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基础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基础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9.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4-06 14:27: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基础测试卷
全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7分)
1.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练习。(7分)
时间就这样zhǎ yǎn( )间溜走了,从你liáo tiān( )时的嘴边,从你脚踩的fāng zhuān( )上,从你闲逛的huòtān( )旁,甚至从你参加的yàn huì( )桌前,从你yī wēi( )的沙发抱枕间,因此,不要再徘徊了,让书籍来填满你jì mò( )的内心,让学习diǎn rán( )你的斗志吧!
(1)根据拼音,在文中的括号里写出词语。(4分)
(2)请你根据“徘徊”在词典里的解释做出正确的判断。(填序号)
徘徊:①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②比喻犹豫不决;③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波动、起伏。
①不要再徘徊了,让学习来填满你寂寞的内心……( )
②这个人一直在学校门口徘徊,不知道要干什么。( )
③这个工厂的年生产量一直在三百万件左右徘徊。( )
2.下列加点词句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魔术师手中的玻璃杯源源不断地倒出牛奶、咖啡、果汁,太不可思议了!
B.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泼水节是傣族特有的节日风俗。
C.书画展上,书法家们的行书、草书作品,每一幅都行云流水,惟妙惟肖。
D.平平来到公园晨练,看到小敏已经在跑步了,真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我们要善于反思,及时解决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B.那声音永无休止就像时光的脚步。
C.《匆匆》的作者是我国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写的。
D.伯父亲切的话语和慈祥的面容时常回响在我的脑海中。
4.下列对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设问)
B.我会激励自己把中文自修好,像这本默书簿的成绩那样。(比喻)
C.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拟人)
D.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排比)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
B.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
C.“怎么,黑的!”八儿同时想起了染缸里的脏水。
D.艺人们唱着,说着,跳着,在面具下演绎着各种故事。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过年吃年糕的寓意是“万事如意年年高”,吃鱼的寓意是“年年有余”。
B.《那个星期天》的结尾借助景物描写,表现了人物的心情,如描写光线的消逝,衬托出“我”内心沮丧和失落的情感。
C.阅读名著时,先大致了解它的写作背景,这样有助于我们理解作品内容。
D.《骑鹅旅行记》中,汤姆以前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后来变成了一个勇敢、助人为乐的孩子。
7.按要求写句子。(10分)
(1)唐代诗人韩翃的《寒食》一诗中,描绘出一幅“走马传烛图”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石灰吟》诗中表达了诗人以身报国、清白正直的志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竹石》诗中表达了诗人刚正不阿的高尚情操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的同学沉迷于网络游戏,不好好学习,虚度光阴,你想用《长歌行》中的诗句劝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鲁滨逊再一次看到野人留下的生火的痕迹和满地的人骨。(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这紧急关头,董存瑞只得用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综合性学习。(5分)
