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四平市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七年级第一次月考试卷 语文(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吉林省四平市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七年级第一次月考试卷 语文(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五四学制)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06 19:30:54

文档简介

(
2025
(四十八)密封线内不要答题密封线外不写考号、姓名
)
七 年 下 · 语 文 ( 省 命 题 ) ( 四 十 八 ) 七 年 下 · 语 文 ( 省 命 题 ) ( 四 十 八 )
姓 名
班 级
考 号
第一次月考 七年语文
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
得 分
(
得分
评卷人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1-4题。(8分)
大自然的变幻总是令人叹为观止。冬日的寒意尚未完全褪去,春天的气息已悄然降 临。漫步在林间小径,耳畔忽然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仿佛在宣告春天的脚步已悄然临 近。蓦然抬头,远处的山峦依旧披着银装,与近处悄然绽放的嫩绿形成鲜明对比,震 hàn 之余又透着几分 tián 静。风轻轻拂过,树枝上的积雪纷纷坠落,在地面戛然而止,时间仿 佛在这一刻静止。这样的景至,让人不禁思索, 自然界的更迭与为人处世之道竞有着异曲 同工之妙——在变化中保持从容,在喧嚣中寻觅宁静。
1.根据拼音填写汉字。(2分)
(1)震 hàn( ) (2)tián( )静
2.语段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一个词书写错误,这个词是 ,正确的写法是 。(2分)
3.文中画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叹为观止 B.戛然而止 C.为人处世 D.异曲同工
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文中的“悄然”是形容词。
B.文中的“仿佛”是副词。
C. 文中的“寻觅”是动词。
D.文中的“山峦”是名词,“大自然”是代词。
5.在下面的田字格中填写古诗名句。(7分)
(
”几句诗表现出木兰不慕名利,淡泊功名的品质;王维《竹
,弹琴复长啸”两句诗写出诗人独坐竹林,抚
)《木兰诗》中,“(1)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里馆》中,“(2)
琴吟啸,独具雅兴的情景;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3)“
(
”两句诗,写出了晚春时期杨花榆钱漫天飞舞的
)两句诗,写出了笛音带给诗
人的无限乡情;韩愈《晚春》诗中,"(4)
多姿景色。
语文试卷 第1页(共8页)
(
二、阅读(45分)
)
得分 评卷人
(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6-11题。(15分)
材料一: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 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 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 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材料二:
濮州刺史庞相寿,坐贪污解任,自陈①尝在秦王幕府。上怜之,欲听还旧任。魏征谏 曰:“秦王②左右,中外⑧甚多,恐人人皆恃恩私,足使为善者惧。”上欣然纳之,谓相寿曰: “我昔为秦王,乃一府之主;今居大位,乃四海④之主,不得独私故人。大臣所执如是,朕何 敢违!”赐帛遣之。相寿流涕而去。
【注释】①陈:陈述。②秦王:唐太宗李世民。他在称帝前被封为秦王。③中外:宫内、宫 外的故人。④四海:整个国家。
6.《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是 (人名)主持编纂的 体 通史。(1分)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1)蒙辞以军中多务( ) (2)即更刮目相待( )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恐人人皆恃恩私,足使为善者惧。
9.材料一最后写鲁肃拜会吕蒙的母亲,并与吕蒙结友有什么用意 (2分)
10.小文和小明分析材料二“相寿流涕”的原因,请你帮他们把下面的分析补充完整。(用自 己的话回答)(4分)
小文:我认为庞相寿流下的是“失望的泪水”,因为
小明:我认为庞相寿流下的是“惭愧的泪水”,因为
11.两则材料中吕蒙与李世民有什么相同之处 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 (4分)
考 生
座 位 序 号
语文试卷 第2页(共8页)
七年下 · 语文(省命题) (四十八) 七 年 下 · 语 文 ( 省 命 题 ) ( 四 十 八 )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2-15题。(14分)
背草筐
①草筐这种农具,如今基本见不到了,只是偶尔会在村史馆、农耕文化馆里露面。
②草筐大多用腊条或柳条编织而成。它近一米高,底部是干的,侧壁根据需要确定弧 度、厚度,开口处加厚收紧,这样耐磨,盛东西稳当。草筐能手提、臂挎或者背背,用途很广 泛,带着它上山下田、逛菜园,既能装柴草,又能盛蔬菜、玉米、地瓜,还能装捡拾来的牲畜 粪便。
