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历史高二选修四第三单元
第1课英国革命的领导者克伦威尔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克伦威尔在其“护国主”任上曾说:“护国主为终身职务,与国会共同掌握立法权,与国务会议共同行使行政权┅┅议会的议案必须经过护国主的批准才能生效”。上述言论说明了克伦威尔( )
①蜕变为封建专制君主 ②实际操纵了立法权和行政权
③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④成为名副其实的独裁者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解析:分析:克伦威尔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的独裁者的含义是他是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者,并不是蜕变为封建专制君主,所以第①项内容错误,故答案选择D项。
点评:本题考查克伦威尔的阶级属性,他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势力的代表人物。
2.有人说克伦威尔是一位“未戴王冠的英国国王”,其主要依据是( )
A.率“新模范军”打败王军 B.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领导人
C.建立了军事独裁统治 D.处死查理一世,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答案:C
解析:分析:材料中内容的含义是克伦威尔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成为英国的独裁者的史实,所以作答时应该选择与这个意思相近或是能证明这个内容的相关史实。故答案选择C项。
点评:克伦威尔采取军事独裁的方式进行巩固政权,类似君主专制主义,所以被称为国王。
3.克伦威尔建立的护国主政体的性质是( )
A. 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B. 君主立宪政体
C. 资产阶级共和国政体 D. 资产阶级性质的军事独裁政权
答案:D
解析:分析:克伦威尔建立的护国主政体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军事独裁政权。
点评:结合英国的时代背景,处于巩固新生政权的需要,克伦威尔采取了较为极端的方式。
4.克伦威尔说:“我正在从事一桩不平凡的事业,并一定坚持到底。”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是在马斯顿荒原战役以后说的
②“不平凡的事业”指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
③“一定坚持到底”反映了他对革命必胜的信心
④在就任“护国主”以后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②③
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克伦威尔组织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结合教材知识进行判断分析马斯顿荒原战役是在革命开始之后的事件,“护国主”是革命取得阶段性胜利后。所以排除①④两个选项。
点评:提升对克伦威尔革命过程的认识,整体把握其性质。
5.下列不属于克伦威尔统治时期的对内措施的是 ( )
A. 建立有序的行政机构 B. 建立小议会 C. 积极发展工商业 D. 厉行宗教专制
答案:D
解析:分析:宗教专制是革命前斯图亚特王朝实行的,克伦威尔作为资产阶级政治家极力倡导宗教自由。
点评:克伦威尔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反对的是封建专制制度,包含政治、经济和思想等各个层面。
6.下列哪次战役使克伦威尔的骑兵赢得了“铁骑军”称号( )
A.马斯顿草原战役 B.纳西比战役 C.远征爱尔兰 D.远征苏格兰
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英国革命过程中的一次重大战役。克伦威尔指挥的骑兵在马斯顿荒原战役(1644年7月2日)中取得胜利后,被誉为“铁骑军"。
点评:马斯顿荒原战役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国会军同国王军队之间的一次著名战役。1644年7月2日,克伦威尔率部在此击溃鲁伯特军的左翼,并猛攻王军的中路。王军损失惨重,死亡三四千人。这次战役是国会军从失败走向胜利的转折点。
7.克伦威尔的主要活动有( )
①组建新模范军 ②解散议会
③成为“护国公” ④发布《人身保护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分析:17世纪,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大肆迫害新教徒和反王权派。代表工商业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辉格党援引旧例,通过议会制定《人身保护法》,迫使英王查理二世(1660~1685在位) 签署。
点评:1816年增定可在巡回法院和季度法庭休庭期间签发人身保护状。1862年扩大《人身保护法》的适用范围。1960年又作了进一步修改。苏格兰和爱尔兰分别于1701年和1782年颁布同样法令。美国某些州也有同名法规。一些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法律中也有类似条款。英国刑事诉讼中,至今仍以签发人身保护状作为审判监督程序之一,由高等法院王座庭主司其事;但适用较少,多以上级法院根据被捕人的申诉着令保释来代替。
8.下列有关克伦威尔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征服爱尔兰和苏格兰 B.多次解散议会并成为军事独裁者
