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煤炭》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吟诵诗歌,能准确拼读和书写“混沌、藏、爝、鼎彝”等字词。
2.了解诗人于谦及其作品风格。
3.根据注释理解诗句,体会诗人从诗句中表达出的情感、志向。
4.拓展联想,说人物事例,写煤炭精神。
二、重点难点
重点:吟诵诗歌,体会诗人从诗句中表达出的情感、志向。
难点:“爝、彝”的拼读与书写,颈联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
以读为主,由学生从读中自主分析意象,体会情感。
四、教学准备
导学案、课件、朗读音频
五、教程设计
(一)导入
同学们,小学的时候,我们学过一首诗——《石灰吟》,大家还记得吗?“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呢?(于谦)。谁能来介绍于谦吗?
(二)作者简介
于谦(1398—1457),明代政治家、军事家,浙江钱塘人。
很正确,这是官方版的介绍,老师这还有民间版的介绍,大家想听吗?
于谦,为官清廉,当时,官员贪腐,行贿受贿很多,但于谦每次进京议事,都是“空囊以入”,别人劝他带些钱,带些地方特产去送给上级,他哈哈一笑,举起两袖说,“带有清风!”。当时老百姓称于谦为“于龙图”,即像包公一样清正廉明的人。在《石灰吟》中他就表达了像石灰一样“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志向。
于谦留下的诗不多,但他有两首咏物诗千古传唱,一首《石灰吟》,我们小学时学过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他的另一首咏物诗——《咏煤炭》(板书课题)
(三)一读:读准字音,掌握生字
1.说一说
煤炭,大家都见过吧。谁能说说煤炭有什么特征呢,比如煤炭的颜色、形状、用途等。(生说)
可以说,煤炭,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甚至还有些不起眼,于谦是怎样描写我们生活中很常见的煤炭的呢?
2.拼一拼
首先,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遍这首诗。读的时候,请找出自己不会读的字,可以看注释、查工具书,也可以和邻桌交流,一起来解决。
混沌(hùn dùn) 藏(cáng) 爝(jué) 鼎(dǐng) 彝(yí)
3.写一写
现在电脑、手机越来越普及,用笔写字的机会越来越少,很多字我们看着会读,但写起来往往忘了,“提笔忘字”成了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这几个生字,你能准确、工整的写出来吗?谁到黑板上来写一写?他写得怎么样?(学生点评。)
4.读一读
好,这些字词我们都认识了,那让我们一起齐读一遍这首诗。(点评齐读。)
刚刚大家齐读了这首诗,老师还想请同学单独来读一读,谁来读呢?这位同学在读的时候,请大家认真听,听完后要中肯的点评。
(四)二读:读顺诗句,理解诗意
1.小组学习
好诗不厌百回读,读诗的方法有很能多种,可以朗读、默读、吟诵,也可以边读边思,带着目标、带着问题去读,欲穷千里目,要更上一层楼,我们还需要用多种方法去读。老师这有三个任务,请第一组的同学“相互读一读、听一听、评一评,注意要读准节奏、读顺诗句”,读完后,推荐代表来展示。请第二组的同学“边读边思,找出难理解的字词,小组讨论交流”,讨论交流的结果同样要派代表展示汇报。请第三组的同学“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可以是一个人说,也可以是小组合作说。现在开始,让我们每个组都带着目标、带着问题去读一读这首诗。
分享展示
第一组派代表读,第四组派代表点评。
第二组派代表解释找出的难理解的字词,谁还有补充吗?第四组派代表点评。
第三组派代表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谁还有补充吗?第四组派代表点评。
3.适时补充
“凿开混沌”说明煤炭开采艰难,暗含人才难得之意,与尾联的“不辞辛苦”相呼应。“鼎彝元赖生成力”也隐含了国家的建设与发展要依靠许许多多像煤炭一样燃烧自己、无私奉献的官员和百姓的力量。
(五)三读:读出情感,提炼主旨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看,经过我们一次又一次的读,对这首诗的字音、词意、节奏、诗句的意思都了解啦,那谁来猜一猜,接下来,我们要学习和分析这首诗的什么了呢?(思想感情、主旨),老师的心思你一猜就中,看来我们是心有灵犀一点通。我们的心是否也能和作者的心相连呢?请想一想,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与志向?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学生说,学生补充,学生点评)
归纳:
爱国忧民,甘愿像煤炭一样燃烧自己为国为民出力献身。
赞颂煤炭。
嗯,大家分析得很好,让我们一起带着这种情感来齐读这首诗。
(师点评齐读。)
都说女孩子感情更加丰富,让我们请女生一起来读这首诗好吗?听女生读完后,男生要点评。
刚刚女生在读的时候,也有男生跟着在轻轻的读,看来男生也是跃跃欲试,请男生也齐读一遍这首诗,请女生点评。
你们读得真好,老师被你们的读陶醉了,也想来试一试,不知道老师能不能读出你们期许的韵味来。大家是想听老师读吗?想听老师读也可以,不过在老师读的时候,请边听边想,从古到今,有许许多多人像于谦一样,爱国忧民,把自己的满腔热血与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国家和人民,你能列举出一些人物及事例来吗?
