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奥伊达的理想 课件+教案 (3)

文档属性

名称 16.*奥伊达的理想 课件+教案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语文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5-24 12:51:30

文档简介

16.*奥伊达的理想 教学设计
1学习目标
总目标:让学生明白儿童小说构思的特点,培养鉴赏儿童小说的能力。 具体目标: 1、积累文中的生字词。 2、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 3、体会课文轻喜剧式的写作特点。 4、对作品所反映出的家庭教育问题能有自己的认识。
2学情分析
《奥伊达的理想》是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自读课,这篇课文以精当的选材、轻喜剧的笔法刻画了一个鲜活而略显夸张的人物形象,读后令人忍俊不禁。教学时,我认为教师应引导学生探究文章在选材、语言等方面的独特之处,思考小说折射出的家庭教育问题。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注重学生读后的评价和交流,教师在适当的时机加以点拨,以培养学生的鉴赏儿童文学作品的能力。
3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
学习难点:体会课文轻喜剧式的写作特点。
4教学过程
活动1
“文学”是生活的教科书,本单元从多视角塑造了不同年代的儿童形象。有活泼可爱的少年闰土、忸怩腼腆的小通讯员、孤独寂寞的小男孩、追求理想的奥伊达,他们的童真、童趣都闪烁着人性的光芒,艺术地诠释着人世的真善美。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反映家庭教育问题的小说《奥伊达的理想》。
活动2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对子之间互相检测。
(2)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用简洁的语言理出本文情节。
温馨提示:小说以什么为线索?记叙了奥伊达成长过程哪几件趣事?
(3)活动方法:自主后对子交流
活动3
交流一
(1)1、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庸俗( ) 琢磨( ) 着陆( ) 挑衅( )
坚持不懈( ) 钦佩( ) 煞有介事( )
2、根据拼音写汉字
不知所cuò( ) qí( )视 声sī( )力jié( ) 大名d?ngd?ng( )( ) Wèi( )蓝 交头jiē( )耳 郑重qí( )事
(2)小说以奥伊达的成长为线索,叙写故事,展开情节。
小时候 改名 开端 上小学 买票 发展
探险 高潮
上中学 账单 结局
活动4请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有感情地朗读,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自主后对子交流)
活动5
交流后总结:
起名事件:
小男孩突然感到这一切都是那么可恨。他声嘶力竭地叫了起来:“我讨厌你们!我不是拜伦,我也不是杰克逊。我是奥伊达!对,奥伊达。你们以后不许再叫别的名字!”
探险事件:
“既然你不肯告诉我们名字,我们只好把飞机停在这儿了。大家都去不成哥本哈根。” “那不行,”奥伊达一听便急得跳了起来, “你们一定要把我送到哥本哈根。哪怕……我把名字告诉你们。” “那好啊。不过,你还得告诉我们你要去哥本哈根干什么。”空姐狡黠地眨眨眼睛。 “好吧,”奥伊达无可奈何地点点头,然后把他的名字,以及他的北极探险计划都告诉了空姐们。
  “好啦,我都告诉你们啦。你们可不能说话不算数!”奥伊达噘着嘴挑衅地说。
活动6
作者通过几件趣事来塑造奥伊达这一形象时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从中看出他是怎样一个孩子?