C.颁布《航海条例》,打击荷兰海上贸易优势 D.思想上倾向斯图亚特朝复辟
答案:D
解析:分析:克伦威尔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代表人物,他的活动从本质来说都是资产阶级革命的要求,不会去进行封建王朝的复辟,所以选项D说法是错误的。
点评:本题考查克伦威尔的阶级属性,结合教材知识即可进行判断。
9.在下列哪次战役中,克伦威尔率军全歼王军主力,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
A.马斯顿草原战役 B.纳西比战役
C.远征爱尔兰之役 D.滑铁卢战役
答案:B
解析:分析:纳西比战役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一次重要战役。1645年6月,国会军与王军在纳西比附近展开决战。克伦威尔指挥新模范军骑兵大败王军,取得胜利。这次战役为国会军在第一次内战中获胜奠定了基础。
点评:纳西比战使克伦威尔掌握了国会的军事力量,也使英国形势向有利于革命的方面转化。不久,国王查理一世就成了国会的阶下囚,以叛国罪于1649年1月被判处死刑。封建专制的英国变成了资本主义议会制的英国。英国从此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10.在克伦威尔执政期间,实行了有利于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措施包括( )
①远征爱尔兰和苏格兰 ②实行贸易保护主义
③积极发展英国工商业 ④出卖没收封建地产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解析:分析:克伦威尔远征爱尔兰和苏格兰,是早期资本主义国家殖民扩张的现象,这是资产阶级为了维护其既得利益的表现,充分体现了资产阶级的阶级本性。但他们的对外侵略与推广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无关。
点评:对克伦威尔远征爱尔兰这一历史事件,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殖民掠夺战争。因为除了殖民掠夺的不良动机和摧毁爱尔兰、也腐化了英国革命军队等恶劣后果外,还有为消灭王党策反基地、粉碎查理二世从爱尔兰进攻共和国的企图等积极因素。应当说,它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阶级斗争的男一表现形式,不能把它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割裂开来;它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密切相关,是这次革命中不可分割的重大事件之一。
11.克伦威尔统治时期,曾用武力镇压中下层人民的运动,其目的在于( )
A.防止旧王朝的复辟
B.维护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既得利益
C.稳定英国国内政局
D.充分显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威力
答案:B
解析:分析:作为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代表,克伦威尔采取的一切措施,基本的出发点是维护其代表的利益。
点评:克伦威尔的执政措施较为激进,但从其阶级立场来看,有效的维护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为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最终确立奠定了基础。
12.克伦威尔在结婚后不久,回到家乡,凭借实干与家产,不到30岁就当选为议员,成为地方上越来越有影响的人物。由此,我们可以判断他应该属于( )
A.国教徒 B.天主教徒
C.清教徒 D.伊斯兰教徒
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英国清教的特征,如相信一个人的世间命运和个人奋斗、提倡积累财富等可判断出克伦威尔属于清教徒。
点评:本题链接考查宗教改革在英国的影响。清教徒对待问题注重的是自身奋斗。
13.克伦威尔和拿破仑都( )
A.打败了外国武装干涉B.多次解散了议会
C.建立了军事独裁政权D.颁布了多部法典
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两个重要历史人物的相同行为。A项和D项仅是拿破仑的行为,B项仅是克伦威尔的行为,故C项符合题意。
点评:对比考查两大历史人物的共性特征,结合教材知识进行针对性的理解判断即可。
14. 1653年,克伦威尔解散议会 ( )
A.与资产阶级没有任何关系 B.符合资产阶级的切身利益
C.遭到资产阶级的普遍反对 D.受到国教徒们的热烈欢迎
答案:B
解析:分析:根据材料内容可以得出,克伦威尔解散议会符合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稳定社会秩序的愿望。所以,B项符合题意。
点评:克伦威尔的措施出发点都是从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出发的,调整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15. 1653年底,克伦威尔被宣布为“护国主”,这主要是因为他 ( )
A.维护了资产阶级利益 B.是托利党的政治领袖
C.建立了英国国教教会 D.成为英国的开明君主
答案:A
解析:分析:克伦威尔代表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由于其掌握大权后,采取措施发展资本主义,所以得到资产阶级的拥护,被宣布为“护国主”。选项D不符合史实,B项中的托利党形成于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期,C项发生于都铎王朝时期。所以,A项最符合题意。
点评:克伦威尔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的代表人物,符合英国先进阶级的革命要求。
