,不见家乡何处;大雪阻塞蓝关,征马不愿前行。
我知你远道而来的心意,好为我收尸于瘴气弥漫的岭南水滨。
2、整体感知
首联:写自己获罪被贬的原因。
颔联:书“除弊事”表刚直不阿之态。
颈联:就景抒情,情悲且壮。
尾联:吐露了凄楚难言的激愤之情。21教育网
活动3【活动】讨论活动
1、诗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一句?表明了什么?
(“肯将衰朽惜残年”,表明自己凛然无悔、刚直不阿的品格。)
2、仔细体会“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这两句诗。诗人是怎样融情于景,抒写途中的感受的?21cnjy.com
(这两句借景语言情思。诗人忠而获罪,远贬潮阳,抛妻别子而南行,心中是极其伤痛的。这两句诗就是通过景物描写委婉地表达这种情感。云横秦岭、雪拥蓝关语意双关,明写天气寒冷,暗写政治气候恶劣。上一句是回顾,诗人不独系念家人,亦伤怀国事。下一句是前瞻,立马蓝关,大雪寒天,联想到前路的艰危,因而徘徊不前。“马不前”其实是人不前,三字中流露出英雄失落之悲。)21·cn·jy·com
活动4【练习】真题演练
1、第一、二句中的“朝奏”与“夕贬”、“九重天”与“路八千”形成鲜明对比,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诗人命运的急剧变化,其中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第六句“雪拥蓝关马不前”借景抒情,并做到了眼前景与心中情的完美统一。请你对此评价加以分析。www.21-cn-jy.com
活动5【测试】课堂小测
1、诗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一句?表明了什么?
2、仔细体会“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这两句诗。诗人是怎样融情于景,抒写途中的感受的?2·1·c·n·j·y
活动6【作业】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背诵全诗。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