三月春风正当时,雷锋精神共传承。60多年来,雷锋精神在祖国大地生根发芽,薪火相传。为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三月,我市许多学校开展了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1)请你为本次活动写一则宣传标语。(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让你来主持这次活动,你打算以什么形式来开展?请写出三种活动形式。(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与理解。(33分)
(一)课内阅读。(16分)
《腊八粥》(节选)
①锅中的一切,对八儿来说,只能猜想:栗子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饭豆会煮得浑身肿胀了吧,花生仁吃来总该是面面的了!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糖若放多了,它会起锅巴……“妈,妈,你抱我起来看看吧!”于是妈妈就如八儿所求的把他抱了起来。
②“呃!”他惊异得喊起来了,锅中的一切已进了他的眼中。
③这不能不说是奇怪呀,栗子跌进锅里,不久就得粉碎,那是他知道的。他曾见过跌进黄焖鸡锅子里的一群栗子,不久就融掉了。饭豆煮得肿胀,那也是往常熬粥时常见的事。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锅巴,正是围了锅边成一圈。总之,一切都成了如他所猜的样子了,但他却没想到今日粥的颜色是深褐。
④“怎么,黑的!”八儿同时想起了染缸里的脏水。
⑤“枣子同赤豆搁多了。”妈妈解释的结果,是拣了一枚大得特别吓人的赤枣给了八儿。
1.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___”的句子是对人物的_______描写,生动地刻画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的男孩形象。(2分)
3.在八儿的猜想中,栗子、饭豆、花生仁、枣子可能会怎样?用“○”在句中圈出相关短语。(2分)
栗子已稀烂到认不清楚了吧,饭豆会煮得浑身肿胀了吧,花生仁吃来总该是面面的了!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
4.“糖若放多了,它会起锅巴……”一句中的省略号的作用是( )。(3分)
A.表示语意未尽。 B.表示引文的省略。 C.表示列举的省略。
5.画“ ”的句子中,“跌”可以换成“放、倒、丢”等字,但无疑“跌”这个字用得最生动,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跌”字运用的妙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并没有详细描写八儿喝粥的过程,会是什么样子呢?请你发挥想象写一写。(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17分)
半瓶阳光
①这是一个明媚的春天早晨,树叶上的露珠眨着眼睛,正探头打量这个新鲜的世界。
②屋前的空地上,女儿站立着,像一棵小树。黑色的眼睛眨巴着,她伸出手,不时往空中轻轻一拈。阳光镀亮了她仰起的双颊,仿佛有两朵小红云飘到她脸上了。
③“孩子,你在做什么?”我走过去。她向我一摆手,说:“别过来,我在捉阳光哩。”“捉阳光?”我十分好奇,“阳光捉得住吗?”“能!”她手指不远的地方,那里放着一个小玻璃瓶,在阳光下闪射着柔和的光芒。
④“我捉了半瓶子阳光了!”说话时,女儿的眼神很亮。我走近一看,早晨的阳光刚好照亮半个瓶子,这就是女儿所捉的半瓶子阳光了。
⑤我走到她身边,问:“你怎么知道你抓住了阳光?”
⑥“抓到阳光时,手会暖暖的。”女儿边说边把手上的阳光轻轻放进小瓶子里。
⑦我伸出手,手心果然有一点暖意。难道我也抓住阳光了?我童心大发,兴奋地叫嚷起来:“我也捉住阳光啦……”女儿慌忙止住我,说:“小声点!你这一吵,会把阳光吓跑的。”
⑧我在屋内埋头工作,突然发现一束阳光正悄悄地向我靠拢。挺直腰,我看见女儿正拿着一面小镜子往屋内反射太阳。看见我从书堆中仰头,就冲我摆手,说:“爸爸快看,阳光走到我们屋里来了。”
⑨她的手一颤动,镜子里反射过来的阳光就满屋子游动了。有几缕顽皮的光线跳上我的书桌,倏地钻进我敞开的心里来了,于是我的心也暖了,感觉体内也有一条河流在流动,波光潋滟的。
⑩太阳渐渐落山,阳光暗淡了。女儿守着那个瓶子,看见我走过来,她幽幽地说:“阳光又流走了。”我看到她手上的阳光只有浅浅的一层了。
“爸爸,阳光灭了。”她突然向我喊了一句。阳光灭了?我纠正说:“不是灭了,是太阳落山,阳光暗了。”“不!阳光是灭了。”女儿很倔强,“阳光是灯。”
天暗了,我拉亮了屋内的灯,突然想起女儿所说的“阳光是灯”的话,觉得这满屋子的灯光也是阳光了。坐在书桌前,我写下了华兹华斯《彩虹》里的一句诗:儿童是成人的父亲。