16. 克伦威尔当政期间,英国争夺海上霸权的最主要对手是荷兰,这是因为( )。
A.荷兰是资本主义的典型国家B.荷兰拥有海上贸易与航运的优势
C.荷兰占有的殖民地面积最大D.荷兰的毛纺织品与英国竞争市场
答案:B
解析:分析:当时葡萄牙与西班牙势力日趋衰落,而荷兰人的海上活动对英国构成了最大的威胁,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再现史实和对殖民主义国家之间斗争的认识能力。
17. 克伦威尔统治时期,英国颁布“航海条例”所体现的是( )。
A.金融资本垄断贸易的政策 B.工业资本自由贸易的政策
C.殖民主义的屠杀掠夺政策 D.殖民主义的贸易保护政策
答案:D
解析:分析: 16世纪是一般性海上贸易,海盗式抢劫和贩卖黑奴相结合16世纪后半期至17世纪初,英国组织政府特许的殖民贸易公司进行殖民活动¨7世纪中后期至18世纪中期,主要通过殖民战争,保护海外贸易的方式进行。其次明确克伦威尔统治时期属上述第三个阶段。最后确定其正确答案为D项。
点评:本题旨在考查依托史实的阶级性特征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首先明确英国殖民扩张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三个阶级。
18. 克伦威尔掌权期间,英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是( )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较迅速
B.工业革命开始逐渐兴起
C.社会动荡阻碍了经济发展
D.工场手工业兴起并发展
答案:A
解析:分析:注意克伦威尔是清教徒的著名代表,他代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克伦威尔掌握政权后,采取措施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点评:本题考查政治与经济之间的关系。英国确立资产阶级政体后对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极大的促进了自由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9.克伦威尔掌握大权后采取的措施有( )
① 以武力维持国内统治 ② 大力发展工商业
③恢复天主教的地位 ④以武力维护英国海外贸易的利益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史实再现能力。天主教会是封建专制的代表,不可能被克伦威尔支持重建。所以选项③是错误的。
点评:认识克伦威尔领导的革命性质,区别天主教会在革命中的立场。
20.克伦威尔能在资产阶级革命中建立起军事独裁,主要说明 ( )
A. 巩固新政权需要强力统治 B. 克伦威尔威望较高
C.封建专制主义影响深远 D. 民主力量单薄
答案:A
解析:分析:英国革命发生时间较早,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力量十分薄弱,新政权建立后,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措施来维护其统治。
点评:非常时期采取非常政策,克伦威尔为了维护革命成果,采取了集权方式统治,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他在当时新旧交替的政治激荡中,对过去是激进的,要求改革,不是保守的封建王权论者;对未来则是保守的,主张王权,不是激进的共和主义者,是一个矛盾的历史人物。
——顾学杰《王权还是共和?保守还是激进?——试论克伦威尔的政治观》
材料二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上海《申报>评论说:“中国数十年来为主义而奋斗者,中山先生一人而已。中国政界中之人格,不屈不变,始终如一者,中山先生一人而已。中山先生真爱国者也……不顾成败,不问毁誉,可谓勇往之实行者。”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克伦威尔“激进”和“保守”的表现。
答案:激进:领军取得内战胜利;处死国王查理一世。保守:担任护国主,建立军事独裁统治。
(2)材料二体现出了孙中山哪些精神品质?
答案:爱国主义;勇于献身;不屈不挠。
(3)史学界对克伦威尔的评价褒贬不一,而对孙中山的评价多为赞美之词,结合上述材料指出其原因。
答案:克伦威尔对历史作出过贡献,但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孙中山终身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斗争,功勋卓著,品德高尚。
解析:分析:第(1)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主要是考查克伦威尔的矛盾性,由“对过去是激进的,要求改革,不是保守的封建王权论者”结合所学知识从克伦威尔领军取得内战胜利和处死国王查理一世两个方面来回答他的“激进”。由“对未来则是保守的,主张王权”结合所学知识从担任护国主和建立军事独裁统治两个角度来回答他的“保守”。第(2)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中国政界中之人格,不屈不变,始终如一者,中山先生一人而已”可以概括出孙中山的不屈不挠精神;由“中山先生真爱国者也……不顾成败,不问毁誉,可谓勇往之实行者”可以概括出孙中山的爱国精神和勇于献身的精神。第(3)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点评:回答本题时注意对克伦威尔从既有巨大贡献,又有很大局限两方面作答;对于孙中山主要从其贡献巨大、品德高尚方面回答。
22. 克伦威尔是欧洲近代革命的杰出人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克伦威尔在他建立新模范军的时候,不论阶级出身和社会地位,一律论功行赏,但后来当平等派提出普选权的要求时,克伦威尔却竭力加以反对。他在一次向议会发言时说,穷人就是坏人,并且说,如果共和国注定要受苦受难的话,那么在富人之下受苦,比在穷人之下受苦更好一些。