③草筐,是最普通的农具,没有大雅之堂可登,它经常出现在猪圈旁、草垛边、锅灶前。 像我这样上了一定年纪、有过农村生活经历的人,应当都背过草筐。与草筐有关的记忆, 让我刻骨铭心。
④那时,在我们沂蒙山区,家家户户养鸡、养猪、养羊,有的还养牛、养驴。孩子们放学 后便背上草筐,跑进山野沟壑一边薅(hāo) 草一边玩。在星期天和麦假、秋假、寒假,背草 筐更是家常便饭。
⑤ 每年入冬后,树叶都落了,野草也黄了,捡来的柴草根本不够烧火做饭。于是,老人 和孩子常常背上草筐跑到沟汉树林、田埂地堰拾草,用竹耙子搂草、搂树叶。
⑥“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无论夏季薅猪草,还是秋冬拾柴草,都得趁早。要是有小伙 伴早到了,占下了“地盘”,我就只好去更远的地方寻找“草源”。
⑦背着草筐拾草,这活儿又脏又累,但其中也有快乐。夏天,河边和树林里各种各样 的野草长得又高又快,树上也有不少枯枝,不一会儿就是一筐。我们还常常爬到树上看鸣 蝉、喜鹊和各种鸟窝,在溪流里抓小鱼、小虾,在河沟里捉河蟹,有时顺手摘到酸涩的野果, 咬一口一咧嘴,舌头都不听使唤。黄昏时分,远远地看到自家的烟囱冒出了浓浓的炊烟, 就赶忙背起塞得如小山包一般的草筐气喘吁吁地往家赶。进了家门,饭菜香瞬间扑鼻而 来,禁不住高喊一声:“娘,我回来了!”娘应声道:“好,快洗手吃饭!”一股暖流立刻直抵心窝。
⑧我也有偷懒的时候。记得那年冬天,旷野里刮着干冷的西北风,我兜里装着一本刚 借来的连环画,和比我小一岁的堂弟去拾草。 一到西北岭,我就把草筐扔在一边,裹紧肥 大的棉袄,蹲在沟底的背风处,如饥似渴、如痴如醉地看起了连环画,那是多么美好的时 光!一晃,天就黑了,可草筐还瘪着,于是赶紧在筐底放了些枯树枝,再盖上匆忙搂来的一 点枯草。我知道造假理亏,胆怯地回到家,把草筐匆匆塞在草垛旁。
⑨我上高中时,学校搞勤工俭学,草筐一夜之间变成了粪筐。爷爷说:“庄稼一枝花, 全靠肥当家。”拾粪被当作一门课程对待,还算分数。我家离学校8华里,早上天还没亮 我就背着书包,带上铁锨、粪筐出发了。眼睛只有像探照灯一样四处搜寻,才能有收获。 虽然衣着单薄,但并不觉得寒冷。如遇上牛粪,心头自然一阵欣喜。现在想来,那是一道 极具年代感的独特的校园风景。
⑩如今,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为饲料和柴草而发愁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孩子们都生活 在蜜罐里。回想起背草筐的过往,我既感辛酸又感幸运,它让我亲近了大自然,享受了劳 动的快乐,也更加珍视生活的美好。
12.下面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草筐”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承载着作者对过去农村艰苦却又充满乐趣的生活的怀念。
B. 文章将背草筐时的辛苦与快乐、心酸与幸福交织描写,形成情感上的反差与互补, 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C.“我”去拾草偷懒看连环画的细节,刻画出孩子的天真可爱,充满童真童趣。
D.“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等俗语的引用,使文章语言典雅含 蓄,读来亲切自然。
语文试卷 第3页(共8页)
13.联系全文,概括第①~③段在全文中的作用。(4分)
14.有人认为第⑨段写高中时拾粪的经历与标题“背草筐”无关,可以删去。你是否赞同 为什么 (4分)
15.本文结尾表达的情感意蕴丰富,请联系全文简析这一段蕴含了作者的哪些情感。(4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19题。(11分)
两盒香膏
①母亲平时不怎么爱化妆,顶多就是抹一点简单的护肤品。
②前一阵子和母亲一起整理旧物,找到一个布满灰尘的木箱子。里面整整齐齐放着 几本泛黄的日记本和母亲的老照片。翻到下面,发现一个精美的老式香膏包装盒。里面 是个铝制盒子,轻轻打开盖子, 一股山茶花的香味瞬间笼罩在我周围。
③ 这时,母亲拿着鸡毛掸子和抹布进来了。“呀!你从哪找到的这些东西 ”她有点 惊讶。“就在那个木箱子里面,全是你以前的东西呢。”我说。
④她拿起香膏, 一脸温柔地回忆起往事:“以前嘛,家里穷。我姑姑也就是你大姑姥 姥给我的那半盒香膏,是我人生第一次接触护肤品这类的东西。她见我脸和手上的裂口 比较多,就把包里还剩的那半盒给我了。别说,还是我最喜欢的山茶花味的哩。在那之 前,我的脸和手一到冬春季节就开裂,没办法只能忍着痛,但抹上香膏之后就好多了。那 小半盒我都省着用的,生怕用完了就没了。”
⑤再往后翻找,我看到了一张母亲和外婆的合照。母亲接着说:“后来,我抹香膏的 时候被你外婆看到了。她心疼我,就悄悄把家里那只肥母鸡给卖了。那天我一回家,就看 见你外婆在灶房的门口笑,招手让我过去,把那盒新的香膏塞给我说:‘拿着,妈给你买 的,我也不懂这些,就照着买了个便宜一点的,将就用嘛。'后来我才知道,因为把那只鸡 卖了,你外婆被外公狠狠说了一顿,她却什么也没和我讲。可那时候,你外婆也是满手裂 口和老茧啊!我记得,我当着她的面打开,先抹在她的脸和手上,然后又抹了一点在我的 脸和手上。相互看了一眼之后,我和她都笑了。之后不久,村上来了个照相的,我和你外 婆去照了,就是你看的那张。这一盒香膏就是当初你外婆买给我的那一盒呢。”
⑥“那这盒怎么会留到现在 ”我疑惑地问。母亲擦了一下眼角的泪说:“后来我挖了 几个月的草药,卖的钱给你外婆和我自己一人买了一盒,你外婆买的那盒就被我当成纪念 品收起来了。”
⑦过了几天,到了母亲的生日。我照着那个包装盒的模样买了一盒最贵的香膏,当作 礼物送给母亲。“妈,你看,就是你当年用的那个牌子,也是你最爱的山茶花味,我还特地 给你买的最好的嘞。你闻闻看,是不是以前的那个味道 ”
⑧母亲一脸惊喜地打开闻了闻,笑着说:“是以前的味道。不过啊,对于我来说,它又 语文试卷 第4页(共8 页)
(

