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故乡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13.故乡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5-24 11:49: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0张PPT。 辛亥革命后,封建王朝的专制政权是被推翻了,但代之而起的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的命脉,而且 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由于这双重的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写作背景介绍故乡鲁迅秕谷( ) 鄙夷( ) 颧骨( ) 折本( ) 潺潺( ) 阴晦( )
伶仃( ) 恣睢( ) 猹( ) 獾( ) 弶( ) 脚踝( )
髀( ) 愕然( ) 嗤笑( )
瑟缩( ) 黛( ) 惘然( )
祭祀( ) 寒噤( ) 廿( )
温故知新bǐbǐ yíquánshéchánlíng dīnghuìzìsuīcháhuānjiànghuáibìèchīsèdàiwǎngsìjìnniàn   请概括说出二十年前、二十年后闰土的人物形象。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杨二嫂也是作者
着力刻画的一个典型
形象,作者也是通过
对比,写出杨二嫂的
变化。细读课文找出
杨二嫂的肖像、语言、
神态、动作的描写的
关键词语,分析一下
杨二嫂变成一个什么
样的人。变化的原因
又是什么? “我”是小说中又一个重要人物。小说中的“我”并不等于作者,而是作者塑造的一个人物。结合描写“我”的句子,说说“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体会深刻含义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喻意:要实现美好的愿望,就要努力的去实践。课文主题  小说以“我”回故乡的见闻与感受为线索,通过闰土20多年前后的变化,描绘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悲惨景象,揭示广大农民生活痛苦的根源,表达了作者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社会生活的强烈愿望。
课下作业1、课下阅读鲁迅先生的散方《藤野先生》,并思考这节课的主题和作者弃医从文的举动有什么关系。2、设想一下,水生和宏儿以后的生活会是怎样的,它们是否会沿续老一辈人的生活?讨论小说的艺术特色并分析其作用
提示:
 1、对比中刻画人物,表现主题;
 2、运用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
 3、运用典型的语言表现典型的形象,传神的肖像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