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2课《唐雎不辱使命》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2课《唐雎不辱使命》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5-23 15:05: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2 唐雎不辱使命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疏通大意。
2、体会唐雎有胆有识,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勇士形象。
3、体会文章选材善于突出重点、突出中心的写法。
教学重点:
1、积累古文词语:谓、易、其(作语气词)、虽然、虽、休、寝、错、仓等及出自《战国策》的常见成语。
2、体会唐雎有胆有识,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勇士形象。
3、体会文章选材善于突出重点、突出中心的写法。
教学难点:
选材善于突出重点、突出中心的写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朗读课文,疏通大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上出现了许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杰出的人物,他们犹如夜空中闪烁的群星,照亮了历史的天空,相信这些人物也曾照亮过你的心灵。请同学们说说自己心中的千古风流人物是谁,并说说你崇拜他的原因。 今天老师再向大家介绍一位非常有性格的古人,他就是唐雎,现在让我们大家一起走近唐雎。
二、初读课文,正音正义。
1、学生自读课文。
2、抽学生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疏通文意。
1、重点字词提示: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易:交换。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第一个使作派遣讲,第二个使作出使讲。
安陵君其许寡人。其:一定。许:答应。
故不错意也。错:通“措”,放置。
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冠:帽子。 跣:脚。 抢:撞
寡人谕矣。  谕:明白。
虽然,受地于先王。  虽然:虽然如此。
虽千里……岂直五百里哉?虽:即使。岂……哉:难道……吗?
长跪而谢之。跪:古代的一种坐姿。谢:道歉。
2、重点句子。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
我想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可要答应我呀!
虽然,受地于先生,愿终守之,弗敢易!
即使如此,但是我是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护它,不敢(随便)交换。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那韩国、魏国灭亡了,而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存留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3、参考译文:
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我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可要答应我!”安陵君说:“大王给予恩惠,用大的交换小的,很好;虽然如此,但我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护它,不敢交换!”秦王不高兴。安陵君因此派唐雎出使到秦国。
秦王对唐雎说:“我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 ( http: / / www.21cnjy.com )陵,安陵君不听从我,为什么呢?况且秦国灭亡韩国和魏国,而安陵君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是因为我把安陵君看做忠厚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现在我用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是轻视我吗?”唐雎回答说:“不,不是这样的。安陵君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而守护它,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何况仅仅用五百里的土地(就能交换)呢?”
秦王气势汹汹地发怒了,对唐 ( http: / / www.21cnjy.com )雎说:“您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唐雎回答说:“我未曾听说过。”秦王说:“天子发怒,死人百万,血流千里。”唐雎说:“大王曾经听说过平民发怒吗?”秦王说:“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赤着脚,用头撞地罢了。”唐雎说:“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不是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发怒。从前,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道白光直冲上太阳;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击到宫殿上。这三个人都是出身平民的有胆识的人,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征兆,(现在,专诸、聂政、要离)连上我,将成为四个人了。如果有才能有胆识的人要发怒,就要让两个人的尸体倒下,血流五步远,全国人民都要穿丧服,今天就是这样。”(于是)拔出宝剑站起来。
秦王变了脸色,长跪着向唐雎道歉:“先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请坐!怎么会到这种(地步)!我明白了:韩国、魏国灭亡,而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分析唐雎的人物形象,了解写作意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全班齐读导入。
二、熟悉课文内容。
1、概括课文内容。
战国末年,秦王要以五百里地交换安陵 ( http: / / www.21cnjy.com ),安陵君不答应,秦王不高兴,安陵君又派唐雎出使秦国,经过激烈的口舌之战,秦王放弃了以五百里地易安陵的计划。
补充介绍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战国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期的最后十年,秦相继吞并各诸侯国,公元前230年灭韩,公元前225年灭魏,安陵是魏的附庸小国,秦企图用“易地”的政治骗局进行吞并,由此引起了两国之间的这场外交斗争。
2、通过一些问题,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①、秦王以五百里地易安陵的真正目的何在?真的是他说的“请广于君”吗?
秦王易安陵的真正目的是要骗取安陵君的土地,他说的“请广于君”,是骗人的把戏。
②、秦王为何不直接攻打安陵,而需要易地?
秦王不直接攻打安陵是因为他认为安陵这么小的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家是一吓唬就会屈服的,安陵君会很快投降。秦王不直接攻打安陵是因为他认为安陵国君一定会上当。他想不损失一兵一卒就轻易占领安陵,他还想为将来统一天下保存实力。
③、秦王说的“天子之怒”是指什么?他说天子之怒的目的是什么?