温馨提示:
1.概括人物形象并结合四件趣事分析。
2.结合具体人物描写方法分析形象。
表述形式:1品质特点+具体依据
2表达技巧+表达效果(具体分析)
3.活动方法:自主后小组交流
活动7
小组代表交流后总结:
奥伊达的性格特点:有独立、自主、创新意识和执著追求精神
活动8
品味儿童文学(小说)的特点
知识链接:
1、儿童小说:反映儿童成长的不同年龄阶段中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点和性格。语言欢欣明快,生动形象,幽默有趣。
2、儿童小说里如何表达幽默呢?常见的方法是: 一是童年情态和童言稚语的描摹。 二是“一惊一乍”的事件或突发事件的表现。 请同学们找出体现上述特点的段落或句子。(对子交流)
活动9
小组交流后总结:
奥伊达的爸爸、妈妈,这是一对既平常又特别爱儿子的父母。对刚出生的儿子,他们同其他父母一样,对他寄予了无限的希望。可他们的方式却与别人不同。在爸爸的世界里,儿子是小“拜伦”,未来的大诗人;而在妈妈的心目中,儿子是“小杰克逊”,明天的超级名星。为给奥伊达取一个表明自己希望的名字,两个人争得面红耳赤,最终达成协议,各喊各的,互不干涉。爱和美好的愿望,让爸爸妈妈有了超乎常理的行为,可结果呢,奥伊达的伙伴无所适从,不能理解,奥伊达本人也很苦恼,最后不得不声嘶力竭地给自己取了个莫名其妙的名字。奇怪的是,这个结果爸爸妈妈竟然接受了它,而且大加赞扬它。这又不得不让奥伊达纳闷。 取名字的情节,作者就是通过描写了父母美好的愿望与离奇言行之间的矛盾冲突,让人发出会心的笑意,同时也让人回味这些妙趣横生的情节中的深意:望子成龙成凤,愿望固然是好的,但必须合乎常理,顺乎自然,切不可以家长的主观愿望强加孩子。 文章中描写这些愿望与言行悖谬的情节,或者说惹人发笑的情节比比皆是。如当奥伊达提出要为自己买电影票时,妈妈哄他,爸爸唬他,因为在他们眼中,小奥伊达是个孩子,可当觉得拗不过奥伊达时,只好又暂时屈从于他,为他买回了电影票。这种不听/从便/顺从的做法是当今太多父母在教育子女时所采取的方法。当奥伊达成了探险“名人”之后,爸爸妈妈又都认为,应该改变原来的想法,决定齐心协力把儿子培养成真正的探险家。他们就是这样,寄希望于儿子,深爱着儿子,但他们的爱都是从成年人的角度所给予的爱,是脱离孩子需要的爱,是一种宠爱,甚至错爱,因而往往表现得离奇夸张,让人发笑。当然,这种爱是几乎天下所有父母爱子的那种方式。 小说的可贵之处在于,作者不仅善意的表达了奥伊达父母在目的与行为方式方法上的矛盾,更重要的是表现了他们的觉悟。当奥伊达的父母从儿子给他们那份账单上发现了他们爱的错位时,于是能够借助回账单这种巧妙的方式给予奥伊达一种真正的爱,一种成功的教育。这是我们今天多数做父母的所不能做到的。所以说,这篇小说的成功在于,不但塑造了奥伊达这一典型的儿童形象,同时还塑造了一对重感情而又理智的父母形象,启发人们应如何做好父母。
活动10
小组交流后总结小说主旨:
小说塑造了既天真、顽皮、好奇、聪慧,又具有独立、自主、创新意识和执着精神的儿童形象,艺术地展现了当代儿童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向父母及社会提出了如何教育孩子这一社会问题。
活动11
小组讨论:
请同学们对奥伊达父母的教育方法,你有怎样的个性看法?你对当今许多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又有何看法?(如果这题来不及讨论,或可以写篇250字左右的小作,或开一个演讲辩论会也可。)
活动12
当堂检测
请选择你身边一个熟悉的儿童(或人物),选择其语言、动作、心理、外貌等描写方法,学习用本文的语言特色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6-8号至少运用一种描写方法;1-5号至少用两种以上。)
活动13
今日寄语:
愿同学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做一个独立、自主、有创新精神、有爱心的优秀少年。让童心伴着理想一起飞翔!