线 内




)
(


线





)
七 年 下 · 语 文 ( 省 命 题 ) ( 四 十 八 ) 七 年 下 · 语 文 ( 省 命 题 ) ( 四 十 八 )
是一种新的味道。”母亲将它放进前几天找到的那个木箱子里。我买的那盒香膏,被放在 了外婆当初买给她的那一盒旁边。
⑨ 母亲拿着我买的香膏抹了一点在脸上,那一瞬,我仿佛又看到了母亲年轻时的模 样。那时她笑得那么甜美,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如今,日子已经大不同,香膏已不 再是什么稀罕的东西。而母亲当初向往的生活,早已翻越了多少想象的空间,真实地来到 了眼前。
⑩旧木箱里,静静地躺着外婆买给母亲的那盒香膏。盒子的标签早已泛黄,但那浓郁 的香气却穿越了时光, 一直弥漫在母亲的记忆里。不过现在,那个箱子里已经有两盒香膏 了。每一盒里面装的,都是不变的亲情和爱意。
16.写出本文的线索,并分析其作用。(3分)
17.联系上下文,揣摩句中加点部分“都笑了”的表达效果。(2分)
相互看了一眼之后,我和她都笑了。
18. “是以前的味道。不过啊,对于我来说,它又是一种新的味道。”句中“以前的味道”和 “新的味道”是否矛盾 为什么 (3分)
19. 文章中出现多盒香膏,为什么题目是“两盒香膏” 结合全文简要分析。(3分)
(四)名著阅读(5分)
20. 下列关于《骆驼祥子》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2 分 )
A.祥子选择做人力车夫是因为他身体好,拉车还能挣外快。
B. 祥子在兵荒马乱中被抢走车子,却冒险地牵回了几匹骆驼,“骆驼祥子”的外号是祥 子卖了骆驼之后才得来的。
C.祥子来自农村,他老实,健壮,自尊好强,经历了人生的三起三落后,变得更加坚强。
D. 原著语言俗白、亲切、新鲜、活泼,是从地道的北京市民口语中提炼出来的。
21. 老舍说:“我的眼一时一刻也不离开祥子,写别的人正可以烘托他。”阅读《骆驼祥子》 时,同学们发现一些人对祥子产生过影响,甚至改变了他的命运。请从下列人物中任 选一个,结合相关情节,说说他(她)对祥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
虎 妞 老 马 曹 先 生
语文试卷 第5页(共8页)
(
三、综合性学习与写作(60分)
)
得分 评卷人
(一)综合性学习(10分)
22.油田中学团委组织部部长小刚计划组织同学们在3月30日上午九点前往民俗博物馆 进行参观学习,请你积极参与。
(1)在前往博物馆前,小刚联系了博物馆工作人员,拿到了博物馆预约流程图,请你根 据下图为大家解读整个预约及进馆参观的流程。(4分)
博物馆官网
(
实名制预约门票
凭有效证件取栗
进行安检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进馆参观
(2)为了更好地了解博物馆中的民俗,小刚想邀请民俗学家王奶奶一起参观博物馆。 你作为团委宣传委员,负责给王奶奶打电话,电话接通后,你会怎么说 (4分)
(3)参观完博物馆后,同学们了解到我国目前有许多民俗文化正在逐渐被大众遗忘, 或者因缺少传承人,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困境,对此请你从社会发展的角度为保护民俗 文化出谋划策。(至少提出两条建议)(2分)
(二)写作(50分)
23.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作 文( 1)人的一生,会有许多“人”与自己同行,或互相帮助,或互相鼓励,或互相温暖, 或互相完善,他们就像星星彼此照亮。
请以“与你同行”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作文(2)阅读下面材料,任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但结果往往靠不住,“坐吃山空”“望洋兴叹”的 情景时有发生;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大事的成就,或者小事的做成,靠的是坚忍不 拔,靠的是踏实苦干,靠的是勤奋学习,靠的是团结合作 ……
作文要求:(1)有创意地表达真情实感。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不少于500字。
(4)文字和标点书写规范、整洁。
(5)文中不得出现考生姓名以及学校名。
语 文 试 卷 第 6 页 ( 共 8 页 )
七年下·语文(省命题) (四十八)
19×23=437
语文试卷 第7页(共8页)
(