秦王说的天子之怒是指“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他说天子之怒的目的是威胁唐雎。
三、理解人物,把握特点。
1、分析唐雎和秦王的性格特点,要从文章中找出相应的依据。
以“唐雎,一个( )的人。”“ 秦王,一个( )的人。”说话。
①、唐雎形象:有胆有识,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勇士。
唐雎是一个勇敢的人,面对强大的秦国他不害怕,面对秦王的威逼利诱他应对自如。
唐雎是一个视死如归的人,他敢在秦王面前“挺剑而起”。
唐雎是一个机智、有辩才的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当秦王威胁他天子之怒如何厉害,而布衣之怒如何不足惧时,他反应敏捷,马上举出专诸、聂政、要离的例子反驳秦王,并指出“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来压倒秦王。
唐雎是一个自主的人,他对秦王的欺诈行为有清醒的认识,不被秦王的假仁假义所蒙骗,也不为他的威逼而害怕。
唐雎还是一个爱国的人,国难当头,他挺身而出。
②、秦王野心勃勃、自大、阴险、狡猾、残暴。
秦王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他想一统天下。
秦王是一个贪生怕死的人,当唐雎“挺剑而起”时,他“色挠”并“长跪而谢之“。
秦王是一个阴险、狡猾的人,他明明是想强占别人的土地,还假惺惺的说要用五百里地来换取别人五十里地,并“请广于君”。
秦王是一个虚伪的人,他说的“请广于君”,根本就是假话。
秦王是一个残暴的人,“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就是见证。
秦王是一个自大的人,他认为“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2、课文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人物的性格?请你举例说明。
①、从人物的神态和动作,“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看出他的贪生怕死。
②、从人物的说话的语气,“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字突出秦王的霸道。
③、从秦王前后矛盾的话语中知道秦王的虚伪。
④、从唐雎的言语中我读到了他的善辩。
⑤、对比的方法。秦王和唐 ( http: / / www.21cnjy.com )雎的对比,唐雎“挺剑而起”视死如归,秦王却“色挠”“长跪而谢之”贪生怕死,更显现出唐雎的大义凛然。安陵君与唐雎的对比,安陵君拒绝的口吻比较软弱,而唐雎的语气强硬,更显现出唐雎的自强精神。
小结:我们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要突出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的性格就要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说话的语气等。除此以外,作者还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来突出人物形象。我们在以后的写作中要学会运用对比及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的描写的方法来刻画人物。
3、作者对唐雎持什么态度?从中可看出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是什么呢?
赞赏。春秋战国时代,有一个特殊的社会阶 ( http: / / www.21cnjy.com )层,他们以一己之长服务于权贵,这就叫“士”。又叫做门客、食客。如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竟有门客三千。在今天的语言中还保留有一些词语,表明有一己之长的。如“博士”“战士”“护士”等。本文作者强调“士”对一个国家的重要作用,能“扶危持倾”,能使一个国家“转危为安,运亡为存”。
四、拓展延伸。
1、唐雎的自主自强、不畏强权的精神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敢于为国牺牲的精神,在他与秦王的较量中表现的淋漓尽致,请同学们谈一谈他的这种精神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没有意义?
“苟利国家生与死,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是林 ( http: / / www.21cnjy.com )则徐的话,也是温家宝总理的座右铭,与唐雎的勇赴国难的爱国精神有相同的精神实质。当我们面对歹徒,我们应该有唐雎的那种不畏强暴的精神,勇于和歹徒做斗争,不能贪生怕死,敢于维护正义。
2、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刺客。
五、结束语:
同学们,通过这篇课文,我们学习了如何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析人物形象及如何用生动的语言、合理的表达方式表现人物形象。我们还与古人唐雎近距离的接触,一次次,我们为他的聪慧机智、能言善辩所启发,为他的不畏强暴、蔑视强权所感染,为他的勇赴国难、视死如归所感动,为他的大义凛然、浩然正气所激励,我希望在今后的岁月里,唐雎的这些精神能伴随我们共同成长,使我们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内在本质精神得以弘扬,个性风采得以展示!
板书设计:
以五百里易安陵 包藏祸心 义正词严 不易安陵
秦王 天子之怒 武力恐吓 针锋相对 士之怒 唐雎
长跪而谢之 色厉内荏 视死如归 挺剑而起