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统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第13课《卖油翁》课件(共4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统编版2024七年级下册第13课《卖油翁》课件(共4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06 19:23: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1张PPT)


七年级语文下册

欧阳修
CONTENTS
目录
知识链接
初读感知
合作探究
总结提升

知识链接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积累文言词语。(重点)
2.熟悉故事内容,理解文言句意,揣摩人物的心理和态度,领悟“熟能生巧”的道理。(难点)
3.揣摩关键语句,感受文言表达的简洁之美。(重点)
新课导入
我国有句俗话:“行行出状元”。常用来称赞各行各业中的能工巧匠。在过去的几千年当中,这类能工巧匠多得无法统计,但由于他们处在社会的下层,为人所轻,不仅事迹湮没无闻,连姓名也不可考。这篇课文所写的卖油翁就是其中一例。
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他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 《欧阳修全集》。
背景资料
陈尧咨是北宋名臣之一,于真宗咸平三年中状元,历任通判、考官、知州、知府、安抚使、龙图阁直学士、尚书工部侍郎等职。他做地方官时重视水利,任永兴军(今陕西)知府时,发现长安饮水十分困难,便组织人力疏通了龙首渠,解决了人民的生活用水问题。
陈尧咨为人盛气凌人,为政“用刑惨急,数有杖死者”。《宋史》记载他知兵善射,“尝以钱为的,一发贯其中”,并以此自豪。本文记载的就是关于他的一个故事。
唐宋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又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是唐代和宋代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分别为唐代柳宗元、韩愈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
韩愈、柳宗元: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
欧阳修、三苏(苏轼、苏辙、苏洵):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
王安石、曾巩: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
韩愈和柳宗元:“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作品简介
《卖油翁》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归田录》,这是欧阳修所著的别集,共153卷,附录5卷。《归田录》是其中的一卷。 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欧阳修再次遭飞语中伤,自请外任,这一卷是在出知毫州时作的。他在《归田录》序里说:“归田录者,录以备闲居之览也。”是一部笔记体小说。
“翁”的意思是“年老的男子,老头儿”。题目点明了写作对象,表明文章写的是一个卖油老头儿的故事。
文体知识
中国古典小说的一种,是具有小说性质,介于随笔和小说之间的一种文体。笔记体小说多以人物趣闻逸事、民间故事传说为题材,具有写人粗疏、叙事简约、篇幅短小、形式灵活、不拘一格的特点。
代表作有干宝的《搜神记》、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等。
笔记体小说
读准字音
矜( ) 圃( ) 睨( )
矢( ) 颔( ) 忿( )
酌( ) 沥( ) 遣( )
jīn


shǐ
hàn
fèn
zhuó

qiǎn

初读感知
初读感知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节奏,读出感情。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jīn)。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nì)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hàn)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fèn)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 (sháo) /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初读感知
2.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对男子的尊称
擅长射箭
自夸
曾经
园子
放下
斜着眼看,这里形容不在意的样子。


点头
初读感知
2.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译文:
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世没有第二个人可与之媲美,他也因此而自夸。曾经有一次,陈尧咨在自家园子里射箭,有个卖油翁放下担子站着,斜着眼睛看他(射箭),很久不离开。(卖油翁)看到他射出的十支箭能射中八九支,只是对他微微点头。
初读感知
2.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没有别的(奥妙)
熟练
同“耳”,相当于“罢了”。
气愤的样子。然,表示“……的样子”。
怎么
轻视
凭、靠
舀取,这里指倒入
指射箭是凭借手熟的道理。