(师读。生想。)
拓展联想
举人物事例
岳 飞:“精忠报国。”
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杜 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焦裕禄: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共和国的脊梁。
雷 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
……
煤炭,生命不息,燃烧不止,为了国家,为了人民,无私奉献,哪怕化为灰烬,也要爱国忧民,甘愿为国为民出力献身,这种精神—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一代代延续与传承的最伟大的精神?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一直以来奋发图强、矗立不倒的精神支柱?也正是这种精神,激励着一代代的志士仁人抛头颅洒热血,为国捐躯,为民请命,为天下苍生谋永福。
让我们再一次深情的朗读这首诗,向煤炭致敬,向无数的为了国家的安定繁荣,为了人民的幸福安康而默默坚守与奉献,甚至牺牲宝贵生命的人致敬。
(生齐读。师评。)
大家在读时,我感觉煤炭的这种奉献精神,这种为国为民不怕牺牲的精神已经融入了大家的血液中。
2.写煤炭精神
煤炭是平常的,煤炭的精神又是不平常的,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咏煤炭》这首诗,我相信大家对煤炭和煤炭所蕴含的精神一定有了新的思考与认识,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用3—5句话,写下你此刻的所思所想,写下你想对煤炭说的话。
同学们,有谁写好了吗?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煤炭,你燃烧自己,温暖他人;
煤炭,你燃烧自己,照亮黑暗;
煤炭,你燃烧自己,只愿苍生俱饱暖;
煤炭,你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为你点赞!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为煤炭点赞,也为自己今天的学习点赞,谢谢大家。
课件12张PPT。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于谦 于谦(1398—1457),明代政治家、军事家。浙江钱塘(今杭州)人。要留清白在人间咏煤炭说一说:你所知道的煤炭的颜色、形状、功用等
咏煤炭
于谦
hùn dùn
凿开 得乌金, 蓄阳和意最深。
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一读:读准字音、掌握生字
混沌爝jué藏cáng鼎彝dǐng yí二读:读顺诗句、理解诗意 1.同桌之间相互读一读、听一听、评一评,读准节奏、读顺诗句。
2.边读边思,找出难理解的字词,小组讨论交流。
3.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交流、探讨、分享“凿开混沌”:说明煤炭开采艰难,与尾联的“不辞辛苦”相呼应。乌金:喻煤炭如黑色的金子。鼎彝鼎彝元赖生成力
三读:读出情感、提炼主旨爱国忧民赞美煤炭想一想,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与志向?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甘愿像煤炭一样,燃烧自己,为国为民出力献身听一听 从古到今,有许许多多人像于谦一样,爱国忧民,把自己的满腔热血与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国家和人民,你能列举出一些人物及事例来吗?岳 飞:“精忠报国。”
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杜 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焦裕禄: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共和国的脊梁。
雷 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
……拓展联想 煤炭,我想对你说:请用3—5句话,写下你的所思所想。煤炭,你燃烧自己,温暖他人;
煤炭,你燃烧自己,照亮黑暗;
煤炭,你燃烧自己,只愿苍生俱饱暖;
煤炭,你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为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