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06 18:50: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给加点字注音。
卿今者才略(  ) 但当涉猎(  )
即更刮目相待(  ) 肃遂拜蒙母(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但当涉猎   
(3)见往事耳   
(4)蒙乃始就学   
(5)及鲁肃过寻阳   
(6)非复吴下阿蒙   
3.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1)即更刮目相待
古义: 。 今义:
(2)见往事耳
古义: 。 今义: 。
(3)但当涉猎
古义: 。 今义: 。
4.一词多义是汉语中的常见现象。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及鲁肃过寻阳 过犹不及
B.即更刮目相待 万象更新
C.自以为大有所益 开卷有益
D.但当涉猎 当之无愧
5.下列句子中,没有称谓语的一项是(  )
A.卿今当涂掌事 B.孤常读书
C.蒙辞以军中多务 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6.文学常识填空。
(1)《资治通鉴》,北宋 主持编纂的一部 通史,记载了从 到 共1 362年间的史事。
(2)司马光,字 ,北宋 家、 家。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8.根据提示填空。
(1)孙权劝说吕蒙读书的原因是: , 目的是: ,。(用课文原句回答)
(2)《孙权劝学》中的句子“ , ”常用来指一个人在短时间内取得很大的进步,令人改变了对他的看法。
(3)《孙权劝学》中鲁肃惊叹吕蒙才略进步的语句是:
(4)学完本文,我们知道了两个成语,分别是:
二 、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 “卿今 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9、解释下列加点词。
(1)蒙辞以军中多务_____
(2)见往事耳_____
(3)即更刮目相待_____
(4)卿今当涂掌事_____
(5)及鲁肃过寻阳_____
10、翻译下面句子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11、根据选文内容填空。
“_____________”表现了孙权对吕蒙严格要求,又充满关爱的期望的态度;“__________”表现了鲁肃对吕蒙惊人长进的吃惊和赞叹的态度。
12、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
衡①好学
许衡,幼有异质,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曰:“取科第耳!”曰:“如斯而已乎?”
师大奇之。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久之,师谓其父母曰:“儿颖悟不凡,他曰必有大过人者,吾非其师也。”遂辞去,父母强之不能止,如是者,凡②更三师。稍长,嗜学如饥渴,然遭世乱,且贫无书。尝从日者③家见《书》④疏义因请寓宿手抄归。时兵乱中,衡夜思昼诵,身体而力践之,言动必揆⑤诸义而后发。
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
帝欲相之,以疾辞。卒后,四方学士皆聚哭,有数千里来祭哭墓下者。
(选自《元史列传第四十五》,有改动)
【注释】①许衡:元初理学家、教育家。②凡:总共。③日者:古时以占卜为业的人。④《书》:也叫《尚书》或《书经》,是一部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为儒家经典之一。⑥揆:揣度。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文言字词 方法 解释
(1) 蒙辞以军中多务 成语推断法:义不容辞 辞:
(2) 师谓其父母曰 课内迁移法:权谓吕蒙曰(《孙权劝学》) 谓:
(3) 尝暑中过河阳 课内迁移法:尝射于家圃(《卖油翁》) 尝:
(4) 或问之 查阅字典法:①或许;②有的,有的人;③又;④语气词;⑤通“惑”,疑惑 或: (填序号)
14.断句,请用“/”画出句子的停顿,停两处。
尝 从 日 者 家 见 《书》 疏 义 因 请 寓 宿 手 抄 归
15.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遂辞去,父母强之不能止,如是者,凡更三师。
16.阅读文言文时,品味语气词是发现文章奥秘的一把金钥匙。请参照示例,分析加点语气词在句子中的表达效果。
“如斯而已乎?”
【示例】“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分析】“邪”同“耶”,表反问语气,译为“吗”。表现出孙权对吕蒙推辞的不悦和责备,又体现了孙权对吕蒙寄予厚望的恳切之意。
17.生前,帝欲相之:死后,四方学士皆聚哭。世人为何如此敬重许衡?请结合选文谈谈理由。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①,阖户启箧②取书,读之竟日③。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④,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选自《宋史·赵普传》)
【注释】①第:府第,贵族的住宅。②阖户启箧:关上门打开书箱。③竟日:整天。④薨(hōng):诸侯或大官死亡。
18.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普少习吏事
(2)及为相
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
20.用“/”为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晚 年手 不 释 卷每 归 私 第
21、选文谈到了赵普读书后的变化,请你谈谈选文是如何描写他的变化的。
答案
1、qīng shè gèng suì 2.(1)推托 (2)粗略地阅读 (3)了解 (4)于是 (5)到,等到 (6)不再是 3.(1)擦拭 用刀等贴着物体的表面移动,把物体表面上的某些东西去掉或取下来 (2)指历史 过去的事情 (3)只,只是 但是 4.C 5.C
6.(1)司马光 编年体 战国 五代 (2)君实 政治 史学
7.(1)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吗? (2)以你如今的才干和谋略,你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地的阿蒙了!
8.(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4)吴下阿蒙、刮目相待
9、①推托 ②了解 ③重新 ④当道、当权 ⑤等、等到
10、(1)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2)士别三日,就要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
1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12、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意与之深交,表明鲁肃的爱才、敬才,且二人情投意合。最后的一笔,是鲁肃“与蒙论议”的余韵,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13. 推辞 对……说 曾经 ② 14.尝从日者家见《书》疏义/因请寓宿/手抄归 15.(1)只要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2)(老师)于是辞别离开,父母强行挽留老师都没能留住,像这样,总共换了三位老师。16.“乎”,用在文言文的句子末尾,表疑问语气,译为“吗”。表现了许衡并不满足于此,而有远大的志向。 17.许衡认为读书并非仅为科举取士,所提问题使老师惊讶,甚至不能作答,他的胸怀大志令人称奇;出生贫困,借书手抄,白天诵读,夜理深思,身体力行,他的勤学苦读令人称赞;逃难之人纷纷摘路旁之梨解渴,独许衡不摘,梨树无主,心却有之,他高尚的道德情操令人称颂。
18、(1)年少 (2)宰相 19、关上大门,打开书箱拿出书,读一整天书。
20、晚 年/手 不 释 卷/每 归 私 第
21、先说赵普“少习吏事,寡学术”,然后写他读书后,“次日临政,处决如流”,表明读书对赵普处理政务非常有帮助,能够使他做事如流水般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