慢慢地
同“勺”
让他走。遣,打发。
初读感知
2.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译文:
陈尧咨问道:“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射箭技艺难道不精湛吗?”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手法技艺熟练罢了。”陈尧咨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
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射箭是凭手熟的道理。”于是老翁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将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然后)慢慢地用勺舀起油滴入葫芦,油从铜钱的方孔注入,而铜钱没有被沾湿。于是老翁说:“我也没有别的奥秘,只不过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陈尧咨笑着让他走了。
初读感知
3.文言积累
1.通假字
(1)但手熟尔( )
(2)徐以杓酌油沥之( )
“尔”同“耳”,相当于“罢了”
“杓”同“勺”,勺子
初读感知
2.古今异义
(1)尝 — 古义:
今义:
(2)安 — 古义:
今义:
(3)因 — 古义:
今义:
曾经。[例]尝射于家圃。
吃一点儿试试;辨别滋味。
怎么。[例]尔安敢轻吾射!
平安,安全。
于是。[例]因曰。
原因。
3.文言积累
3.一词多义
(1)射 — 尝射于家圃( )
尔安敢轻吾射( )
(2)以 — 以此自矜( )
以我酌油知之( )
以钱覆其口( )
射箭
射箭的本领
介词,因为
介词,凭、靠
初读感知
介词,用
3.文言积累
初读感知
(3)而 — 担而立( )
而钱不湿( )
康肃笑而遣之( )
(4)其 —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
以钱覆其口( )
连词,表承接
连词,表转折
连词,表修饰
代陈尧咨
代指葫芦,“它的”
3.文言积累
初读感知
4.词类活用
(1)尔安敢轻吾射:
形容词作动词,看轻。
(2)康肃笑而遣之:
使动用法,使……走,打发。
(3)汝亦知射乎:
动词作名词,箭术。
3.文言积累
初读感知
5.特殊句式
(1)倒装句:尝射于家圃。
( )
(2)省略句:自钱孔入。
( )
省略主语,应为“(油)自钱孔入”。
状语后置,应为“尝于家圃射”。
3.文言积累
初读感知
5.特殊句式
(1)倒装句:尝射于家圃。
( )
(2)省略句:自钱孔入。
( )
省略主语,应为“(油)自钱孔入”。
状语后置,应为“尝于家圃射”。
3.文言积累
初读感知
4.通读全文,把握故事内容。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
家圃
卖油翁 陈尧咨
陈尧咨善射,卖油翁“但微颔之”。
陈尧咨认为卖油翁轻视他的射技,卖油翁以自己娴熟的倒油本领告诉陈尧咨“熟能生巧”的道理。
陈尧咨明白了道理,笑着把卖油翁打发走了。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1. 从第1自然段中可看出陈尧咨这个人物有何特点
“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连用两个问句表现了陈尧咨因“善射”而“自矜”的性格特点。
2.卖油翁看到陈尧咨射箭是怎么反应的?
“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睨之”是神态描写,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的射技不以为意的态度;
“但微颔之”是动作描写,表现卖油翁略表赞赏的态度。
这两个短语说明卖油翁对陈尧咨射箭略表赞许的同时又感到美中不足。
合作探究
3. 卖油翁对陈尧咨射箭本领是怎么评价的? 他凭什么做出这样的评价?
卖油翁认为:“无他,但手熟尔。”
没有什么,只不过手熟罢了。
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
合作探究
4.卖油翁凭什么使陈尧咨对他的态度发生了那么巨大的变化?卖油翁
的过人之处又有哪些?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沾湿。”
“取”“置”“覆”“酌”“沥”这些动词使用得十分精准,连贯有序,一气呵成。可以看出卖油翁身怀绝技、酌油技艺的娴熟高超。
“徐”字写出动作舒缓,节奏平稳,可以看
出卖油翁酌油时不慌不忙,镇定自若,从容悠闲。
合作探究
5.再读课文,找出陈尧咨对卖油翁的态度变化,思考并说明为什么有
这样的变化。
陈尧咨:自矜——忿然——笑遣。
卖油翁:微颔——不卑不亢——酌油。
陈尧咨对卖油翁态度的前后变化说明他已经有所
醒悟。
合作探究
7.本文是如何安排详略的?为什么这样安排
对陈尧咨的“善射”写得简略,对卖油翁的酌油技术写得比较详细。因为故事要说的道理是“熟能生巧”,并不是陈尧咨的“善射”,所以只用“当世无
双”“十中八九”来描写他射技的精湛。这样安排使叙事清楚,同时又重点突出。
合作探究
8.文中主要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来刻画人物形象?找出相关的语句
试做分析。
人物
特长
康肃公
卖油翁
善射:
当世无双,发矢十中八九
酌油: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神态
语言
动作
性格特点
忿然
睨之,但微颔之
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尔安敢轻吾射!
以我酌油知之,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取、置、覆、酌、沥
自我炫耀
狂妄自大
身怀绝技
谦虚沉着
善射

总结提升
写作特色
本文在写法上有何特点?
(1)欲抑先扬,激起记叙波澜。
故事开头作者故“扬”一笔:陈尧咨“善射”而“当世无双”,且“以此自矜”。接着又因为忍受不了卖油翁的冷漠而恼怒,卖油翁则用不慌不忙的“酌油”表演使得陈尧咨折服,从而达到“抑”的艺术效果。
综观全篇,“扬”是为了“抑”,“抑”才是作者的意图。运用“欲抑先扬”的手法,使记叙产生波澜,收到了极好的艺术效果 。
写作特色
(2)对比鲜明,形象突出。
文章始终把陈尧咨和卖油翁两个人对比着写,以此刻画人物形象,使人物形象鲜明突出:陈尧咨“善射”但骄傲自矜,不可一世;卖油翁不仅技艺高超,而且沉着冷静、自信,表现出超然物外的智者风范。
写作特色
(3)寓理于事,构思独特新颖。
①这则故事篇幅短小,说理的地方仅止“手熟”二字。大量的篇幅用在了叙述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表演上。无论是射箭还是酌油,都证实了“惟手熟尔”的道理。
②作者不是通过议论,而是通过对具体事例的叙写来阐明道理的,这正是本文构思的独特之处。运用“寓理于事”的方法说理,不仅通俗生动,易于理解,更能使道理的阐发有基础,令人信服。
总结提升
读完这篇文章,你得到了哪些启示?请与大家分享。
本文通过陈尧咨与卖油翁之间的对答和对卖油翁酌油经过的描写,阐释了“熟能生巧”的道理,并告诫人们即使有长处也不要骄傲自满。
有了本领,取得了成绩,不应自傲,因为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卖油翁的一番表演,一句“惟手熟尔”的感慨,不仅教育了陈尧咨,也教育了我们:对待学习,对待任何事情,只有精益求精,不断努力,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如果固步自封,自矜不前,将被世人耻笑。
总结提升
板书设计
陈尧咨:自矜—质问—忿然—笑遣
动作:观射—献技
卖油翁 无他,但手熟尔
卖油翁 语言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熟能生巧
总结提升
拓展延伸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自满人十事九空,虚心人万事可成。
◎谦受益,满招损。
◎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 —— 老舍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 屈原









总结提升
当堂检测
①吾射不亦精乎?
②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③康肃笑而遣之。
我射箭的本领不精湛吗?
陈尧咨气愤地说:“你怎么敢看轻我射箭(的本领)!
陈尧咨笑着将他打发走了。
1.翻译下面的句子。
总结提升
当堂检测
2.学习了《卖油翁》一文,语文老师根据文意拟写了一副对联,有意空出了部分内容。现在请你根据课文内容,把这副对联补充完整。
上联: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以此自矜,_________________
下联:卖油翁沥油过钱不湿惟手熟尔,_________________
横批:惟手熟尔
上联:卖油翁睨之但微颔之我亦无他
下联:陈尧咨疑之忿然对之笑而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