课件20张PPT。单元主题 “文学”是生活的教科书,本单元从多视角塑造了不同年代的儿童形象。有活泼可爱的少年闰土、忸怩腼腆的小通讯员、孤独寂寞的小男孩、追求理想的奥伊达,他们的童真、童趣都闪烁着人性的光芒,艺术地诠释着人世的真善美。 16. 奥伊达的理想
凯瑟琳?奥尼尔学习目标:1、积累文中的生字词。
2、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
3、体会课文轻喜剧式的写作特点。
4、对作品所反映出的家庭教育问题能有自己的认识。活动一: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对子之间互相检测。 一、给加点字注音:
庸俗( ) 着陆( )
琢磨( )( ) 挑衅( )
煞有介事( ) 钦( )佩
坚持不懈( ) 附和( )
兴奋( ) 狡黠( )
二、根据拼音写汉字:
不知所cuò( ) q í ( )视
声sī( )力jié ( ) 大名dǐng dǐng( )
wèi( )蓝 交头jiē( )耳
郑重q í ( ) 事yōngzhuózuómoxìnshàqīnxièhèxīngxiá措歧嘶竭鼎鼎蔚接其小组交流: 跳读课文,想想小说以什么为线索?记叙了奥伊达成长过程哪几件趣事?(自主后小组交流)整体感知活动二:小时候 改名 开端上小学 买票 发展探险 高潮
上中学 账单 结局
小说的情节小组交流: 请同学们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有感情地朗读,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自主后小组交流)读文本 ……小男孩突然感到这一切都是那么可恨。他声嘶力竭地叫了起来:“我讨厌你们!我不是拜伦,我也不是杰克逊。我是奥伊达!对,奥伊达。你们以后不许再叫别的名字!” ……起名事件:探险事件:“既然你不肯告诉我们名字,我们只好把飞机停在这儿了。大家都去不成哥本哈根。”
“那不行,”奥伊达一听便急得跳了起来,
“你们一定要把我送到哥本哈根。哪怕……我把名字告诉你们。”
“那好啊。不过,你还得告诉我们你要去哥本哈根干什么。”空姐狡黠地眨眨眼睛。
“好吧,”奥伊达无可奈何地点点头,然后把他的名字,以及他的北极探险计划都告诉了空姐们。
  “好啦,我都告诉你们啦。你们可不能说话不算数!”奥伊达噘着嘴挑衅地说。 作者通过几件趣事来塑造奥伊达这一形象时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从中看出他是怎样一个孩子?析人物温馨提示:
1.概括人物形象并结合四件趣事分析。
2.结合具体人物描写方法分析形象。
表述形式:1品质特点+具体依据
2表达技巧+表达效果(具体分析)
3、自主后小组交流
天真 可爱 有个性 追求平等 独立 坚持不懈顽皮机灵 敢于创新聪明狡黠、有创新意识自主有创新意识有执著追求精神 奥伊达的性格特点独立
品味儿童文学(小说)的特点1、略带夸张的轻喜剧写法,引人发笑.
2、语言符合人物的年龄特点又吸引读者思考。品语言知识链接:
1、儿童小说:反映儿童成长的不同年龄阶段中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点和性格。语言欢欣明快,生动形象,幽默有趣。
2、儿童小说里如何表达幽默呢?常见的方法是: 一是童年情态和童言稚语的描摹。 二是“一惊一乍”的事件或突发事件的表现。
3、请同学们找出体现上述特点的段落或句子。(自主后小组交流) 父:诗人有爱心的公民,自由选择职业母:歌唱家→探险家→ 奥伊达父母在他成长过程中希望他成为什么样的人?结合事例谈谈奥伊达父母对他的教育方式是怎样的?你喜欢吗?
你父母对你的教育方式与奥伊达的父母一样吗?你希望父母对你怎样教育?相关链接:请你算算账 (自己一月支出) 小说塑造了既天真、顽皮、好奇、聪慧,又具有独立、自主、创新意识和执着精神的儿童形象,艺术地展现了当代儿童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向父母及社会提出了如何教育孩子这一社会问题。揭主旨我的收获:温馨提示:
1、学习体验
2、课文内容
3、写作技巧等方面谈当堂检测: 选择你身边一个熟悉的儿童(或人物),选择其语言、动作、心理、外貌等描写方法,学习用本文的语言特色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6-8号至少运用一种描写方法;1-5号至少用两种以上。)今日寄语: 愿同学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做一个独立、自主、有创新精神、有爱心的优秀少年。让童心伴着理想一起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