——王觉非《欧洲史论》
材料二 克伦威尔对爱尔兰和苏格兰的征讨均以胜利而结束。以后,爱尔兰的土地被英国占领军没收,大部都落入英国高级军官之手。克伦威尔等人都成了爱尔兰的大土地所有者。
——刘祚昌《世界史(近代史编)》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克伦威尔平等观的变化。分别指出前后平等观产生的原因。
答案:变化:先提倡平等,后来反对普选权(或主张贫富有别)。原因:前因:建立新模范军(推翻封建王权),以“平等”激励革命;后因:反对平等派,需要以“不平等”维护其独裁和富人利益。
(2)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克伦威尔平等观的主要政治倾向,并分析革命战争对资产阶级文明扩展的价值。
答案:政治倾向:满足社会上层(如富人、高级军官)的利益。价值:冲击封建统治,维护资产阶级利益;客观上传播革命思想。
解析:分析:(1)第一问,克伦威尔在他建立新模范军的时候,论功行赏体现平等,后来又反对平等派提出的普选权,认为穷人是坏人,就应当贫富有别,主张不平等。第二问,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克伦威尔处于不同时期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内战时期,要打败王党军队,必须激励士气,提出平等主张。掌握权力后,为维护独裁统治,故反对普选,他需要以“不平等”维护其独裁和富人利益。(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中“大部都落入英国高级军官之手。克伦威尔等人都成了爱尔兰的大土地所有者”分析其政治倾向;第二小问,革命战争对旧的传统统治构成有力冲击,也便于传播先进思想,而最终通过立法的方式把先进文明固定下来。
点评:克伦威尔在共和国成立之前应当肯定,可以称为资产阶级革命家,但在共和国成立之后,他开始走向反动,如镇压平等派和掘地派、远征爱尔兰等,都应当否定,他所建立的护国政体是走向复辟的过渡形式,不是什么对新制度的探索。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了商业资产阶级利益,克伦威尔把很大的精力用在对外事务上,他要改变这种局面,建立英国在世界上的贸易霸权,把失去的“漂亮姑娘”夺回来。英国的舆论界也在推动着护国主去争霸世界。一个政论家写道:“在花盆里的橡树是不能长高的,为了它的根和枝,它应该有(足够)的土壤和空间。”克伦威尔正是遵循着这一资产阶级的信条,开始他的外交活动。
——宋华《克伦威尔传》
材料二 虽然1654年的预算收入达到了就当时而言堪称巨额的一百五十万英镑.但赤字仍是护国政府的不治之症。……无休止地征收苛捐杂税,并且把全部重担加到劳动人民身上,引起了国内不满情绪的增长。1655年初,王党的阴谋家们便力图利用这种情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苏)巴尔格《克伦威尔及其时代》
请同答:
(1)英国失去“漂亮姑娘”的原因是什么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克伦威尔为夺回“漂亮姑娘”采取了哪些行动
答案:原因;内战。行动:颁布《航海条例》,打击荷兰;迫使丹麦、葡萄牙等国签订商约。扩大英国的对外贸易。
(2)材料二中“国内不满情绪的增长”与材料一中提到的夺回“漂亮姑娘”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这对英国的政局产生了什么变化
答案:关系:因果关系,英国为夺取对外贸易的霸权而进行的对外战争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导致人民不满情绪增长。政局变化;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3)联系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国家政策与民生问题之间关系的认识。
答案:国家政策的制定要坚持以民为本。克伦威尔通过战争作为英国扩展对外贸易的手段,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同时加重了人民的负担,遭致人民的反对。
解析:分析:(1)结合所学知识,英国失去“漂亮姑娘”的原因是内战,克伦威尔当时忙于内战,无法拓展商业资产阶级利益;克伦威尔为夺回“漂亮姑娘”采取了的行动:颁布《航海条例》,打击荷兰,迫使丹麦、葡萄牙等国签订商约,扩大英国的对外贸易。(2)材料二中“国内不满情绪的增长”与材料一中提到的夺回“漂亮姑娘”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关系,英国为夺取对外贸易的霸权而进行的对外战争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导致人民不满情绪增长。这对英国的政局产生了重大影响,斯图亚特王朝乘机复辟。(3)此题通过材料的认识,分析国家政策与民生问题之间关系的认识,要从正反两方面看,当国家政策的制定要坚持以民为本,会得到民众的拥护;反之,则会引起民众的反对,引起政局不稳。如克伦威尔通过战争作为英国扩展对外贸易的手段,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同时加重了人民的负担,遭致人民的反对。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结合材料理解克伦威尔对待社会发展民生问题的态度及其措施。同时,思考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特征,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作用。
24.克伦威尔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主要活动为远征爱尔兰,其中目的与影响请加以说明.