1.短文第一自然段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__”的句子运用了______和______描写,表现了女儿___________的心情。(3分)
3.短文详写的是_______________,略写的是“我”感受到阳光。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对太阳落山,女儿和“我”的理解不同在哪里?(4分)
①女儿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全文,怎样理解“儿童是成人的父亲”这句话?(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30分)
生活中经历的一切,都会带给我们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如感动、愧疚、盼望、惊喜、沮丧、愤怒、难过……你一定有过这些感受,是什么事情让你产生了这样的感受?请选择一件令你印象最深的事情,回顾事情的经过,回忆当时的心情,理清思路,把真实细腻的感受融入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在叙述之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情感。也可以直抒胸臆,表达情感。力求打动自己,打动别人,45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37 分)
1.(7 分)(1)(4 分)眨眼 聊天 方砖 货摊 宴会 依偎 寂寞 点燃
(2)(3 分)② ① ③
2.(3 分)C
3.(3 分)B
4.(3 分)B
5.(3 分)B
6.(3 分)D
7.(10 分)(1)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2)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3)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4)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5)鲁滨逊看到痕迹和人骨。
(6)在这紧急关头,董存瑞不得不用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
8.(5 分)(1)(2 分)弘扬雷锋精神,争做时代新人。
(2)(3 分)唱雷锋歌曲、读雷锋故事、社区义务大扫除、义务植树、学雷锋班队会等。
二、阅读与理解。(33 分)
(一)课内阅读。(16 分)
1.(2 分)体会八儿是怎么“猜粥”“看粥”的。
2.(2 分)心理活动 好奇心强、天真烂漫
3.(2 分)
4.(3 分)C
5.(3 分)这个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一个“跌”字用得很巧妙,把栗子进入锅里的过程写得形象生动,富有情趣。
6.(4 分)八儿大口大口地吃着,嘴里还含糊不清地嘀咕着:太好吃了,我还要再吃三碗,爹、大哥你们不要吃那么快嘛,给我留一点哦。最后八儿摸着圆滚滚的肚子,打了一个饱嗝。
(二)课外阅读。(17 分)
1.(3 分)烘托了环境的美好,营造了诗一般的意境;拟人手法的运用,使句子生动、形象,为下文女儿捉阳光作铺垫。
2.(3 分)动作 语言 紧张
3.(4 分)女儿捉阳光的过程 详略结合,使女儿的童真更加突出
4.(4 分)把太阳看作一盏灯,认为太阳落山就是灯灭了。 太阳就是正常的落山了。
5.(3 分)儿童的天真无邪给成人上了生动的一课,让成人感受到了真、善、美。表达了父亲对女儿丰富想象力的由衷称赞。
三、写作。(30 分)
(30 分)例文:
父亲的爱
最后一节课,老师的滔滔不绝与空中的雷声交织在一起,我引颈望望窗外,瓢泼大雨正无情地摧残着大地。远望着校门口的一排排轿车,我很焦虑,多么希望他不要来啊!
老师在讲台上讲些什么已记不清楚,事实上是根本听不进去。再次望望窗外,还好,他没有来,我长长地舒了口气……
下课铃响了,我一拎书包,飞一般冲出教室,一头钻进茫茫的雨中。雨水迅速地浇在身上,但我很庆幸,庆幸他没有来。“儿子!”一个声音把我从“梦”中惊醒,循声望去,他来了!他手上撑着一把旧伞,扶着一辆自行车,车上的锈迹像他脸上的皱纹一般,毫无规律。他脸上带着微笑,尽管很慈祥,但我觉得一身的不自在。“爸爸来迟了,对不起,快带上伞,爸爸送你回家。”他慢慢地说。身旁开过一辆又一辆的小轿车,我感觉得到,车里的同学肯定在用鄙夷的目光注视着衰老的他和破旧的自行车。我的脸感到了火辣辣的痛。他似乎知道了什么,从怀中掏出了一张破旧的五元纸币,小心翼翼地递给我,“我还有事先走了,你自己乘车回家吧。”说完,就跨上车,伴随着“吱嘎”的声音消失在大雨中。他站过的地方,只有密密匝匝的雨滴和还在冒烟的烟头,我知道,他是从来不吸烟……
我的泪水已无法控制,模糊了双眼,他是我的父亲,寒酸改变不了深深的父子情啊!我飞步上前追上父亲,紧紧地和他拥抱在一起。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