内 不 要 答 題
)七年下·语文(省命题) (四十八)
19×23=437
语文试卷第8页(共8页)
第 一 次月考
七年语文 参考答案
一、1 . (1)撼 (2)恬 2.景至 景致 3. B 4.D 5.(1)愿驰千里足 送儿还故乡
(2)独坐幽篁里 (3)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4)杨花榆英无才思 惟 解漫天作雪飞
二、(一)6.司马光 编年
7. (1)推托 (2)另外,再
8. 恐怕人人都要依仗私情恩惠,这足以使善良的人(感到)害怕。(意对即可)
9.一方面表现出吕蒙学习后的成果,另一方面体现鲁肃对知识的尊重,对人才的敬重。
10.太宗没有满足他的要求;太宗贤明,听从魏征的直谏,公正执法。
11.相同之处:两人都能虚心听取别人的建议。启示:在生活中,要善于听取他人好的 建议或意见,去改正自己,就会不断进步,得到收获。
(二)12.D
13.介绍草筐的构造和用途,引出下文对草筐的回忆,为下文讲述背草筐的经历作铺垫。 (答出两方面即可)
14.不可以。这一段从背草筐薅草拾柴,拓展到背粪筐拾粪,展现了作者高中时期勤工 俭学的经历,丰富了与草筐相关的生活场景,使文章内容更加充实饱满;同时强调了那 个年代人们对肥料的重视,以及为了生产和生活所付出的努力,深化了文章主题。 (答出任意一方面即可)
15.①对大自然和劳动的感恩。②对当下生活的珍惜。③对生活的敬畏。④对过往快 乐生活的怀念。(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三)16.线索:香膏;作用:①贯穿全文,将故事串联起来,使文章结构严谨,浑然一体;
②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③突出人们之间浓浓关爱之情的主旨。(线索1 分,作用2分,作用答出两点即可)
17.“都笑了”写出欢乐的神态,体现了母亲与外婆抹上香膏后的开心与快乐。表现出 母女二人相互关爱后的欣慰。
18.不矛盾。以前的味道既是香膏的香味未变也指母女之间亲情未变;新的味道是指 物质生活变好之后亲人之间亲情更浓厚了。
19.两盒香膏是指姥姥送给母亲的那盒和“我”送给母亲的那盒,包含了两对母亲与孩 子之间的关爱之情。两盒是亲情的延续,也是当下幸福生活的写照。(意对即可)
(四)20.C
21.示例一:虎妞。虎妞是造成祥子悲剧的主要原因,从假装怀孕骗婚到最后难产而 死,她的死迫使祥子卖了自己的车给她办丧事,祥子的生活又一次跌到谷底。这对祥 子的打击是一步步地加深。示例二:车夫老马。车夫老马预示着祥子的未来,让祥子 认清了现实,与虎妞结婚,慢慢丧失斗志。示例三:曹先生。曹先生家里清平安静的环 境及对待祥子的亲切平等,让祥子心境平和,觉得生活满足,慢慢攒钱买车的可能性也 大了。但是曹先生被告发,携全家逃走,临行匆忙没有顾上安排祥子,致使祥子遇上孙 侦探,被敲诈一空,断送了祥子第二次攒钱买车的希望。
三、(一)22. (1)示例:登录官网或微信公众号、小程序实名预约,凭证件取票,安检后进 馆。(2)示例:王奶奶,您好!我是油田中学团委的宣传委员。我们计划于3月30日 上午九点前往民俗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非常想邀请您一同前往,您看这个时间方便 吗 (3)示例:加强民俗文化教育;广泛宣传和推广民俗文化。
(二)23.写作略
- ( 四 十 八 ) -七年下·语文{省命题)〔四十八)
七本下·语文(省部题}〔四十八)