答案:目的:缓解国内矛盾和打击军队中下层军官的反对力量。
影响:满足了英国的殖民需要,削弱了军队中的民主力量,军队开始蜕变成克伦威尔建立军事独裁的工具。
解析:分析:1649年8月13日,克伦威尔率兵驶向爱尔兰。经过一场大的屠杀后,英军占领了军事重镇德洛盖德。开始了伦威尔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主要活动,削弱了军队中的民主力量。军队开始蜕变成克伦威尔建立军事独裁的工具。
点评:对克伦威尔远征爱尔兰这一历史事件,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殖民掠夺战争。因为除了殖民掠夺的不良动机和摧毁爱尔兰、也腐化了英国革命军队等恶劣后果外,还有为消灭王党策反基地、粉碎查理二世从爱尔兰进攻共和国的企图等积极因素。应当说,它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阶级斗争的男一表现形式,不能把它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割裂开来;它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密切相关,是这次革命中不可分割的重大事件之一。
2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一 克伦威尔在纳西比战役中 图二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
材料二 几乎所有的历史学家无不认为,克伦威尔在对英国历史作出的最显著的贡献中,首先是,在经过近乎十年的内战之后.他在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奠定了一个和平时期。……也许可以这样说,谁都比不上像他那样取得如此丰富的成就.他死后不久,就引起了一场大混乱。可是在克伦威尔护国政体统治下,却使英国人比较地享有繁荣。并能在国内过和平生活。
——【英】莫里斯 阿什利《论奥利弗 克伦威尔》
材料三 在(克伦威尔)这种“过分”的革命活动之后,必然接着到来一个不可避免的反动.……经过多次动荡以后,新的重心终于确立了.并且成了(英国历史)新的出发点。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四 (克伦威尔)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浪潮中国固然起过积极的作用.但没有真心实意地努力满足当时的社会需要,而只图填个人欲壑.无所不为,丑态百出.终于导致了封建王朝的复辟。
——蒋孟引《论克伦威尔》
请回答:
(1)分别指出材料一中两幅图克伦威尔政治活动的性质。
答案:性质:反专制王权的斗争(或领导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军事独裁统治。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克伦威尔给英同带来“繁荣”的举措。
答案:措施:将爱尔兰、苏格兰合并到英格兰;建立有序的行政机构;扩大海外商业利益(或颁布航海条例,或和瑞典等国签定商约);发展工商业;扶持文化教育;提倡宗教信仰自由;改善法律。
(3)指出材料三三中的克伦威尔的“革命活动”与(英国历史、新的出发点”的关系
答案:关系:奠定基础。(意思相近即可)
(4)结合所学知识,你是否同意材料四的观点 为什么
答案:观点:不同意。克伦威尔的作为符合英国资产阶级利益;同意。克伦威尔否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
解析:分析:(1)图一纳西比战役是克伦威尔领导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进程中内战时期的转折点战役,图二是1653年克伦威尔解散议会,就任护国主,建立军事独裁统治,由此可以得出两个政治活动的性质。(2)从材料“他在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奠定了一个和平时期”,可以概括出将爱尔兰、苏格兰合并到英格兰;建立有序的行政机构;这两个要点。结合教材克伦威尔巩固统治的措施概括出以下要点:扩大海外商业利益(或颁布航海条例,或和瑞典等国签定商约);发展工商业;扶持文化教育;提倡宗教信仰自由;改善法律。(3)从材料“经过多次动荡以后,新的重心终于确立了”可以概括出答案“奠定基础”。(4)材料主要是对克伦威尔持否定的态度。同意的依据主要是他建立独裁统治,否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不同意的依据主要要看到他从根本上维护的还是资产阶级的利益。
点评:克伦威尔是一个具有两重性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是一身二任的矛盾性人物,共和国成立前的克伦威尔应基本肯定,后期应基本否定。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第一阶段,克伦威尔可以算是资产阶级革命家,他贡献空出,用武力击溃了王军主力,镇压王党叛乱,处死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制;共和国成立后,克伦威尔逐渐走向反动,远征爱尔兰,并对爱尔兰进行大肆掠夺,在远征爱尔兰的问题上不存有两重性的问题。克伦威尔的护国政治是走向复辟的过渡形式,因此谈不上是新制度的探索者。他镇压民主派运动,发动一系列的商业战争,激化了社会矛盾。他在当时新旧交替的政治激荡中,对过去是激进的,要求改革,不是保守的封建王权论者;对未来则是保守的,主张王权,不是激进的共和主义者,是一个矛盾的历史人物。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第 12 页 (共 1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