2
第一次月考
七年语文
得分评卷人
二、阅读(45分)
2
题号

总分
(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6-11题。(15分)
材料一:




孙权功学
得分评卷人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初,权谓吕蒙日:“狮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静以军中多务。权日:“孤岂欲卿治
经为悼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款芳荔?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1-4题。【8分)
乃拾就学。及警京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日:“脚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
大自然的变幻总是令人叹为观止冬日的寒意尚未完全秘云,森天的气息巴梢然降
三日,即变刮月相待,大兄何见寧之晚乎平!”角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临。爱步在林问小径,耳畔怒然传来儿声清脆的鸟鸣,仿佛在宜告春天的肿步已梢然临
材料二:
近。善然沿头,远处的山峦依旧披着银装,与近处格然笑放的嫩绿形成鲜明对比,震hd
濮州刺史庞相寿,坐贪污解任,自陈尝在桑王幕府。上怜之,狱听还旧任。魏征说

之余又透音儿分i们静。风轻轻拂过:对枝上的积雪纷纷坠落,在地面戛然而止,时间仿
日:“秦王 左右,中外击多,恐人人皆恃恩私,足使为善者保”上欣然的之,丽相产日:
佛在这一刻辩止。这样的景奚,让人不禁思索,自然界的克进与为人处世之道竞有希乎曲
“我肯为秦王,乃一府之主;令居夫住,乃四海 之主,不得独私故人。大臣所执如是,朕何
同工之妙一在变化中保持从容,在险嚣中寻觅宁静
敢违!”赐帝造之。相寿流涕而去。
1.根据拼音填写汉字:(2分)
【注释】①陈:陈述。②秦王:唐太宗李世民。他在称帝前被封为茶王。③中外:宫内、宫
(1)hun(
(2)tian(
)静
2.语段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一个词书写错误,这个词是】
外的故人。④四海:格个国家。
正确的写法是
-。(2分)
6.《孙权劝学多选白《资治通鉴》,是
〔人名)主持编篡的

3.文中画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通史。(1分)
1.叹为观止
B.戛然而止
G.为人处世
D.异曲同工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分》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即更利耳相待(
A.文中的“悄然”是形容词: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B.文中的“仿佛”是副词。
恐人人皆恃恩私,足使为善者保。

C.文中的“寻觅”是动词。
D.文中的“山峦”是名词,“大自然”是代词。
9.材料一最后写肃拜会月蒙的母亲,并与吕菱结友有什么用意?〔2分)
5.在下面的田字格中填写古诗名句。(7分)
《木兰诗》中,“(1)可汗问所欲,本兰不用尚书郎。

几句诗表现出木兰不蒸名利,淡泊功名的品质;王维《竹
10,小文和小明分析材料二“相寿流涝”的原因,请你帮他们把下面的分析补充完整。〈用自
己的话回答)(4分)
里信》中,“(2)
弹琴复长咧”两句诗写出诗人独坐竹林,抚
小文:我认为庞相寿流下的是“失望的泪水”,因为
琴吟哦,独具雅兴的情茶:李白《荐夜洛城闻笛》中,(3)
小明:我认为庞相寿流下的是“渐愧的泪水”,因为
”两句诗,写出了笛膏带给诗
11,两测材料中吕亲与李世民有什么相同之处?膏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

(4分)
人的元限乡情:韩愈《晚春》诗中,“(4)
两句诗,写出了晚春时期杨花榆钱设天飞樊的


多姿景色。
座位序号
语文试卷第1页(共8页)
语文试卷第2页(共8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